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關進籠子裏
王爺先別死,王妃要捅第一刀 作者:阿嘿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吻得和緩,安撫似的,唇尖熨到唇角,頗有幾分情深意重的味道。
可鉗製的蠻橫,不許她逃開。
前一刻還在對峙下一刻接吻,殷皎皎再遲鈍也明白,不論因為什麽,蕭元馳氣消了。
令他消氣沒那麽難隻消說兩句真話,可她上輩子句句真話,他又不聽。
非到了這種時候才要她的真話。
她悲憤又難過,忍不住張口咬。
“嘶!”
蕭元馳抽了氣卻不退,反吻得更深,非要拉她一起嚐嚐血的味道。
是了,對著這個男人,咬也無用,他若是有朝一日墜入深淵也隻會拉著她一起下墜,毫無奉獻精神,壞的厲害。
“做了犯人也不老實。”蕭元馳在喘息間啞聲,“就該把你關進籠子裏。”
“有本事……唔!”
這吻深了起來,堵住了所有不該說的話。
殷皎皎忍著氣等著,可隻等來手上的鐐銬不知何時掉落在腳邊,她沒空看,被男人推著不住後退,莫名就坐上了用來宴客的小幾案,那本是用來放茶盞點心的,至多再添個香爐。
現在放上一個人,頗有點孤立無援,岌岌可危。
蕭元馳一掌撐在幾案側邊,一掌控著殷皎皎,完全沒有要停下的意思。
“蕭……元馳……”
蕭元馳已經觸及她的頸窩,她渾身打顫,“你……你審別的犯人也這樣審?”
“嗬。”
男人被逗笑,熱氣撲出,更難受了。
“論掃興,皎皎真是一絕。”
殷皎皎見他要停,忙收拾起渙散的精神抵住。
“王爺答不出來?”
蕭元馳緩緩抬眸,撐在她身後的手掌略微一推,殷皎皎便在那幾案上晃了兩晃,抵住他的手臂登時就軟了兩分。
他湊近,直直望住她的眼:“皎皎,以前到現在,有些事我從沒變過,隻是你不肯在意。”
“什麽?”
蕭元馳沒解釋什麽,因為帳外已經有了響動,聽上去是有人來了,果真下一刻,便有問候聲響起:“王爺,蘇正卓到了。”
“嗯,進來吧。”
蕭元馳的衣服更了一半就停了,外袍還沒披,殷皎皎趁機跳下桌,撈起外袍遞了過去,哪怕有人進來,蕭元馳也毫無自己穿上的自覺,他下巴點了點示意中斷的更衣繼續。
沒了鐐銬動作倒是方便許多,蘇正卓掀簾進來時,長袍已經係好了帶子。
這是殷皎皎第一次見蘇正清的孿生哥哥,聽聞他們自小便跟著蕭元馳,蘇正卓從文,蘇正清從武,按理是兩條路,但兩人先後從了軍,蘇正卓雖從軍晚但升得快,現下已是參軍,多年來一直在外,幾乎不迴東都。
定睛細看,兩人果真是一模一樣的臉,連身高體型都相似,但卻無人會認錯,因為蘇正卓渾身上下都是大寫的斯文,步履是穩健的,麵上的笑隻淡淡掛著一抹,一身灰布長袍,灰布巾帽,一派文人風範,與他弟弟迥然兩個風格。
蘇正卓在距離蕭元馳還有三四步的地方停下,拱手道:“王爺,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人也齊了?”
“齊了。”
蕭元馳點頭道:“好,你在這裏看著,我和正清過去。”
言罷,他抽起一旁的革帶就要走,殷皎皎捧著外衫道:“還沒穿完你就要出門?”
“足夠了。”蕭元馳一邊把革帶束上,一邊道,“待在這裏不要亂跑,一切等我迴來再說。”
“那你什麽時候迴來?”
