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河大捷,李自成南逃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作者:塞外一片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鼐率3000精銳騎兵,瘋狂向明軍衝擊。
快衝擊到明軍陣前就感覺不對勁了,按正常打法離明軍快200步的時候,明軍就已經開始放箭了,可是明軍卻沒有任何動靜,太反常了。
“不管了,也許明軍嚇傻了。”
“既然明軍不放箭和放槍,我就放箭了。”
隨著張鼐的一聲令下,明軍在馬上開始準備放箭。
朱由檢這裏用望遠鏡看的真切,在200步距離上同時命令開槍。
幾乎是同一瞬間,戰場上槍聲響起。大順軍這麵是漫天箭雨,大明這麵是機槍子彈如瓢潑大雨一樣傾射向大順軍。
到底是子彈比箭快,當這些箭還沒有射到明軍身上,張鼐的三千精銳騎兵就已經有人慘叫連連,跌下馬來,渾身彈孔,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些倒下的騎兵被後麵的戰馬踩的稀巴爛,麵目猙獰。沒有主人的戰馬,從皮卡中間的空隙一衝而過。
這些士兵都是血肉之軀,就算身上有鎧甲,也抵擋不住子彈。子彈打在鎧甲上麵,如同穿過一張破紙,輕鬆就穿透了。
然而大順軍發射的利箭,卻穿不透明軍的防禦。
如今這些明軍,腳上是軍用大皮靴,頭上是鋼盔,身上全部身披兩層鎧甲,而且又躲在皮卡後麵,根本射不到,就算挨了一箭也射不透防禦。
這些箭射鋼盔上麵,沒有任何作用,除非對方是神箭手,專門射麵門和脖子。
但是這怎麽可能做的到?戰場也沒時間給你瞄準。
如此一來,戰場上幾乎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很多衝過來的闖王騎兵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射殺在戰場。
衝在前麵的士兵紛紛中彈到底,後麵的騎兵還是不停的向前衝。
因為這些騎兵一旦發起衝鋒,根本就停不住。
等張鼐發現大事不妙,準備調轉馬頭撤退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一顆子彈打在張鼐的胸口,張鼐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死亡的瞬間,張鼐腦海拂過當初吃不上飯,和闖王一起造反的一幕幕,和闖王十八騎出商洛山,攻下洛陽,打下開封,進入京城。山海關大戰。
這些場景腦海閃現 ,又漸漸的消失。耳邊隻有廝殺聲,張鼐逐漸閉上了眼睛。
隨著張鼐的落馬,終於有人感到了恐懼,可是隊人馬根本停不住,依然向前衝鋒。
結果就是被馬克沁機槍無情的收割。最後隻有隊伍後麵的一百多騎兵勒轉戰馬,向後逃竄。
可是這個距離上如何能夠逃脫,以馬克沁機槍的射程,隻要稍微調整一下角度,這些人很快倒了下去。
三千精銳騎兵,僅僅是一個衝鋒,就被一百挺馬克沁機槍消滅的一個不剩。
而我方隻有兩名名士兵受傷,一支利箭射中他的麵門,正中嘴唇,射掉兩顆門牙。從此變成了一個豁嘴。
另一個士兵被利箭劃過腦袋,射掉一個耳朵。
零死亡率,輕微受傷,換來對大順軍的全殲,這場大戰打的太過癮了。
麵對此情此景,全軍高唿。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朱由檢此刻在軍中的威望瘋狂上漲。
由於朱由檢提前把皮卡分散開,中間留了十米的距離讓戰馬通過,以避免戰馬的衝擊。
又提前吩咐槍口抬高,隻打騎兵不打戰馬,此時戰馬的存活率極高。
朱由檢命令預備隊收攏戰馬,同時把機槍隊列向前緩緩移動。
同時命令左右兩翼開始逼近,壓迫李自成大軍。
在李若璉和高文采左右兩翼的逼近下,闖軍開始混亂,此時有不少士兵在流彈的射擊下已經落馬倒地。
這個時候有人來報,小將張鼐率三千精銳騎兵應戰,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這一刻闖軍立刻大亂,有人拔馬就向後逃竄。被李自成手起刀落砍了幾人,方才穩住陣腳。
正慌亂間,又有人來報,說是後麵也發現大批明軍。此時李自成已經明白被包圍了。
