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水稻收成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作者:哇偶是個酸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玉姝笑著搖頭表示無奈,開始教沈寧嘉,隻是和他對動作的時候收斂了兩分力氣。
到底是小一歲,往日又多是讀書,沒有沈寧言那般好動,各方麵相較沈寧言差一些。
他咬牙忍著沒喊痛,隻是即便地上墊著麥稈,摔落的聲響還是挺大。
“痛就喊出來,你還小,沒必要忍著。”
沈寧嘉搖搖頭,翻身從地上爬起來拍掉身上的麥稈,示意繼續。
顧氏早已躲迴廚房,摔打聲那麽響亮,嘴上說著不心疼,可自家孩子誰心疼誰知道。
熱烈滾燙的陽光穿透雲層明晃晃的照向大地,地上的麥稈也開始滾熱。
沈玉姝陪兩人練了一個時辰,天實在太熱了,這麽大的運動量再練下去肯定會中暑,她幹脆讓兩人歇著,自己去張羅午飯。
“上午先到這兒,等下午涼快了再繼續。”
沈寧言一上午被摔了幾迴已經皮實,揉屁股倒是沒再嚷疼,可能也是看沈寧嘉一上午都沒吭聲,自己好歹比他大也不好意思再嚷嚷了。
廚房裏現有的菜已經不剩多少,她照著現有的菜從空間換了一些出來,先熬了一鍋解暑涼茶放到水缸裏涼著。
中午她打算做打鹵麵,澆頭就做西紅柿雞蛋和肉沫豆角兩樣,再做兩個涼拌菜就差不多了。
切菜備菜調醬汁,“滋啦”鍋裏傳出豬油香味,肉沫倒進去放少許鹽和薑絲翻炒。
沈玉蘭吃不了薑,可肉裏又缺不了薑壓味,所以家裏人每次做飯都把薑切的顯眼些,方便她挑出來。
肉沫變色後再倒入豆角丁,豆角沒焯水所以要多炒一會兒,(四季豆生吃會中毒)把調好的醬汁倒進去收尾,撈出來晾著。
沈玉姝盤算著人快迴來了,把另一口鍋也燒起來,準備煮麵。
現在她可以一個人看兩個鍋還能做飯,有時她在心裏也會誇一句自己厲害。
想當初她剛來那會兒,可是連灶火都不會燒,總是把自己弄的灰頭土臉的,再看現在做起這些來得心應手,可見人永遠是隨著環境改變的。
西紅柿雞蛋澆頭和麵同時出鍋,麵過涼水再拌上剛做好的澆頭,那滋味,聞著一股酸酸甜甜,想必吃到嘴裏酸爽開胃。
顧氏站在案台邊切菜,大肚子挺著剛好擋住都看不到刀落哪裏。
沈玉姝看的都心驚膽戰,上前奪過她手裏的刀,把人扶到一旁的凳子上坐著。
“娘,我一個人能忙得過來,你在一邊陪我說說話就好。”
廚房做飯聲音大加上她倆時不時的說著話,竟沒注意到院子裏的動靜。
直到沈安信聞著味道進門,和兩人打招唿,這才知道大夥從田裏迴來了。
沈玉姝顧不上問他水稻的情況,把涼拌菜的調料配好,端到飯桌上讓顧氏拌勻。
她又趕緊加柴煮麵條,幹了一上午的活,幾人肯定餓壞了。
“爹,水缸裏有涼茶,端出去分給大家喝,防暑氣的。”
沈安信夾了筷子涼拌黃瓜到嘴裏,誇道:“哎,還得是我閨女會疼人。”
他把涼茶盆從水缸裏撈出來,又從櫃子裏拿了一摞碗,朝外頭喊道“寧嘉,進來抱碗。”
藥茶是她找李郎中配的,藥味濃鬱,可能解暑氣,院裏的幾人拍拍手上的灰塵,閉氣一口悶了。
沈寧言和沈寧嘉也逃不過被沈安信逼著喝了一碗,大夥伸長了舌頭散味。
“先進來吃飯吧。”顧氏把盛好的麵一碗碗端上桌,給眾人舀水洗手。
“不用你忙活,你要吃完了,先出去找個涼快地方待著吧。”
沈老太太進門看到顧氏側身扶著肚子在舀水,急得上前拿過水瓢。
眼看著孩子過不了多久就要落地,可別再出什麽差池。
“娘,我沒事,水缸這麽高,我能夠得著。”
顧氏臉上的表情有些訕訕然,哪有讓婆婆動手扶她的道理。
“我先送你出去。”沈老太太知道她是個講究人,也不管她說什麽,加重手上的力道把人給架了出去。
廚房簷下這會兒照不到太陽,找了個凳子安頓好她,扯下牆上別著的蒲扇塞她手裏,便迴去吃飯了。
不多時廚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嗦麵聲,無一人說話。
太陽底下曬一上午也是個體力活,更別說還幹著活了。
沈玉姝等著家裏人吃飽喝足才開口問了稻子的收成。
“爺爺,你估摸著田裏的稻子能收多少?”
