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兒臣,可要自己動手拿了
崇禎:讓你監國,你重造大明? 作者:町嚀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朱慈煊鏗鏘有力一番話的落下,寢宮內瞬間一片死寂,隻有燭火微微搖曳。
朱慈烺更是臉色驟變,厲聲道:“慈煊!你在胡說什麽?”
“父皇剛剛立我為監國,你怎能如此不敬!”
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朱慈煊,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了什麽。
朱慈煊轉頭直視朱慈烺,目光毫不退讓:“皇兄,大明需要的是一個能挽狂瀾於既倒之人,而不是一位溫和的明君。”
“若是在盛世,臣弟甘願退位讓賢。”
“但當下這亂世……您隻怕是難以平定。”
聽到朱慈煊這番話,崇禎帝目光冷厲,深唿一口氣沉聲道:“慈煊,如若朕不答應呢?”
他的目光略帶些許沉思的停留在朱慈煊的身上,久久地沒有開口。
“父皇,兒臣絕無僭越之心。”
“今日所做一切,皆是為了保全大明。”
“若是父皇不答應……孩兒可就要自己動手拿了。”
朱慈煊抿了抿嘴,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擺了擺手。
下一秒,佇立在宮殿各處的銀甲禁軍迅速地封鎖了整個宮殿。
而朱慈煊則是隨手抄起一旁龍案上的詔書,丟進了燭火之中,隨即轉身大步流星的朝著殿外走去。
“朱慈煊!你放肆!”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朱慈烺頓時瞳孔一縮,上前想要撲救詔書,卻被一旁的銀甲禁軍所攔下。
“還請太子殿下和陛下這兩日暫居乾清宮,好好休養一番,這是王爺的意思。”
為首的銀甲禁軍冷冷地撂下一句話,轉身便關上了乾清宮的大門。
一時間,看著空蕩蕩的宮殿,朱慈烺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但卻一個音節都發不出來。
“罷了,隨他去吧……”
崇禎帝重新依在床榻上,虛弱地幹咳著,眉眼間閃過些許無奈。
這些年來,自己居然沒有發現這個小兒子的異心。
還是他太過愚鈍了……
與此同時的奉天殿內,文武百官正肅然等候。
雖是例行的早朝,但每一位大臣的心中都明白,今日的朝堂恐怕不會那麽簡單。
“陛下已久未臨朝,想來是龍體違和,不知今日是否仍由陛下親臨?”
“難說,聽聞這段時間陛下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現如今連床榻都起不來……”
“龍體沉屙,怕是太子殿下會手持詔書,宣讀監國聖旨了。”
“太子殿下?能行嗎?”
“唉,盡快有人出來主持大局就是好的,畢竟最近不少麻煩……”
正當眾人竊竊私語之際,大殿外忽然傳來一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
未等侍衛通傳,一抹銀光已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隻見朱慈煊身著銀甲,腰佩長劍,氣勢如虹地走入大殿。
他一步步拾階而上,目光銳利如刀,直逼龍椅。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滿朝文武難以置信瞪大了眼睛,紛紛低聲議論,卻無人敢出列阻攔。
當朱慈煊走到龍椅前時,他並未就座,而是轉身麵向群臣。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一眾大臣的臉,朗聲開口說道:“本王奉陛下口諭,因聖體違和,太子服侍在側。”
“自今日起,由本王監國,統領朝政,以安社稷!”
“大明危難當前,若有違令者,當以叛逆論處。”
隨著朱慈煊話音的落下,朝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有人試圖出列,卻被朱慈煊冰冷的目光生生壓住,一時間滿朝文武竟無人敢開口質疑。
這時,首輔溫體仁沉著臉站了出來,拱手厲聲道:“懷隱王,朝廷綱常不可亂!”
“你身為皇子,不顧規製擅闖朝堂,甚至還攜帶兵甲,乃是大忌!”
“更是連一道詔書都未能奉上,如何服眾?”
“更何況陛下尚在,太子殿下亦是儲君之位,豈容你這般僭越?”
