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大明王朝頒布發行新的銀元作為流通貨幣困難重重。


    江南金陵,作為大明經濟重鎮,被選為銀元試行之地。應天府尹趙南星領命後,深感責任重大。


    他先在城中張貼告示,向百姓詳細說明銀元的優點與試行目的。然而,百姓們對此多持懷疑態度。“這銀元真能省了火耗?別是官府又想出的新花樣,變著法兒搜刮咱們的錢財。”街頭巷尾,議論聲不絕於耳。


    為了讓百姓盡快接受銀元,趙南星規定,在金陵城內,百姓繳納賦稅既可用傳統銀錠,也可用銀元,且以銀元繳納時,不再額外征收火耗。同時,官府在市場上以合理價格收購銀元,確保其流通順暢。


    起初,商戶們對銀元仍心存顧慮,交易時不願接受。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發現使用銀元的便利,且火耗確實省去不少,銀元逐漸被認可。


    在一家米鋪前,一位老婦人拿著銀元來買米。掌櫃接過銀元,仔細查看成色與重量,確認無誤後笑道:“這銀元果然方便,以後收銀子可省心多了。”


    然而,試行並非一帆風順。一些錢莊老板聯合起來抵製銀元,他們擔心銀元普及後,自己在銀錢兌換中的暴利將不複存在。他們暗中囤積銀元,抬高兌換價格,企圖擾亂市場。


    趙南星得知後,果斷出手。他一方麵嚴懲參與抵製的錢莊老板,查封其店鋪;另一方麵,加大銀元投放量,穩定市場價格。經過一番整治,金陵城的銀元流通逐漸走上正軌。


    為此,趙南星也得到了朱由檢的賞識,被升為南京戶部尚書。


    金陵試行銀元的消息傳到京城,朝中大臣們反應不一。一些保守派大臣仍堅持反對,他們向萬曆帝進言:“陛下,金陵試行銀元,雖看似省去火耗,但衝擊了傳統銀錠交易,擾亂了金融秩序。長此以往,恐引發更大混亂。”


    朱由檢聽後,心中也有些動搖,便命內閣首輔李岩前往金陵實地考察。李岩抵達金陵後,微服深入市井街巷,了解百姓對銀元的看法;又與商戶、錢莊老板交談,詢問銀元對商業的影響。


    在與一位絲綢商人交談時,商人說道:“李大人,這銀元著實方便。以前收碎銀,還得請人鑒定成色,計算火耗,麻煩得很。現在用銀元,一目了然,交易快捷,而且火耗沒了,成本也降低了。”


    李岩又來到鑄造局,看到鑄造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銀元質量上乘。他心中已有定論。


    迴到京城後,李岩如實向萬曆帝奏明:“陛下,金陵試行銀元,成效顯著。百姓負擔減輕,商業活動更加活躍,火耗之弊得到有效遏製。雖在試行過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但隻要加以引導和規範,銀元必能為我大明帶來諸多益處。”


    朱由檢聽後,終於下定決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銀元。


    火耗的省去,讓百姓的生活壓力大大減輕。農民手中有了更多的餘錢,用於購置農具、擴大生產。許多荒廢的農田重新被開墾,糧食產量逐年增加。


    商業也因銀元的流通變得更加繁榮。商人們交易時無需再為鑒定銀錠成色、計算火耗而煩惱,貿易成本降低,交易範圍不斷擴大。沿海地區的海外貿易更是蓬勃發展,銀元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大明的商品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


    大明王朝財政也得到了極大改善。以往被各級官吏侵吞的火耗銀,如今轉化為國庫的實際收入。有了充足的資金,朱由檢得以推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如加強邊防建設、興修水利工程等。


    在北方邊境,明軍裝備了更加精良的武器,防禦能力大大增強,抵禦了外敵的侵擾;在江南水鄉,新修的水利設施讓農田灌溉得到保障,旱澇保收。


    此刻的朱由檢站在紫禁城的城樓上,俯瞰著繁華的京城。他深知,銀元的推行隻是大明改革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堅信,隻要堅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大明帝國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但是僅僅推廣銀元還不夠,畢竟在這個時代,很多富豪還是傾向把銀子埋在地裏麵,既不流通,也不消費,也是造成大明銀荒的一個原因。


    要把這些富商埋在地下的白銀為帝國所用!


