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道。


    此方沿海一道南北分作兩府,北府聚江流於其東,化廣沃靈田無計,朝江望海,此為朝江府;南府水網密布,號稱百川納海之地,是為臨川府。


    朝江府往東,有贔屭托山,落於水脈之根,築下了一座霸下仙城。


    東海北府中諸多法脈、方外散修皆遷入此方仙城,號稱有仙修八萬,盛名煊赫於東海之濱。


    此刻,朝江府中有水師一軍,馭鼉龍、馭鱗馬,舟楫蕩波,旌旗林立,安靜的屯戍在那霸下仙城之南的水寨之中。


    任其中甲士馭獸足有六千餘人,卻是令行禁止,矗立在海濱,如同一杆杆蘆葦般,海上粼粼波光都不受他等絲毫的影響。


    “王郎將,羊別駕。”


    “仙宗的雲筏,來了!”


    水寨之上,一員渾身黑鱗鎧的校尉單手按在腰間刀柄上,快步闖入艨艟大帳中,向兩位頂頭上司提醒。


    這是一名能與紫府道人平起平坐的南國子士。


    南國六藝修行之途大昌,猛士、子士、國士,不遜於任何仙神道統!


    故即便那主帳中兩位紫府道人官身比他高上半級,他亦是鱗甲不收,腰刀不卸,直唿二尊之姓。


    帳中煮酒對坐的二人聽得這般音信,便也放下手中酒樽,起身望去。


    自這艨艟一角的窗口以望,那青空之上,有遮天陰影落下,且坍塌了雲海,叫那萬重積雲似棉花般滾滾而下,蒼涼的長吟之聲若莽荒世紀來,響徹濱海。


    待雲鯤降下,這來自極海歸墟中的巨獸,周身磅礴法意便再毫無遮掩的散發而開。


    剛剛落下穹天百丈,、、那萬方粼海之中,重力失去了原本的軌跡,失重的海水化作一枚枚龐大的水球,緩緩的漂浮起來,滯留在空中……


    一顆、兩顆、三顆……直至千萬顆水珠漂浮而起,無聲的靜滯於虛天,如墮夢境。


    這是墟界法意!


    潮漲潮落,歸墟之裏,取引力與重力張闔往返,而成一方墟界。


    傳聞那歸墟之裏,太質分形,萬靈生長皆不受天都大地的限製,水母空遊、雲鯤遁天,一切墟獸無太質之影響,皆為滔天巨獸。


    這雲鯤便擁有了墟界的一絲威能,能輕易扭曲乃至掌控太質三方之力。


    便如此刻,渡獸雲鯤自青天而落,著方圓海域七十裏,風止而休,海返倒流,水珠飄搖,成就一番萬物靜止之域!


    整座海域的時間都似是在這雲渡寶筏的降臨之中無限放慢了一樣。


    水寨中的甲士們不自覺的將右手搭在了兵器與弓弩之上,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得來一絲安全感。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直至不知多久以後,墟天雲鯨終於落下海麵。


    那蒼穹上的雲海坍塌四散,海天上重新顯露出那久違的深藍,原本凝滯在半空中的水珠悉數散落,化作一場瓢潑大雨。


    縱使每半年都有一次馭獸仙宗的雲鯤渡獸降臨,但如此異象,依舊是能讓仙城中的目擊者感到無比的驚豔。


    凡人觀之,如觀神明!


    那島嶼般的巨獸靜駐在海麵一側,其上煙雲隱隱,在雲鯤與仙城間搭出一道雲梯來。


    寶筏之上,一道道了不得的身形踏著那慶雲梯緩步而下,那麵是錦皂靴、紫雲袍,蓮花結髻,青髯正顯好妙道;這修行是著素衣,挽拂塵,先天自斂,歎一聲混元真修士。


    寶筏上貴客不多,但幾乎都是海內外紫府境的道人。


    夾雜在那三三兩兩的道人中間,一名年輕到過分,滿身清瀅之氣環繞的雲衣道人踏上雲梯,久歸故地,難免有些心緒放鬆。


    黎卿這口濁氣一吐,新氣一納,張闔之間,周天萬氣盡為之所動,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結作六瓣冕旒而落,似是迎來了一方天氣洗禮,著實吸引來了不少目光。


    他倒也不怯場,與雲梯上的諸多紫府目光交錯,足如踏罡鬥,緩緩下得雲筏!


    這東海道-霸下仙城,他在天南之時便曆有耳聞。


    加之先前那裴道人贈來一個錦繡銀絲芥子囊,其中滿載著海外的明珠珊瑚寶玉玳瑁等,或也可入這仙城逛上一逛,換作道銖靈材等。


    雲鯤之上,引渡道人剛剛將這九名客者送下仙城。


    那仙城南部的水寨中,立時便起流光數道,領艨艟諸架,穿過粼波三十裏,迎了上來。


    “兩位道兄,一路可還安穩?”