“老臣懇請麵見陛下與太子,若無確切旨意,今日之事斷難作數!”
溫體仁一番話擲地有聲,朝堂內的官員們頓時有了靠山,紛紛附和。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未見詔書,怎能如此專斷!”
“懷隱王,此乃僭越大罪!還請三思!”
“臣等要麵見陛下!麵見太子殿下!”
“…………”
聽著一眾官員們的叫嚷,朱慈煊麵色如常,甚至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
他掃視全場,打量著這些跪伏或站立的文臣武將,仿佛是在思考著什麽事情一般。
朱慈煊微微頷首,一步一步走下台階,腳步沉穩有力,朝著溫體仁徑直走去。
看到他這副模樣,溫體仁眉頭一皺,強壓住心中的不安,挺直了身子盯著朱慈煊,冷聲道:“懷隱王,今日老夫在此,便斷不讓你這等亂臣賊子亂了朝綱!”
他衣袖一揮,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
然而他話音未落,隻見朱慈煊猛然拔劍,銀光一閃而過!
刹那間,溫體仁瞪大了眼睛,似乎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的頭顱從脖頸上滑落,跌在地上,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染紅了大殿的青磚。
溫體仁的身體轟然倒地,大殿內霎時間死寂一片,所有人都被這一幕震住了。
那些剛才還隨聲附和的大臣,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朱慈煊收劍入鞘,眼神冷峻,掃視滿堂群臣,聲音如鐵:“本王說了若有違令者,當以叛逆論處。”
“今日之事,乃社稷大計,容不得半分拖延。”
“誰若再敢出言阻撓,就以溫體仁為例。”
他語氣不高,卻重如千鈞,壓得眾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所有人都跪伏在地,連一句質疑的話都不敢再說。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朱慈煊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
他當然不是濫殺無辜之人,隻是某些人拿來殺雞儆猴再合適不過了。
溫體仁,穩坐首輔八年之久,為人外曲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
老謀深算結黨營私,扶植親信,黨同伐異,以卑劣手段坑害了不少忠良之輩。
自己若是想要整頓朝廷,非拿他開刀不可!
“諸位大臣,可還有什麽疑慮,今日統統都可以講出來?”
朱慈烺更是臉色驟變,厲聲道:“慈煊!你在胡說什麽?”
“父皇剛剛立我為監國,你怎能如此不敬!”
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朱慈煊,一時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了什麽。
朱慈煊轉頭直視朱慈烺,目光毫不退讓:“皇兄,大明需要的是一個能挽狂瀾於既倒之人,而不是一位溫和的明君。”
“若是在盛世,臣弟甘願退位讓賢。”
“但當下這亂世……您隻怕是難以平定。”
聽到朱慈煊這番話,崇禎帝目光冷厲,深唿一口氣沉聲道:“慈煊,如若朕不答應呢?”
他的目光略帶些許沉思的停留在朱慈煊的身上,久久地沒有開口。
“父皇,兒臣絕無僭越之心。”
“今日所做一切,皆是為了保全大明。”
“若是父皇不答應……孩兒可就要自己動手拿了。”
朱慈煊抿了抿嘴,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擺了擺手。
下一秒,佇立在宮殿各處的銀甲禁軍迅速地封鎖了整個宮殿。
而朱慈煊則是隨手抄起一旁龍案上的詔書,丟進了燭火之中,隨即轉身大步流星的朝著殿外走去。
“朱慈煊!你放肆!”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朱慈烺頓時瞳孔一縮,上前想要撲救詔書,卻被一旁的銀甲禁軍所攔下。
“還請太子殿下和陛下這兩日暫居乾清宮,好好休養一番,這是王爺的意思。”
為首的銀甲禁軍冷冷地撂下一句話,轉身便關上了乾清宮的大門。
一時間,看著空蕩蕩的宮殿,朱慈烺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但卻一個音節都發不出來。
“罷了,隨他去吧……”
崇禎帝重新依在床榻上,虛弱地幹咳著,眉眼間閃過些許無奈。
這些年來,自己居然沒有發現這個小兒子的異心。
還是他太過愚鈍了……
與此同時的奉天殿內,文武百官正肅然等候。
雖是例行的早朝,但每一位大臣的心中都明白,今日的朝堂恐怕不會那麽簡單。
“陛下已久未臨朝,想來是龍體違和,不知今日是否仍由陛下親臨?”
