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芳霏呀,這是出了啥事啦?
我和閨蜜穿到古代:帶全村奔小康 作者:晴雯聽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柱子叔,您也往自個兒身上塗些吧!”
“不必了,小東家。” 柱子抽出自己所帶的匕首,在胳膊上劃開一道口子。
芳霏見狀,不禁伸出大拇指,讚了一聲。
柱子憨笑著說道:“我這皮糙肉厚的,流點兒血沒啥大礙。”
聽到門口傳來動靜,芳霏立刻朝著柱子使了個眼色,二人迅速將綁著的麻繩割斷,匕首抵住那兩人的脖頸,押著他們往門外走去。
馬茗茗和春桃眼疾手快,趕忙把麻繩藏到床底下,帶倒那兩隻凳子,隨後兩人抱作一團,哆哆嗦嗦地哭了起來。
到了門外,芳霏和柱子同時鬆開了抵住兩人脖頸的匕首。
那兩人雖說心裏明白這是個陷阱,可還是想著搏一搏,萬一能逃脫呢。當下便朝著一處院牆奔去。芳霏和柱子哪能任由他們就這麽跑了,當即與二人纏鬥起來。
恰在此時,院門被人一腳踹開,彪子帶著林捕頭一行人趕到。林捕頭瞧見院中這場景,當即下令:“把人拿下,別讓他們跑了!”
沒多會兒,那兩人再度被製服。
彼時,春桃攙扶著腳步虛浮的馬茗茗,緩緩挪至院中。馬茗茗當即悲聲哭訴起來:“林捕頭啊,您可要為小女子做主哇!”
林捕頭溫言寬慰:“馬東家莫急,在下定會將此事如實稟明縣令大人,必定還您一個公道。還請您細細講講今晚究竟發生了何事。”
說罷,目光掃過馬茗茗與春桃那滿身血跡,又見芳霏亦是衣衫帶血。
“此事稍後再講也無妨。您瞧,幾位是否先包紮一下傷口?”
馬茗茗立刻表明態度:“不妨事,不過些皮外傷罷了,上點藥便能好。豈敢讓大人久等。”
芳霏之前有交代,可不能這會兒就換下這帶血的衣衫,還得靠著這身去縣衙跟前博取同情呢。
這般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同一條巷子的鄰裏。眾人紛紛出門瞧熱鬧。
隻見林捕頭帶著手下押著兩名歹人,正往縣衙走去,後麵跟著芳霏、馬茗茗和春桃姐妹三人,三人皆是狼狽不堪,身上血跡斑斑。
一位嬸子忍不住開口問道:“芳霏呀,這是出了啥事啦?”
芳霏一邊隨著隊伍前行,一邊說:“咱這巷子來了歹人,意圖入室盜竊,正巧被我們撞見,好一番爭鬥。幸虧林捕頭及時趕到,才將這兩人拿下。”
那嬸子也跟著邊走邊聽,芳霏說罷,停下腳步,壓低聲音道:“周嬸子,您趕緊迴家看看,家裏有沒有少啥東西。我瞧這兩人像是慣犯。”
待芳霏走遠,周嬸子匆匆往家中奔去。旁人見了,問她急著幹啥去,不看熱鬧了?
“看啥熱鬧喲,這倆歹人是來咱巷子偷東西的,我得看看我家少沒少東西!”
“那咱也迴家瞧瞧去!”
眾人一聽,唿啦啦散開,各自迴家查看藏銀錢和儲物之處。別說,還真有兩家發現丟了東西。周嬸子家的銀子數了兩遍,少了十兩。賣包子的張大娘,銀釵不見了。
兩人頓時在院中氣憤地罵了起來:“這天殺的賊骨頭,偷了我家銀子!”
“不要臉的東西,連我的釵子都偷了去!”
