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後來者居上
新婚夜竹馬叛亂後,她成了籠中雀 作者:向風相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語被季漾攔在屋外,她親手提著糕點,探著身子看向屋內問道:“季漾,溫鐸他不肯見我嗎?”
季漾剛要彎起唇角就被孟語狠狠踩了一腳,他咬著牙迴道:“我們殿下哪是側妃想見便能見的?”
“就是,阿鐸整日忙於公務,哪能什麽不相幹的人都要見上一見!”
施可黛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她被一大群宮人簇擁著,身上穿著蝶黃色格紋襦裙,更顯得一身青衣的孟語落魄非常。
施可黛走過來後便直接將孟語給擠到了旁邊,她抬頭看著屋簷,邊撫著頭上的石榴籽花紋流蘇邊說道:“本公主今日做了些糕點給阿鐸,你去告訴阿鐸一聲。”
季漾稱了句是後就進了書房請示溫鐸,臨關上屋門前他擔憂地看了一眼孟語。
施可黛轉身上下打量了孟語一番,眼中的得意毫不掩飾,“孟語,如今你什麽也不是,本公主曾經給了你享福的機會,可是你不珍惜。接下來,本公主會更加關照你的。”
施可黛一步步走向孟語,她逼視著孟語,阿桃想要擋在孟語麵前,卻被孟語攔了下來。
孟語看著施可黛突然笑了起來,“施可黛,你還是這般狂妄自大,看來溫鐸那一刀還是沒有讓你長個記性。”
施可黛隱隱有了要發怒的勢頭,孟語笑著冷冷哼了一聲,然後她貼近了施可黛的耳朵說道:“施可黛,我與溫鐸有著從小的情分。而你,拿什麽和我比?”
孟語說完後便打算離施可黛遠些,施可黛卻狠狠抓住了孟語的手臂低聲說道:“孟語,我雖晚於你認識阿鐸,但未必就不能壓你一頭。聽說你一直在找孟萱的下落,她就在我的手裏。”
“你......”
孟語還想拉著施可黛再問下去,季漾這時推開門走了出來,“九公主,殿下請您進去。”
施可黛得意地看著孟語,她隻施舍給了孟語一個眼神後就先走進了屋,孟語想跟在她身後一起進屋,卻再次被季漾給攔了下來。
“側妃,不要讓屬下為難。”
孟語欲言又止,她既委屈又覺得難看。最後,她隻能將食盒強塞給了季漾,“那你把這糕點交給他吧!隨他怎麽處置!”
看著孟語氣衝衝的背影,季漾實在沒有忍住笑出了聲,被孟語聽到後,她狠狠瞪了一眼季漾。
阿桃不解地看著有些陌生的季漾,隻覺得季漾與溫鐸都好似中了邪,不然怎麽會這樣對待孟語。
阿桃擔憂地跟在孟語身後,她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一邊走一邊喃喃念叨著,“難不成宮中的傳言都是真的?這怎麽可能?”
蠻猛山上偶爾會有幾聲短促的蟬鳴聲傳來,自李熠然剿匪之後,這裏仿佛成為了一座荒山。日頭高掛,依舊擋不住寒風陣陣刺骨,一個戴著粗麻兜帽的人獨自走上了蠻猛山。
在來人念出了上山暗號之後,關棠湘親自帶人趕了過來迎接。
“參見太子殿下。”
孟玄鈺雙手扶著欲要下跪迎接的關棠湘,“將軍不必多禮。”
關棠湘走在孟玄鈺身旁,他之前隻聽李熠然說起過孟玄鈺,今日得見其人,便覺得李熠然所言非虛。
他德才兼備,未來必會是一位仁君。俞朝有這樣一位賢明的太子在,關棠湘更加堅定了要擁護他複辟俞朝的決心。
從議事堂出來後天色已是很晚,關嗣安攏緊了身上的披風,他步履匆匆,才走到寢屋外便聽到裏麵傳來了嬰兒的哭鬧聲。
得知舒王謀反,京都城內都亂了套,關嗣安關緊了院門。茫茫夜色拉長了時間,讓人覺得格外難熬。但無論發生了多大事情,太陽依舊會從東方慢慢升起,直至照耀整片大地。
隨著黑夜中破出的那個亮色的口子逐漸擴大,京都城內逐漸恢複了平靜。在這場動亂中,許多人沒了性命,而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不知被誰丟在了關嗣安的院門前。
裹著他的繈褓上沾著許多不知是誰的血,小小的嬰兒哭聲漸弱,最終被關嗣安抱迴了屋中。
吳澄用熱水為嬰兒洗淨了身子,她抱著那嬰兒愛不釋手,最終他們將嬰兒留了下來,並為他取名為關複得。
在開了城門之後,他們夫妻二人帶著關複得離開了京都城,從小路上悄悄上了蠻猛山。
“得兒乖,看這是什麽,撥浪鼓。”
吳澄一邊搖著撥浪鼓一邊抱著關複得來迴踱步,關嗣安推門進來,吳澄看見他仿佛看見了救星。
“嗣安,你終於迴來了,你快來哄哄得兒,我是對他沒有辦法了。”
被關嗣安抱過來後,關複得的哭聲漸漸小了下來。吳澄一邊揉著自己發酸的手臂一邊不服氣地站在關嗣安身邊,“我每次都要哄他好久,怎麽他剛到了你懷裏就變得這麽乖?”
