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觀棋在一旁道:“澄哥,雖然不知道你是怎麽確定他們在這裏的,但山貓眼下麵是白騎山最複雜,且最深的地下係統,這些水都是經過虹吸效應,從幾公裏外被水淹沒的洞穴中湧出來的,各種洞道相互聯通勾結,極其難以探索。”
“根據探險隊留下的記錄,這裏因為海拔比較高,即使是現在,平均水溫也隻有不到5攝氏度,就算有專業的潛水設備,憑我們兩人也根本沒辦法下去探索。”
方澄覺察到他話語裏的意思,道:“你的意思是?”
“我覺得……”李觀棋道:“不如將這個線索上交給軍方,一百貢獻點雖然不多,但也不少了,總好過咱們自己下去冒險。”
方澄聞言,不置可否。
一百貢獻點確實不少了,按照邊塞物價,一貢獻點就相當於10枚下品魂石,也即華係幣500元整,一百貢獻點就相當於五萬元,就算兩人平分,大半年的生活也夠了。
隻是,方澄還真看不上這一百貢獻點。
之前在十方魂林中帶出來的那些秘件,他還沒有兌換,按照楊館主的意思,這些東西自己隨便拿出來一件,剛剛到手的貢獻卡都能直接升上一級,這一百貢獻點於他而言可有可無。
更何況,他冒著風險入山,目的可不是為了區區一百點貢獻點……
方澄抬頭看向眼前的深藍水塘,腦海中浮現出從地圖上複刻的3d結構圖。
目前山貓眼洞穴已探明的深度有三百米左右,洞穴整體結構非常複雜,但從豎截麵來看,其主要結構還是非常清晰的,看起來像是一根斜向下的高爾夫球杆,隻不過杆身周圍多有裂縫通往其它區域,有的已經探明,有的則還是未知區域。
這些洞穴基本都淹沒在水中,隻有少數一些氣穴沒有被水淹沒,不過這些氣穴的氧氣存量應該並不多,不可能讓人生存四五天,而最大的那個氣穴便在“高爾夫球杆”的杆頭,從結構圖上來看空間頗為可觀,如果走私犯藏在下麵,這個氣穴是僅有能夠長期提供氧氣的所在。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他該如何才能進入水中,探明底下的情況呢?
親自潛水?這是不可能的,且不說他根本不會潛水,就算會,上百米的深度,再加上各種複雜的洞穴通道,他還沒有專業的潛水服,進入跟找死差不多。
找專業探險潛水員?算了吧,這種時候去哪裏找人?就算找到了,等人趕來,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方澄琢磨了一會兒,忽然扭頭看向趴在自己肩膀上的金剛藤。
一人一靈獸心有靈犀,感受到方澄的想法,金剛藤那原本因為無聊,顯得有些蔫兒的頭頂嫩芽忽然一激靈,繃得直直,跟慢羊羊似的。
“試試?”方澄道。
金剛藤晃了晃腦袋,點點頭,雙手十指忽然暴漲,十根金色藤蔓如同金鱗蟒蛇一般刺入水中,向著水底探去。
“給我護法。”
將阿牛放了出來,方澄盤腿而坐,沉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跟金剛藤的心靈溝通當中。
至於李觀棋,雙眼已經看直了,目光在散發著淡金色光芒的藤蔓人偶上不住打量,心中的疑惑和驚訝越來越多。
世間靈獸種類繁多,千奇百怪,擁有的技能也不盡相同,他並沒有認出方澄這隻靈獸的種類,但無論是之前麵對三獸圍殺,還是此時展現出來的驚人特質,都表示著這隻靈獸並非凡物。
隻能說……怪不得這家夥能成為梁州青訓隊的特招,即使以他那經過家族熏陶過的挑剔眼光,也不得不在心裏暗道一聲佩服。
怪不得這家夥信心十足,有這隻植物類靈獸相助,想要探索這水下洞穴,確實要容易得多。
正當李觀棋暗暗打量金剛藤的時候,方澄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來了一幅幅極其高清的畫麵。
