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格蘭銀行董事的稱讚,艦長聽得目瞪口呆,一陣電流般的震驚傳遍全身。


    隨後,沉默持續了片刻。


    “……是個怪物?”


    “是的,我也看不透那個人的心思。他總是謀劃深遠,的確是個怪物。”


    為何稱他為怪物呢?


    其實,能有這般心機的經濟學家,在英格蘭銀行董事會裏也可能存在。


    說不定在歐洲列強的經濟界人士中也有。


    但關鍵在於年齡。年齡是個大問題。


    那家夥剛成年,連二十歲都不到。


    簡直就是個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大學都還沒上過。


    要是這小子日後長大成人。


    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那時,人們口中自然會稱他為怪物。


    說不定還會將他奉為神明。


    艦長皺起眉頭。


    “先生,那上海會變成什麽樣呢?”


    “將會同時爆發無秩序的戰爭和有組織的戰爭。如果貴軍能用槍炮保護我們,我們銀行家們就會拿起筆,發動一場以掠奪為目的的戰爭。”


    “那麽……”


    “是的,上海會變成修羅場。上海證券交易所早已崩潰,義和拳隨時可能爆發大規模行動。而且,兩江總督也插了一腳進來。”


    義和拳是一把“黃金鑰匙”。


    它為清國總督們隨意調動軍隊提供了強大的名分。


    他們打著剿滅義和拳的旗號派兵,並且還會繼續這麽做。


    “我不是說過嘛,所有人都手持利刃,追逐著財富。艦長你不是說過,為了獲得財富該怎麽做嗎?”


    “……捅別人一刀。”


    “大家都會紅著眼,為了置對方於死地而不顧一切。”


    匯聚到上海的所有人。


    圍繞著財富。


    展開一場搶奪之戰。


    “這已經不再僅僅是大型銀行間的掠奪競爭了。總督們一旦介入,整個局麵的性質就徹底改變了。”


    “咕嚕”,艦長咽了口唾沫。他緊握著滿是冷汗的拳頭,眼睛死死盯著英格蘭銀行董事的嘴唇。


    “一旦有一位總督成功掠奪財富,上海的局勢迎來終結,同時總督們憑借這筆財力投入軍備競賽……”


    英格蘭銀行董事的目光變得深沉。


    “辮子國可能就此解體。”


    “哐當!”


    “艦長!”


    門突然被猛地推開,一位海軍少校衝了進來。


    瞬間,艦長和英格蘭銀行董事的目光都投向他。


    艦長眉頭緊皺。


    “唿哧,唿哧”,海軍少校喘著粗氣。


    “出什麽事了?到達上海了嗎?”


    “艦,艦長。是的,已經到達,但外麵出大事了!”


    “大事?上海外灘發生什麽事了?”


    艦長的臉色愈發陰沉,房間裏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海軍少校緊張得滿頭大汗。


    他“咕嚕”一聲咽了口唾沫,迴答道:


    “是的,上海外灘市區……濃煙滾滾。”


    >>>


    香港這邊,皇家海軍一動,隨行的隨軍記者們便蜂擁而至。


    他們的存在至關重要,那些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寫下的報道,都是珍貴的信息。


    “先生,這是《創刊號》。香港總督府為感謝你的投資,將第一批印刷的報紙給了我們。當然,備用的也很充足。”


    《南清周報》,這是香港總督府發行的英文報紙。


    通過杜魯門的請求和投資,現在能立刻將皇家海軍隨軍記者的英文報道發迴香港。


    這本該在1903年創刊的報紙,為了加快信息傳播,杜魯門收購合並了一家中文印刷廠和報社,用發電機驅動印刷機開始運作。


    杜魯門看著詹姆斯拿來的《創刊號》第一版。


    “從《創刊號》到《綜藝》,都在熱賣啊。”


    [上海經濟危機] [義和拳爆發] [三方混戰與火焰籠罩的外灘],這些報道火爆暢銷。


    杜魯門拿起報紙,咬了一口早餐的麵包。


    “嗯。”


    “三方混戰?”


