第17章 師兄解惑
仙道昭昭:修仙內卷不內耗 作者:雪山閃銀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民在一旁繼續說道:
“美人仙子幫我們製服了妖獸,但她也傷得很重,連路都走不了就暈倒了。
我們這裏就隻有一些治外傷的草藥,便也隻能讓村裏的婦人替她包紮了一下外傷,其他的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啊。”
卿承探其脈象,眉頭皺了皺。
她體內無論是靈力還是氣息都很弱,像是打鬥所致,但更像是某種功法的反噬,而且反噬力度還不小。
卿承:“隻有她一人嗎?”
村民點點頭:
“當時從林子裏出來的就隻有這位美人仙子。”
卿承沒再問,抬眼看著村民:
“在下要運功替她療傷,可否勞煩老鄉替我們守住房間不得讓人打擾。”
村民連連答應,然後退出了房間關上了房門。
卿承扶起明昭:
“煉氣七層,不過是一級妖獸,打得這麽辛苦嗎?
明昭師妹看來應該還有別的故事。”
坐在明昭身後,雙手起勢運功,往明昭體內慢慢的輸送著靈力。
隨著靈力的增多,卿承漸感不對。
“師妹,我在幫你療傷,你居然借著我的靈力突破,真有你的。
身受重傷還能突破,這麽奇怪的事居然讓我接連趕上了兩件。”
卿承為明昭療傷之後,又再次運功替她穩固氣息以便更好的突破。
半個時辰之後,明昭漸漸醒來,煉氣八層。
醒來後的明昭第一個感覺就是氣息平穩了許多,不過內力依舊有損。
但是……!
她居然突破了!
明昭自己也有些驚訝,體內靈力早已不足,內力也沒有多少,怎麽突破的?
房門被打開,進來了一個婦人。
“美人仙子!你醒啦?”
不等明昭開口,婦人就跑了出去。
“仙人!美人仙子醒了!”
明昭拿過上珠,下了床。
仙人?這又是在叫誰?
明昭剛要出門,就走進來一位同她一樣身著內門弟子服飾的年輕男子,身形修長,劍眉之下與帝禪一樣同為桃花眼,隻是帝禪眼神稍淡,麵前這人更顯靈動。
“醒了?明昭師妹。”
明昭抬手行禮:
“不知師兄是……”
卿承也抬手迴禮:
“我是宗主淳敬真人的大弟子,我叫卿承。”
聽到這個名字明昭想起來了,這就是那個與帝禪一樣被人們稱為修煉天才的另外一人。
明昭:“多謝師兄救命之恩,明昭欠你一個人情,若有需要師兄開口便是。”
卿承挑了挑眉:
“那師兄我可就記下了。”
卿承:“你剛突破,又身受重傷,我給你輸了點靈力但也隻是暫時替你穩住氣息,迴去之後你恐怕得運功好好調養幾日,穩住修為。
我觀你的傷像是反噬所致,煉氣期還有會被反噬的功法嗎?”
明昭看他手握同體白劍,又是宗主弟子,想來定是劍修。
天才在眼前,可用來解惑。
明昭:“是混虛劍法。”
卿承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使了混虛劍法?”
明昭點點頭。
卿承走上前來,不等明昭後退,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又一次探脈。
隨後放開,卿承:“這麽一說倒確實像是混虛劍法反噬導致的受傷。”
明昭抓緊開口問:
“師兄,同為劍法,雖說混虛劍法力量是要強些,可為何隱意劍法和無風劍訣不曾有過反噬,但這混虛劍法卻有這樣大的反噬力度?”
當時看書的時候她就對此好奇,一個劍法如何生出的反噬,書上沒說,她便沒機會深究。
卿承又被吃驚到:
“你別和我說你也用了隱意劍法和無風劍訣?這兩套劍法可都是築基期劍法。”
明昭:“確實用了,不過威力相比築基期修士應該要差一些。”
卿承輕笑一聲,你連混虛劍法都用了,還在這謙虛呢,心中越發對這位明昭師妹感興趣了。
卿承:“混虛劍法已是接近金丹初期的劍法,且招式霸道,修為不足者強行使用確實會引起反噬。”
明昭想問的不是這個……
看明昭似乎還有話,卿承:
“師妹不妨直言?”
