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臣等謹遵殿下諭令!
崇禎:讓你監國,你重造大明? 作者:町嚀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朝,朱慈煊剛進金鑾殿就開始下令。
“孫尚書,傳令下去,京營即日起,全麵整訓。三日之內,我要看到京營煥然一新!”
“臣遵旨!”孫傳庭精神一振,洪聲領命。
“戶部,”朱慈煊又看向畢自嚴,“現把清查勳貴田產之事轉給你負責,,務必盡快落實。若解決得當,先前你所犯之事,本王自讓你將功補過,若搞砸了,新賬舊賬一起算!”
“臣遵旨!”畢自嚴連忙應道,話音都有些顫抖,那是激動,也是畏懼。
朱慈煊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諸位愛卿,大明危難,時不我待。本王希望諸位,都能盡心竭力,共渡難關。若有玩忽職守,貪贓枉法者,本王絕不姑息!”
群臣噤若寒蟬,齊聲應道:“臣等謹遵殿下諭令!”
退朝後,朱慈煊起身離開金鑾殿。
孫傳庭緊隨其後,亦步亦趨。
“殿下,”走出大殿,孫傳庭低聲問道,“太皇太後那邊,真的不必理會嗎?”
“理會?”朱慈煊冷笑一聲,腳步不停:
“一個失去了權勢的老婦人,有什麽值得理會的?
她若安分守己,頤養天年,本王尚可容她。
若她再敢興風作浪,那就休怪本王心狠手辣!”
朱慈煊語氣森寒,透著一股絕對的殺伐果斷。
孫傳庭心中凜然,徹底放下了顧慮。
接下來的日子,京城內外,風聲鶴唳。
朱慈煊以雷霆之勢,整頓朝綱,肅清吏治。
一批貪官汙吏被抄家問斬,大批屍位素餐的庸官被罷黜。
朝廷上下,為之一清。
京營也在孫傳庭的鐵腕整頓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軍紀嚴明,士氣高漲,一改往日頹廢之氣。
國庫日漸充盈,軍備日益強盛,大明朝廷,似乎真的在朱慈煊的帶領下,走向複興。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懿安太皇太後,雖然在金鑾殿上吃了大虧,卻並未就此罷休。
她秘密召集了一批心腹大臣,以及與朱慈煊為敵的勳貴,暗中謀劃反擊。
皇宮深處,慈寧宮。
懿安太皇太後麵色陰沉,端坐於鳳座之上。下方跪著數人,皆是朝中重臣,勳貴顯貴。
“諸位愛卿,”懿安太皇太後聲音沙啞,帶著一股怨毒,“朱慈煊逆子,欺君罔上,擅殺大臣,挾持聖上,罪惡滔天,人神共憤!我等若再不有所行動,大明江山,危矣!”
“太皇太後所言極是!”一名老臣率先附和,義憤填膺道,“懷隱王倒行逆施,禍亂朝綱,臣等早就看不下去了!”
“隻是,”另一名勳貴麵露難色,猶豫道,“懷隱王如今勢大,手握銀甲禁軍,朝中無人能製,我等如何與他抗衡?”
“哼,銀甲禁軍又如何?”懿安太皇太後冷笑一聲,眸中陰狠一閃,“哀家自有辦法對付他!”
“太皇太後有何妙計?”眾人連忙追問。
懿安太皇太後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容,緩緩道:“哀家知道,懷隱王手下的銀甲禁軍,確實精銳。但京城之內,並非隻有銀甲禁軍一支軍隊!”
“太皇太後是說……”一名老臣似乎想到了什麽,眸中掠過一縷亮光。
“不錯!”懿安太皇太後點頭,語氣陰森,“京城三大營,除了京營之外,還有神機營,五軍營!這兩大營,兵力不輸銀甲禁軍,而且,一直忠於皇室!”
“太皇太後英明!”眾人聞言,紛紛跪拜,齊聲稱讚。
懿安太皇太後得意一笑,繼續道:“哀家已經秘密聯絡了神機營和五軍營的將領,隻要哀家一聲令下,他們便可起兵勤王,誅殺叛逆!”
“太皇太後,此計甚妙!”眾人興奮不已,仿佛已經看到了朱慈煊被擒拿伏誅的場景。
“不過,”懿安太皇太後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此事必須秘密進行,絕不能走漏半點風聲。否則,一旦被懷隱王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太皇太後放心,臣等必當嚴守秘密,絕不泄露半點風聲!”眾人信誓旦旦地保證。
懿安太皇太後滿意點頭,陰毒的光芒從臉上掠過。
朱慈煊,你以為你掌控了朝堂,就可為所欲為了嗎?
哀家今日,便要讓你知道,皇室的威嚴,不容挑釁!