如不突出包圍圈,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此時的李自成臨危不亂,對劉宗敏說:“汝候,此番敵人兇狠,張鼐的三千人已經全部陣亡,說不定前方的敵軍有火炮等大量火器,走正麵迴京城已經是不可能了。
走正麵就是死路一條,後麵就是滿清的追兵,也不能走。為今之計,就是你我分頭突圍,你攻左翼,走北路迴山西,我攻右翼,走南路進山西。
然後我派劉希堯率五千人正麵拖住明軍,能不能逃出去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就按闖王的吩咐,你我分頭突圍吧,山西再相聚。”
劉宗敏說完就帶著穀可成、左光先帶兵攻擊明軍左翼去了。
李自成則帶著大軍攻擊明軍的右翼。
因為有劉希堯的五千人馬在正麵搞小規模衝鋒,拖延時間,此時的李自成突圍時間還比較充裕。
這也得益於朱由檢對這些人沒有下死手,否則的話開頭就上迫擊炮,四麵機槍射擊,這些大順軍早就死了幾個來迴了。
朱由檢的內心裏麵,終究認為這些人都是漢人,都是自己人,真的全部消滅,心裏不忍。
這些人都是吃不上飯,才和李自成造反的,如果給他們活路,相信他們一定不願意做賊,會跟著朝廷走的。
此時的明軍的態勢是南北並進,左右夾擊。
最輕鬆的就是後麵,根本就很少有人向後麵逃竄,因為去後麵也是死,不死也得落入滿清的手裏。
壓力如今全在正麵和左右兩翼,正麵如今隻是小規模的衝鋒,幾乎是衝一次就死一個精光,以至於劉希堯這些人都在遠遠的觀望,打冷槍,射冷箭。
左翼,劉宗敏帶著穀可成和左光先,衝擊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敗下陣來,在戰場上留下大批的屍首。
第一次衝鋒最是猛烈,穀可成率一千騎兵衝了上去,隻逃迴不到一百士兵,而且穀可成還陣亡了。
最後劉宗敏和左光先不停的衝鋒,結果全部陣亡。劉宗敏部下群龍無首,於是放下抵抗,紛紛投降。
李自成這麽也不輕鬆,雖然對麵的李若璉隻有2000騎兵,並且裝備的是毛瑟98k步槍,但是這並不好打。
騎兵的機動性是很好的,闖軍離近了,他就跑開,迴頭繼續打你。
何況李自成一路奔逃,把大量的火炮都扔給了滿清,手裏隻有火銃和弓箭,這些武器奈何不了明軍。
李自成衝擊了兩次就發現不是辦法,如果繼續這樣玩下去,早晚全軍覆滅。
李自成想到,既然對方是明軍的旗號,那就拿出自己的底牌,明太子朱慈烺。
“快打出朱慈烺的旗號,綁架朱慈烺作為人質,左右大軍和我一起衝出去。”
李自成命人高唿明太子朱慈烺在此,你們不怕被誅九族就開槍吧,然後趁機衝擊李若璉的防線。
李若璉此時正在指揮手下射擊,突然發現陣線出現一個缺口,手下紛紛後退,連槍都不放了。
正疑惑間,有人來報。
“不好了,李大人!”
“李自成挾持了太子朱慈烺,開始衝擊防線,大家防不住呀,傷了太子可是要誅滅九族的呀!”
“如今皇上如此英武,我們不敢下手。”
李若璉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馬上堵上缺口,很可能傷到太子,一旦追究下來,我李若璉肯定腦袋落地。
要是李自成跑掉,我李若璉這輩子前程也就沒了。
李若璉趕緊命人拖住李自成,不要向太子大旗下麵射擊,隻射擊外麵的散兵遊勇。
然後拿起對講機聯係經武大帝朱由檢。
朱由檢聽到李自成挾持太子,也沒想到李自成會玩這一招。
雖然此時的朱由檢不是朱慈烺的親生父親,但他這個皇帝是實打實的。
崇禎生前名聲就不好,如果這次如果連太子一起射殺,就又給了東林口實,什麽不顧父子之情,殘忍殺子。
算了,就放過李自成這一迴,否則李自成一死,大順軍就會亂成一團,說不定又便宜了別人。
隻要李自成活著,這幫人就不會投降滿清和張獻忠,我就有時間慢慢收拾殘局。
至於朱慈烺,以後慢慢搭救。
想到這裏,於是命李若璉放李自成一條生路,但是要及時堵上口子,要把大部分人馬俘虜。
聽到對講機裏麵朱由檢的命令,李若璉讓手下把陣線打開一個缺口,放任李自成衝了過去。
戰場之上,李自成人馬為了逃命,都已經殺紅眼了。
突然之間發現李若璉這裏打開一個一百多米的大口子,李自成大軍瞬間就跑掉四千多人。
這四千多人都是李自成的親兵和精銳。
待他們跑掉後,李若璉命人馬上堵住缺口,猛烈射擊大順軍。
這些堵在缺口裏麵的不是精銳,裝備和李自成親兵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根本無法對抗李若璉。
看到李自成帶著親信大軍遠去,這些人漸漸絕望了,於是放下武器,放棄無謂的抵抗,開始聽天由命了。
