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卡塞坐在椅子上。
然而,對祖國法國的信念也在逐漸瓦解。
沃爾多夫 - 阿斯托裏亞酒店,會談廳。
“沒有談判的餘地。”
德爾卡塞作為法國談判團的代表坐在那裏,但他此刻想的並非法國。
複仇的念頭。
信念的支柱在家人遇襲後崩塌,留給德爾卡塞的隻有仇恨與憤怒。
他已無法正常思考。
“……”
不出所料,會談廳陷入了沉默。
他早就知道會這樣。
法國那群蠢貨可能不知道,但德爾卡塞自己心裏清楚。
這種衝擊,就像是看到了超乎常理的事物。
“……那,德爾卡塞部長。”
杜魯門最先迴過神來。
他努力抓住混亂的思緒,睜開眼睛看向德爾卡塞。
此時,在他眼中,瘋狂的德爾卡塞幾乎如同瘋子一般。
完全沒有正常人的樣子。
“首先,在正式場合,還請您使用正式的措辭。”
“抱歉。”
“……?”
杜魯門以一種看著怪物的眼神盯著德爾卡塞,那表情仿佛在想‘這個陷入瘋狂的人怎麽還能好好迴應,甚至還改變態度,這更可怕了’。
但德爾卡塞畢竟是個講規矩的人。
盡管他有自己堅定的主張,但作為一個有格調的現代人,他明白要遵守禮儀。
“……我知道了。”
杜魯門全神貫注地盯著德爾卡塞,繼續推進流程。
此後,繁瑣的程序如光速般進行,很快,正式會議時間就到了。
就在各國談判團準備慢慢展開事先商定好的對話時,德爾卡塞舉手發言。
“法國,要發言。”
“請講。”
“我們法國財政部對俄羅斯的財政狀況表示極為嚴重的擔憂。
如果貴國想維持法國政府的貸款支持,希望俄羅斯能向法國政府提交財政支出明細。”
德爾卡塞言辭激烈。
他已經無所畏懼了。
無論祖國破碎、崩塌、撕裂還是粉身碎骨,他都不在乎了。
他要守護的隻有一樣東西。
法國的尊嚴。
他要扞衛那高傲的尊嚴。
這是法國民眾的意誌。
而在民主社會中,實現民眾的意誌是政治家的道德準則。
德爾卡塞逐漸變得扭曲。
“……德爾卡塞部長,您這是什麽意思?”
維特部長語氣冰冷。
對維特部長而言,這顯然是法國在無理取鬧。
他因屈辱而麵部肌肉扭曲,表情冷峻地盯著德爾卡塞。
然而,德爾卡塞卻理解這種眼神。
“生氣了啊。”
的確該生氣。
德爾卡塞要求俄羅斯向法國政府提交財政支出明細,這明顯意味著法國政府要幹涉俄羅斯的財政政策,是赤裸裸的內政幹涉。
不生氣才不正常。
“……再生氣點吧。”
這一切當然都是他故意的。
帝國的支出明細屬於國家機密中的機密。
畢竟當時俄羅斯還是君主專製國家,俄羅斯政府的支出中還包含皇室相關的支出明細。
不僅如此,甚至還有宮廷貴族們的支出明細,要動這個?
這就相當於要翻人家賬本。
考慮到俄羅斯貴族們的腐敗程度,這簡直是極大的冒犯。
這意味著他們貪汙受賄等相關信息會直接被法國知曉。
“我對政治已不再抱有幻想。”
自從家人遇襲後,德爾卡塞已經心灰意冷,對祖國和生活的幻想都已破滅。
剩下的隻有混亂。
“現在也沒必要瞻前顧後了。”
這實在太刺激了,可以滿嘴放炮,什麽也不用顧忌。
這是俄羅斯無法忍受的發言。
證據就是,維特部長身邊的貴族助手們臉色明顯變了。
他們的眼神看著維特部長。
同時,向法國方麵投去了仿佛要殺人的目光。
“德爾卡塞部長,我們理解您的急切處境,但要求公開支出明細,這屬於過度的內政幹涉。請您收迴發言。”
維特部長禮貌地說道。
他來參加這次會談,並非想與法國起衝突。
維特部長想要的是建設性的談判和救助金融。
俄羅斯絕不想大家同歸於盡。
他表達了這一點。
“就算我們俄羅斯與法國相距甚遠,無法發動戰爭,但您這話是不是太過分了?”
