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張掌櫃上門
穿越農女之神獸朏朏的工具人 作者:哇偶是個酸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嗯,我不緊張。”
沈玉姝嘴上說著不緊張,可眼神還是頻繁落在顧氏肚子上。
外麵太陽升到正中該做飯了,她起身朝外走去,顧氏也說同去,倆人共撐一把傘去了前院。
沈老太太聽聞兒子帶迴的消息,滿心歡喜,中午飯都多吃了半碗。
之後對眾人一頓安排,每個人手裏都領了活,恨不得下午就把肥皂全部包好,明天讓人家拉走。
有沈老太太的監督,眾人幹活賣力不敢偷懶,可再賣力也人手有限,男人手糙包的不好看有時還要返工。
一下午兩個時辰堪堪包了三百塊不到,照這速度包完豈不是要五六天。
沈玉姝提議等明天和吳掌櫃說定後,請幾個手巧的婦人過來幫忙,快些做完也能安心。
張掌櫃乘著一輛青篷馬車低調進村,路上空無一人,這麽熱的天也沒人願意出門。
沈玉姝在院中聽到門外響動,打開大門看到車轅上坐著個同村的小孩,想來是帶路的。
她從兜裏掏出兩顆用油紙包著的飴糖遞給他,把人打發走,上前兩步頷首。
“張掌櫃,一路辛苦了。”
張掌櫃原本隨和的臉上掛滿汗珠,拿帕子擦過後,笑道:“要不是提前得了你爹的話,我恐怕會走錯路,你家確實有些遠。”
沈玉姝知道他說的是路上那個岔路口,嘻笑著把人請進門。
“山村偏遠,確實不太好找,有什麽咱們進屋說吧。”
“對,進屋說,進屋說。”
張掌櫃轉身從車裏提上準備好的禮物,邊往裏走邊擦汗。
這天氣對他這種胖的人來說真是折磨。
堂屋隻有沈家老兩口和沈安信在,沈家大房的人聽說是縣城最大的酒樓掌櫃登門,心裏難免生怯,避開人去廚房包肥皂了。
張掌櫃和屋內幾人客套一番,坐下喝了整整一杯茶水解渴。
想起來初次登門有些失禮,拿起手邊的禮盒往主位的方向推了推,“在下失禮了,初次登門,叨擾了。”
張掌櫃到底是酒樓掌櫃,生意場上見慣了各色人,一眼看出沈家就是普通的農戶。
他也沒擺什麽架子,還和往常一樣說笑。
可身上總是有幾分氣勢在,沈家老兩口對上便有些局促。
農村人打招唿向來隨意,還沒見過這麽正式的。
沈玉姝看出兩人窘迫,笑著緩解氣氛,“張掌櫃不用拘謹,少說咱們也打了幾個月交道,都熟絡了。”
沈老太太臉上的笑頗不自在,起身拿起桌上的水壺,借著倒水的由頭躲出去了。
沈老爺子就沒那麽好運,一時想不到好的理由,隻能幹巴巴的坐著看孫女和那人攀談。
張掌櫃知道雖每次送貨的人是沈安信,但做主的卻是眼前的姑娘。
曉得她的為人也不繞彎子,直說來意,“沈姑娘,我的來意想必你已經清楚,不知家裏還有多少存貨。”
“目前隻有兩種肥皂大概有上萬塊,家裏留下一千塊,還有九千左右吧。”
兩種?聽這意思還有別的樣式,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那不知這價錢.....”
沈玉姝抬手攔下他的話頭,“張掌櫃,我也不瞞你,這肥皂雖好用卻經不得高溫。
眼下這天氣,必得找個涼快避光的地方,所以我想先問問你,這東西要運到哪裏,遠不遠?”
張掌櫃愣著點頭,“是這樣啊,東西要運到府城去,離著咱們縣城大概三百裏,快些的話兩天就能到。”
“那還不算太遠。”沈玉姝轉頭看向沈老爺子,“爺爺,您去拿幾塊咱家的肥皂來,兩樣都拿幾塊。”
“哎,爺爺這就去拿。”沈老爺子立時放下手裏的茶杯,匆匆去了屋外。
沈老爺子出去一趟不止拿了肥皂還順帶端了一盆清水。
肥皂的包裝和往日的沒什麽不同,除開油紙換成了麻紙。
為了區分艾草皂用黃麻紙包著,普通肥皂用的白麻紙。
張掌櫃拿起其中一塊看了看。
沈玉姝拆開一塊艾草皂遞上前,“這是艾草皂,裏麵添加了艾草和薄荷。
艾草有祛濕止癢和防蚊蟲的功效,洗完還透著一股清涼,這個時節用正合適。
張掌櫃試試?”
