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青龍在蝌祖通知下緊急出了首次警,將打成一團、鼻青臉腫的兩撥人分別問了話。事情很簡單,一方言語不當,出口傷人;一方行為過急,首先動手。群毆原因讓卓青龍萬分尷尬,因自家大姑秀色可餐,引發雙方爭風吃醋,發生爭吵而鬥毆。


    自家大姑算是遭了池魚之殃,本身不太好的名聲,這會是更差了。


    這事雖在卓青龍雙方簡單粗暴地“各打50大板”,稍微調解了一下,雙方也沒有繼續糾纏的意思,就各自警告訓戒了一番,免費治療包紮了一下,把人給放了,事情沒有給卓山任何損傷,隻是把一場好好的雙親大會給攪和了。


    然而,這件事情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給卓山敲響了一記警鍾。隨著時間的推移,卓山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著,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與此同時,大量的外來人口如潮水般湧入這片充滿機遇與活力的土地。


    曾經,卓山依靠傳統的血脈宗族觀念來維持秩序和進行管理,但如今這種方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麵對日益增多的人口流動以及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原有的管理模式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因此,當務之急便是加快卓山巡捕隊伍的組建步伐。這支隊伍需要迅速壯大起來,肩負起維護社會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責任。他們要成為卓山的守護者,用公正和嚴明的執法手段,為這座城市營造出一個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而卓青龍從今往後,便是常駐卓山的大巡捕了!為了方便其開展工作,卓不凡特意在大柳村村東頭的路口處,精心安排了一處嶄新的小四合院給他作為居所兼辦公之地。就在次日,這裏便正式掛上了“卓山巡捕所”的牌子,宣告著它的成立。


    不僅如此,卓不凡還在村裏招募了 5 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來協助卓青龍。他們雖然隻是初出茅廬,但都懷揣著正義之心與對這份工作的熱情。這些年輕人,也就相當於是輔警啦。


    此後,這 5 名年輕人便在卓青龍的帶領下,肩負起了維護卓山一域治安的重任。他們需要負責日常的巡邏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角落;遇到鄰裏之間的糾紛矛盾,還要及時出麵調解,讓大家和睦相處;一旦有案情發生,更要迅速展開調查,搜集線索,力求還原真相並妥善處理。總之,他們每天要麵對的事情可謂繁多複雜。


    不過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如果表現出色,他們將會被送去交河鎮接受統一的培訓,從而獲得成為見習捕快執行任務的機會。又或者,等到卓山將來升級為鄉鎮時,他們便能直接轉正成為見習捕快。這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可是一份相當穩定且體麵的職業,意味著能夠吃上公家飯啦。


    卓青龍深知自己肩上擔子沉重,責任重大。因此,每日天色尚未破曉之際,他便會早早地起床,然後帶著那五個同樣充滿幹勁兒的年輕人開始刻苦訓練。無論是武藝還是查案技巧,卓青龍都會毫無保留地親自傳授給他們。而這幾個年輕人也非常爭氣,憑借著一腔熱血以及不懈的努力,他們的進步堪稱神速。相信假以時日,這支年輕的隊伍必定能為卓山的安定繁榮作出巨大貢獻!


    這一天風和日麗,但在卓山腳下的那家酒館裏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一場激烈的爭執正在上演。


    隻見一個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男子領著一群助手風風火火地闖進了酒館。此人正是卓青龍,卓山一帶威名遠揚的人物。


    原來,這場爭執源自於一位外地來的商人和本地的酒保之間關於酒錢的分歧。那位酒保一臉篤定地堅稱這位商人足足喝掉了十壺美酒,然而那商人卻是連連搖頭,隻肯承認自己喝了八壺而已。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吵聲越來越大,引得周圍的顧客紛紛側目。


    卓青龍沉著冷靜地走到桌前,開始仔細觀察起桌上的酒杯痕跡。他銳利的目光不放過任何一絲細節,同時還留意著周圍人們的神情變化。不多時,憑借著多年辦案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卓青龍的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他先是微笑著伸手示意激動的二人稍安勿躁,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二位莫急,且聽我一言。”接著,卓青龍條理清晰地分析道:“從這桌上酒杯擺放的位置和殘留的酒液痕跡來看,這位商人朋友確實隻喝了八壺酒。至於酒保兄弟為何會記錯數量,想必是當時店內客人眾多,一時忙亂所致吧。”


