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開發明洲,設立明洲西部礦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明洲鐵礦石埋藏淺,易開采,儲量大,每年可以為大明王朝的帶來27億美元的收入。


    這些美元如果在現代世界換成白銀,足以頂的上大明三十年的財政總收入。


    所以,朱由檢舍得給明洲的工作人員發高工資。一名普通的西部礦業員工,可以獲得月薪相當於三萬元的白銀,高層管理人員月薪是相當於十萬元左右的白銀。這種工資水平就是現代社會的打工仔拚搏一輩子也達不到的水平。


    富貴險中求,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擺脫貧窮的命運,紛至遝來,在明洲淘金。


    明洲礦業開發上取得巨大成就,也加深了明洲和大明的經濟聯係。一艘艘的輪船滿載貨物往返於兩地之間,使得南洋一帶的航運愈發的繁忙。


    於是朱由檢也把開發鬆江府提上日程,這裏畢竟是朱由檢當年畫的一個圈,朱由檢原以為隻要自己畫了一個圈,這裏就會發展成亞洲獨一無二的城市。


    結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好幾年過去了,鬆江府依然是不死不活的老樣子,絲毫看不到有任何發展的跡象。


    朱由檢突然間明白了,發展一個地方的經濟,並且把它推向國際舞台,光靠喊口號是沒用的,如果大明王朝不在這個地方砸進海量的資金,並且政策給足,這個地方永遠啥都不是。


    如果朱由檢不向鬆江府砸進海量的白銀,給足優惠的政策,那麽鬆江府就隻能是地圖上的一個圈圈。


    畢竟圈圈已經畫了出去,朱由檢為了不丟自己的臉,含著眼淚也要把這個逼裝下去。


    於是上海宣布開埠,開辟為通商口岸,海關迅速組建,以專業與高效,規範著中外貿易秩序。同時歡迎洋人來鬆江府做生意,開辦商場,開辦醫院。建設電廠,通水通電。好政策是一個接一個的出台。


    而隔江相望的浦東,同樣迎來了發展契機。大明王朝出台多項優惠政策,涵蓋土地使用、稅收減免等諸多方麵,大力推動浦東開發。一時間,海內外投資者紛至遝來,浦東這片曾經的郊野之地,就此踏上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之路。


    同時宣布成立寶山鋼鐵公司,投資一億兩白銀,在寶山區建立一座年產鋼鐵兩百百萬噸的鋼鐵廠,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在開發鬆江府之前,朱由檢連夜派出錦衣衛指揮史高文采去鬆江府,逼迫徐階的子孫吐出幾十萬畝良田。這開發上海的好處,不能讓徐閣老的子孫全占了。否則整個徐家匯都是徐閣老的了。


    不過朱由檢還是把一些重要地段留出來給朝廷和一些對大明有功的人員。比如中山東一路和淮海中路,朱由檢就留給戶部建立了大明帝國銀行上海分行,給忠武伯雨青雲建立了一座雨公館,英國公張世澤建立一座張公館,給吳三桂建立一座吳公館,給內閣首輔李岩建立一座李公館。


    並且為了給寶山鋼鐵廠做配套,促進上海的貿易發展,還建設了上海港。


    開發鬆江府 建設大上海也不是一帆風順,尤其是遭到守舊人士的反對。


    首當其衝的反對聲,來自金陵的守舊勢力。南直隸六部衙門在德高望重卻秉持舊念的史可法帶領下,聯名上書。奏折言辭懇切,以風水命理之說,稱鬆江府乃金陵龍脈延伸之地,貿然開發鬆江府,將泄露金陵之王氣,從而撼動大明國運根基。這一言論,在金陵城的朝堂之上引發陣陣附和。


    民間的阻力也不小,坊間瘋傳:寧要金陵一張床,不要鬆江一間房。


    “純屬一派胡言,無非就是怕朕開發鬆江,建立上海,影響了金陵的房價,降低金陵的地位,你們打的這點小九九,豈能瞞過朕!這開發鬆江府,朕搞定了,由不得你們指手畫腳!”


    朱由檢發狠到,朕的旨意就是帝國最高決策,這個圈一定要堅定的畫下去。


    朱由檢將目光投向一旁的內閣首輔李岩,神情堅毅地指示道:“李岩,務必按朕的旨意,堅定不移地貫徹朝廷意圖。誰支持朕開發鬆江府、建設大上海,就要讓他迅速暴富起來。你去挑選幾個典型,大力扶持,朕就不信,這些守舊派還能不低頭!”


    “要讓他們清楚,擁護朝廷,擁護聖上才是最大的正確,是可以安身立命的。”


    李岩心領神會,領命而出。很快,一係列誘人的政策便在鬆江府落地。帝國銀行上海分行放出消息,凡是來鬆江府購房和投資的,均可獲得大量長期低息貸款。此消息一出,如同一顆投入商界的重磅炸彈,迅速吸引了許多富有遠見的有識之士。


    其中,潘氏家族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家族掌舵人潘老爺,本就對商業趨勢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深信皇帝的決策必將為鬆江府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是,他果斷動用家族大量資金,在鬆江府購置大片土地,規劃興建了大型商圈潘家園。。


    湯氏一族同樣不甘落後。湯家少爺湯文軒,自幼遊學四方,見識廣博。他看準時機,不僅在鬆江府購置房產,還與當地工匠合作,引入先進的建築工藝,打造出湯臣一品這樣的豪宅,吸引了眾多達官貴人的目光。


    周氏家族的周老爺子,雖年事已高,但頭腦精明。他聯合幾位商業夥伴,在鬆江投資建設了大型商超新世界,匯聚南北貨物,一時間熱鬧非凡。


    這幾大家族的成功,猶如星星之火,迅速燃起了眾人對鬆江府投資的熱情。


    為了進一步帶動上海的經濟發展,朱由檢皇帝不惜斥巨資,在上海興建了一座星宮。星宮選址於黃浦江畔,建築風格融合了江南水鄉的婉約與皇家宮殿的大氣。其主體建築巍峨壯麗,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芒。宮內裝飾更是極盡奢華,牆壁繪製著精美的神話壁畫;殿內桌椅皆由珍貴紅木打造,雕龍刻鳳,栩栩如生。


    星宮落成之日,觀者如潮。東海海軍的宗室們,被星宮的壯麗所震撼,紛紛在上海購置房產,欲在此享受繁華。京師的文武貴胄們,聽聞消息後也不甘示弱,競相在上海購房置地。一時間,上海的地價如同火箭般飆升。


    此時,南直隸金陵方麵的人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錯失良機。但為時已晚,麵對高漲的地價,他們隻能高價入場接盤。而上海,在朱由檢皇帝的堅定推動下,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大明王朝一顆璀璨的新星,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發展篇章。


    朱由檢果斷頒下旨意,責令戶部與工部即刻推行房屋限購政策以及土地批文製度。依據新規,上海市府每年會精心規劃,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有節奏地向市場投放一定數量的土地。


    倘若商賈或世家有意在滬上買地建房,就必須參與競標,成功拿下標書後,方可獲取上海市府核發的土地批文,這是開發土地的關鍵憑證。


    這一舉措成效顯著,上海市府憑借土地出讓,收獲了巨額資金。這些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城市建設中,成為推動上海發展的強大動力。


    曆經多年不懈努力,朱由檢當年描繪的那幅關於上海發展的藍圖,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圈圈,終於逐漸圓滿實現,上海在他的推動下,完成了從構想走向繁榮的蛻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一片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一片雪並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