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繼往開來,肖家村的全球迴響


    肖家村在竹藝文化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而肖鋒的目光已投向更廣闊的天地。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專員聯係上肖鋒,表達了對肖家村竹藝文化的濃厚興趣,希望肖鋒能在一場全球文化交流峰會上分享肖家村的發展經驗。


    “肖書記,這可是向全球展示咱們村的絕佳機會!”阿珍興奮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肖鋒深吸一口氣,鄭重說道:“這不僅是肖家村的機會,更是中國鄉村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機,我們一定要準備充分。”


    接下來的日子,肖鋒帶領團隊日夜忙碌。他們精心製作展示材料,將肖家村的竹藝發展曆程、傳承故事以及創新成果,以圖文、視頻等豐富形式呈現。為了確保分享內容準確且生動,肖鋒多次召集村裏的老工匠、年輕創業者和文化學者,反複研討細節。


    峰會當天,肖鋒身著樸素的中式服裝登上演講台。台下,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專家、學者和政要目光齊聚。“尊敬的各位來賓,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中國小山村的故事……”肖鋒的聲音沉穩有力,從肖家村最初與竹子的不解之緣,講到麵臨的困境與突破,再到如今成為竹藝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典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吸引著聽眾。


    演講結束,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一位來自非洲的文化部長激動地走上前:“肖先生,你們的故事太震撼了!肖家村的發展模式為我們國家的鄉村文化複興提供了寶貴借鑒。”


    峰會結束後,肖鋒帶著滿滿的收獲迴到肖家村。還沒來得及休息,他就被村民們圍了起來。


    “肖書記,聽說峰會上可熱鬧了,快給我們講講!”


    “是啊是啊,咱村這迴可在世界上露臉啦!”


    肖鋒笑著一一迴應,隨後召集全體村民開會。“鄉親們,這次峰會讓世界看到了肖家村,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機遇和責任。咱們要借著這股東風,把竹藝文化傳播得更遠。”


    在肖鋒的倡議下,肖家村成立了“全球竹藝文化交流中心”,旨在為全球竹藝愛好者提供交流、學習和合作的平台。交流中心籌備期間,就收到了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竹藝團體和愛好者的合作意向。


    “肖大哥,這些合作請求可不少,咱們得好好篩選。”小輝抱著一摞文件說道。


    肖鋒點頭:“優先選擇那些真心熱愛竹藝文化,願意共同推廣和傳承的團體,我們要讓竹藝文化在全球落地生根。”


    不久後,交流中心迎來了第一批國際學員,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膚色,但都懷著對竹藝的熱愛。在村裏的竹藝工坊,老工匠們耐心地教國際學員竹編、竹雕技巧。語言不通並沒有成為障礙,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傳遞著竹藝的魅力。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竹藝,太神奇了!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一位來自巴西的學員興奮地說。


    與此同時,肖鋒推動肖家村與國際知名設計院校合作,開展竹藝創新設計項目。年輕的設計師們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竹藝相結合,創作出一係列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融入智能科技的竹製燈具、時尚的竹纖維服飾等。這些作品在國際設計展覽中屢獲殊榮,進一步提升了肖家村竹藝文化的影響力。


    隨著肖家村在全球的知名度飆升,一些國際企業主動尋求合作,希望共同開發竹藝相關的文創產品和高端家居用品。肖鋒組織村民代表和企業代表進行談判,確保合作既能帶來經濟效益,又能保護和傳承竹藝文化。


    “我們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和保護肖家村的竹藝傳統,不能為了利益破壞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肖鋒在談判中堅定地說。


    如今,肖家村的竹藝文化已成為全球文化交流的橋梁。肖鋒站在村口,望著充滿活力的村莊和來來往往的國際友人,心中充滿了使命感。他知道,肖家村的未來將更加輝煌,而他將繼續帶領村民,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肖家村的名字在世界文化之林永遠閃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9:歲月新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錦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錦鑫並收藏重生1959:歲月新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