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君臣討論開發澳洲鐵礦石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新到手的基林級驅逐艦,朱由檢是喜憂各半,喜的是東洋海軍有了新式武器驅逐艦,憂慮的是這種驅逐艦的彈藥自己無法供供應。
40毫米的機關炮,那是防空用的,在中近距離對空中目標進行有效攔截,為艦艇提供防空保護。這個在一百年以內是用不到了,不用擔心。
導彈和魚雷也不敢用,因為用一個就少一個,無法補充,幸好也沒有什麽目標值得朱由檢動用導彈。
但是那個兩座四門雙聯裝127毫米的艦炮,總不能不用吧。
管不了那麽多了,先列裝東洋海軍再說,至於炮彈節約使用就是了。思前想後,朱由檢也隻能這樣安排了。
甭管咋樣,先讓東洋海軍熟悉一下該艦隊性能,為以後大規模列裝打下基礎。
至於另一艘30萬噸的鐵礦石運輸船,朱由檢把它送到自家的造船廠,抹去原先的名字,重新塗漆,畫上自己起的名字“旺財”。
於是朱氏企業集團的“旺財”號誕生了。
為了避免被原船東發現,打國際官司,這艘船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另一個世界,除非裝滿鐵礦石,才會靠岸亞洲大陸。
當然了,就算原船東找上門來,朱由檢也是不慫,這艘船我要定了。
朱由檢之所以要打撈這艘三十萬噸的鐵礦石運輸船,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朱由檢早就知道澳洲的鐵礦石含鐵量舉世無雙,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最高在百分之六十四以上。
澳洲,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大陸,宛如大自然慷慨饋贈的寶庫,蘊藏著舉世矚目的鐵礦石資源。其鐵礦石以高品位、低雜質聞名於世,仿佛是大地深處孕育出的黑色黃金,閃耀著無盡的商業價值。
朱由檢的設想是在明代開發挖掘澳洲鐵礦石,然後通過時空傳送到現代世界,無論是進行貿易還是自己冶煉加工,那價值就能得到最大的彰顯。
要知道,一船滿載三十萬噸的鐵礦石,在當今現代世界,其價值高達三千兩百多萬美元。而令人驚歎的是,生產一萬噸澳洲鐵礦石的成本,僅僅隻需十三萬美元。
如此推算,三十萬噸鐵礦石的總成本,也不過區區390萬美元。這其中所蘊含的利潤空間,簡直超乎想象!僅僅一船三十萬噸的鐵礦石,就能帶來高達2810萬美元的淨利潤,澳洲的鐵礦山,無疑就像是一座實實在在、永不枯竭的金山,蘊藏著無盡的財富。
發了,僅僅靠這澳洲的鐵礦石,我大明王朝就能世世代代的過上好日子。要知道後世的龍國,一年的鐵礦石進口量就在12億噸以上。大明王朝隻要能拿下龍國三分之一的市場就吃喝不愁了。
當然了,放在現代世界,理論上是不能淨賺2810萬美元的,至少要扣掉幾百萬美元的運費以及保險費用。
然而,朱由檢的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得天獨厚,擁有穿越時空的神奇能力以及隨身空間係統,這兩大“神器”讓他能夠輕鬆避開運費與保險費這兩項巨額開支。
如此一來,朱由檢隻需扣除必要的關稅,剩下的收益便全是實實在在的淨利潤。這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後世所有商家不具備的。這也讓朱氏企業集團在地球貿易中占盡先機,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他姥姥的,我還真特麽的是一個天才,連跨時空貿易都能想出來。”朱由檢不由得佩服自己起來。
隻要有了現代的采礦機械,開發澳洲鐵礦石應該不難,畢竟采礦這個行業已經很古老了,大家都很熟悉,隻是沒有實現現代化而已。
朱由檢決定召開大明的禦前會議,研究開發明洲(澳洲)鐵礦石的議案。
奉天殿內,氣氛凝重,一場關乎國家未來走向的禦前會議正拉開帷幕。
朱由檢高坐龍椅,目光如炬,環視群臣後,緩緩開口:“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是要商討開發明洲鐵礦石一事。朕已深思熟慮,明洲鐵礦資源豐富,若能加以利用,對我大明意義非凡。”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
戶部尚書徐繼祖率先站出,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計妙哉!明洲鐵礦若能開發,可為我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不僅能充實國庫,還能推動冶鐵、兵器製造等諸多行業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工部侍郎楊一亭附和:“陛下,明洲鐵礦石品質上乘,若能引入,我大明的工藝水平必將更上一層樓。這是提升國力的大好契機,萬不可錯過!”
然而,反對的聲音也接踵而至。
禮部尚書皺著眉頭,一臉憂慮:“陛下,明洲地域偏遠,遠在重洋之外。開發鐵礦,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長途跋涉,勞民傷財。況且我大明本土亦有鐵礦,何必舍近求遠,遠赴外海開采呢?”