這略帶挑釁。
維特部長的攻擊,暗指“一旦真打起仗,你們這些隻會依仗地理優勢的家夥就會嚇得屁滾尿流”,這讓德爾卡塞有些惱火。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的生命口號,是象征法國臉麵的價值觀。
德爾卡塞部長腦海中浮現出像猴子一樣四處亂竄的示威人群引發的騷亂場景。
反而更好。
要不幹脆瀟灑退休,帶著家人移民美國算了。
“德爾卡塞部長,請您三思。”
維特部長再次警告。
“天然資源的出口掌控在俄羅斯手中,你們法國平民的生死大權也在俄羅斯手中。”
德爾卡塞部長轉動著毫無生氣的眼睛。
在這種時候,得說點能讓法國民眾喜歡聽的話。
“……偉大的法國人民不會為了那些財富而出賣尊嚴。這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這是法國人的生命。”
“你還真是天真。沒有石油和穀物,你們能餓三年嗎?隻要俄羅斯想,就能維持三年的出口禁令。想試試嗎?”
維特部長往後靠了靠。
在嚐到強大的天然資源帶來的力量後,他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
維特部長通過這次機會,真切地認識到了俄羅斯的實力。
畢竟一直以來,歐洲大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的天然資源,這是必然的結果。
“我會讓法國見識一個從未體驗過的世界。”
法國還能依靠殖民地掠奪多久?殖民地人民還能忍受法國的剝削多久?會不會爆發革命?
最終,依賴殖民地的法國糧食政策也會徹底破產。
三年?
撐不下去的。
“肯定撐不下去。”
這一點,德爾卡塞也很清楚。
所以他心情反而更好了。
“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
“那俄羅斯也別想得到法國的救助金融。”
他又拋出一句違心的話。
反正問題都是在所謂的愛國時期產生的。
法國的和平,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和平?對已經扭曲的德爾卡塞來說,那已經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了。
德爾卡塞低聲嘟囔著。
“我不是說了沒有談判餘地嗎。”
混亂。
德爾卡塞想要的就是這個。
於是,會議室裏再次陷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俄羅斯方麵氣得渾身發抖。
“……啊,是嗎?”
砰。
維特部長的理智線緊繃著。
他不再以看待常人的眼神看德爾卡塞,他看德爾卡塞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個神經病。
德爾卡塞強忍著嘲諷的笑容,沉默不語。
“虧你還敢在來談救助的主題上說出這種話。”
哐當!
暴燥的背極熊的維特部長一腳踢開椅子,朝法國烈馬德爾卡塞衝了過去。
大驚失色的美國和英國談判團急忙上前阻攔。
聽到裏麵傳來混亂的聲音,各國安保團隊迅速衝進會議室。
哢嚓!
北極熊已經抓住法國烈馬的衣領,揮起拳頭就要打下去。
“攔住他!”
一聲驚恐的尖叫響起。
>>>
“哼。”
會談廳陷入混亂,一場混戰爆發,隻有杜魯門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暗自微笑。
不,詹姆斯也像衛士一樣穩穩地站在杜魯門身邊。
“不用阻止他們嗎?”