    “看樣子是數萬義和拳、數千綠營軍和數千英軍在上海外灘發生了衝突。”


    “不對啊,我是想問東京平克頓公司的情況怎麽沒報道。”


    義和拳、總督府綠營軍、英軍,東京平克頓公司的人應該混在這三方勢力中的某一處吧。


    他們應該能自己照顧好自己。


    “情況比我想象的還要混亂。”


    “報道說,製造混亂的主要是義和拳,而綠營軍和英軍則在大清銀行周圍對峙。”


    大清銀行已然半死不活。


    據《南清周報》報道,兩江總督的綠營軍背叛大清銀行後,盛宣懷在大清銀行行長室氣得昏厥過去。


    兩軍對峙之下,大清銀行一樓已空無一人,盛宣懷正在接受治療。


    “嗯,應該死不了。”


    他大概不會死。


    以李鴻章的性格,雖然此刻因“囚徒困境”背叛了上海,但他不會拋棄那些肩負中國現代金融重任的金融人才。


    “嗯,當然,前提是軍隊還保持理智。”


    綠營軍也失去了理智。


    隨軍記者發現,在上海與江蘇省交界處有不明身份的屍體,質問綠營軍是不是他們殺了大清銀行的官員,綠營軍卻推脫說是殺的義和拳成員。


    沒錯,目前問題的關鍵在於義和拳。


    “義和拳那些家夥,可不是會放過洋人的善茬……”


    聽說義和拳刀槍不入,英軍難道不會動手鎮壓嗎?但詹姆斯搖了搖頭。


    “據說他們沿途搶劫財物和車馬。就算義和拳的頭目懸賞要殺洋人,可麵對眼前堆積如山的財富,誰能忍住呢?”


    “……忍不住。”


    真讓人頭疼。


    據說綠營軍內部甚至有部分士兵叛逃,加入義和拳去搶奪財富。


    杜魯門急忙快速展開報紙,繼續閱讀。


    越看越覺得這到底是新聞還是小說,有些分不清了,但總感覺有大事正在發生。


    “報道說英軍和綠營軍開始談判了,難道是因為義和拳成了共同的敵人?”


    “是的,義和拳的行為完全就是毫無名分的搶劫。他們在戰場上燒殺搶掠,據說還挖人眼睛、割人舌頭,甚至把人四肢砍斷。”


    “我之前也親眼見過,確實讓人倒胃口。”


    “相比之下,還是權勢更重要。”


    當其他人在上海像瘋狗一樣互相爭鬥時,杜魯門則在背後默默努力收集核心權力。


    沃倫·巴菲特賺錢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恐慌中低價買入。


    這位老爺子,一旦美國股市因恐慌暴跌,他就會說“哎呀,太感謝了”,然後從哈德遜河底把低價股票撈起來。


    這可不是開玩笑,就靠這個方法,在雷曼事件後,他賺了數千億美元。


    “我讓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收集的東西都拿到了嗎?在暴跌的時候收集應該很容易吧。”


    “是的,我們雇了大量美國經紀人,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礦山股票都收集起來了。”


    上海證券交易所之所以能撐過三天,就是因為有杜魯門在背後支撐。


    要是沒有杜魯門,恐怕所有股票早就一文不值了。


    但也正因如此,杜魯門收獲了巨額利潤。


    “主要收集的是山西的礦山公司股票吧?”


    “是的,我們集中挑選了山西那邊的股票。其他礦山股票則是大型銀行持有股份的優質股。”


    杜魯門執著於山西是有原因的。


    前世他出生在山西大同,山西是個煤炭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誇張點說,這裏的煤炭產量占中華大陸煤炭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隨便挖挖地都能挖出煤來。


    但是礦工活的真的比奴隸還不如,很多上夜班的工人,是常年都沒有見過太陽是什麽樣的,從礦井出來時滿臉黝黑,隻能看到眼睛和牙,在礦井的職工澡堂洗澡時,水池裏上麵漂著一層黑沫,人一下去,所有的汗毛都被染的黑黑的,每月隻有幾千塊錢微薄的工資。


    (此處被和諧1000字......)


