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時候,路上當心點兒。”


    孫立一直送到了大門口。


    這個時候,信息傳播速度雖然不快,但李天明半路遇到搶劫,還有李家台子出了人命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還是傳到了市裏。


    不像後來,網絡諮詢發達,出點兒事,要不了一個小時,就能傳得人盡皆知。


    “放心吧!孫哥,提前給你拜年了。”


    今天是臘月二十,送魚的營生本來早該停了,可臨近年關,孫立給村裏打電話,又要了一車。


    “過年好!”


    孫立笑著迴了一句。


    離開鋼鐵廠,兩兄弟一路往家趕,早上出門的時候,就下起了雪,現在越下越大,路上已經鋪了厚厚的一層。


    “哥,這是啥?”


    天生從紙箱子裏拿出一個竹編的籃子。


    李天明看了一眼,也覺得稀奇:“荔枝,鋼鐵廠還有這好東西。”


    荔枝在北方本就不多見,而且還是冬天,應該是別人送給廠領導的,被孫福滿拿來借花獻佛。


    今年國內的經濟形勢雖說好了一點兒,但各類物資還是稀缺。


    尤其是南邊的鄰居在打仗,政府大力支援,讓國內的物資缺口越來越大。


    靠著分配給鋼鐵廠的那點兒肉類定量,根本沒辦法滿足工人的需求。


    孫福滿也隻能指望李家台子的養殖場了。


    “這下家裏的年貨不缺啥了吧?”


    天生笑著,他跟著李天明跑了幾個月,時不時的就能往家裏帶些好東西。


    迴到村裏的時候,拖拉機已經快拱不動了。


    村口電風扇廠的工地,上個禮拜就停工了,要等到明年開春再繼續。


    “天生,你先迴吧!”


    天生答應了一聲,跳下車,抱著他那份年貨,興衝衝地迴了家。


    把拖拉機來迴村支部,隔著門都能聽見李學慶在罵人。


    明天就是分紅的日子了,今天各個生產隊的隊長又來找李學慶對賬。


    “少特娘廢話,跟你們說了多少遍了,集體的便宜就那麽好占?一個個都咋想的,非得逼著老子罵人。”


    李天明推門進了會議室。


    “天明!”


    “天明迴來啦!”


    “凍壞了吧!”


    “快進來暖和暖和!”


    眾人紛紛開了口。


    如今李天明在村裏的地位,就算是李學慶這個主任都比不上。


    “天明,坐!”


    李學慶說著遞過來一支煙。


    李天明接過點上,坐在爐子旁邊烤火,隨手把這次的魚錢給了馬長山。


    “還沒封賬呢?”


    李學慶聽到這個就來氣。


    “封賬?你瞅瞅,這一個個的都來和我打擂台呢,也不知道咋想的,就缺那幾個工分。”


    五個生產隊長,訕訕的笑著。


    顯然,人人都在記花賬。


    “幾位叔,真不怨學慶叔發火,集體的便宜哪能隨便占,真要是被有心人給抓住把柄,那可不是小事,現在都盯著咱們村呢,更要小心一點,不能因小失大。”


    從剛進臘月就開始對賬,一直對到臘月二十,還沒對完。


    明天就是分紅的日子了,賬上還有出入的話,鎮上、縣裏都要過問。


    李學慶罵了好幾迴,可幾個生產隊長還是抱著僥幸心理。


    但隨著李天明一開口,五人立刻從懷裏又掏出了一本小賬。


    “天明說得對,不能因小失大。”


    “嗐,都是前些年窮鬧的,這小家子氣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了。”


    “天明,你放心,往後絕對實打實的記,絕對不給村裏惹麻煩。”


    這下重新再對,有出入的地方,幾個生產隊長也都做了讓步。


    沒一會兒就完事了。


    “你瞅瞅,我拍桌子罵人,一個個的都跟我打馬虎眼,你一開口,他們全都老實了。”


    看到這一幕,李學慶又動了把村主任的位子讓給李天明的念頭。


    他心裏也清楚,李天明才是那個能讓鄉親們奔好光景的帶頭人。


    幾個生產隊長嘻嘻哈哈的走了。


    會議室裏隻剩下了李天明和李學慶兩個人。


    “天明,等你明年入了黨,這村主任還是你來當吧!”