“輔佐您是我的職責。”
“說得對。”
杜魯門也是一樣。
在擔任主持這次財政部長會議的議長之前,杜魯門首先是一名必須考慮美國國家利益的公職人員,是財政部長。
在這個時候,他也必須從國家利益出發采取行動。
阻止他們並非明智之舉。
平白無故卷入其中,最後像三明治一樣被夾在中間,隻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杜魯門既不站在俄羅斯這邊,也不站在法國那邊。
他隻站在美國和美元這邊。
杜魯門靜靜地挺直身體,凝視著混亂不堪的會談廳。
維特部長憑借他的體型把德爾卡塞推倒在地,抓住他的衣領,揮拳欲打。
周圍,安保團隊和談判代表們拚命阻攔維特部長的拳頭。
他們如此積極阻攔是有原因的。
如果維特部長毆打法國部長,導致俄法關係惡化,對英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而美國其他談判團,畢竟作為主辦國,出於禮儀也得出麵。
相反,法國和俄羅斯的助手們則拚死阻攔兩位部長的混戰。
原因非常明確。
“法國代表已經瘋了。”
簡直就是個精神病。
德爾卡塞的精神狀態,簡直和無政府主義者或極端主義者一脈相承。
本該待在精神病院的人,卻代表法國參加談判團。
法國政府,也就是愛麗舍宮或者法蘭西銀行,肯定知道德爾卡塞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還派德爾卡塞來,說明法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俄羅斯好好談判。
“無法接受俄羅斯奪走天然資源霸權的民眾。”
政治家就是拉選票的商人。
法蘭西銀行或許情況有所不同,但他們肯定是想找個替罪羊來承擔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而法國政府則要考慮民眾的輿論。
可能覺得德爾卡塞還算聽話,就把他派來了。
問題在於,這不是聽話不聽話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就已經爛透了。
因為作為法國代表的德爾卡塞的發言,歐洲將更加陷入混亂。
“太好了。”
恐怕此刻在這裏,隻有杜魯門和德爾卡塞心情是積極的。
變成無政府主義者的德爾卡塞,會為法國的毀滅感到興奮,而杜魯門則會對歐洲大陸逐漸陷入戰爭的局麵感到滿足。
“繼續打吧。”
讓他們更加互相仇恨。
通過戰爭讓歐洲大陸從霸權地位上跌落。
購買美國的武器。
消費金錢。
美國夢。
為了這個夢想,你們就犧牲吧……
“咳咳。”
杜便門清了清嗓子。
沒人能看穿他的內心想法。
但作為議長,對這場混戰坐視不管也不合常理。
他把議長椅往後推,起身走向中央。
杜魯門舉起雙手,示意兩邊分開。
“大家冷靜一下。”
他的話一出口,像瘋了一樣打鬥的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他們抬起頭看著杜魯門。
“再鬧事的話,我就請你們退場。”杜魯門板起臉說道。
德爾卡塞和維特盯著杜魯門看了一會兒。
作為法國代表的德爾卡塞,還沒徹底達到他想要的混亂結果,就被趕退場實在太可惜了。
俄羅斯的維特部長則急需救助金融。
如果身為俄羅斯代表的他被趕退場,救助金融就泡湯了。
冷靜的理智迴歸了。
他們整理好衣服,迴到自己的座位。
杜魯門才是這個會談廳的主宰。
確認氣氛緩和後,他滿意地點點頭。
“好了,大家似乎都冷靜下來了,會議繼續進行。”
咚、咚、咚。
杜魯門用議長槌敲了三下。
>>>
俄羅斯的首都,聖彼得堡,冬宮。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你對俄羅斯即將獲得的救助金融持樂觀態度嗎?”
尼古拉二世。
身著華麗皇袍的俄羅斯沙皇,坐在長桌的主位上。
一旁聆聽的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皺起了眉頭。
“如果能得到,那自然再好不過。我認為我們有能力成功獲得中立國美國的救助金融。然而,如果法國的救助金融失敗,很可能會引發英俄談判破裂,甚至與英國產生衝突。”
“你是想偏向法國那邊嗎?”