此言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點頭讚同。兵部也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海外局勢複雜,貿然派人前往明洲,恐有諸多風險。將士們長途奔波,若遭遇不測,損失巨大。還望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兩派爭論不休,各執一詞。
朱由檢靜靜地聽著,神色愈發堅定。待大臣們爭論稍歇,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高聲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朕皆已考慮。但朕意已決,明洲鐵礦開發勢在必行!本土鐵礦雖有,但儲量與品質怎可與明洲相比?”
“諸位愛卿,鐵乃大明霸業根基。於軍,鑄堅兵利器,可拓疆守土;於農,製農具興耕,能富國裕民;於商,冶鐵成貨,促商貿盈府庫。”
但是鐵來之不易,大明一斤鐵礦石,爐火焚燒,千錘百煉,僅得三四兩,甚至更低,而明洲鐵礦石一斤,可得純鐵六兩五錢。是大明鐵礦石產出的一倍,可見其利潤之豐厚。
諸位愛卿,若是不信,可當庭試之!”
於是朱由檢命人各取兩地鐵礦石一斤,開爐驗證。
果不其然,大明產的鐵礦石僅得純鐵三兩八錢,明洲的鐵礦石得純鐵六兩六錢,高下立判。
這下子,整個朝堂都轟動了,作為封建王朝的高級官員,他們是知道鐵重要性,鐵和鹽乃是富國的基礎。
北方的少數民族就是因為缺少鐵,才受製於大明王朝,為了一口鐵鍋,不得不廉價用牛羊來換取。
內閣首輔李岩當即率領百官恭喜朱由檢。
“恭喜聖上,此乃大明之祥瑞,百姓富足之好兆頭,臣領銜百官,建議聖上以傾國之力,開發明洲鐵礦。”
朱由檢目光掃過工部尚書與戶部尚書,下令道:“工部、戶部即刻安排人手,全力配合朝廷。工部負責挑選能工巧匠,調集大批受過西洋教育的學生前往明洲;戶部籌備所需資金,確保開發順利進行。”
兩位尚書趕忙跪地領命:“臣遵旨!”
朱由檢又看向兵部尚書,嚴肅說道:“兵部需派遣精銳會同東洋海軍,護送開采人員,保障海上安全。切不可讓我大明子民在路途受半點驚擾。”
兵部尚書連忙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
“還有交通部,務必要在明洲修築一條鐵礦石的專運線,保證鐵礦石的運輸。”
安排完這一切,朱由檢麵對文武百官,大聲說道:“此次開發明洲鐵礦,是我大明崛起的關鍵契機。你們有沒有信心?大聲一點告訴朕!”
群臣見狀,紛紛跪地高唿:“陛下聖明!”
“給我再大聲一點!”朱由檢大喊。
“有信心!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40毫米的機關炮,那是防空用的,在中近距離對空中目標進行有效攔截,為艦艇提供防空保護。這個在一百年以內是用不到了,不用擔心。
導彈和魚雷也不敢用,因為用一個就少一個,無法補充,幸好也沒有什麽目標值得朱由檢動用導彈。
但是那個兩座四門雙聯裝127毫米的艦炮,總不能不用吧。
管不了那麽多了,先列裝東洋海軍再說,至於炮彈節約使用就是了。思前想後,朱由檢也隻能這樣安排了。
甭管咋樣,先讓東洋海軍熟悉一下該艦隊性能,為以後大規模列裝打下基礎。
至於另一艘30萬噸的鐵礦石運輸船,朱由檢把它送到自家的造船廠,抹去原先的名字,重新塗漆,畫上自己起的名字“旺財”。
於是朱氏企業集團的“旺財”號誕生了。
為了避免被原船東發現,打國際官司,這艘船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另一個世界,除非裝滿鐵礦石,才會靠岸亞洲大陸。
當然了,就算原船東找上門來,朱由檢也是不慫,這艘船我要定了。
朱由檢之所以要打撈這艘三十萬噸的鐵礦石運輸船,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朱由檢早就知道澳洲的鐵礦石含鐵量舉世無雙,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最高在百分之六十四以上。
澳洲,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大陸,宛如大自然慷慨饋贈的寶庫,蘊藏著舉世矚目的鐵礦石資源。其鐵礦石以高品位、低雜質聞名於世,仿佛是大地深處孕育出的黑色黃金,閃耀著無盡的商業價值。
朱由檢的設想是在明代開發挖掘澳洲鐵礦石,然後通過時空傳送到現代世界,無論是進行貿易還是自己冶煉加工,那價值就能得到最大的彰顯。
要知道,一船滿載三十萬噸的鐵礦石,在當今現代世界,其價值高達三千兩百多萬美元。而令人驚歎的是,生產一萬噸澳洲鐵礦石的成本,僅僅隻需十三萬美元。
如此推算,三十萬噸鐵礦石的總成本,也不過區區390萬美元。這其中所蘊含的利潤空間,簡直超乎想象!僅僅一船三十萬噸的鐵礦石,就能帶來高達2810萬美元的淨利潤,澳洲的鐵礦山,無疑就像是一座實實在在、永不枯竭的金山,蘊藏著無盡的財富。
發了,僅僅靠這澳洲的鐵礦石,我大明王朝就能世世代代的過上好日子。要知道後世的龍國,一年的鐵礦石進口量就在12億噸以上。大明王朝隻要能拿下龍國三分之一的市場就吃喝不愁了。
當然了,放在現代世界,理論上是不能淨賺2810萬美元的,至少要扣掉幾百萬美元的運費以及保險費用。