然而,懿安太皇太後卻不知道,她的密謀,早已被朱慈煊洞悉。
禦書房內,朱慈煊正批閱奏折。
常德衡快步走進,單膝跪地,稟報道:“殿下,太皇太後那邊,果然有動靜了。”
“哦?”朱慈煊抬起頭,勾唇冷笑:“說來聽聽。”
“太皇太後秘密召集了一批大臣和勳貴,在慈寧宮密謀,似乎想要聯合神機營和五軍營,對殿下不利。”常德衡如實稟報。
朱慈煊聞言,絲毫不感到意外,反而露出一種玩味的笑容:
“神機營,五軍營?太皇太後還真是病急亂投醫,竟然想靠這兩支廢物軍隊來對付本王?”
常德衡有些擔憂道:“殿下,神機營和五軍營,畢竟是京城三大營之一,兵力眾多,不可小覷。”
“兵力眾多?”朱慈煊嗤笑一聲,態度不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論戰力,連京營都不如,更何況是與本王的銀甲禁軍相比?”
“殿下雖如此說,但還是要小心為上。”常德衡謹慎道。
“放心,”朱慈煊擺了擺手,神色輕鬆,“本王早就料到,太皇太後不會甘心失敗。本王也正等著她出手呢,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將她背後的勢力,一網打盡!”
朱慈煊心想。
懿安太皇太後,既然你執意找死,那就別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朱慈煊嘴角噙著冷笑,繼續批閱奏折,仿若懿安太皇太後的密謀,不過是跳梁小醜的鬧劇,根本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常德衡見朱慈煊如此鎮定自若,心中也稍感安心。
他跟隨朱慈煊多年,深知這位王爺的智慧和膽識,絕非尋常人可比。
“殿下,”常德衡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是否需要屬下調動銀甲禁軍,先發製人打擊,將神機營和五軍營控製起來?”
“不必,”朱慈煊頭也不抬,淡淡道:“本王就是要等他們先出手。不給他們機會,如何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殿下是想……”常德衡若有所悟。
“甕中捉鱉,”朱慈煊放下朱筆,抬起頭,“太皇太後以為,神機營和五軍營是她的底牌,殊不知,這兩大營,早已被本王滲透。”
“殿下早已有所安排?”常德衡驚喜道。
“那是自然,”朱慈煊嘴角笑意更濃,“本王豈會毫無防備?
早在控製京營之時,本王就已開始暗中布局,滲透神機營和五軍營。
如今這兩大營中,早已有不少本王的人。”
“殿下高瞻遠矚,屬下佩服!”常德衡由衷讚歎。
“好了,”朱慈煊擺了擺手,“此事暫且不必理會,繼續密切監視太皇太後等人的動向即可。時機一到,本王自會出手。”
“屬下遵命!”常德衡躬身領命,退出了禦書房。
“孫尚書,傳令下去,京營即日起,全麵整訓。三日之內,我要看到京營煥然一新!”
“臣遵旨!”孫傳庭精神一振,洪聲領命。
“戶部,”朱慈煊又看向畢自嚴,“現把清查勳貴田產之事轉給你負責,,務必盡快落實。若解決得當,先前你所犯之事,本王自讓你將功補過,若搞砸了,新賬舊賬一起算!”
“臣遵旨!”畢自嚴連忙應道,話音都有些顫抖,那是激動,也是畏懼。
朱慈煊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諸位愛卿,大明危難,時不我待。本王希望諸位,都能盡心竭力,共渡難關。若有玩忽職守,貪贓枉法者,本王絕不姑息!”
群臣噤若寒蟬,齊聲應道:“臣等謹遵殿下諭令!”
退朝後,朱慈煊起身離開金鑾殿。
孫傳庭緊隨其後,亦步亦趨。
“殿下,”走出大殿,孫傳庭低聲問道,“太皇太後那邊,真的不必理會嗎?”
“理會?”朱慈煊冷笑一聲,腳步不停:
“一個失去了權勢的老婦人,有什麽值得理會的?
她若安分守己,頤養天年,本王尚可容她。
若她再敢興風作浪,那就休怪本王心狠手辣!”
朱慈煊語氣森寒,透著一股絕對的殺伐果斷。
孫傳庭心中凜然,徹底放下了顧慮。
接下來的日子,京城內外,風聲鶴唳。
朱慈煊以雷霆之勢,整頓朝綱,肅清吏治。
一批貪官汙吏被抄家問斬,大批屍位素餐的庸官被罷黜。
朝廷上下,為之一清。
京營也在孫傳庭的鐵腕整頓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軍紀嚴明,士氣高漲,一改往日頹廢之氣。
國庫日漸充盈,軍備日益強盛,大明朝廷,似乎真的在朱慈煊的帶領下,走向複興。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懿安太皇太後,雖然在金鑾殿上吃了大虧,卻並未就此罷休。
她秘密召集了一批心腹大臣,以及與朱慈煊為敵的勳貴,暗中謀劃反擊。
皇宮深處,慈寧宮。
懿安太皇太後麵色陰沉,端坐於鳳座之上。下方跪著數人,皆是朝中重臣,勳貴顯貴。
“諸位愛卿,”懿安太皇太後聲音沙啞,帶著一股怨毒,“朱慈煊逆子,欺君罔上,擅殺大臣,挾持聖上,罪惡滔天,人神共憤!我等若再不有所行動,大明江山,危矣!”