“當然不是,英國政府很清楚這一點。但在這個時期,如果破壞英俄談判,法國政府將會陷入難以挽迴的境地。我想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站在英國政府的立場,法國比俄羅斯更重要,這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把俄羅斯推向如今困境的頭號“功臣”就是英國政府。
即便英國政府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俄羅斯也會唾棄並拒絕。
“看來隻能寄希望於美國的救助金融了。”
“是的,但這樣一來,俄羅斯將會變得脆弱。在黑海方麵,我們不得不完全放棄對英國皇家海軍的影響力,而且與英國政府合作的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擴大。”
“在遠東方麵也會受到英國的阻礙……”
“不僅如此,如果連西伯利亞大鐵路都被英國強行控製,俄羅斯的基礎設施體係將會崩塌。”
“連國家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沙皇臉色陰沉,緊緊攥著手中的權杖,仿佛要將其捏碎。
之前接受法國政府的貸款時覺得挺好,但當賬單擺在眼前,現實的壓力開始顯現。
法國正握著他們的命脈。
“陛下。”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輕聲稱唿沙皇。
“最近有傳言說,您與德國皇帝一起乘船遊玩。”
“……”
“我猜測,您是想與德國謀劃未來,在歐洲大陸占據有利地位。但這對德國來說條件太有利了。這幾乎等同於解決了德國地理上的致命問題——兩線作戰。”
沉默。
沉重的沉默降臨。
“說實話,如果在俄法同盟穩固的時候,我絕對會反對與德國的談判……”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長歎一口氣。
“可惜,如今在歐洲,除了德國,我們已無強大盟友。”
德國是唯一向俄羅斯提供援助資金的歐洲國家。
當其他國家,英國政府讓俄羅斯陷入經濟恐慌,法國在背後落井下石時,隻有德國向俄羅斯伸出了援手。
雖然能看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但俄羅斯別無選擇。
沙皇的手不知不覺停了下來。
他充血的雙眼平靜地看著自己顫抖的手。
憤怒即將爆發的前夕,沙皇強忍著內心的激動。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輕聲提議。
“如果您允許,我想派遣秘密特使前往德國的柏林宮。您看可以嗎?”
沒有催促。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隻是靜靜地凝視著沙皇。
無論沙皇是否允許,他都尊重沙皇的決定。
隻是靜靜地看著。
“……唿。”
俄羅斯的沙皇從肺部深處長長地唿出一口氣。
肩負著帝國重任的他,感受到了沉重的責任感,同時也壓抑著內心熊熊燃燒的憤怒。
該怎麽辦呢?
往常冷靜的他,此刻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判斷力也受到影響。
他目光如燭火般平靜,凝視著自己的外交部長。
緩緩張開沉重的嘴唇。
“……我允許。”
這成為了一個轉折點。
然而,對祖國法國的信念也在逐漸瓦解。
沃爾多夫 - 阿斯托裏亞酒店,會談廳。
“沒有談判的餘地。”
德爾卡塞作為法國談判團的代表坐在那裏,但他此刻想的並非法國。
複仇的念頭。
信念的支柱在家人遇襲後崩塌,留給德爾卡塞的隻有仇恨與憤怒。
他已無法正常思考。
“……”
不出所料,會談廳陷入了沉默。
他早就知道會這樣。
法國那群蠢貨可能不知道,但德爾卡塞自己心裏清楚。
這種衝擊,就像是看到了超乎常理的事物。
“……那,德爾卡塞部長。”
杜魯門最先迴過神來。
他努力抓住混亂的思緒,睜開眼睛看向德爾卡塞。
此時,在他眼中,瘋狂的德爾卡塞幾乎如同瘋子一般。
完全沒有正常人的樣子。
“首先,在正式場合,還請您使用正式的措辭。”
“抱歉。”
“……?”
杜魯門以一種看著怪物的眼神盯著德爾卡塞,那表情仿佛在想‘這個陷入瘋狂的人怎麽還能好好迴應,甚至還改變態度,這更可怕了’。
但德爾卡塞畢竟是個講規矩的人。
盡管他有自己堅定的主張,但作為一個有格調的現代人,他明白要遵守禮儀。
“……我知道了。”
杜魯門全神貫注地盯著德爾卡塞,繼續推進流程。
此後,繁瑣的程序如光速般進行,很快,正式會議時間就到了。
就在各國談判團準備慢慢展開事先商定好的對話時,德爾卡塞舉手發言。
“法國,要發言。”
“請講。”
“我們法國財政部對俄羅斯的財政狀況表示極為嚴重的擔憂。
如果貴國想維持法國政府的貸款支持,希望俄羅斯能向法國政府提交財政支出明細。”
德爾卡塞言辭激烈。
他已經無所畏懼了。
無論祖國破碎、崩塌、撕裂還是粉身碎骨,他都不在乎了。
他要守護的隻有一樣東西。
法國的尊嚴。
他要扞衛那高傲的尊嚴。
這是法國民眾的意誌。
而在民主社會中,實現民眾的意誌是政治家的道德準則。
德爾卡塞逐漸變得扭曲。
“……德爾卡塞部長,您這是什麽意思?”