    結合銀元的發行,一個月後,在朱由檢的主持下,大明帝國銀行於京城盛大開業。


    開業當日,京城萬人空巷。銀行坐落於繁華的正陽門附近,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朱紅色的大門上,上書幾個金色的大字“大明帝國銀行”。門口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百姓們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聚著,都想一睹這新鮮事物的風采。


    戶部尚書徐大人親自前來主持開業儀式。他站在高台上,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父老鄉親們,今日這大明帝國銀行開業,乃是我大明的一樁盛事!這銀行啊,就如同咱大明經濟的定海神針,往後會給大家帶來數不盡的好處。當今聖上承諾,你們隻要把銀子存進去,就會有利息,存一萬塊銀元,年底就能拿迴一萬零三百塊銀元,存十年就能拿迴一萬三千塊銀元。”


    在銀行大廳內,一位名叫王二的小商販好奇地問櫃員:“這銀行到底是幹啥的?對咱老百姓有啥用?”櫃員微笑著解釋道:“王小哥,您平日裏做點小買賣,賺了錢放在家裏怕不安全吧?存到我們銀行就不一樣啦,不僅能給您保管得妥妥當當,還會按照一定比例給您利息,讓您的錢生錢。”


    王二撓撓頭,有些猶豫:“真有這好事?我咋覺得不太靠譜呢。”這時,一旁的徐大人接過話茬:“王二啊,你就放心吧。這銀行是咱朝廷開辦的,有皇家信譽做擔保,還能有假?你把錢存進來,就等於給你的財富上了把鎖。”王二聽了,心動不已,當即從懷裏掏出幾百塊銀元,辦理了存款手續。


    大明帝國銀行的開辦,很快傳遍了千家萬戶,很多富商都在商議,與其把銀子埋在地下不會下崽,不如把銀子放在銀行,既安全,又能收取不菲的利息。


    富商和官僚們以前把銀子埋在地下也是沒有辦法,過去的人不能露富,否則就會被人惦記,如今的帝國銀行承諾給儲戶保密身份,還付給利息,這些人都高興壞了。


    要知道那個時候,大明王朝也是有銀莊的,隻是存銀子還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異地存取更是費用高昂。


    如今隻要把銀子存進大明帝國銀行,隻要銀子夠多,異地存取根本就不收取任何費用,隻是要提前預約罷了。


    除了儲蓄,銀行的貸款業務也備受關注。在京城開布莊的孫掌櫃,一直想擴大生意,卻苦於資金不足。得知銀行有貸款業務,他趕忙來到銀行諮詢。


    孫掌櫃焦急地對櫃員說:“我這布莊想多進些好料子,再開幾家分店,可手頭銀子不夠,你們銀行能幫幫我不?”櫃員詳細詢問了孫掌櫃布莊的經營狀況後,說道:“孫掌櫃,您的布莊信譽良好,經營也穩定,符合我們的貸款條件。您隻需按照規定辦理手續,就能拿到貸款。”


    孫掌櫃激動地說:“這可真是及時雨啊!有了這筆錢,我就能把生意做大做強,到時候多雇些夥計,幹更大的事業。”


    銀行的貸款業務,不僅幫助了像孫掌櫃這樣的商人,也讓許多手工業者、農民受益。有了資金支持,手工作坊得以擴大生產規模,改進工藝;農民們也能購買更好的農具、種子,提高糧食產量。一時間,大明的各行各業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


    大明帝國銀行另一大好處就是,統一發行貨幣。以往,市場上貨幣種類繁多,銀子,西洋貨幣,銅錢等等,成色不一,交易時常常因貨幣兌換問題產生糾紛。如今,銀行發行統一規格的銀元,每枚銀元的重量、含銀量都有嚴格標準,大大方便了交易。


    在集市上,賣菜的張大娘高興地說:“以前收銀子,還得找行家看看成色,生怕收到假的或者成色不好的。現在好了,這銀行出的銀元,大家都信得過,交易起來省心多了。”


    而且,銀行通過調節銀元的發行量,穩定了物價。以往因貨幣混亂導致的物價飛漲現象得到了有效遏製,百姓的生活更加安穩。


    同時杜絕了官員以火耗的名義侵吞稅款,稅收環節更加簡便和透明。


    對於大明王朝的財政而言,銀行更是發揮了巨大作用。各地稅收通過銀行統一收繳,減少了中間環節的貪汙腐敗。同時,銀行還能為國家大型工程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正在修建的黃河水利工程,就得益於銀行的資金調配。工部尚書感慨地說:“以前修工程,資金籌集困難重重,還時常被各級官員克扣。現在有了銀行,資金能及時到位,工程進展順利多了。”


    大明帝國銀行的開辦,如同一股春風,吹遍了大明的每一個角落。它不僅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更穩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根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塞外一片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一片雪並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