    李天明聞言,並不覺得意外,之前李學慶也曾和他說過。


    “叔,這個事,最少五年之內,您就別提了。”


    時代洪流期間,李天明還需要李學慶在前麵頂著,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就憑家裏那些牌牌,誰都不能把他怎麽樣。


    李天明要是這時候頂上去,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李學慶聽了,也能猜到是因為什麽。


    “行,叔就再頂幾年,放心,有我這把老骨頭在,你就可勁兒的折騰。”


    李天明笑了,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起了村裏的結餘。


    “這些日子往城裏送魚,賬上又攢下了七萬多,不到八萬塊錢,縣物資局還是和往年一樣,拉走了5000斤,剩下的……菜園子的菜換了點兒錢,還有就是縣裏的財政撥款。”


    今年因為多了一家電機廠,而且開始送魚的時間也早,之前建電風扇廠已經用掉了一筆,現在賬上居然還有七萬多塊錢。


    這下,又該其他村眼紅了。


    他們隻有工分那點兒結餘,分完口糧,根本剩不下多少,家裏壯勞力少的,說不定還要欠村裏的錢。


    “叔,今年記得和大家夥說說,都低調點兒,財不外露的道理還能不懂。”


    “我說了,他們就聽?再說了,現在誰不知道咱李家台子有錢。”


    這倒也是。


    那就……


    繼續眼紅吧!


    轉天便到了讓其他村人眼紅的日子。


    吃過早飯,鄉親們紛紛到了村支部。


    除了一袋袋的糧食,成垛的蘿卜、白菜,還有一條條剁好的豬肉,一籃子一籃子的雞蛋。


    村裏人雖然人人臉上都帶著喜色,卻並不驚訝,隻有那些剛來沒多久知青,一個個被驚得瞪大了眼睛。


    這裏難道已經提前進入gc主義了嗎?


    “建設哥,那些……也分?”


    孫良元指著條案上擺放好的豬肉,感覺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自從下鄉,他都快忘了肉是什麽味兒了,每天都是蘿卜白菜,偶爾吃上一頓細糧都算改善生活。


    現在看見豬肉,眼睛都挪不開了。


    謝建設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豬肉確實會分,但是……


    有沒有他們這些新來的知青,就不一定了。


    “都別吵吵了,我先說兩句啊!”


    李學慶的大嗓門,將村民們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今年咱們村大豐收,家家戶戶的口糧肯定是足量的發,等會兒先發口糧,然後是菜,最後是豬肉和雞蛋,話說在前頭,發肉發雞蛋的時候,誰也不許挑肥揀瘦的,輪上什麽樣,就是什麽樣,再和往年一樣瞎吵吵,明年養殖場的豬全都賣了,連根豬毛也不留,想吃肉,都去鎮上換肉票,自己買去!”


    李學慶說完,底下頓時一陣哄笑聲。


    因為分肉吵架,幾乎每年都會有,誰都不願意要瘦的,什麽五花三層根本沒人稀罕,都喜歡肥肉多的,越厚越好。


    一年到頭就這麽點兒油水,不爭不行。


    但今年不一樣了,養殖場分了兩次紅利,等會兒還有賣魚的錢要分下來,就算建電風扇廠,拿出去不少,可家家戶戶都要比以前寬裕多了。


    見沒人說話了,李學慶大手一揮。


    各支生產隊開始唱名分紅。


    新房距離村支部不算遠,李天明就沒動用拖拉機,有他和天亮這兩個壯勞力,幾趟就把糧食和菜給運了迴去。


    接下來就是分肉,看著小隊會計遞過來至少四指厚的肥肉膘,李天明趕緊給推了迴去。


    重新從桌子上拿了兩條五花三層的肉。


    家裏不缺油。


    李天明借著去海城的機會,找孫立換了不少油票,囤了好幾桶花生油和大豆油。


    “天明,這可不是發揚風格的時候!”


    “別了,我就喜歡吃這五花三層的,這肥肉還是給別人吧!”


    前世,上了年紀以後,講究健康飲食,肥肉已經很少吃了。


    李蓉在一旁幹著急也沒辦法,家裏都是李天明說了算。


    今年分肉不論大人小孩兒,一律半斤,李天明家裏有五口人,分了兩斤半,金利覺得李天明吃虧了,做主把那幾根大骨頭都給了他。


    雞蛋也是按人頭分,每人五個。


    李蓉小心翼翼的兜著雞蛋,生怕給打碎了。


    “天亮,你和小蓉把肉和雞蛋拿迴去!”


    孫良元看著手上的半斤肉,恨不能先咬上一口油油嘴。


    他們這些新來的知青,原本是沒有的,還是昨天李天明幫著爭取來的。


    寧落一群,不落一人。


    既然到了李家台子,就是村裏的人,快過年了,大家都高興高興。


    再往後,就是分錢了。


    這時候,村支部門口也出現了不少生麵孔,不用問也知道,都是附近村子過來看熱鬧的。


    隻是這份熱鬧實在不應該看,大過年了,落個紅眼病迴去,心裏不堵得慌嗎?


    「今天第三更,留存率低的我都不敢看了,大家受累幫著點一點,謝謝了,今天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慎思量並收藏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