維特部長語氣冰冷。
對維特部長而言,這顯然是法國在無理取鬧。
他因屈辱而麵部肌肉扭曲,表情冷峻地盯著德爾卡塞。
然而,德爾卡塞卻理解這種眼神。
“生氣了啊。”
的確該生氣。
德爾卡塞要求俄羅斯向法國政府提交財政支出明細,這明顯意味著法國政府要幹涉俄羅斯的財政政策,是赤裸裸的內政幹涉。
不生氣才不正常。
“……再生氣點吧。”
這一切當然都是他故意的。
帝國的支出明細屬於國家機密中的機密。
畢竟當時俄羅斯還是君主專製國家,俄羅斯政府的支出中還包含皇室相關的支出明細。
不僅如此,甚至還有宮廷貴族們的支出明細,要動這個?
這就相當於要翻人家賬本。
考慮到俄羅斯貴族們的腐敗程度,這簡直是極大的冒犯。
這意味著他們貪汙受賄等相關信息會直接被法國知曉。
“我對政治已不再抱有幻想。”
自從家人遇襲後,德爾卡塞已經心灰意冷,對祖國和生活的幻想都已破滅。
剩下的隻有混亂。
“現在也沒必要瞻前顧後了。”
這實在太刺激了,可以滿嘴放炮,什麽也不用顧忌。
這是俄羅斯無法忍受的發言。
證據就是,維特部長身邊的貴族助手們臉色明顯變了。
他們的眼神看著維特部長。
同時,向法國方麵投去了仿佛要殺人的目光。
“德爾卡塞部長,我們理解您的急切處境,但要求公開支出明細,這屬於過度的內政幹涉。請您收迴發言。”
維特部長禮貌地說道。
他來參加這次會談,並非想與法國起衝突。
維特部長想要的是建設性的談判和救助金融。
俄羅斯絕不想大家同歸於盡。
他表達了這一點。
“就算我們俄羅斯與法國相距甚遠,無法發動戰爭,但您這話是不是太過分了?”
這略帶挑釁。
維特部長的攻擊,暗指“一旦真打起仗,你們這些隻會依仗地理優勢的家夥就會嚇得屁滾尿流”,這讓德爾卡塞有些惱火。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的生命口號,是象征法國臉麵的價值觀。
德爾卡塞部長腦海中浮現出像猴子一樣四處亂竄的示威人群引發的騷亂場景。
反而更好。
要不幹脆瀟灑退休,帶著家人移民美國算了。
“德爾卡塞部長,請您三思。”
維特部長再次警告。
“天然資源的出口掌控在俄羅斯手中,你們法國平民的生死大權也在俄羅斯手中。”
德爾卡塞部長轉動著毫無生氣的眼睛。
在這種時候,得說點能讓法國民眾喜歡聽的話。
“……偉大的法國人民不會為了那些財富而出賣尊嚴。這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這是法國人的生命。”
“你還真是天真。沒有石油和穀物,你們能餓三年嗎?隻要俄羅斯想,就能維持三年的出口禁令。想試試嗎?”
維特部長往後靠了靠。
在嚐到強大的天然資源帶來的力量後,他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
維特部長通過這次機會,真切地認識到了俄羅斯的實力。
畢竟一直以來,歐洲大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的天然資源,這是必然的結果。
“我會讓法國見識一個從未體驗過的世界。”
法國還能依靠殖民地掠奪多久?殖民地人民還能忍受法國的剝削多久?會不會爆發革命?
最終,依賴殖民地的法國糧食政策也會徹底破產。
三年?