高達99點的親密度不僅讓他金剛藤產生了生死羈絆,同樣也讓他和金剛藤之間彼此心靈相通,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感官共享。
此時,金剛藤的十根藤蔓觸須已經深入山貓眼水中,開始沿著越發黢黑的水底洞穴前進,方澄的眼睛仿佛生長在了這一根根觸須的末端,將水下世界盡收眼底。
畫麵中的山貓眼水下,能見度並不高,金剛藤自身散發出來的微光並不足以全然照亮水體,視野範圍非常有限,再加上水流在不斷流動,攪起了各種礦物碎屑,探索起來極為艱難。
方澄沒辦法分心十用,隻能將自己要尋找的目標通過心靈感應告知金剛藤,而後便總覽全局,讓金剛藤仔細探索,自己則當起了幕後導演,循環瀏覽著因為洞穴岔道越來越多而還在不斷分裂的藤蔓視野畫麵。
水下,金剛藤蔓如同水蛇一般在冰冷漆黑的水流中竄動,顫動的觸須貼著洞穴岩壁生長,前方不時有泥土或者岩塊脫落,受驚的冷水魚偶爾也會撞在藤蔓上,亦或者試圖齧噬藤蔓枝葉,被金剛藤抖動藤蔓驚走。
眼前不斷延展的黑暗讓方澄微微有些緊張,仿佛此時的自己真的身處於狹窄漆黑的深水洞穴中,那種麵對未知的心理反應讓他精神繃了起來。
很快,在金剛藤的不斷延伸探索下,視野漸漸深入到了洞穴主道七十五米深的地方,前方出現了一個氣穴。
這個氣穴並不大,不可能藏人,方澄本來打算看一眼就走,但藤蔓觸須探進去的後,卻發現裏麵漂浮著四個氧氣瓶。
這四個氧氣瓶裏的空氣並未全部消耗完,方澄讓金剛藤卷起氧氣瓶掂了掂重量,其中起碼還保存著一半以上的空氣。
這個發現讓方澄忍不住興奮起來,這氧氣瓶絕對不是之前的探險隊留下的!
眾所周知,洞穴探險是一個高危行業,探險隊在深入水下洞穴時,常常要帶好幾個氧氣瓶。
為了減輕下潛重量,這些氧氣瓶會被分段放置在迴潛路徑上,迴來時上浮減壓再進行更換。
但無論如何,作為專業的探險隊,絕對不會把這麽多氧氣瓶留在洞穴中!
眼前的情況說明,至少有四個人潛入了下麵的洞穴,且至今未返。
這個數字雖然跟之前官方透露出來的走私犯人數對不上,但方澄卻幾乎可以斷定,這些人一定就在水下!
“根據探險隊留下的記錄,這裏因為海拔比較高,即使是現在,平均水溫也隻有不到5攝氏度,就算有專業的潛水設備,憑我們兩人也根本沒辦法下去探索。”
方澄覺察到他話語裏的意思,道:“你的意思是?”
“我覺得……”李觀棋道:“不如將這個線索上交給軍方,一百貢獻點雖然不多,但也不少了,總好過咱們自己下去冒險。”
方澄聞言,不置可否。
一百貢獻點確實不少了,按照邊塞物價,一貢獻點就相當於10枚下品魂石,也即華係幣500元整,一百貢獻點就相當於五萬元,就算兩人平分,大半年的生活也夠了。
隻是,方澄還真看不上這一百貢獻點。
之前在十方魂林中帶出來的那些秘件,他還沒有兌換,按照楊館主的意思,這些東西自己隨便拿出來一件,剛剛到手的貢獻卡都能直接升上一級,這一百貢獻點於他而言可有可無。
更何況,他冒著風險入山,目的可不是為了區區一百點貢獻點……
方澄抬頭看向眼前的深藍水塘,腦海中浮現出從地圖上複刻的3d結構圖。
目前山貓眼洞穴已探明的深度有三百米左右,洞穴整體結構非常複雜,但從豎截麵來看,其主要結構還是非常清晰的,看起來像是一根斜向下的高爾夫球杆,隻不過杆身周圍多有裂縫通往其它區域,有的已經探明,有的則還是未知區域。
這些洞穴基本都淹沒在水中,隻有少數一些氣穴沒有被水淹沒,不過這些氣穴的氧氣存量應該並不多,不可能讓人生存四五天,而最大的那個氣穴便在“高爾夫球杆”的杆頭,從結構圖上來看空間頗為可觀,如果走私犯藏在下麵,這個氣穴是僅有能夠長期提供氧氣的所在。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他該如何才能進入水中,探明底下的情況呢?