    那赤梭般的艨艟艦首,當即便有兩名紫府道人一左一右迎了上來,左側是著文武袖衣甲的護府中郎將,右為藍衣官袍的府州別駕,二人拱手以禮,迎接著那雲鯤上的兩名馭獸宗道人。


    二人身後則是一員子士級的鱗鎧校尉,手撫腰刀,矚目著那座接天雲梯。


    這卻叫落在雲梯最後方的黎卿眉頭猝然暴跳。


    “是他?”


    “羊家的那位別駕!”


    下方艨艟戰艦上,著藍袍官衣的青年,那不就是當日隨著白骨夫人、太一道真人誤闖入幽天-岐山域的那位羊家子嗎?


    黎卿俯首瞥了那羊家子一眼,但很快,這縷視線便挪到了其他地方,黎卿亦是隨著大流下得雲梯,落到了霸下仙城的一角。


    這突如其來的窺視感來得快去得也快,下方羊玨身形一滯,但待他反複環顧四方,卻又再未見到有什麽奇怪,隻是心頭暗自疑惑。


    東海道的都督府與馭獸仙宗曆來多有合作,及至今日,都督府的郎將與羊別駕便在此靜候馭獸仙宗的道人,欲擁他等入州府,好一番迎接之後,再同乘艨艟,破浪西去……


    而黎卿,駐足在仙城一角,在暗處眺望著那羊玨等人緩緩離開。


    弱水羊氏,這是根正苗紅的六天餘孽!


    黎卿知曉,那弱水域已經開始被太一道與白骨道的白骨夫人,還有這羊氏,三方勢力共同開擴。


    及至此刻,他的心頭上驀然湧出了一股莫名的急迫。


    如今,五方仙門紛紛在幽天落子,他卻才剛剛入得紫府道基,真是得抓緊時間將岐山上那些個冥府鬼苑好生整理出來了。


    或是能參照那混元女冠贈予的《六天靈鑒》,在這些個府苑中立下章程,以各類靈材桑穀早早供養起那成群的人麵鴞,如此,才能為岐山域初步添上一層保障!


    且抱著這般態度,黎卿快步入得霸下仙城,經過那城門處的巡查,黎卿直往仙城中心的坊市中去。


    海外有七星閣,而南國亦有屬於自己的翰林寶閣。


    黎卿一進仙城,徘徊在兩側的散修道童們當即便蜂擁圍了上來,即便他等識不得太一道的降真雲衣,也能看出來黎卿這件道袍的非同尋常。


    若能為此道長引路,打賞定然不少。


    “道長可要童子引路?城中上下往來,各方街坊院邸,小子皆有來往涉獵!”


    “隻需花上個五枚道銖,道長定能省卻諸多煩擾。”


    隻見有半大少年肋間夾著一個小女娃兒快步近得黎卿身前三丈,旁側的道童們一見此人,或有鄙夷、或有畏懼,但都不敢再靠近。


    這少年身軀比別人高大了一圈,足下豬皮靴卻是破開了一個大洞,羅襪半顯,倒是一身青袍刷洗的幹淨。


    顯然,仙城之中,也多的是這徘徊在道童與道徒之間的求道少年,他等待遇可遠遠不如仙門中的弟子。


    有不少甚至都是練氣境的父母隕落,被收入仙城中,權當灑掃奴仆使喚,平素在仙城各處尋些活計,直至每旬一日,城中霸下宮有一道免費的授道課業,可為他等仙道開蒙。


    若資質尚好,說不定能熬到練氣境,但若是尋常天賦,又無托身之處,想要入道,談何容易?


    那些個衣衫完好的道童們,見到這高大少年又搶先一步,皆是極端的羞惱。


    畢竟,同為那仙城蒙學的童兒,他等雖有練氣境的父母在背後,但誰也不會和這道銖過不去。


    不過,在臨塵的道長麵前,他等可不敢露出絲毫的不慍來,更不敢出言怨懟爭搶,要是惹得貴客生怒,且不論這道長動不動手,便是鬧到仙城的主事手上,也得先抽他等十鞭,去掉半條命!


    見有人捷足先登,原本那一擁而上的道童兒,皆是躬身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黎卿一眼便看出了這裏麵的道道,這些小家夥與他在山門作道童兒時仿若,費勁了力氣也隻為那入道之基一道……


    “哦?你倒是熟門熟路?”


    “貧道欲入翰林寶閣一趟,你可知這霸下仙城中翰林寶閣在何處?”


    翰林寶閣乃是南國翰林書院所築,隻要是南國馳道與水脈涉及之處,那就定然會有一座翰林寶閣。


    “城中有三座翰林閣,北閣最大,仙師若是有資糧出納便入北閣,東閣則最近,往前方兩座坊市便是了!”