撐不下去的。
“肯定撐不下去。”
這一點,德爾卡塞也很清楚。
所以他心情反而更好了。
“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
“那俄羅斯也別想得到法國的救助金融。”
他又拋出一句違心的話。
反正問題都是在所謂的愛國時期產生的。
法國的和平,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和平?對已經扭曲的德爾卡塞來說,那已經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了。
德爾卡塞低聲嘟囔著。
“我不是說了沒有談判餘地嗎。”
混亂。
德爾卡塞想要的就是這個。
於是,會議室裏再次陷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俄羅斯方麵氣得渾身發抖。
“……啊,是嗎?”
砰。
維特部長的理智線緊繃著。
他不再以看待常人的眼神看德爾卡塞,他看德爾卡塞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個神經病。
德爾卡塞強忍著嘲諷的笑容,沉默不語。
“虧你還敢在來談救助的主題上說出這種話。”
哐當!
暴燥的背極熊的維特部長一腳踢開椅子,朝法國烈馬德爾卡塞衝了過去。
大驚失色的美國和英國談判團急忙上前阻攔。
聽到裏麵傳來混亂的聲音,各國安保團隊迅速衝進會議室。
哢嚓!
北極熊已經抓住法國烈馬的衣領,揮起拳頭就要打下去。
“攔住他!”
一聲驚恐的尖叫響起。
>>>
“哼。”
會談廳陷入混亂,一場混戰爆發,隻有杜魯門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暗自微笑。
不,詹姆斯也像衛士一樣穩穩地站在杜魯門身邊。
“不用阻止他們嗎?”
“輔佐您是我的職責。”
“說得對。”
杜魯門也是一樣。
在擔任主持這次財政部長會議的議長之前,杜魯門首先是一名必須考慮美國國家利益的公職人員,是財政部長。
在這個時候,他也必須從國家利益出發采取行動。
阻止他們並非明智之舉。
平白無故卷入其中,最後像三明治一樣被夾在中間,隻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杜魯門既不站在俄羅斯這邊,也不站在法國那邊。
他隻站在美國和美元這邊。
杜魯門靜靜地挺直身體,凝視著混亂不堪的會談廳。
維特部長憑借他的體型把德爾卡塞推倒在地,抓住他的衣領,揮拳欲打。
周圍,安保團隊和談判代表們拚命阻攔維特部長的拳頭。
他們如此積極阻攔是有原因的。
如果維特部長毆打法國部長,導致俄法關係惡化,對英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而美國其他談判團,畢竟作為主辦國,出於禮儀也得出麵。
相反,法國和俄羅斯的助手們則拚死阻攔兩位部長的混戰。
原因非常明確。
“法國代表已經瘋了。”
簡直就是個精神病。
德爾卡塞的精神狀態,簡直和無政府主義者或極端主義者一脈相承。
本該待在精神病院的人,卻代表法國參加談判團。
法國政府,也就是愛麗舍宮或者法蘭西銀行,肯定知道德爾卡塞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還派德爾卡塞來,說明法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俄羅斯好好談判。
“無法接受俄羅斯奪走天然資源霸權的民眾。”
政治家就是拉選票的商人。
法蘭西銀行或許情況有所不同,但他們肯定是想找個替罪羊來承擔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而法國政府則要考慮民眾的輿論。
可能覺得德爾卡塞還算聽話,就把他派來了。
問題在於,這不是聽話不聽話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就已經爛透了。
因為作為法國代表的德爾卡塞的發言,歐洲將更加陷入混亂。
“太好了。”
恐怕此刻在這裏,隻有杜魯門和德爾卡塞心情是積極的。
變成無政府主義者的德爾卡塞,會為法國的毀滅感到興奮,而杜魯門則會對歐洲大陸逐漸陷入戰爭的局麵感到滿足。
“繼續打吧。”
讓他們更加互相仇恨。
通過戰爭讓歐洲大陸從霸權地位上跌落。
購買美國的武器。
消費金錢。
美國夢。
為了這個夢想,你們就犧牲吧……
“咳咳。”
杜便門清了清嗓子。
沒人能看穿他的內心想法。
但作為議長,對這場混戰坐視不管也不合常理。
他把議長椅往後推,起身走向中央。
杜魯門舉起雙手,示意兩邊分開。
“大家冷靜一下。”
他的話一出口,像瘋了一樣打鬥的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他們抬起頭看著杜魯門。
“再鬧事的話,我就請你們退場。”杜魯門板起臉說道。
德爾卡塞和維特盯著杜魯門看了一會兒。
作為法國代表的德爾卡塞,還沒徹底達到他想要的混亂結果,就被趕退場實在太可惜了。
俄羅斯的維特部長則急需救助金融。
如果身為俄羅斯代表的他被趕退場,救助金融就泡湯了。
冷靜的理智迴歸了。
他們整理好衣服,迴到自己的座位。
杜魯門才是這個會談廳的主宰。
確認氣氛緩和後,他滿意地點點頭。
“好了,大家似乎都冷靜下來了,會議繼續進行。”
咚、咚、咚。
杜魯門用議長槌敲了三下。
>>>
俄羅斯的首都,聖彼得堡,冬宮。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你對俄羅斯即將獲得的救助金融持樂觀態度嗎?”