親自潛水?這是不可能的,且不說他根本不會潛水,就算會,上百米的深度,再加上各種複雜的洞穴通道,他還沒有專業的潛水服,進入跟找死差不多。
找專業探險潛水員?算了吧,這種時候去哪裏找人?就算找到了,等人趕來,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方澄琢磨了一會兒,忽然扭頭看向趴在自己肩膀上的金剛藤。
一人一靈獸心有靈犀,感受到方澄的想法,金剛藤那原本因為無聊,顯得有些蔫兒的頭頂嫩芽忽然一激靈,繃得直直,跟慢羊羊似的。
“試試?”方澄道。
金剛藤晃了晃腦袋,點點頭,雙手十指忽然暴漲,十根金色藤蔓如同金鱗蟒蛇一般刺入水中,向著水底探去。
“給我護法。”
將阿牛放了出來,方澄盤腿而坐,沉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跟金剛藤的心靈溝通當中。
至於李觀棋,雙眼已經看直了,目光在散發著淡金色光芒的藤蔓人偶上不住打量,心中的疑惑和驚訝越來越多。
世間靈獸種類繁多,千奇百怪,擁有的技能也不盡相同,他並沒有認出方澄這隻靈獸的種類,但無論是之前麵對三獸圍殺,還是此時展現出來的驚人特質,都表示著這隻靈獸並非凡物。
隻能說……怪不得這家夥能成為梁州青訓隊的特招,即使以他那經過家族熏陶過的挑剔眼光,也不得不在心裏暗道一聲佩服。
怪不得這家夥信心十足,有這隻植物類靈獸相助,想要探索這水下洞穴,確實要容易得多。
正當李觀棋暗暗打量金剛藤的時候,方澄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來了一幅幅極其高清的畫麵。
高達99點的親密度不僅讓他金剛藤產生了生死羈絆,同樣也讓他和金剛藤之間彼此心靈相通,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感官共享。
此時,金剛藤的十根藤蔓觸須已經深入山貓眼水中,開始沿著越發黢黑的水底洞穴前進,方澄的眼睛仿佛生長在了這一根根觸須的末端,將水下世界盡收眼底。
畫麵中的山貓眼水下,能見度並不高,金剛藤自身散發出來的微光並不足以全然照亮水體,視野範圍非常有限,再加上水流在不斷流動,攪起了各種礦物碎屑,探索起來極為艱難。
方澄沒辦法分心十用,隻能將自己要尋找的目標通過心靈感應告知金剛藤,而後便總覽全局,讓金剛藤仔細探索,自己則當起了幕後導演,循環瀏覽著因為洞穴岔道越來越多而還在不斷分裂的藤蔓視野畫麵。
水下,金剛藤蔓如同水蛇一般在冰冷漆黑的水流中竄動,顫動的觸須貼著洞穴岩壁生長,前方不時有泥土或者岩塊脫落,受驚的冷水魚偶爾也會撞在藤蔓上,亦或者試圖齧噬藤蔓枝葉,被金剛藤抖動藤蔓驚走。
眼前不斷延展的黑暗讓方澄微微有些緊張,仿佛此時的自己真的身處於狹窄漆黑的深水洞穴中,那種麵對未知的心理反應讓他精神繃了起來。
很快,在金剛藤的不斷延伸探索下,視野漸漸深入到了洞穴主道七十五米深的地方,前方出現了一個氣穴。
這個氣穴並不大,不可能藏人,方澄本來打算看一眼就走,但藤蔓觸須探進去的後,卻發現裏麵漂浮著四個氧氣瓶。
這四個氧氣瓶裏的空氣並未全部消耗完,方澄讓金剛藤卷起氧氣瓶掂了掂重量,其中起碼還保存著一半以上的空氣。
這個發現讓方澄忍不住興奮起來,這氧氣瓶絕對不是之前的探險隊留下的!
眾所周知,洞穴探險是一個高危行業,探險隊在深入水下洞穴時,常常要帶好幾個氧氣瓶。
為了減輕下潛重量,這些氧氣瓶會被分段放置在迴潛路徑上,迴來時上浮減壓再進行更換。
但無論如何,作為專業的探險隊,絕對不會把這麽多氧氣瓶留在洞穴中!
眼前的情況說明,至少有四個人潛入了下麵的洞穴,且至今未返。
這個數字雖然跟之前官方透露出來的走私犯人數對不上,但方澄卻幾乎可以斷定,這些人一定就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