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充足休息,李夢瑤精神煥發,一早便直奔庫房,開始清點煙花庫存。
看著堆積如山的煙花,她眉頭緊鎖。這麽多煙花,不僅占地方,還極其危險。
思來想去,她決定抓住即將到來的上元節,處理掉這些“危險的財富”。
由於府裏沒有一個會駕車的人,李夢瑤無奈,隻能自己駕車,親自前往皇宮門口。這也讓她頗有幾分“女公子親自出征”的豪邁之氣。
剛到皇城門口,正巧碰上朝臣們陸續退朝。李夢瑤眼珠一轉,果斷張開雙臂擋住眾人,扯著嗓子喊道:“各位大人請留步!”
剛走出宮門的官員們抬眼一看是桂陽公主,連忙停下腳步,紛紛行禮。
“見過公主殿下。”
李夢瑤環顧四周,滿意地看到一雙雙好奇的目光投向自己,便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
“諸位,稍作停步,本宮有事要宣布!”
在長安城,如今還真沒幾個人敢不給桂陽公主麵子,更別說她親自攔路。於是,所有人都聚攏過來,靜候她的發言。
“諸位,除夕之夜,本宮燃放的煙花大家還記得吧?是不是覺得絢麗無比?”
官員們互相對視一眼,點頭附和:“確實美不勝收,令人歎為觀止。”
李夢瑤露出得意的笑容,直奔主題:“本宮打算給大家一個機會——在即將到來的上元節,各府都可以燃放煙花,為節日增添光彩。有沒有興趣啊?”
眾人聽了,頓時來了興趣,但也有人猶豫,拱手說道:
“殿下,這自然是極好的,隻是陛下曾有交代,不讓因煙花之事叨擾殿下,不知此事……”
李夢瑤揮揮手,打斷對方的話:“諸位放心,本宮既然開口,自然會和父皇交代清楚。我隻問一句——有沒有興趣!”
官員們齊聲應道:“自然願意!”
見大家興趣盎然,李夢瑤心中暗喜,但她知道生意還是要清清楚楚談價,於是開始報價:“價格也不高,每兩發禮花一貫錢,最低買兩發,最多不超過二十發。”
眾人聽了,互相低語。雖然這個價格不算便宜,但以除夕夜的壯觀效果來看,絕對物有所值。很快,大家紛紛表示願意購買。
李夢瑤抬手示意大家安靜,補充道:“各府以府為單位報名,報名的時候帶上錢到公主府登記。還有,不要耍小聰明,一府多報的,本宮查出來就不客氣了。”
眾人一聽,連忙點頭稱是,然後趕緊迴府拿錢報名。
李夢瑤本打算親自入宮向李淵說明上元節全城放禮花的計劃,但她對入宮的規矩實在不熟悉,最後還是決定去平陽公主府尋求幫忙。
平陽公主一聽此事竟然和手雷實驗有關,自然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入宮替李夢瑤處理。
而李夢瑤把一切安排妥當後,便縮迴公主府的後院,專心忙活起自己的事情。她並沒有研究手雷,因為她在很早以前已經製作了不少樣品,就缺一個實驗的機會,
此刻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地上幾副唐朝製式的鎧甲上。
李夢瑤靠在案前發呆,腳邊散落著一地廢棄的圖紙。這些圖紙全是她連日來設計的各種鎧甲方案,但至今沒有一個讓她滿意。
她之所以研究鎧甲,是因為她有心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女子衛隊。如果在現代,李夢瑤對鎧甲根本不屑一顧——再精良的鎧甲也擋不住子彈。
然而在大唐,鎧甲的作用卻不可小覷。甚至朝廷隻管製鎧甲,而不管製刀劍,可見鎧甲的重要性。
問題在於,大唐的鎧甲實在過於笨重,連男子穿上都費勁,更別說女子了。
唐朝的明光鎧確實外觀威武,李夢瑤也覺得英姿颯爽,但試穿後發現並不舒適。而相對輕便的鎖子甲雖然好用,卻難看得讓她無法接受。
於是,這段時間她在設計鎧甲的路上碰了一堵又一堵的牆。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廢棄的紙張堆得像小山,依舊沒有一個滿意的方案。
正月十五當天,她依然毫無頭緒,隻能歎著氣,擱下手中的毛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李夢瑤無奈的放下了手中的紙筆,準備處理今天煙花燃放的事情
為了確保禮花燃放萬無一失,李夢瑤事先讓人給所有報名的府邸送去了詳細的《禮花燃放須知》。
須知中明確了每個府邸燃放煙花的時間安排,並特別強調,公主府將派專人上門協助燃放。同時,還反複提醒各府注意保護孩子,避免受到驚嚇。
細致入微的安排,讓每一家府邸都感受到了李夢瑤的用心。
夜幕降臨,整個長安城沉浸在一片熱切的期待之中。戌時剛到,第一顆煙花便衝天而起,亮光映照在皇城的方向。
皇宮內,李淵已早早帶著宮中眾人站在城門口觀賞。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燦爛奪目,歡唿聲瞬間響徹雲霄。
然而,李淵卻有些心不在焉。他心裏明白,此刻的平陽公主和李夢瑤早已悄悄出城,去進行那個叫“手雷”的實驗。他對那件東西充滿了興趣,內心難免有些癢癢。
就在他準備一甩袖子,動身出城時,周圍忽然傳來一陣興奮的尖叫聲:“快看,快看!”