整個戰場突然寂靜了下來,戰鬥已經結束了。
聽著對講機裏麵三個方向的指揮官傳來捷報,朱由檢笑了,命令打掃戰場。
快衝擊到明軍陣前就感覺不對勁了,按正常打法離明軍快200步的時候,明軍就已經開始放箭了,可是明軍卻沒有任何動靜,太反常了。
“不管了,也許明軍嚇傻了。”
“既然明軍不放箭和放槍,我就放箭了。”
隨著張鼐的一聲令下,明軍在馬上開始準備放箭。
朱由檢這裏用望遠鏡看的真切,在200步距離上同時命令開槍。
幾乎是同一瞬間,戰場上槍聲響起。大順軍這麵是漫天箭雨,大明這麵是機槍子彈如瓢潑大雨一樣傾射向大順軍。
到底是子彈比箭快,當這些箭還沒有射到明軍身上,張鼐的三千精銳騎兵就已經有人慘叫連連,跌下馬來,渾身彈孔,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些倒下的騎兵被後麵的戰馬踩的稀巴爛,麵目猙獰。沒有主人的戰馬,從皮卡中間的空隙一衝而過。
這些士兵都是血肉之軀,就算身上有鎧甲,也抵擋不住子彈。子彈打在鎧甲上麵,如同穿過一張破紙,輕鬆就穿透了。
然而大順軍發射的利箭,卻穿不透明軍的防禦。
如今這些明軍,腳上是軍用大皮靴,頭上是鋼盔,身上全部身披兩層鎧甲,而且又躲在皮卡後麵,根本射不到,就算挨了一箭也射不透防禦。
這些箭射鋼盔上麵,沒有任何作用,除非對方是神箭手,專門射麵門和脖子。
但是這怎麽可能做的到?戰場也沒時間給你瞄準。
如此一來,戰場上幾乎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很多衝過來的闖王騎兵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射殺在戰場。
衝在前麵的士兵紛紛中彈到底,後麵的騎兵還是不停的向前衝。
因為這些騎兵一旦發起衝鋒,根本就停不住。
等張鼐發現大事不妙,準備調轉馬頭撤退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一顆子彈打在張鼐的胸口,張鼐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死亡的瞬間,張鼐腦海拂過當初吃不上飯,和闖王一起造反的一幕幕,和闖王十八騎出商洛山,攻下洛陽,打下開封,進入京城。山海關大戰。
這些場景腦海閃現 ,又漸漸的消失。耳邊隻有廝殺聲,張鼐逐漸閉上了眼睛。
隨著張鼐的落馬,終於有人感到了恐懼,可是隊人馬根本停不住,依然向前衝鋒。
結果就是被馬克沁機槍無情的收割。最後隻有隊伍後麵的一百多騎兵勒轉戰馬,向後逃竄。
可是這個距離上如何能夠逃脫,以馬克沁機槍的射程,隻要稍微調整一下角度,這些人很快倒了下去。
三千精銳騎兵,僅僅是一個衝鋒,就被一百挺馬克沁機槍消滅的一個不剩。
而我方隻有兩名名士兵受傷,一支利箭射中他的麵門,正中嘴唇,射掉兩顆門牙。從此變成了一個豁嘴。
另一個士兵被利箭劃過腦袋,射掉一個耳朵。
零死亡率,輕微受傷,換來對大順軍的全殲,這場大戰打的太過癮了。
麵對此情此景,全軍高唿。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朱由檢此刻在軍中的威望瘋狂上漲。
由於朱由檢提前把皮卡分散開,中間留了十米的距離讓戰馬通過,以避免戰馬的衝擊。
又提前吩咐槍口抬高,隻打騎兵不打戰馬,此時戰馬的存活率極高。
朱由檢命令預備隊收攏戰馬,同時把機槍隊列向前緩緩移動。
同時命令左右兩翼開始逼近,壓迫李自成大軍。
在李若璉和高文采左右兩翼的逼近下,闖軍開始混亂,此時有不少士兵在流彈的射擊下已經落馬倒地。
這個時候有人來報,小將張鼐率三千精銳騎兵應戰,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這一刻闖軍立刻大亂,有人拔馬就向後逃竄。被李自成手起刀落砍了幾人,方才穩住陣腳。
正慌亂間,又有人來報,說是後麵也發現大批明軍。此時李自成已經明白被包圍了。
如不突出包圍圈,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此時的李自成臨危不亂,對劉宗敏說:“汝候,此番敵人兇狠,張鼐的三千人已經全部陣亡,說不定前方的敵軍有火炮等大量火器,走正麵迴京城已經是不可能了。