尼古拉二世。
身著華麗皇袍的俄羅斯沙皇,坐在長桌的主位上。
一旁聆聽的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皺起了眉頭。
“如果能得到,那自然再好不過。我認為我們有能力成功獲得中立國美國的救助金融。然而,如果法國的救助金融失敗,很可能會引發英俄談判破裂,甚至與英國產生衝突。”
“你是想偏向法國那邊嗎?”
“當然不是,英國政府很清楚這一點。但在這個時期,如果破壞英俄談判,法國政府將會陷入難以挽迴的境地。我想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站在英國政府的立場,法國比俄羅斯更重要,這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把俄羅斯推向如今困境的頭號“功臣”就是英國政府。
即便英國政府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俄羅斯也會唾棄並拒絕。
“看來隻能寄希望於美國的救助金融了。”
“是的,但這樣一來,俄羅斯將會變得脆弱。在黑海方麵,我們不得不完全放棄對英國皇家海軍的影響力,而且與英國政府合作的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擴大。”
“在遠東方麵也會受到英國的阻礙……”
“不僅如此,如果連西伯利亞大鐵路都被英國強行控製,俄羅斯的基礎設施體係將會崩塌。”
“連國家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沙皇臉色陰沉,緊緊攥著手中的權杖,仿佛要將其捏碎。
之前接受法國政府的貸款時覺得挺好,但當賬單擺在眼前,現實的壓力開始顯現。
法國正握著他們的命脈。
“陛下。”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輕聲稱唿沙皇。
“最近有傳言說,您與德國皇帝一起乘船遊玩。”
“……”
“我猜測,您是想與德國謀劃未來,在歐洲大陸占據有利地位。但這對德國來說條件太有利了。這幾乎等同於解決了德國地理上的致命問題——兩線作戰。”
沉默。
沉重的沉默降臨。
“說實話,如果在俄法同盟穩固的時候,我絕對會反對與德國的談判……”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長歎一口氣。
“可惜,如今在歐洲,除了德國,我們已無強大盟友。”
德國是唯一向俄羅斯提供援助資金的歐洲國家。
當其他國家,英國政府讓俄羅斯陷入經濟恐慌,法國在背後落井下石時,隻有德國向俄羅斯伸出了援手。
雖然能看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但俄羅斯別無選擇。
沙皇的手不知不覺停了下來。
他充血的雙眼平靜地看著自己顫抖的手。
憤怒即將爆發的前夕,沙皇強忍著內心的激動。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輕聲提議。
“如果您允許,我想派遣秘密特使前往德國的柏林宮。您看可以嗎?”
沒有催促。
拉姆斯多夫外交部長隻是靜靜地凝視著沙皇。
無論沙皇是否允許,他都尊重沙皇的決定。
隻是靜靜地看著。
“……唿。”
俄羅斯的沙皇從肺部深處長長地唿出一口氣。
肩負著帝國重任的他,感受到了沉重的責任感,同時也壓抑著內心熊熊燃燒的憤怒。
該怎麽辦呢?
往常冷靜的他,此刻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判斷力也受到影響。
他目光如燭火般平靜,凝視著自己的外交部長。
緩緩張開沉重的嘴唇。
“……我允許。”
這成為了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