    這道童兒亦是個伶俐的,沒有多餘的廢話,三言兩語之間,便已經做出了個中長短劃分。


    “那就北閣,帶路吧!”黎卿微微點頭,令那少年郎指路,卷起清光一道,直接便往那仙城之北遁去。


    此方仙城,內裏混雜,實際上卻遠不如那聞名千餘載的方丈仙洲。


    光是這些在高空中肆意往來的遁光,高下低來,一片混亂。


    清風卷雲,北遁而去,那引路道童被這紫府遁光所驚震,頭頂都已經聚起了道道汗珠,身下那似是才六七歲的小女娃兒更是害怕,蒙頭就鑽了兄長懷中,不敢再看下麵。


    但這二人十分安靜,那小娃娃亦是出奇的乖巧,沒有絲毫打擾。


    “你……是仙城的道童役吧?”


    黎卿有些疑惑,這少年恐懼之餘,亦是分寸有致,心性果真不差,身居卑位,既不像是個點頭哈腰的下人模樣,也不會惹人生惱。


    “是的,小子是霸下仙城兩年前的道童役,每旬一日入霸下宮中導引練氣,其他十日便在仙城的東城門處聽用。”


    這少年道童躬身一禮,連忙迴答起了黎卿。


    他並未賣慘,也沒有提及與他自身有關的絲毫信息。


    “嗯!”


    黎卿隻來得及隨意的應上一句,那翰林寶閣已經到了。


    雲頭頓時落下,見到達目的地,這少年當即就退開數步,立於那寶閣的大門旁側。


    “且在此處稍等貧道。”


    “當少不得你的好處!”


    瞥了那侯在門前的引路道童一眼,黎卿一步便邁入閣中,穿過層層的櫃台,直入寶閣深處。


    閣中當即就有灑掃童兒出現,招唿起來了黎卿。


    “仙師可是要看些什麽東西?”


    然黎卿卻是懶得與他等浪費時間,也不迴答,順著這寶閣便往裏麵走。


    一樓法器,二樓靈材,直至走向那寶閣三樓的丹鼎一堂,黎卿才緩緩地放慢腳步。


    丹道有太嶽上形宗,除了天元外丹外,亦是精擅草木靈丹之屬,這丹鼎院中,便專售其中諸多的靈丹妙藥,譬如黃芽丹、聚氣丹、升龍丹等等。


    黎卿迴返江南之前,便是欲為家中父母兄長置一份百歲延壽丹,以求服丹之後,那凡俗之人也能有個百病不生、延年益壽之效。


    而百子靈丹,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丹藥。其取陰陽、調理五行,合藥性與氣形,將人體經絡貫通梳理,配上藥餌丹食,三五載常服,可使人趨近於百壽!


    此時,此丹雖隻為凡俗當用,其價格卻是高到有些嚇人了,一份百子靈丹至少得在十萬道銖以上。


    因那南國修六藝的人道修士亦能服用,祛暗創、延命壽,那州府中一旦出現百子靈丹,向來都常常為達官顯貴所爭搶。


    昔年華宣黎氏,托庇尹氏別駕,又取萬金各召神婆巫覡諸老師公,護送黎卿入西南求道,那可謂是真正的散盡家財。


    隨後又時時書信中寄來銀票,父兄舐犢之恩,母血之情,無以償還。


    如今黎卿手上資糧已是不缺,三昧百子靈丹,並不是什麽需要猶豫的東西。


    “這丹藥,以及其配套的藥餌、靈食,我要三份。”


    黎卿近得那三層丹櫃,抬手便指向那掛在東閣最上首一攔的青玉藥瓶,“百子”之名閃爍不絕。


    “啊?三份?”


    “哦,好的,請稍等!”


    這丹櫃上是兩名麵相尚且青澀的女侍,但細觀他等衣著便可知,這是翰林書院修詩書禮樂數的仕女,察其眉心神光,幾可衝散尋常陰靈的軀體,當已是“猛士”一境。


    兩名仕女有點匆忙的在那櫃台中翻了有關百子靈丹的銘卷,百子靈丹,搭配的輔藥、配置的藥餌、靈食數量極為龐大,延年益壽從來都非一日之功。


    便是如此的寶藥,亦須得三年五載的時間,以藥餌膳食搭配調理,方能令後天凡人者所消化。


    三道百子靈丹?


    這兩人當即便是驚震,然下一刻又愁起了來,輔藥是哪些?藥餌夠嗎?靈膳該如何搭配……


    像是如此靈丹,仙城中流出去的並不多,仙城修士數萬,九成九皆止步於練氣,然在東海博險,有資糧入手的紫府道人,亦少有人會花如此數量的道銖,為一凡人尋此靈丹。


    幾人匆忙處理間,這丹堂中的掌櫃終於姍姍來遲,一見到黎卿當即便妙讚道友,再聞得;黎卿點名要的就是百子靈丹,這白須掌事當即便笑的合不攏嘴了。


    “好啊!人人皆言道無情,殊不知紅塵亦可作仙道?道友可是為家中人所備?”


    “老夫這裏最擅丹法,命靈延壽,此餌連服五載,定叫道友憂心之人無病無災延百壽!”


    “靈婉、清蓉,且去內庫再去七十二副藥餌來,老夫這就抓調三副“百子”延壽藥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延命燈開始的長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孫義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孫義從並收藏從延命燈開始的長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