    聽到這番話,原本還氣勢洶洶的酒保頓時麵露愧色,他紅著臉低頭認錯道:“大人說得對,是小的疏忽了,實在抱歉!”而那位商人見卓青龍如此公正明斷,也是大度地擺了擺手,表示不再追究,並稱讚卓青龍不愧是卓山的守護神。


    此事一經傳出,卓山的百姓們對卓山巡捕所更是心悅誠服,人人都誇讚卓青龍和他的助手們辦事公道、能力出眾。而卓青龍他們也因此備受鼓舞,愈發堅定了守護好卓山這片土地的決心。自那以後,卓山巡捕所在維護治安、調解糾紛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了卓山穩定繁榮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


    巡捕所工作任務雖然簡單,當前主要是輔助村公所開展治安任務,處理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為村裏找個走失的牛啊羊啊啥的;但掛不住地方大啊,每天不是在調查,就是調查的路上。


    這日,卓青龍正帶著助手們巡邏,突然聽到一陣哭聲。順著聲音尋去,發現是一位老婦人癱坐在自家院子裏哭泣。原來老婦人家中的傳家玉佩不見了,這玉佩乃是她丈夫留給她的念想,她堅信憑著玉佩能等待到自己另一半出世。


    卓青龍等人立刻展開調查,他們詢問老婦人最後一次看到玉佩是什麽時候,又仔細檢查了屋子內外是否有可疑的腳印或者翻動的跡象。經過一番排查,並未發現有外人闖入的跡象。卓青龍眉頭緊皺,突然想到會不會是家裏養的小動物誤將玉佩叼走。於是眾人分散開來尋找,果不其然,在老婦人家的狗窩裏找到了玉佩。原來是小狗貪玩,趁老婦人不注意將玉佩叼走玩耍,之後丟在了狗窩。


    老婦人破涕為笑,連連稱讚卓青龍等人細心聰明。這件事再次傳遍了卓山,大家提起卓山巡捕所無不豎起大拇指,卓青龍和助手們也感到無比自豪,他們知道,隻要用心對待每一件小事,就能守護好卓山這片土地的安寧。


    要知道,如果村子裏出現了打殺之類的惡性事件,那可是非同小可!這種情況下就得按照族規來嚴肅處理了。雖然說巡捕所有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權力,但他們並沒有審判的權限哦。


    這裏的司法體係呢,采用的是一種獨特的方式——將三老和議以及陪審製度巧妙地結合起來。所謂三老,就是村中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長輩們;而陪審人員則可能來自各個階層。這樣一來,在審判的時候就能夠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啦。隻要最後得出的判決結果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就算是符合要求的。


    畢竟嘛,目前這個地方還沒有一部正兒八經、完整詳細的法律法規可供遵循和實施呀。所以啊,這一切都得靠村民們自己摸索著去建立一套相對公平合理的秩序呢。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卓山便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打殺事件。一名年輕男子在爭執中將另一名村民打傷致死。卓青龍迅速帶領助手趕到現場,將兇手捉拿歸案。按照族規,此事需由三老和議並結合陪審製度來判定。


    三老很快召集齊了村民代表作為陪審員開始審理此案。卓青龍向眾人陳述了案件的基本情況。死者家屬悲痛欲絕,要求嚴懲兇手。而兇手則辯稱是對方先挑釁動手,自己隻是失手。雙方各執一詞,場麵一度陷入僵局。


    這時,卓青龍站了出來,他提出查找當時在場的證人,並仔細查看雙方身上的傷痕以判斷誰先動的手。眾人覺得此提議甚好,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幾位目擊者。最終真相大白,原來是死者先無端尋釁,兇手屬於防衛過當。三老綜合考慮後做出判決,兇手需賠償死者家屬一筆錢財並服勞役三年。卓青龍望著這一切,深知雖無完善律法,但公正自在人心。