明昭也沒猶豫:
“既是劍法,大多氣沉丹田後放出內力,催動劍氣與靈力融合故而攻擊,可為何會遭反噬?”
卿承低頭淺笑:
“還是有人第一次問我這個問題。”
說完往外走去,明昭頓了一下抬腳跟上。
來到外麵,卿承拔出自己的劍來:
“師妹,看仔細了。”
氣沉丹田,催動劍氣,卿承的白劍發出白色光波,在明昭麵前使了一招混虛劍法第一式。
明昭看的很仔細,使用混虛劍法時剛開始的體內運行大多與其他劍法一致。
但是後麵催動劍氣與劍法之氣混合時,其他劍法使用的是靈力,所以靈力增加就能使用劍法。
而混虛劍法使用的是丹田之氣,丹田之氣與修為相輔相成,說白了靈力可以由外界吸收,但是丹田之氣與修為隻能靠修士自己不斷修煉提升。
運功時丹田之氣不斷通過筋脈與劍氣混合,產生吸力,使用劍法的短時間內修士體內會同時存在自身丹田氣與劍法之氣。
若是修為足夠,丹田之氣便足夠強,足以招架劍法之氣,打出驚人一擊;
但若是修為不夠,一如此次明昭這般。
體內的丹田之氣招架不住霸道的劍法之氣,那麽就算她用盡全力打出劍法,兩股氣在她體內躁動、混亂,劍法之氣便會在體內逐漸吸收丹田之氣,故而反噬,使內力受損。
明昭懂了,說白了就是要提升修為,劍法的反噬自會消失。
可是她距離金丹期還很遙遠,這套劍法威力這麽大,她挺喜歡的。
既然是與丹田之氣有關,或許也不一定非得提升修為……
在明昭看來,隻要知道其中原理,就沒有破不開的迷。
明昭行禮致謝:
“多謝師兄解惑,我已明了。”
卿承差點忘記一件事:
“對了明昭師妹,你可曾見到文玟師妹?”
明昭:“她死了。”
“美人仙子幫我們製服了妖獸,但她也傷得很重,連路都走不了就暈倒了。
我們這裏就隻有一些治外傷的草藥,便也隻能讓村裏的婦人替她包紮了一下外傷,其他的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啊。”
卿承探其脈象,眉頭皺了皺。
她體內無論是靈力還是氣息都很弱,像是打鬥所致,但更像是某種功法的反噬,而且反噬力度還不小。
卿承:“隻有她一人嗎?”
村民點點頭:
“當時從林子裏出來的就隻有這位美人仙子。”
卿承沒再問,抬眼看著村民:
“在下要運功替她療傷,可否勞煩老鄉替我們守住房間不得讓人打擾。”
村民連連答應,然後退出了房間關上了房門。
卿承扶起明昭:
“煉氣七層,不過是一級妖獸,打得這麽辛苦嗎?
明昭師妹看來應該還有別的故事。”
坐在明昭身後,雙手起勢運功,往明昭體內慢慢的輸送著靈力。
隨著靈力的增多,卿承漸感不對。
“師妹,我在幫你療傷,你居然借著我的靈力突破,真有你的。
身受重傷還能突破,這麽奇怪的事居然讓我接連趕上了兩件。”
卿承為明昭療傷之後,又再次運功替她穩固氣息以便更好的突破。
半個時辰之後,明昭漸漸醒來,煉氣八層。
醒來後的明昭第一個感覺就是氣息平穩了許多,不過內力依舊有損。
但是……!
她居然突破了!
明昭自己也有些驚訝,體內靈力早已不足,內力也沒有多少,怎麽突破的?
房門被打開,進來了一個婦人。
“美人仙子!你醒啦?”
不等明昭開口,婦人就跑了出去。
“仙人!美人仙子醒了!”
明昭拿過上珠,下了床。
仙人?這又是在叫誰?