走正麵就是死路一條,後麵就是滿清的追兵,也不能走。為今之計,就是你我分頭突圍,你攻左翼,走北路迴山西,我攻右翼,走南路進山西。
然後我派劉希堯率五千人正麵拖住明軍,能不能逃出去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就按闖王的吩咐,你我分頭突圍吧,山西再相聚。”
劉宗敏說完就帶著穀可成、左光先帶兵攻擊明軍左翼去了。
李自成則帶著大軍攻擊明軍的右翼。
因為有劉希堯的五千人馬在正麵搞小規模衝鋒,拖延時間,此時的李自成突圍時間還比較充裕。
這也得益於朱由檢對這些人沒有下死手,否則的話開頭就上迫擊炮,四麵機槍射擊,這些大順軍早就死了幾個來迴了。
朱由檢的內心裏麵,終究認為這些人都是漢人,都是自己人,真的全部消滅,心裏不忍。
這些人都是吃不上飯,才和李自成造反的,如果給他們活路,相信他們一定不願意做賊,會跟著朝廷走的。
此時的明軍的態勢是南北並進,左右夾擊。
最輕鬆的就是後麵,根本就很少有人向後麵逃竄,因為去後麵也是死,不死也得落入滿清的手裏。
壓力如今全在正麵和左右兩翼,正麵如今隻是小規模的衝鋒,幾乎是衝一次就死一個精光,以至於劉希堯這些人都在遠遠的觀望,打冷槍,射冷箭。
左翼,劉宗敏帶著穀可成和左光先,衝擊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敗下陣來,在戰場上留下大批的屍首。
第一次衝鋒最是猛烈,穀可成率一千騎兵衝了上去,隻逃迴不到一百士兵,而且穀可成還陣亡了。
最後劉宗敏和左光先不停的衝鋒,結果全部陣亡。劉宗敏部下群龍無首,於是放下抵抗,紛紛投降。
李自成這麽也不輕鬆,雖然對麵的李若璉隻有2000騎兵,並且裝備的是毛瑟98k步槍,但是這並不好打。
騎兵的機動性是很好的,闖軍離近了,他就跑開,迴頭繼續打你。
何況李自成一路奔逃,把大量的火炮都扔給了滿清,手裏隻有火銃和弓箭,這些武器奈何不了明軍。
李自成衝擊了兩次就發現不是辦法,如果繼續這樣玩下去,早晚全軍覆滅。
李自成想到,既然對方是明軍的旗號,那就拿出自己的底牌,明太子朱慈烺。
“快打出朱慈烺的旗號,綁架朱慈烺作為人質,左右大軍和我一起衝出去。”
李自成命人高唿明太子朱慈烺在此,你們不怕被誅九族就開槍吧,然後趁機衝擊李若璉的防線。
李若璉此時正在指揮手下射擊,突然發現陣線出現一個缺口,手下紛紛後退,連槍都不放了。
正疑惑間,有人來報。
“不好了,李大人!”
“李自成挾持了太子朱慈烺,開始衝擊防線,大家防不住呀,傷了太子可是要誅滅九族的呀!”
“如今皇上如此英武,我們不敢下手。”
李若璉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馬上堵上缺口,很可能傷到太子,一旦追究下來,我李若璉肯定腦袋落地。
要是李自成跑掉,我李若璉這輩子前程也就沒了。
李若璉趕緊命人拖住李自成,不要向太子大旗下麵射擊,隻射擊外麵的散兵遊勇。
然後拿起對講機聯係經武大帝朱由檢。
朱由檢聽到李自成挾持太子,也沒想到李自成會玩這一招。
雖然此時的朱由檢不是朱慈烺的親生父親,但他這個皇帝是實打實的。
崇禎生前名聲就不好,如果這次如果連太子一起射殺,就又給了東林口實,什麽不顧父子之情,殘忍殺子。
算了,就放過李自成這一迴,否則李自成一死,大順軍就會亂成一團,說不定又便宜了別人。
隻要李自成活著,這幫人就不會投降滿清和張獻忠,我就有時間慢慢收拾殘局。
至於朱慈烺,以後慢慢搭救。
想到這裏,於是命李若璉放李自成一條生路,但是要及時堵上口子,要把大部分人馬俘虜。
聽到對講機裏麵朱由檢的命令,李若璉讓手下把陣線打開一個缺口,放任李自成衝了過去。
戰場之上,李自成人馬為了逃命,都已經殺紅眼了。
突然之間發現李若璉這裏打開一個一百多米的大口子,李自成大軍瞬間就跑掉四千多人。
這四千多人都是李自成的親兵和精銳。
待他們跑掉後,李若璉命人馬上堵住缺口,猛烈射擊大順軍。
這些堵在缺口裏麵的不是精銳,裝備和李自成親兵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根本無法對抗李若璉。
看到李自成帶著親信大軍遠去,這些人漸漸絕望了,於是放下武器,放棄無謂的抵抗,開始聽天由命了。
整個戰場突然寂靜了下來,戰鬥已經結束了。
聽著對講機裏麵三個方向的指揮官傳來捷報,朱由檢笑了,命令打掃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