沈老爺子想起院裏的稻子,也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大概有個四五石吧。”
那不就是一畝有一石稻子,一石換算成現代的斤數大概有一百二,這四五石就是五百多斤。
她在心裏一陣叨咕,要不是後頭這一個月旱的水少天氣又熱,一畝地少說能收四五百斤。
看來空間的種子果然厲害,幹旱這麽久居然還有收成。
屋裏其他人也同樣震驚,齊齊抬頭看向沈玉姝,眼裏的意味不言而喻。
旱成這樣還收了這麽多,要是老天爺賞臉,這一畝地得多添多少。
說不得這會兒第二茬稻子也種上了,到了年底的豐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是這大青村偏僻,不然這事還不得傳的盡人皆知!!
真是個乖乖,沒想到家裏竟藏了個最會種田的。
眾人的反應沈老爺子看在眼裏,他言語肅然的告誡眾人,“今日村裏人都在田裏收糧,咱家稻子的事還沒人知道,你們出去了不許亂說。
眼下家家戶戶手裏都隻剩今年新收的麥子,咱家這多出來的稻穀怕是會紅人眼,有人問就說沒什麽收成,多是些空癟的稻穀。”
沈玉姝心裏暗暗點頭佩服他的遠慮。
村民手裏的那點麥子明顯撐不到開春,確實得留個心眼。
眾人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無有不應,吃完飯大家便各自迴屋歇著了。
下午還得去把豆子收迴來,不管長成什麽樣,總歸能有幾斤收獲。
要不是沈老爺子提起,她都快忘了還有幾畝豆子。
實在是它們的存在感太低,別的不用多管,隻要等地幹透了澆水就行,可比種稻子輕鬆多了。
到底是小一歲,往日又多是讀書,沒有沈寧言那般好動,各方麵相較沈寧言差一些。
他咬牙忍著沒喊痛,隻是即便地上墊著麥稈,摔落的聲響還是挺大。
“痛就喊出來,你還小,沒必要忍著。”
沈寧嘉搖搖頭,翻身從地上爬起來拍掉身上的麥稈,示意繼續。
顧氏早已躲迴廚房,摔打聲那麽響亮,嘴上說著不心疼,可自家孩子誰心疼誰知道。
熱烈滾燙的陽光穿透雲層明晃晃的照向大地,地上的麥稈也開始滾熱。
沈玉姝陪兩人練了一個時辰,天實在太熱了,這麽大的運動量再練下去肯定會中暑,她幹脆讓兩人歇著,自己去張羅午飯。
“上午先到這兒,等下午涼快了再繼續。”
沈寧言一上午被摔了幾迴已經皮實,揉屁股倒是沒再嚷疼,可能也是看沈寧嘉一上午都沒吭聲,自己好歹比他大也不好意思再嚷嚷了。
廚房裏現有的菜已經不剩多少,她照著現有的菜從空間換了一些出來,先熬了一鍋解暑涼茶放到水缸裏涼著。
中午她打算做打鹵麵,澆頭就做西紅柿雞蛋和肉沫豆角兩樣,再做兩個涼拌菜就差不多了。
切菜備菜調醬汁,“滋啦”鍋裏傳出豬油香味,肉沫倒進去放少許鹽和薑絲翻炒。
沈玉蘭吃不了薑,可肉裏又缺不了薑壓味,所以家裏人每次做飯都把薑切的顯眼些,方便她挑出來。
肉沫變色後再倒入豆角丁,豆角沒焯水所以要多炒一會兒,(四季豆生吃會中毒)把調好的醬汁倒進去收尾,撈出來晾著。
沈玉姝盤算著人快迴來了,把另一口鍋也燒起來,準備煮麵。
現在她可以一個人看兩個鍋還能做飯,有時她在心裏也會誇一句自己厲害。
想當初她剛來那會兒,可是連灶火都不會燒,總是把自己弄的灰頭土臉的,再看現在做起這些來得心應手,可見人永遠是隨著環境改變的。
西紅柿雞蛋澆頭和麵同時出鍋,麵過涼水再拌上剛做好的澆頭,那滋味,聞著一股酸酸甜甜,想必吃到嘴裏酸爽開胃。
顧氏站在案台邊切菜,大肚子挺著剛好擋住都看不到刀落哪裏。
沈玉姝看的都心驚膽戰,上前奪過她手裏的刀,把人扶到一旁的凳子上坐著。