“難說,聽聞這段時間陛下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現如今連床榻都起不來……”
“龍體沉屙,怕是太子殿下會手持詔書,宣讀監國聖旨了。”
“太子殿下?能行嗎?”
“唉,盡快有人出來主持大局就是好的,畢竟最近不少麻煩……”
正當眾人竊竊私語之際,大殿外忽然傳來一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
未等侍衛通傳,一抹銀光已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隻見朱慈煊身著銀甲,腰佩長劍,氣勢如虹地走入大殿。
他一步步拾階而上,目光銳利如刀,直逼龍椅。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滿朝文武難以置信瞪大了眼睛,紛紛低聲議論,卻無人敢出列阻攔。
當朱慈煊走到龍椅前時,他並未就座,而是轉身麵向群臣。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一眾大臣的臉,朗聲開口說道:“本王奉陛下口諭,因聖體違和,太子服侍在側。”
“自今日起,由本王監國,統領朝政,以安社稷!”
“大明危難當前,若有違令者,當以叛逆論處。”
隨著朱慈煊話音的落下,朝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有人試圖出列,卻被朱慈煊冰冷的目光生生壓住,一時間滿朝文武竟無人敢開口質疑。
這時,首輔溫體仁沉著臉站了出來,拱手厲聲道:“懷隱王,朝廷綱常不可亂!”
“你身為皇子,不顧規製擅闖朝堂,甚至還攜帶兵甲,乃是大忌!”
“更是連一道詔書都未能奉上,如何服眾?”
“更何況陛下尚在,太子殿下亦是儲君之位,豈容你這般僭越?”
“老臣懇請麵見陛下與太子,若無確切旨意,今日之事斷難作數!”
溫體仁一番話擲地有聲,朝堂內的官員們頓時有了靠山,紛紛附和。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未見詔書,怎能如此專斷!”
“懷隱王,此乃僭越大罪!還請三思!”
“臣等要麵見陛下!麵見太子殿下!”
“…………”
聽著一眾官員們的叫嚷,朱慈煊麵色如常,甚至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
他掃視全場,打量著這些跪伏或站立的文臣武將,仿佛是在思考著什麽事情一般。
朱慈煊微微頷首,一步一步走下台階,腳步沉穩有力,朝著溫體仁徑直走去。
看到他這副模樣,溫體仁眉頭一皺,強壓住心中的不安,挺直了身子盯著朱慈煊,冷聲道:“懷隱王,今日老夫在此,便斷不讓你這等亂臣賊子亂了朝綱!”
他衣袖一揮,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
然而他話音未落,隻見朱慈煊猛然拔劍,銀光一閃而過!
刹那間,溫體仁瞪大了眼睛,似乎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的頭顱從脖頸上滑落,跌在地上,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染紅了大殿的青磚。
溫體仁的身體轟然倒地,大殿內霎時間死寂一片,所有人都被這一幕震住了。
那些剛才還隨聲附和的大臣,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朱慈煊收劍入鞘,眼神冷峻,掃視滿堂群臣,聲音如鐵:“本王說了若有違令者,當以叛逆論處。”
“今日之事,乃社稷大計,容不得半分拖延。”
“誰若再敢出言阻撓,就以溫體仁為例。”
他語氣不高,卻重如千鈞,壓得眾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所有人都跪伏在地,連一句質疑的話都不敢再說。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朱慈煊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
他當然不是濫殺無辜之人,隻是某些人拿來殺雞儆猴再合適不過了。
溫體仁,穩坐首輔八年之久,為人外曲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
老謀深算結黨營私,扶植親信,黨同伐異,以卑劣手段坑害了不少忠良之輩。
自己若是想要整頓朝廷,非拿他開刀不可!
“諸位大臣,可還有什麽疑慮,今日統統都可以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