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扯起嘴角笑笑,瞧著年紀和沈安信一個輩的,喊了一聲“叔”。


    主要她也不認識眼前人,自從來了沈家除了田裏就是田裏。


    連山上都很少去,左不過都是李姓族人,這個年紀的一律喊叔準沒錯。


    男人樂嗬嗬一笑,“哎,這不是聽說你家又做下新農具了,過來湊個熱鬧。”


    “嗬嗬,我先去前頭看看。”沈玉姝點點頭朝一側走去。


    “安信,你這了不得啊,都是些咱沒見過的東西。”


    “就是,就是,這篩麥子的咱知道,那個呢,做什麽用的你快給大夥兒說說唄。”


    “對啊,安信,是什麽快說說,有什麽好東西可別藏著掖著,說出來讓大夥開開眼。”


    一群大男人七嘴八舌吵起來,比女人的聲音小不到哪裏去。


    沈玉姝聽了幾句轉身走向廚房,裏麵隻有顧氏和何氏母女,沈老太太嫌吵鬧先迴屋了。


    “玉姝,先吃飯吧。”沈玉蘭看她進門,忙把飯菜端到桌上。


    “謝謝大姐。”沈玉姝先喝了一大杯水解渴,接著才端起碗吃飯。


    “餓壞了吧?”顧氏取出懷裏的帕子給她擦汗。


    即便戴著帽子迴來,也是滿頭大汗。


    沈玉姝吃的慢條斯理,“還好,不是太餓。”


    中午吃的二米飯,涼拌豆腐,涼拌萵筍,還有一個麻醬豌豆涼粉,全是涼菜。


    “他們什麽時候來的?”


    她指著外頭的人問,太陽底下站著也不嫌熱。


    “剛來不久,都是吃了飯才來的。”


    廚房悶熱,顧氏在旁邊給她打扇邊說。


    沈玉姝攔下她的手,“娘,我不熱,你自己扇吧。”


    說完她環視幾人,“你們看過了嗎?”


    說起這個顧氏眉眼間全是笑意,“我都聽你爹說了,你說你心思怎麽那麽巧呢.....”


    沈玉姝赫然,知道顧氏誤會了,連忙打斷她的誇獎。


    “娘,娘,出去了咱別這麽說,讓人家笑話。”


    顧氏覷了她一眼,隻以為女兒行事低調,不想在外人麵前多顯露。


    何氏母女在旁看著抿嘴直笑,弟妹(二嬸)自從有了身孕性子都變了許多。


    一頓飯過去,外麵的人還說個沒完,沈玉姝也不著急上前,隻在簷下靜靜聽著。


    李林鬆從人群裏擠出來四下搜尋終於找到了人,眼神熱切的直奔坐在廚房門口的沈玉姝。


    沈玉姝搬著小凳子往後挪了挪,“李叔,您別這麽看著我,有什麽就說吧。”


    李林鬆嘴巴囁嚅了幾下,抬手指著牛棚背麵,“這裏人太多,咱們到旁邊說吧。”


    沈玉姝看了眼他手指的方向,眉心皺了皺。


    找什麽地方不好偏偏要去廁所附近。


    不過她還是走了過去緊挨著牛棚。


    李林鬆跟上去迫不及待開口,“沈丫頭,你對打穀機有什麽打算?”


    沈玉姝略一思索便懂了他話裏的意思,搖頭,“沒什麽打算。”


    這迴答讓李林鬆微張的嘴頓住,半晌對上她的雙眼又道:“這兩份圖紙出自你手,我想靠它們賺些銀錢。


    圖紙我是買不起,不如除開成本,到時賣了我們三七分怎麽樣?”


    沈玉姝再次搖頭,“不必了,李叔要用就拿去吧。


    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價錢不要太高,得讓村民們都用的起。”


    李林鬆眼裏熱切褪去,滿是詫異,是他想窄了,到不如一個小姑娘。


    “你的意思我知道,你放心,我本也是賺的辛苦錢。


    你不要銀子這不行,這樣吧,以後你再要雕什麽印章盡管來找我,我不收你錢。”


    “好啊,這可是李叔你說的,那迴頭有空了我去找你。”


    這話正中沈玉姝的下懷,她也想試試他的手藝,說不定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


    至於打穀機和穀風機,她也是拾人牙慧罷了。


    沈家這半年又是賣菜又是買牛的,眼紅說閑話的不少,來問東問西的也不少。


    打穀機和穀風機的事父女倆一早就商量好了,要是有村民想做可以去李木匠家問。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話,村民便一哄而散。


    畢竟在這太陽底下幹曬擱誰都受不了。


    院子裏剩下沈家自己人和李林鬆。


    沈安信這才騰出手把女兒招到跟前,“姝姝,快來看看做的如何?”


    李林鬆看著眼前的小姑娘,不自覺握了握拳頭,不知為何此刻他竟有些緊張,好像迴到了做學徒的時候。


    這兩件農具前世她隻在博物館見過,還真不好評判東西做的如何。


    她試著踩住打穀機的腳踏板,齒輪轉動靈便沒有任何雜音,隻有小小的轟隆聲。


    中間滾筒上的鐵頭根根鋒利,鐵器難得,能做成這樣已經很好了。


    機子外殼刷了一層桐油,用的時候愛護些能多用許多年。


    穀風機已經有人試過,麥稈分離的很幹淨,她暗自點頭,手藝著實精湛。


    她笑著誇道:“很好,李叔的手藝果然沒的說。”


    得了肯定李木匠和沈安信兄弟來合力把機子抬迴柴房。


    穀風機的大小正好放進打穀機的鬥裏,柴房堆著原先雜物房的東西,勉強放下它倆。


    要是冬天堆滿柴火是決計放不下的,得加緊掙錢了。


    等這一季稻子收了,連著後院的菜和肥皂少說也能攢下一百兩銀子,蓋個房子綽綽有餘。


    沈玉姝去隔壁看肥皂,早上她又多加了兩個木盆一共六個可以堅持到下午申時四刻。


    溫度日漸升高,要一天放三次冰才能維持房間的溫度。


    她空間的製冰機一刻不停的工作才能趕上皂房用冰的速度。


    從雜物房出來,隔壁已經沒人,田裏有沈寧柏守著,她拐到迴了後院,先睡半個時辰再去。


    當日下午便聽說有人去李木匠家問詢關於打穀機的事。


    不少人可是在沈家見識過那機子是如何脫種子的。


    更有好幾人上手試過,東西確實是個實用的。


    不過大家猜到做這樣一件農具不便宜,所以去的都是家裏比較富裕的幾乎人家。


    沈安信做鐵鉤花了一兩多銀子,七十二個鐵鉤加上耗損用了十四斤鐵,一斤鐵七十八文,這個價格一經說出頓時嚇退了不少人。


    讓村裏其他聽信的人打起了退堂鼓,不過後來有人想出了兩家共用一台打穀機的法子。


    這樣算下來一家隻用花六七百文,木料可以自己上山砍,隻要出個木匠的手工費便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哇偶是個酸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哇偶是個酸檸檬並收藏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