兩人罵聲響亮,很快便引來旁人圍觀。
罵了幾句後,兩人叫嚷著要去縣衙,急匆匆跑出門。
人群裏,周大叔神色不自然地跟在媳婦身後,“媳婦,這銀錢……” 幾次欲言又止,可一想到自家婆娘平日裏的潑辣模樣,終究還是沒敢把實話說出口。
心裏暗自給自己打氣,再等等,到縣衙門口之前,一定得告訴媳婦。
周嬸子一門心思隻顧著往縣衙趕,周圍人七嘴八舌,根本沒留意周大叔的幾次欲言又止。
跟在趙大娘身後的小子,嘴裏喊著:“娘,等等我,那釵子,那釵子……” 趙大娘腳步匆忙,小兒子的話,根本傳不進她耳朵裏。
縣衙大堂之上,張縣令一拍驚堂木,照例發問:“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馬茗茗與春桃雙雙跪地,馬茗茗開始陳詞:“迴大人的話,民女狀告這兩名歹人入室盜竊。”
接著,她將今晚的遭遇一五一十道來:“小女子今日從鋪子裏歸家,因碧水閣是與芳霏妹妹合開,便邀她至家中商議鋪子之事。”
“誰知……” 說著,眼角淌下淚來,麵上卻強作鎮定,在那滿是血漬的衣衫映襯下,顯得楚楚可憐。
馬茗茗吸了吸鼻子,接著道:“誰知,剛進屋便撞見這兩個歹人正在屋內翻找東西。” 說罷,手指向被綁著的兩個漢子。
“你這分明是誣賴!咱哥兒倆不過是……” 那漢子話到嘴邊,猛地反應過來,“綁架” 二字一旦出口,罪名可比盜竊重得多,趕忙把後半截話咽了迴去。
芳霏狠狠瞪了那漢子一眼,厲聲道:“我就是人證,親眼瞧見你們在屋裏翻箱倒櫃!”
哼,就是要讓你們吃這個啞巴虧,諒你們事前也沒和馬卓明商量好這等變故後的應對之策。
彪子“撲通”一聲跪地,抱拳道:“大人明鑒呐!小人和柱子兄弟,受馬東家所雇,暗中護二位姑娘周全。我倆習武之人,耳力過人,夜裏聽見院中傳來打鬥聲,便知大事不妙,趕忙翻牆進去查看。我讓柱子留下保護姑娘,自己則飛速趕來縣衙報案。”
柱子見狀,也趕緊跪地,一五一十地把打鬥經過細細說了一遍 :“迴大人話,小的當時跳進院子,就瞧見幾個黑影圍著姑娘們,小的便衝上去與他們纏鬥。那兩人功夫不弱,幸得芳霏姑娘習武,我們才勉強撐到林捕頭趕到。”
因著,張主簿下衙迴了張宅,事發突然,原本一同搭班堂審的兄弟倆,暫時拆了夥。
張縣令扭頭朝著正坐在偏座上記錄的薑長盛問道:“薑文書,依你之見,此案該如何斷?”
薑長盛在這縣令身邊也侍奉些時日了,對縣令的脾性摸得七七八八。當下,他開口問話:“林捕頭,可搜出物證了?”
林捕頭立刻呈上從兩人身上搜出的銀票和金釵,道:“縣令大人,這便是物證。”
“你二人可認罪?” 薑長盛看向那兩個嫌疑人。
“不必了,小東家。” 柱子抽出自己所帶的匕首,在胳膊上劃開一道口子。
芳霏見狀,不禁伸出大拇指,讚了一聲。
柱子憨笑著說道:“我這皮糙肉厚的,流點兒血沒啥大礙。”
聽到門口傳來動靜,芳霏立刻朝著柱子使了個眼色,二人迅速將綁著的麻繩割斷,匕首抵住那兩人的脖頸,押著他們往門外走去。
馬茗茗和春桃眼疾手快,趕忙把麻繩藏到床底下,帶倒那兩隻凳子,隨後兩人抱作一團,哆哆嗦嗦地哭了起來。
到了門外,芳霏和柱子同時鬆開了抵住兩人脖頸的匕首。
那兩人雖說心裏明白這是個陷阱,可還是想著搏一搏,萬一能逃脫呢。當下便朝著一處院牆奔去。芳霏和柱子哪能任由他們就這麽跑了,當即與二人纏鬥起來。
恰在此時,院門被人一腳踹開,彪子帶著林捕頭一行人趕到。林捕頭瞧見院中這場景,當即下令:“把人拿下,別讓他們跑了!”
沒多會兒,那兩人再度被製服。
彼時,春桃攙扶著腳步虛浮的馬茗茗,緩緩挪至院中。馬茗茗當即悲聲哭訴起來:“林捕頭啊,您可要為小女子做主哇!”
林捕頭溫言寬慰:“馬東家莫急,在下定會將此事如實稟明縣令大人,必定還您一個公道。還請您細細講講今晚究竟發生了何事。”
說罷,目光掃過馬茗茗與春桃那滿身血跡,又見芳霏亦是衣衫帶血。
“此事稍後再講也無妨。您瞧,幾位是否先包紮一下傷口?”
馬茗茗立刻表明態度:“不妨事,不過些皮外傷罷了,上點藥便能好。豈敢讓大人久等。”
芳霏之前有交代,可不能這會兒就換下這帶血的衣衫,還得靠著這身去縣衙跟前博取同情呢。
這般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同一條巷子的鄰裏。眾人紛紛出門瞧熱鬧。
隻見林捕頭帶著手下押著兩名歹人,正往縣衙走去,後麵跟著芳霏、馬茗茗和春桃姐妹三人,三人皆是狼狽不堪,身上血跡斑斑。
一位嬸子忍不住開口問道:“芳霏呀,這是出了啥事啦?”