蕭元馳沒迴答,他掀簾出帳。
“王妃不要擔心,王爺……”蘇正卓頓了頓,“很快就會迴來。”
王妃一點也不擔心,瘟神不在,她繃緊的精神終於可以放鬆下來,蘇正卓頗貼心,見她坐下立刻送上茶水。
“帳內隻有粗茶,府裏的好茶還沒來得及送過來。”
殷皎皎笑道:“無妨,勞煩你了,我自己來便好。”
“王妃隨意。”
蘇正卓不多言,抄手站在一旁候著。
殷皎皎一邊飲茶一邊打量大帳,幹淨敞亮,就是沒什麽東西,陳設包括床在內都非常簡單,唯有大帳中間掛著的一張巨大的地圖最精致,一眼望過去便看見一個紅筆畫就的圈。
“這圈裏是什麽……”她疑惑出聲,又忙道,“哦,我忘了,這該是機密,不用講了。”
“是白石關。”
蘇正卓道,“對王妃您來講,不算機密。”
今日第二次聽見白石關,殷皎皎半口茶堵在喉頭咽不下去。
“白石關……若沒記錯,大半年以前,孫仲遊孫將軍便戰死在那裏是嗎?”
蘇正卓半垂著眼皮,語氣沒有一絲波動。
“是的,確切地說是被從靈桐河穀一路戰至白石關,最後全軍覆滅,當時兼任涼州都督的孫將軍出發時帶走了涼州大營三成精兵,此戰令西北邊鎮局勢受到重創,至今難以恢複。”
“如此慘烈,軍心必定大受打擊,涼州必得盡快以牙還牙方才妥當,如何沒聽見反擊的消息?”
蘇正卓笑了一聲,殷皎皎也是隨口一說,聽得他笑,便有些虛。
“我對行軍打仗之事不太通,隻少時貪玩,聽說書先生講書提到些許,或許說的不對,蘇先生見諒。”
蘇正卓擺手:“不,王妃說的有理,像是讀過兵法的。按理,確實該盡快反擊,不用大勝隻求成功,先找迴軍心別的都好說,畢竟行軍打仗,軍心是最重要的一環,可惜……”
蘇正卓沉默片刻,似乎在猶豫該不該繼續。
殷皎皎忙道:“不好說不說便是,我不過隨口提起,蘇先生不必當真。”
“倒也並非不好說,王妃在涼州這幾日走訪可有察覺,此地和諦戎牽連甚多?”
“察覺了。”殷皎皎道,“和燕州還有不同,這裏諦戎人更像是主,反而大雍人是客,坊間也多傳唱諦戎歌謠,偶爾聽街裏孩童笑鬧,發現他們很憧憬諦戎的縱馬牧歌。”
“是啊。”蘇正清踱了兩步,“二十多年前,顧將軍在時,涼州人乃是西北軍裏最勇猛的男兒,顧將軍去後,漸漸地風氣就變了,但及至五年前都還勉強說得過去,這五年幾乎是極速下滑。”
“可有原因?”
“原因有許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蘇正卓望向那張地圖,“五年前,諦戎二皇子哥舒昭覺被封為定南王,王妃,諦戎的定南王迄今為止共有五位,負責除了打仗之外,吞並大雍的一切的事宜,這五年,他在涼州幹的很好。”
“哥舒昭覺?”
殷皎皎喃喃,“難不成涼州那些官員背後勾連的便是他?”
“十成有九。”蘇正卓歎了口氣,“白石關慘敗之後涼州無人主持大局,孫將軍沒了,他的參軍被擢升都督,但這位參軍是沈大人族中子弟,哪怕東都催促也有辦法搪塞,有時,諦戎過境涼州,他隻追不打,慢悠悠禮送出境,萬一諦戎掉頭來打,他便撒開腿跑迴城中封閉城門,幾次下來,莫說軍心,將士們什麽心都沒了。”
“這也太荒唐,我若是諦戎,見他如此不堪,還不如糾集重兵拿下這座城。”
“是啊,但妙就妙在,諦戎沒有。”蘇正卓微笑,“王爺也是來了涼州才發現,比他先前預估的情況還要麻煩,是以,這些時日,便是他想,也分身乏術,沒法迴府看您。”
可鉗製的蠻橫,不許她逃開。
前一刻還在對峙下一刻接吻,殷皎皎再遲鈍也明白,不論因為什麽,蕭元馳氣消了。
令他消氣沒那麽難隻消說兩句真話,可她上輩子句句真話,他又不聽。
非到了這種時候才要她的真話。
她悲憤又難過,忍不住張口咬。
“嘶!”