    >>>


    現在山西還未進行大規模開發,這可是隻有杜魯門知道的信息。


    偶爾杜魯門也得利用一下未來知識撈點好處。


    “香港證券市場情況如何?”


    “我昨天去了香港證券市場,還沒出現恐慌。與上海這個敏感地區相比,香港受英國影響較大,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還沒有和中華大陸的股票深度綁定吧。”


    “最重要的是,香港證券市場規模要大得多。”


    其實沒人意識到。


    隻有等恐慌爆發,人們才會意識到“啊,原來和中華大陸聯係這麽緊密”。行為經濟學可不是白學的。


    “沒想到上海有這麽多礦山股票。”


    “19世紀後期是上海礦山股票的繁榮期。”


    從1880年到現在,上海的礦山股票一直很繁榮,所以大量礦山股票都集中在那裏。畢竟礦山是清國的核心權力之一。


    很多人有誤解,即便進入石油時代,煤炭依然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光知道製造氮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煤炭,就能明白它有多重要。


    “但是……”


    “啪”,杜魯門把報紙扔在桌子上。


    “都亂成這樣了,銀行家們別說掠奪財富,恐怕連保命都成問題吧?沒想到義和拳會有幾萬人湧入上海。”


    杜魯門不明白,那些從北方山東省發起的義和拳,為什麽能以數萬人規模一路南下,到江蘇省的上海。這規模簡直超乎想象。


    “除了四川省、兩廣地區、青藏高原一帶,據說大部分地區都有義和拳活動。”


    “光這裏就亂成這樣,那山東或者北京得亂成什麽樣啊?”


    義和拳簡直就像喪屍潮。


    因為頭目懸賞,饑餓的農民們見了基督徒就打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看到他們挖人眼珠、割人舌頭,還把人掛在門上的場景,真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都瘋了。


    關於這類報道鋪天蓋地,多到讓人厭煩。


    “原本無畏艦艦隊和紅衣軍打算在上海迅速完成任務,然後北上前往北京。”


    “清國總理衙門(外交部)已經同意各國軍隊入京,這消息我早就從香港總督府得知了。據說有七個國家準備派兵。”


    本來是八國,但這次美軍沒來。


    據說美國已經從北京大使館撤迴了大使。


    孤立主義者就是這麽可怕,該抽身的時候,絕不拖泥帶水。


    他們連倭國列島都消化不了,還跑到清國來湊什麽熱鬧。


    我們的約翰·海國務卿強烈反對撤迴大使館人員,但這已是既定事實。


    麥金利總統本就不是個愛冒險的人。


    “說實話,感覺有點不妙。”


    “為什麽這麽說呢?”


    “那個……”


    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怎麽的,卡吉爾在廣東省研究水稻種植的時候,可不是隻有他一個人。


    當時說是去分析華南平原的農業現狀,一起去的人可都不簡單。


    “美國農業部副部長現在就在廣東省。”


    撤迴大使館又能怎樣?


    現在是20世紀初的首次播種期,農業部副部長正和卡吉爾一起在廣東省擺弄稻種呢,說不定現在已經離開了兩廣地區。


    不知道那裏的通訊設施有沒有完善,說不定他們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局勢。


    “啊?”


    詹姆斯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那他豈不是隨時可能悄無聲息地死在義和拳手裏?”


    瞬間,我們倆之間陷入了沉默。


    一股寒意掠過鼻尖。


    杜魯門緩緩轉過頭,看著詹姆斯。


    “……詹姆斯。”


    “是,先生。”


    “趕緊聯係貝德羅先生。”


    他應該還沒離開廣東省。


    最好還沒離開。要是在這裏,美國農業部副部長死了,美國政府介入,那國際外交局麵就會變得一團糟。


    這無論如何都得在民間美國資本層麵解決。


    “讓他立刻確認美國農業部副部長的身份。”


    這次杜魯門本想盡量不引發大的風波,讓資本家們自己解決問題然後脫身。


    但要是那家夥死了,美國一旦行動,杜魯門就會被卷入巨大的麻煩中。


    必須趁早掐滅這不祥的苗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美國財閥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灰狼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灰狼568並收藏重生美國財閥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