“好,試試。”張掌櫃洗完不由點頭,手上清涼聞著還有股淡淡艾草香確實不錯。
“姑娘給我看這些,也該說說價錢了。”
沈玉姝抿嘴微笑,“你也看到了,這包肥皂的紙不一樣。
油紙不透氣換上麻紙成本就高了,這樣,白皂還是原來的價格八文,至於艾草皂工序又較白皂繁複,所以我給它定價十五文一塊。”
張掌櫃一直覺得眼前的小姑娘有些能耐,從進門開始就順著她的話頭走,優勢劣勢都擺到明麵上,一步步引著你鑽進她設的套裏。
“你說的價錢那是賣給普通百姓的,我這一下子買這麽多,不能那麽算,貴了。”
“那張掌櫃說說該多少合適?”
張掌櫃沉吟片刻,心中思忖該說多少合適,說少了眼前的小姑娘肯定不幹,說多了他也不好和東家交代。”
他撐著下巴細想片刻,“白皂七文錢,艾草皂十二文。”
“好。”這價格在她的預料之內,爽快應下,沒有再還價。
“呃.......”張掌櫃卻當即就後悔了,覺得他再少說一些也是可以的。
眼下沈家出不了縣城她想借著這次合作看看背後人實力如何,說不得以後還要再合作。
最後說定艾草皂三千塊餘下的全是普通肥皂。
事情談妥,沈玉姝向他打聽起外麵的情況。
這些生意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定是知道的比一般百姓清楚。
“張掌櫃,你在縣城人脈廣,可有聽說什麽消息?
聽我爹說現在城門處都開始檢查往來人的戶籍路引了。”
張掌櫃聞言搖頭輕歎,“哎,這消息還沒傳開,可知道的人也不少了,隔壁的泰定府遭了旱災,從去年冬天到現在一滴雨都沒下。
慶豐縣雖隸屬南安府,可也緊挨泰定府,這不現下情況也不大好。
聽說靠南邊的永江府和明行府也傳了消息過來,兩府淹了不少地方。”
沈玉姝霎時倒吸一口涼氣,慶豐縣夾在南北中間,這下真是前有狼後有虎。
沈玉姝嘴上說著不緊張,可眼神還是頻繁落在顧氏肚子上。
外麵太陽升到正中該做飯了,她起身朝外走去,顧氏也說同去,倆人共撐一把傘去了前院。
沈老太太聽聞兒子帶迴的消息,滿心歡喜,中午飯都多吃了半碗。
之後對眾人一頓安排,每個人手裏都領了活,恨不得下午就把肥皂全部包好,明天讓人家拉走。
有沈老太太的監督,眾人幹活賣力不敢偷懶,可再賣力也人手有限,男人手糙包的不好看有時還要返工。
一下午兩個時辰堪堪包了三百塊不到,照這速度包完豈不是要五六天。
沈玉姝提議等明天和吳掌櫃說定後,請幾個手巧的婦人過來幫忙,快些做完也能安心。
張掌櫃乘著一輛青篷馬車低調進村,路上空無一人,這麽熱的天也沒人願意出門。
沈玉姝在院中聽到門外響動,打開大門看到車轅上坐著個同村的小孩,想來是帶路的。
她從兜裏掏出兩顆用油紙包著的飴糖遞給他,把人打發走,上前兩步頷首。
“張掌櫃,一路辛苦了。”
張掌櫃原本隨和的臉上掛滿汗珠,拿帕子擦過後,笑道:“要不是提前得了你爹的話,我恐怕會走錯路,你家確實有些遠。”
沈玉姝知道他說的是路上那個岔路口,嘻笑著把人請進門。
“山村偏遠,確實不太好找,有什麽咱們進屋說吧。”
“對,進屋說,進屋說。”
張掌櫃轉身從車裏提上準備好的禮物,邊往裏走邊擦汗。
這天氣對他這種胖的人來說真是折磨。
堂屋隻有沈家老兩口和沈安信在,沈家大房的人聽說是縣城最大的酒樓掌櫃登門,心裏難免生怯,避開人去廚房包肥皂了。
張掌櫃和屋內幾人客套一番,坐下喝了整整一杯茶水解渴。
想起來初次登門有些失禮,拿起手邊的禮盒往主位的方向推了推,“在下失禮了,初次登門,叨擾了。”
張掌櫃到底是酒樓掌櫃,生意場上見慣了各色人,一眼看出沈家就是普通的農戶。
他也沒擺什麽架子,還和往常一樣說笑。
可身上總是有幾分氣勢在,沈家老兩口對上便有些局促。
農村人打招唿向來隨意,還沒見過這麽正式的。
沈玉姝看出兩人窘迫,笑著緩解氣氛,“張掌櫃不用拘謹,少說咱們也打了幾個月交道,都熟絡了。”
沈老太太臉上的笑頗不自在,起身拿起桌上的水壺,借著倒水的由頭躲出去了。
沈老爺子就沒那麽好運,一時想不到好的理由,隻能幹巴巴的坐著看孫女和那人攀談。
張掌櫃知道雖每次送貨的人是沈安信,但做主的卻是眼前的姑娘。
曉得她的為人也不繞彎子,直說來意,“沈姑娘,我的來意想必你已經清楚,不知家裏還有多少存貨。”
“目前隻有兩種肥皂大概有上萬塊,家裏留下一千塊,還有九千左右吧。”
兩種?聽這意思還有別的樣式,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那不知這價錢.....”