李淵抬頭一望,隻見夜空中竟然由煙花拚出四個大字——“盛世大唐”。雖然字跡略顯不規整,但依然足夠震撼。周圍的人群頓時沸騰,紛紛跪地,齊聲高唿:“盛世大唐!”
李淵忍不住大笑,連忙示意眾人起身。他心中暗歎:“桂陽這丫頭,真是別出心裁!”
他剛想多看幾眼,又聽到周圍的百姓驚唿不已。抬頭望去,夜空再次綻放出四個耀眼的大字——“萬國來朝”。
李淵深吸一口氣,感歎不已:“罷了,罷了,就讓朕看看這丫頭還能玩出什麽花樣吧。”
隨著時間推移,長安城各處陸續升起了煙花。光芒將整座城池照得如同白晝,炫目的焰火在天際交相輝映。
此刻,整個長安一片喜慶,街頭巷尾盡顯繁華盛世之景。
看著堆積如山的煙花,她眉頭緊鎖。這麽多煙花,不僅占地方,還極其危險。
思來想去,她決定抓住即將到來的上元節,處理掉這些“危險的財富”。
由於府裏沒有一個會駕車的人,李夢瑤無奈,隻能自己駕車,親自前往皇宮門口。這也讓她頗有幾分“女公子親自出征”的豪邁之氣。
剛到皇城門口,正巧碰上朝臣們陸續退朝。李夢瑤眼珠一轉,果斷張開雙臂擋住眾人,扯著嗓子喊道:“各位大人請留步!”
剛走出宮門的官員們抬眼一看是桂陽公主,連忙停下腳步,紛紛行禮。
“見過公主殿下。”
李夢瑤環顧四周,滿意地看到一雙雙好奇的目光投向自己,便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
“諸位,稍作停步,本宮有事要宣布!”
在長安城,如今還真沒幾個人敢不給桂陽公主麵子,更別說她親自攔路。於是,所有人都聚攏過來,靜候她的發言。
“諸位,除夕之夜,本宮燃放的煙花大家還記得吧?是不是覺得絢麗無比?”
官員們互相對視一眼,點頭附和:“確實美不勝收,令人歎為觀止。”
李夢瑤露出得意的笑容,直奔主題:“本宮打算給大家一個機會——在即將到來的上元節,各府都可以燃放煙花,為節日增添光彩。有沒有興趣啊?”
眾人聽了,頓時來了興趣,但也有人猶豫,拱手說道:
“殿下,這自然是極好的,隻是陛下曾有交代,不讓因煙花之事叨擾殿下,不知此事……”
李夢瑤揮揮手,打斷對方的話:“諸位放心,本宮既然開口,自然會和父皇交代清楚。我隻問一句——有沒有興趣!”
官員們齊聲應道:“自然願意!”