蕭元馳抽了氣卻不退,反吻得更深,非要拉她一起嚐嚐血的味道。
是了,對著這個男人,咬也無用,他若是有朝一日墜入深淵也隻會拉著她一起下墜,毫無奉獻精神,壞的厲害。
“做了犯人也不老實。”蕭元馳在喘息間啞聲,“就該把你關進籠子裏。”
“有本事……唔!”
這吻深了起來,堵住了所有不該說的話。
殷皎皎忍著氣等著,可隻等來手上的鐐銬不知何時掉落在腳邊,她沒空看,被男人推著不住後退,莫名就坐上了用來宴客的小幾案,那本是用來放茶盞點心的,至多再添個香爐。
現在放上一個人,頗有點孤立無援,岌岌可危。
蕭元馳一掌撐在幾案側邊,一掌控著殷皎皎,完全沒有要停下的意思。
“蕭……元馳……”
蕭元馳已經觸及她的頸窩,她渾身打顫,“你……你審別的犯人也這樣審?”
“嗬。”
男人被逗笑,熱氣撲出,更難受了。
“論掃興,皎皎真是一絕。”
殷皎皎見他要停,忙收拾起渙散的精神抵住。
“王爺答不出來?”
蕭元馳緩緩抬眸,撐在她身後的手掌略微一推,殷皎皎便在那幾案上晃了兩晃,抵住他的手臂登時就軟了兩分。
他湊近,直直望住她的眼:“皎皎,以前到現在,有些事我從沒變過,隻是你不肯在意。”
“什麽?”
蕭元馳沒解釋什麽,因為帳外已經有了響動,聽上去是有人來了,果真下一刻,便有問候聲響起:“王爺,蘇正卓到了。”
“嗯,進來吧。”
蕭元馳的衣服更了一半就停了,外袍還沒披,殷皎皎趁機跳下桌,撈起外袍遞了過去,哪怕有人進來,蕭元馳也毫無自己穿上的自覺,他下巴點了點示意中斷的更衣繼續。
沒了鐐銬動作倒是方便許多,蘇正卓掀簾進來時,長袍已經係好了帶子。
這是殷皎皎第一次見蘇正清的孿生哥哥,聽聞他們自小便跟著蕭元馳,蘇正卓從文,蘇正清從武,按理是兩條路,但兩人先後從了軍,蘇正卓雖從軍晚但升得快,現下已是參軍,多年來一直在外,幾乎不迴東都。
定睛細看,兩人果真是一模一樣的臉,連身高體型都相似,但卻無人會認錯,因為蘇正卓渾身上下都是大寫的斯文,步履是穩健的,麵上的笑隻淡淡掛著一抹,一身灰布長袍,灰布巾帽,一派文人風範,與他弟弟迥然兩個風格。
蘇正卓在距離蕭元馳還有三四步的地方停下,拱手道:“王爺,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人也齊了?”
“齊了。”
蕭元馳點頭道:“好,你在這裏看著,我和正清過去。”
言罷,他抽起一旁的革帶就要走,殷皎皎捧著外衫道:“還沒穿完你就要出門?”
“足夠了。”蕭元馳一邊把革帶束上,一邊道,“待在這裏不要亂跑,一切等我迴來再說。”
“那你什麽時候迴來?”