“娘,我一個人能忙得過來,你在一邊陪我說說話就好。”
廚房做飯聲音大加上她倆時不時的說著話,竟沒注意到院子裏的動靜。
直到沈安信聞著味道進門,和兩人打招唿,這才知道大夥從田裏迴來了。
沈玉姝顧不上問他水稻的情況,把涼拌菜的調料配好,端到飯桌上讓顧氏拌勻。
她又趕緊加柴煮麵條,幹了一上午的活,幾人肯定餓壞了。
“爹,水缸裏有涼茶,端出去分給大家喝,防暑氣的。”
沈安信夾了筷子涼拌黃瓜到嘴裏,誇道:“哎,還得是我閨女會疼人。”
他把涼茶盆從水缸裏撈出來,又從櫃子裏拿了一摞碗,朝外頭喊道“寧嘉,進來抱碗。”
藥茶是她找李郎中配的,藥味濃鬱,可能解暑氣,院裏的幾人拍拍手上的灰塵,閉氣一口悶了。
沈寧言和沈寧嘉也逃不過被沈安信逼著喝了一碗,大夥伸長了舌頭散味。
“先進來吃飯吧。”顧氏把盛好的麵一碗碗端上桌,給眾人舀水洗手。
“不用你忙活,你要吃完了,先出去找個涼快地方待著吧。”
沈老太太進門看到顧氏側身扶著肚子在舀水,急得上前拿過水瓢。
眼看著孩子過不了多久就要落地,可別再出什麽差池。
“娘,我沒事,水缸這麽高,我能夠得著。”
顧氏臉上的表情有些訕訕然,哪有讓婆婆動手扶她的道理。
“我先送你出去。”沈老太太知道她是個講究人,也不管她說什麽,加重手上的力道把人給架了出去。
廚房簷下這會兒照不到太陽,找了個凳子安頓好她,扯下牆上別著的蒲扇塞她手裏,便迴去吃飯了。
不多時廚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嗦麵聲,無一人說話。
太陽底下曬一上午也是個體力活,更別說還幹著活了。
沈玉姝等著家裏人吃飽喝足才開口問了稻子的收成。
“爺爺,你估摸著田裏的稻子能收多少?”
沈老爺子想起院裏的稻子,也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大概有個四五石吧。”
那不就是一畝有一石稻子,一石換算成現代的斤數大概有一百二,這四五石就是五百多斤。
她在心裏一陣叨咕,要不是後頭這一個月旱的水少天氣又熱,一畝地少說能收四五百斤。
看來空間的種子果然厲害,幹旱這麽久居然還有收成。
屋裏其他人也同樣震驚,齊齊抬頭看向沈玉姝,眼裏的意味不言而喻。
旱成這樣還收了這麽多,要是老天爺賞臉,這一畝地得多添多少。
說不得這會兒第二茬稻子也種上了,到了年底的豐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是這大青村偏僻,不然這事還不得傳的盡人皆知!!
真是個乖乖,沒想到家裏竟藏了個最會種田的。
眾人的反應沈老爺子看在眼裏,他言語肅然的告誡眾人,“今日村裏人都在田裏收糧,咱家稻子的事還沒人知道,你們出去了不許亂說。
眼下家家戶戶手裏都隻剩今年新收的麥子,咱家這多出來的稻穀怕是會紅人眼,有人問就說沒什麽收成,多是些空癟的稻穀。”
沈玉姝心裏暗暗點頭佩服他的遠慮。
村民手裏的那點麥子明顯撐不到開春,確實得留個心眼。
眾人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無有不應,吃完飯大家便各自迴屋歇著了。
下午還得去把豆子收迴來,不管長成什麽樣,總歸能有幾斤收獲。
要不是沈老爺子提起,她都快忘了還有幾畝豆子。
實在是它們的存在感太低,別的不用多管,隻要等地幹透了澆水就行,可比種稻子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