沈玉姝抬手攔下他的話頭,“張掌櫃,我也不瞞你,這肥皂雖好用卻經不得高溫。
眼下這天氣,必得找個涼快避光的地方,所以我想先問問你,這東西要運到哪裏,遠不遠?”
張掌櫃愣著點頭,“是這樣啊,東西要運到府城去,離著咱們縣城大概三百裏,快些的話兩天就能到。”
“那還不算太遠。”沈玉姝轉頭看向沈老爺子,“爺爺,您去拿幾塊咱家的肥皂來,兩樣都拿幾塊。”
“哎,爺爺這就去拿。”沈老爺子立時放下手裏的茶杯,匆匆去了屋外。
沈老爺子出去一趟不止拿了肥皂還順帶端了一盆清水。
肥皂的包裝和往日的沒什麽不同,除開油紙換成了麻紙。
為了區分艾草皂用黃麻紙包著,普通肥皂用的白麻紙。
張掌櫃拿起其中一塊看了看。
沈玉姝拆開一塊艾草皂遞上前,“這是艾草皂,裏麵添加了艾草和薄荷。
艾草有祛濕止癢和防蚊蟲的功效,洗完還透著一股清涼,這個時節用正合適。
張掌櫃試試?”
“好,試試。”張掌櫃洗完不由點頭,手上清涼聞著還有股淡淡艾草香確實不錯。
“姑娘給我看這些,也該說說價錢了。”
沈玉姝抿嘴微笑,“你也看到了,這包肥皂的紙不一樣。
油紙不透氣換上麻紙成本就高了,這樣,白皂還是原來的價格八文,至於艾草皂工序又較白皂繁複,所以我給它定價十五文一塊。”
張掌櫃一直覺得眼前的小姑娘有些能耐,從進門開始就順著她的話頭走,優勢劣勢都擺到明麵上,一步步引著你鑽進她設的套裏。
“你說的價錢那是賣給普通百姓的,我這一下子買這麽多,不能那麽算,貴了。”
“那張掌櫃說說該多少合適?”
張掌櫃沉吟片刻,心中思忖該說多少合適,說少了眼前的小姑娘肯定不幹,說多了他也不好和東家交代。”
他撐著下巴細想片刻,“白皂七文錢,艾草皂十二文。”
“好。”這價格在她的預料之內,爽快應下,沒有再還價。
“呃.......”張掌櫃卻當即就後悔了,覺得他再少說一些也是可以的。
眼下沈家出不了縣城她想借著這次合作看看背後人實力如何,說不得以後還要再合作。
最後說定艾草皂三千塊餘下的全是普通肥皂。
事情談妥,沈玉姝向他打聽起外麵的情況。
這些生意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定是知道的比一般百姓清楚。
“張掌櫃,你在縣城人脈廣,可有聽說什麽消息?
聽我爹說現在城門處都開始檢查往來人的戶籍路引了。”
張掌櫃聞言搖頭輕歎,“哎,這消息還沒傳開,可知道的人也不少了,隔壁的泰定府遭了旱災,從去年冬天到現在一滴雨都沒下。
慶豐縣雖隸屬南安府,可也緊挨泰定府,這不現下情況也不大好。
聽說靠南邊的永江府和明行府也傳了消息過來,兩府淹了不少地方。”
沈玉姝霎時倒吸一口涼氣,慶豐縣夾在南北中間,這下真是前有狼後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