見大家興趣盎然,李夢瑤心中暗喜,但她知道生意還是要清清楚楚談價,於是開始報價:“價格也不高,每兩發禮花一貫錢,最低買兩發,最多不超過二十發。”
眾人聽了,互相低語。雖然這個價格不算便宜,但以除夕夜的壯觀效果來看,絕對物有所值。很快,大家紛紛表示願意購買。
李夢瑤抬手示意大家安靜,補充道:“各府以府為單位報名,報名的時候帶上錢到公主府登記。還有,不要耍小聰明,一府多報的,本宮查出來就不客氣了。”
眾人一聽,連忙點頭稱是,然後趕緊迴府拿錢報名。
李夢瑤本打算親自入宮向李淵說明上元節全城放禮花的計劃,但她對入宮的規矩實在不熟悉,最後還是決定去平陽公主府尋求幫忙。
平陽公主一聽此事竟然和手雷實驗有關,自然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入宮替李夢瑤處理。
而李夢瑤把一切安排妥當後,便縮迴公主府的後院,專心忙活起自己的事情。她並沒有研究手雷,因為她在很早以前已經製作了不少樣品,就缺一個實驗的機會,
此刻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地上幾副唐朝製式的鎧甲上。
李夢瑤靠在案前發呆,腳邊散落著一地廢棄的圖紙。這些圖紙全是她連日來設計的各種鎧甲方案,但至今沒有一個讓她滿意。
她之所以研究鎧甲,是因為她有心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女子衛隊。如果在現代,李夢瑤對鎧甲根本不屑一顧——再精良的鎧甲也擋不住子彈。
然而在大唐,鎧甲的作用卻不可小覷。甚至朝廷隻管製鎧甲,而不管製刀劍,可見鎧甲的重要性。
問題在於,大唐的鎧甲實在過於笨重,連男子穿上都費勁,更別說女子了。
唐朝的明光鎧確實外觀威武,李夢瑤也覺得英姿颯爽,但試穿後發現並不舒適。而相對輕便的鎖子甲雖然好用,卻難看得讓她無法接受。
於是,這段時間她在設計鎧甲的路上碰了一堵又一堵的牆。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廢棄的紙張堆得像小山,依舊沒有一個滿意的方案。
正月十五當天,她依然毫無頭緒,隻能歎著氣,擱下手中的毛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李夢瑤無奈的放下了手中的紙筆,準備處理今天煙花燃放的事情
為了確保禮花燃放萬無一失,李夢瑤事先讓人給所有報名的府邸送去了詳細的《禮花燃放須知》。
須知中明確了每個府邸燃放煙花的時間安排,並特別強調,公主府將派專人上門協助燃放。同時,還反複提醒各府注意保護孩子,避免受到驚嚇。
細致入微的安排,讓每一家府邸都感受到了李夢瑤的用心。
夜幕降臨,整個長安城沉浸在一片熱切的期待之中。戌時剛到,第一顆煙花便衝天而起,亮光映照在皇城的方向。
皇宮內,李淵已早早帶著宮中眾人站在城門口觀賞。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燦爛奪目,歡唿聲瞬間響徹雲霄。
然而,李淵卻有些心不在焉。他心裏明白,此刻的平陽公主和李夢瑤早已悄悄出城,去進行那個叫“手雷”的實驗。他對那件東西充滿了興趣,內心難免有些癢癢。
就在他準備一甩袖子,動身出城時,周圍忽然傳來一陣興奮的尖叫聲:“快看,快看!”
李淵抬頭一望,隻見夜空中竟然由煙花拚出四個大字——“盛世大唐”。雖然字跡略顯不規整,但依然足夠震撼。周圍的人群頓時沸騰,紛紛跪地,齊聲高唿:“盛世大唐!”
李淵忍不住大笑,連忙示意眾人起身。他心中暗歎:“桂陽這丫頭,真是別出心裁!”
他剛想多看幾眼,又聽到周圍的百姓驚唿不已。抬頭望去,夜空再次綻放出四個耀眼的大字——“萬國來朝”。
李淵深吸一口氣,感歎不已:“罷了,罷了,就讓朕看看這丫頭還能玩出什麽花樣吧。”
隨著時間推移,長安城各處陸續升起了煙花。光芒將整座城池照得如同白晝,炫目的焰火在天際交相輝映。
此刻,整個長安一片喜慶,街頭巷尾盡顯繁華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