明昭剛要出門,就走進來一位同她一樣身著內門弟子服飾的年輕男子,身形修長,劍眉之下與帝禪一樣同為桃花眼,隻是帝禪眼神稍淡,麵前這人更顯靈動。
“醒了?明昭師妹。”
明昭抬手行禮:
“不知師兄是……”
卿承也抬手迴禮:
“我是宗主淳敬真人的大弟子,我叫卿承。”
聽到這個名字明昭想起來了,這就是那個與帝禪一樣被人們稱為修煉天才的另外一人。
明昭:“多謝師兄救命之恩,明昭欠你一個人情,若有需要師兄開口便是。”
卿承挑了挑眉:
“那師兄我可就記下了。”
卿承:“你剛突破,又身受重傷,我給你輸了點靈力但也隻是暫時替你穩住氣息,迴去之後你恐怕得運功好好調養幾日,穩住修為。
我觀你的傷像是反噬所致,煉氣期還有會被反噬的功法嗎?”
明昭看他手握同體白劍,又是宗主弟子,想來定是劍修。
天才在眼前,可用來解惑。
明昭:“是混虛劍法。”
卿承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使了混虛劍法?”
明昭點點頭。
卿承走上前來,不等明昭後退,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又一次探脈。
隨後放開,卿承:“這麽一說倒確實像是混虛劍法反噬導致的受傷。”
明昭抓緊開口問:
“師兄,同為劍法,雖說混虛劍法力量是要強些,可為何隱意劍法和無風劍訣不曾有過反噬,但這混虛劍法卻有這樣大的反噬力度?”
當時看書的時候她就對此好奇,一個劍法如何生出的反噬,書上沒說,她便沒機會深究。
卿承又被吃驚到:
“你別和我說你也用了隱意劍法和無風劍訣?這兩套劍法可都是築基期劍法。”
明昭:“確實用了,不過威力相比築基期修士應該要差一些。”
卿承輕笑一聲,你連混虛劍法都用了,還在這謙虛呢,心中越發對這位明昭師妹感興趣了。
卿承:“混虛劍法已是接近金丹初期的劍法,且招式霸道,修為不足者強行使用確實會引起反噬。”
明昭想問的不是這個……
看明昭似乎還有話,卿承:
“師妹不妨直言?”
明昭也沒猶豫:
“既是劍法,大多氣沉丹田後放出內力,催動劍氣與靈力融合故而攻擊,可為何會遭反噬?”
卿承低頭淺笑:
“還是有人第一次問我這個問題。”
說完往外走去,明昭頓了一下抬腳跟上。
來到外麵,卿承拔出自己的劍來:
“師妹,看仔細了。”
氣沉丹田,催動劍氣,卿承的白劍發出白色光波,在明昭麵前使了一招混虛劍法第一式。
明昭看的很仔細,使用混虛劍法時剛開始的體內運行大多與其他劍法一致。
但是後麵催動劍氣與劍法之氣混合時,其他劍法使用的是靈力,所以靈力增加就能使用劍法。
而混虛劍法使用的是丹田之氣,丹田之氣與修為相輔相成,說白了靈力可以由外界吸收,但是丹田之氣與修為隻能靠修士自己不斷修煉提升。
運功時丹田之氣不斷通過筋脈與劍氣混合,產生吸力,使用劍法的短時間內修士體內會同時存在自身丹田氣與劍法之氣。
若是修為足夠,丹田之氣便足夠強,足以招架劍法之氣,打出驚人一擊;
但若是修為不夠,一如此次明昭這般。
體內的丹田之氣招架不住霸道的劍法之氣,那麽就算她用盡全力打出劍法,兩股氣在她體內躁動、混亂,劍法之氣便會在體內逐漸吸收丹田之氣,故而反噬,使內力受損。
明昭懂了,說白了就是要提升修為,劍法的反噬自會消失。
可是她距離金丹期還很遙遠,這套劍法威力這麽大,她挺喜歡的。
既然是與丹田之氣有關,或許也不一定非得提升修為……
在明昭看來,隻要知道其中原理,就沒有破不開的迷。
明昭行禮致謝:
“多謝師兄解惑,我已明了。”
卿承差點忘記一件事:
“對了明昭師妹,你可曾見到文玟師妹?”
明昭:“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