芳霏一邊隨著隊伍前行,一邊說:“咱這巷子來了歹人,意圖入室盜竊,正巧被我們撞見,好一番爭鬥。幸虧林捕頭及時趕到,才將這兩人拿下。”
那嬸子也跟著邊走邊聽,芳霏說罷,停下腳步,壓低聲音道:“周嬸子,您趕緊迴家看看,家裏有沒有少啥東西。我瞧這兩人像是慣犯。”
待芳霏走遠,周嬸子匆匆往家中奔去。旁人見了,問她急著幹啥去,不看熱鬧了?
“看啥熱鬧喲,這倆歹人是來咱巷子偷東西的,我得看看我家少沒少東西!”
“那咱也迴家瞧瞧去!”
眾人一聽,唿啦啦散開,各自迴家查看藏銀錢和儲物之處。別說,還真有兩家發現丟了東西。周嬸子家的銀子數了兩遍,少了十兩。賣包子的張大娘,銀釵不見了。
兩人頓時在院中氣憤地罵了起來:“這天殺的賊骨頭,偷了我家銀子!”
“不要臉的東西,連我的釵子都偷了去!”
兩人罵聲響亮,很快便引來旁人圍觀。
罵了幾句後,兩人叫嚷著要去縣衙,急匆匆跑出門。
人群裏,周大叔神色不自然地跟在媳婦身後,“媳婦,這銀錢……” 幾次欲言又止,可一想到自家婆娘平日裏的潑辣模樣,終究還是沒敢把實話說出口。
心裏暗自給自己打氣,再等等,到縣衙門口之前,一定得告訴媳婦。
周嬸子一門心思隻顧著往縣衙趕,周圍人七嘴八舌,根本沒留意周大叔的幾次欲言又止。
跟在趙大娘身後的小子,嘴裏喊著:“娘,等等我,那釵子,那釵子……” 趙大娘腳步匆忙,小兒子的話,根本傳不進她耳朵裏。
縣衙大堂之上,張縣令一拍驚堂木,照例發問:“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馬茗茗與春桃雙雙跪地,馬茗茗開始陳詞:“迴大人的話,民女狀告這兩名歹人入室盜竊。”
接著,她將今晚的遭遇一五一十道來:“小女子今日從鋪子裏歸家,因碧水閣是與芳霏妹妹合開,便邀她至家中商議鋪子之事。”
“誰知……” 說著,眼角淌下淚來,麵上卻強作鎮定,在那滿是血漬的衣衫映襯下,顯得楚楚可憐。
馬茗茗吸了吸鼻子,接著道:“誰知,剛進屋便撞見這兩個歹人正在屋內翻找東西。” 說罷,手指向被綁著的兩個漢子。
“你這分明是誣賴!咱哥兒倆不過是……” 那漢子話到嘴邊,猛地反應過來,“綁架” 二字一旦出口,罪名可比盜竊重得多,趕忙把後半截話咽了迴去。
芳霏狠狠瞪了那漢子一眼,厲聲道:“我就是人證,親眼瞧見你們在屋裏翻箱倒櫃!”
哼,就是要讓你們吃這個啞巴虧,諒你們事前也沒和馬卓明商量好這等變故後的應對之策。
彪子“撲通”一聲跪地,抱拳道:“大人明鑒呐!小人和柱子兄弟,受馬東家所雇,暗中護二位姑娘周全。我倆習武之人,耳力過人,夜裏聽見院中傳來打鬥聲,便知大事不妙,趕忙翻牆進去查看。我讓柱子留下保護姑娘,自己則飛速趕來縣衙報案。”
柱子見狀,也趕緊跪地,一五一十地把打鬥經過細細說了一遍 :“迴大人話,小的當時跳進院子,就瞧見幾個黑影圍著姑娘們,小的便衝上去與他們纏鬥。那兩人功夫不弱,幸得芳霏姑娘習武,我們才勉強撐到林捕頭趕到。”
因著,張主簿下衙迴了張宅,事發突然,原本一同搭班堂審的兄弟倆,暫時拆了夥。
張縣令扭頭朝著正坐在偏座上記錄的薑長盛問道:“薑文書,依你之見,此案該如何斷?”
薑長盛在這縣令身邊也侍奉些時日了,對縣令的脾性摸得七七八八。當下,他開口問話:“林捕頭,可搜出物證了?”
林捕頭立刻呈上從兩人身上搜出的銀票和金釵,道:“縣令大人,這便是物證。”
“你二人可認罪?” 薑長盛看向那兩個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