    卓青龍緩緩地轉過身去,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正欲離去。然而就在此時,一陣輕微而又細碎的議論聲從熙攘的人群之中傳入了他那敏銳的耳際。


    “你們說啊,咱們這卓山如今可是人丁興旺,人口越來越多啦!”一個聲音略帶憂慮地說道。


    “可不是嘛,這人一多,各種事務也就變得繁雜起來咯!雖說咱族裏一直有著族規約束大家,可畢竟那隻是個大概框架,遇到具體問題時還是顯得不夠明晰啊。”另一個聲音附和道。


    “是啊是啊,要是沒有一套明確的律法來規範眾人行為,長此以往恐怕會生出不少亂子呢!”第三個聲音也加入了討論。


    這些話語如同石子投入湖中一般,在卓青龍的心間泛起層層漣漪。他原本堅定前行的腳步微微一頓,隨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便毅然決然地改變方向,朝著自己的住所快步走去。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唯有卓青龍的居所內還閃爍著微弱的燈光。隻見他端坐在書桌前,眉頭微皺,目光專注地凝視著眼前空白的紙張,手中握著一支毛筆,仿佛正在思考著什麽重大決策。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卓青龍終於動筆了。他憑借著多年來處理各類事務所積累下的豐富經驗,以及內心深處對於公平正義堅定不移的追求與理解,開始一筆一劃地撰寫起一份初步的律法草案。


    這份草案詳細地涵蓋了民事糾紛、刑事犯罪等眾多常見事務的判定標準和相應的懲處措施。每一條款都經過了反複斟酌和推敲,力求做到嚴謹公正、無懈可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窗外的夜色愈發深沉,而屋內的卓青龍卻渾然不覺。他完全沉浸在了律法草案的創作之中,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停下筆來沉思片刻,然後再度埋頭書寫……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了大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他懷揣著那份精心撰寫的草案,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村裏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所在之處走去。當他終於來到三老麵前時,心中難免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期待和信心。


    起初,三老接過草案後,臉上露出了些許猶豫之色。他們仔細地翻閱著手中的紙張,時而微微皺眉,時而低聲交流幾句。然而,隨著卓青龍開始詳細而又有條理地闡述這份草案背後的理念、目標以及可能帶來的種種好處,三老原本緊繃的神情漸漸放鬆下來,眼中也開始閃爍出一絲認同的光芒。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與思考,三老逐漸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份草案所蘊含的巨大價值。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表示對這個方案的認可。接著,三老決定將這份草案公之於眾,以便廣泛征求全體村民們的意見。


    消息很快就在村子裏傳播開來,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閱讀著張貼在村口大樹下的草案內容。一開始,大家都還保持著沉默,各自思索著其中的利弊。但沒過多久,人群中便傳來了陣陣議論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踴躍發言,積極地表達自己對於草案的看法和想法。


    讓三老感到驚喜萬分的是,大部分村民都對這份草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支持。不僅如此,許多村民還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情況,紛紛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這些建議涵蓋了方方麵麵,從草案中的具體措施到實施細節,無一不展現出了村民們的智慧和參與度。


    在卓青龍與全體村民齊心協力、不懈奮鬥之下,這部律法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經過反複琢磨和精心雕琢,不斷地得到完善和提升。每一條法律條款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充分考慮到了卓山村民們生活中的各種實際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律法開始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卓山的紛爭不再像以往那樣混亂無序,而是有了明確的解決途徑和標準。無論是鄰裏之間的小摩擦,還是涉及到土地財產等重大糾紛,都能夠依據律法迅速而公正地得到處理。這不僅讓村民們感到安心,也使得整個村莊的秩序愈發井然。


    而作為律法製定者之一的卓青龍,他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個卓山人的心中。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和感激之情,視他為帶領卓山走向法治之路的關鍵人物和偉大先驅。在大家眼中,卓青龍不僅僅是一個智慧超群、勇敢無畏的領導者,更是正義與公平的化身。因為他的努力和付出,卓山終於迎來了法治的曙光,開啟了全新的發展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荷葉茶的RoSOb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荷葉茶的RoSOb並收藏百世爭渡之苟全性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