然而,朱由檢的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得天獨厚,擁有穿越時空的神奇能力以及隨身空間係統,這兩大“神器”讓他能夠輕鬆避開運費與保險費這兩項巨額開支。
如此一來,朱由檢隻需扣除必要的關稅,剩下的收益便全是實實在在的淨利潤。這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後世所有商家不具備的。這也讓朱氏企業集團在地球貿易中占盡先機,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他姥姥的,我還真特麽的是一個天才,連跨時空貿易都能想出來。”朱由檢不由得佩服自己起來。
隻要有了現代的采礦機械,開發澳洲鐵礦石應該不難,畢竟采礦這個行業已經很古老了,大家都很熟悉,隻是沒有實現現代化而已。
朱由檢決定召開大明的禦前會議,研究開發明洲(澳洲)鐵礦石的議案。
奉天殿內,氣氛凝重,一場關乎國家未來走向的禦前會議正拉開帷幕。
朱由檢高坐龍椅,目光如炬,環視群臣後,緩緩開口:“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是要商討開發明洲鐵礦石一事。朕已深思熟慮,明洲鐵礦資源豐富,若能加以利用,對我大明意義非凡。”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
戶部尚書徐繼祖率先站出,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計妙哉!明洲鐵礦若能開發,可為我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不僅能充實國庫,還能推動冶鐵、兵器製造等諸多行業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工部侍郎楊一亭附和:“陛下,明洲鐵礦石品質上乘,若能引入,我大明的工藝水平必將更上一層樓。這是提升國力的大好契機,萬不可錯過!”
然而,反對的聲音也接踵而至。
禮部尚書皺著眉頭,一臉憂慮:“陛下,明洲地域偏遠,遠在重洋之外。開發鐵礦,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長途跋涉,勞民傷財。況且我大明本土亦有鐵礦,何必舍近求遠,遠赴外海開采呢?”
此言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點頭讚同。兵部也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海外局勢複雜,貿然派人前往明洲,恐有諸多風險。將士們長途奔波,若遭遇不測,損失巨大。還望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兩派爭論不休,各執一詞。
朱由檢靜靜地聽著,神色愈發堅定。待大臣們爭論稍歇,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高聲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朕皆已考慮。但朕意已決,明洲鐵礦開發勢在必行!本土鐵礦雖有,但儲量與品質怎可與明洲相比?”
“諸位愛卿,鐵乃大明霸業根基。於軍,鑄堅兵利器,可拓疆守土;於農,製農具興耕,能富國裕民;於商,冶鐵成貨,促商貿盈府庫。”
但是鐵來之不易,大明一斤鐵礦石,爐火焚燒,千錘百煉,僅得三四兩,甚至更低,而明洲鐵礦石一斤,可得純鐵六兩五錢。是大明鐵礦石產出的一倍,可見其利潤之豐厚。
諸位愛卿,若是不信,可當庭試之!”
於是朱由檢命人各取兩地鐵礦石一斤,開爐驗證。
果不其然,大明產的鐵礦石僅得純鐵三兩八錢,明洲的鐵礦石得純鐵六兩六錢,高下立判。
這下子,整個朝堂都轟動了,作為封建王朝的高級官員,他們是知道鐵重要性,鐵和鹽乃是富國的基礎。
北方的少數民族就是因為缺少鐵,才受製於大明王朝,為了一口鐵鍋,不得不廉價用牛羊來換取。
內閣首輔李岩當即率領百官恭喜朱由檢。
“恭喜聖上,此乃大明之祥瑞,百姓富足之好兆頭,臣領銜百官,建議聖上以傾國之力,開發明洲鐵礦。”
朱由檢目光掃過工部尚書與戶部尚書,下令道:“工部、戶部即刻安排人手,全力配合朝廷。工部負責挑選能工巧匠,調集大批受過西洋教育的學生前往明洲;戶部籌備所需資金,確保開發順利進行。”
兩位尚書趕忙跪地領命:“臣遵旨!”
朱由檢又看向兵部尚書,嚴肅說道:“兵部需派遣精銳會同東洋海軍,護送開采人員,保障海上安全。切不可讓我大明子民在路途受半點驚擾。”
兵部尚書連忙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
“還有交通部,務必要在明洲修築一條鐵礦石的專運線,保證鐵礦石的運輸。”
安排完這一切,朱由檢麵對文武百官,大聲說道:“此次開發明洲鐵礦,是我大明崛起的關鍵契機。你們有沒有信心?大聲一點告訴朕!”
群臣見狀,紛紛跪地高唿:“陛下聖明!”
“給我再大聲一點!”朱由檢大喊。
“有信心!陛下聖明!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