“太皇太後所言極是!”一名老臣率先附和,義憤填膺道,“懷隱王倒行逆施,禍亂朝綱,臣等早就看不下去了!”
“隻是,”另一名勳貴麵露難色,猶豫道,“懷隱王如今勢大,手握銀甲禁軍,朝中無人能製,我等如何與他抗衡?”
“哼,銀甲禁軍又如何?”懿安太皇太後冷笑一聲,眸中陰狠一閃,“哀家自有辦法對付他!”
“太皇太後有何妙計?”眾人連忙追問。
懿安太皇太後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容,緩緩道:“哀家知道,懷隱王手下的銀甲禁軍,確實精銳。但京城之內,並非隻有銀甲禁軍一支軍隊!”
“太皇太後是說……”一名老臣似乎想到了什麽,眸中掠過一縷亮光。
“不錯!”懿安太皇太後點頭,語氣陰森,“京城三大營,除了京營之外,還有神機營,五軍營!這兩大營,兵力不輸銀甲禁軍,而且,一直忠於皇室!”
“太皇太後英明!”眾人聞言,紛紛跪拜,齊聲稱讚。
懿安太皇太後得意一笑,繼續道:“哀家已經秘密聯絡了神機營和五軍營的將領,隻要哀家一聲令下,他們便可起兵勤王,誅殺叛逆!”
“太皇太後,此計甚妙!”眾人興奮不已,仿佛已經看到了朱慈煊被擒拿伏誅的場景。
“不過,”懿安太皇太後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此事必須秘密進行,絕不能走漏半點風聲。否則,一旦被懷隱王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太皇太後放心,臣等必當嚴守秘密,絕不泄露半點風聲!”眾人信誓旦旦地保證。
懿安太皇太後滿意點頭,陰毒的光芒從臉上掠過。
朱慈煊,你以為你掌控了朝堂,就可為所欲為了嗎?
哀家今日,便要讓你知道,皇室的威嚴,不容挑釁!
然而,懿安太皇太後卻不知道,她的密謀,早已被朱慈煊洞悉。
禦書房內,朱慈煊正批閱奏折。
常德衡快步走進,單膝跪地,稟報道:“殿下,太皇太後那邊,果然有動靜了。”
“哦?”朱慈煊抬起頭,勾唇冷笑:“說來聽聽。”
“太皇太後秘密召集了一批大臣和勳貴,在慈寧宮密謀,似乎想要聯合神機營和五軍營,對殿下不利。”常德衡如實稟報。
朱慈煊聞言,絲毫不感到意外,反而露出一種玩味的笑容:
“神機營,五軍營?太皇太後還真是病急亂投醫,竟然想靠這兩支廢物軍隊來對付本王?”
常德衡有些擔憂道:“殿下,神機營和五軍營,畢竟是京城三大營之一,兵力眾多,不可小覷。”
“兵力眾多?”朱慈煊嗤笑一聲,態度不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論戰力,連京營都不如,更何況是與本王的銀甲禁軍相比?”
“殿下雖如此說,但還是要小心為上。”常德衡謹慎道。
“放心,”朱慈煊擺了擺手,神色輕鬆,“本王早就料到,太皇太後不會甘心失敗。本王也正等著她出手呢,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將她背後的勢力,一網打盡!”
朱慈煊心想。
懿安太皇太後,既然你執意找死,那就別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朱慈煊嘴角噙著冷笑,繼續批閱奏折,仿若懿安太皇太後的密謀,不過是跳梁小醜的鬧劇,根本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常德衡見朱慈煊如此鎮定自若,心中也稍感安心。
他跟隨朱慈煊多年,深知這位王爺的智慧和膽識,絕非尋常人可比。
“殿下,”常德衡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是否需要屬下調動銀甲禁軍,先發製人打擊,將神機營和五軍營控製起來?”
“不必,”朱慈煊頭也不抬,淡淡道:“本王就是要等他們先出手。不給他們機會,如何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殿下是想……”常德衡若有所悟。
“甕中捉鱉,”朱慈煊放下朱筆,抬起頭,“太皇太後以為,神機營和五軍營是她的底牌,殊不知,這兩大營,早已被本王滲透。”
“殿下早已有所安排?”常德衡驚喜道。
“那是自然,”朱慈煊嘴角笑意更濃,“本王豈會毫無防備?
早在控製京營之時,本王就已開始暗中布局,滲透神機營和五軍營。
如今這兩大營中,早已有不少本王的人。”
“殿下高瞻遠矚,屬下佩服!”常德衡由衷讚歎。
“好了,”朱慈煊擺了擺手,“此事暫且不必理會,繼續密切監視太皇太後等人的動向即可。時機一到,本王自會出手。”
“屬下遵命!”常德衡躬身領命,退出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