蕭元馳沒迴答,他掀簾出帳。
“王妃不要擔心,王爺……”蘇正卓頓了頓,“很快就會迴來。”
王妃一點也不擔心,瘟神不在,她繃緊的精神終於可以放鬆下來,蘇正卓頗貼心,見她坐下立刻送上茶水。
“帳內隻有粗茶,府裏的好茶還沒來得及送過來。”
殷皎皎笑道:“無妨,勞煩你了,我自己來便好。”
“王妃隨意。”
蘇正卓不多言,抄手站在一旁候著。
殷皎皎一邊飲茶一邊打量大帳,幹淨敞亮,就是沒什麽東西,陳設包括床在內都非常簡單,唯有大帳中間掛著的一張巨大的地圖最精致,一眼望過去便看見一個紅筆畫就的圈。
“這圈裏是什麽……”她疑惑出聲,又忙道,“哦,我忘了,這該是機密,不用講了。”
“是白石關。”
蘇正卓道,“對王妃您來講,不算機密。”
今日第二次聽見白石關,殷皎皎半口茶堵在喉頭咽不下去。
“白石關……若沒記錯,大半年以前,孫仲遊孫將軍便戰死在那裏是嗎?”
蘇正卓半垂著眼皮,語氣沒有一絲波動。
“是的,確切地說是被從靈桐河穀一路戰至白石關,最後全軍覆滅,當時兼任涼州都督的孫將軍出發時帶走了涼州大營三成精兵,此戰令西北邊鎮局勢受到重創,至今難以恢複。”
“如此慘烈,軍心必定大受打擊,涼州必得盡快以牙還牙方才妥當,如何沒聽見反擊的消息?”
蘇正卓笑了一聲,殷皎皎也是隨口一說,聽得他笑,便有些虛。
“我對行軍打仗之事不太通,隻少時貪玩,聽說書先生講書提到些許,或許說的不對,蘇先生見諒。”
蘇正卓擺手:“不,王妃說的有理,像是讀過兵法的。按理,確實該盡快反擊,不用大勝隻求成功,先找迴軍心別的都好說,畢竟行軍打仗,軍心是最重要的一環,可惜……”
蘇正卓沉默片刻,似乎在猶豫該不該繼續。
殷皎皎忙道:“不好說不說便是,我不過隨口提起,蘇先生不必當真。”
“倒也並非不好說,王妃在涼州這幾日走訪可有察覺,此地和諦戎牽連甚多?”
“察覺了。”殷皎皎道,“和燕州還有不同,這裏諦戎人更像是主,反而大雍人是客,坊間也多傳唱諦戎歌謠,偶爾聽街裏孩童笑鬧,發現他們很憧憬諦戎的縱馬牧歌。”
“是啊。”蘇正清踱了兩步,“二十多年前,顧將軍在時,涼州人乃是西北軍裏最勇猛的男兒,顧將軍去後,漸漸地風氣就變了,但及至五年前都還勉強說得過去,這五年幾乎是極速下滑。”
“可有原因?”
“原因有許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蘇正卓望向那張地圖,“五年前,諦戎二皇子哥舒昭覺被封為定南王,王妃,諦戎的定南王迄今為止共有五位,負責除了打仗之外,吞並大雍的一切的事宜,這五年,他在涼州幹的很好。”
“哥舒昭覺?”
殷皎皎喃喃,“難不成涼州那些官員背後勾連的便是他?”
“十成有九。”蘇正卓歎了口氣,“白石關慘敗之後涼州無人主持大局,孫將軍沒了,他的參軍被擢升都督,但這位參軍是沈大人族中子弟,哪怕東都催促也有辦法搪塞,有時,諦戎過境涼州,他隻追不打,慢悠悠禮送出境,萬一諦戎掉頭來打,他便撒開腿跑迴城中封閉城門,幾次下來,莫說軍心,將士們什麽心都沒了。”
“這也太荒唐,我若是諦戎,見他如此不堪,還不如糾集重兵拿下這座城。”
“是啊,但妙就妙在,諦戎沒有。”蘇正卓微笑,“王爺也是來了涼州才發現,比他先前預估的情況還要麻煩,是以,這些時日,便是他想,也分身乏術,沒法迴府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