關嗣安小心翼翼地將睡熟的關複得放在了搖車裏,他拉起吳澄的手,帶她去了外間的桌台旁坐下。
關嗣安扶著吳澄坐了下來,他站在吳澄身後為她按著肩膀。桌上擺著三菜一湯,雖是簡單的菜式,但聞著格外誘人。就是以千金相換,吳澄都不會同意。
吳澄握住關嗣安的手,她拉著他坐下,“我們一同用飯。”
“好”,關嗣安從來都不會拒絕吳澄。
飯後,吳澄依偎在關嗣安的身上,她閉著眼睛滿足地說道:“嗣安,我很滿足目前的一切,我的身邊有你、有大哥,還有得兒。”
關嗣安握住了吳澄的手,兩人十指緊扣。
“阿澄,我也很是滿足。”
皎潔的白玉盤懸在天邊,它普照著大地上的所有人。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孟玄鈺獨坐在院中的石階上,他的下巴上冒出了許多青色的胡茬,發絲卻被他認真地用布繩束了起來。
從前,他穩坐東宮,從未想過自己還會有這樣逃亡的經曆。短短幾天,他親眼所見了許多未曾見過的場景,那些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至今,仍有許多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也有許多孩子成了棄兒、孤兒,他們目不識丁,隻能依靠乞討度日。
季漾剛要彎起唇角就被孟語狠狠踩了一腳,他咬著牙迴道:“我們殿下哪是側妃想見便能見的?”
“就是,阿鐸整日忙於公務,哪能什麽不相幹的人都要見上一見!”
施可黛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她被一大群宮人簇擁著,身上穿著蝶黃色格紋襦裙,更顯得一身青衣的孟語落魄非常。
施可黛走過來後便直接將孟語給擠到了旁邊,她抬頭看著屋簷,邊撫著頭上的石榴籽花紋流蘇邊說道:“本公主今日做了些糕點給阿鐸,你去告訴阿鐸一聲。”
季漾稱了句是後就進了書房請示溫鐸,臨關上屋門前他擔憂地看了一眼孟語。
施可黛轉身上下打量了孟語一番,眼中的得意毫不掩飾,“孟語,如今你什麽也不是,本公主曾經給了你享福的機會,可是你不珍惜。接下來,本公主會更加關照你的。”
施可黛一步步走向孟語,她逼視著孟語,阿桃想要擋在孟語麵前,卻被孟語攔了下來。
孟語看著施可黛突然笑了起來,“施可黛,你還是這般狂妄自大,看來溫鐸那一刀還是沒有讓你長個記性。”
施可黛隱隱有了要發怒的勢頭,孟語笑著冷冷哼了一聲,然後她貼近了施可黛的耳朵說道:“施可黛,我與溫鐸有著從小的情分。而你,拿什麽和我比?”
孟語說完後便打算離施可黛遠些,施可黛卻狠狠抓住了孟語的手臂低聲說道:“孟語,我雖晚於你認識阿鐸,但未必就不能壓你一頭。聽說你一直在找孟萱的下落,她就在我的手裏。”
“你......”
孟語還想拉著施可黛再問下去,季漾這時推開門走了出來,“九公主,殿下請您進去。”
施可黛得意地看著孟語,她隻施舍給了孟語一個眼神後就先走進了屋,孟語想跟在她身後一起進屋,卻再次被季漾給攔了下來。
“側妃,不要讓屬下為難。”
孟語欲言又止,她既委屈又覺得難看。最後,她隻能將食盒強塞給了季漾,“那你把這糕點交給他吧!隨他怎麽處置!”
看著孟語氣衝衝的背影,季漾實在沒有忍住笑出了聲,被孟語聽到後,她狠狠瞪了一眼季漾。
阿桃不解地看著有些陌生的季漾,隻覺得季漾與溫鐸都好似中了邪,不然怎麽會這樣對待孟語。
阿桃擔憂地跟在孟語身後,她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一邊走一邊喃喃念叨著,“難不成宮中的傳言都是真的?這怎麽可能?”
蠻猛山上偶爾會有幾聲短促的蟬鳴聲傳來,自李熠然剿匪之後,這裏仿佛成為了一座荒山。日頭高掛,依舊擋不住寒風陣陣刺骨,一個戴著粗麻兜帽的人獨自走上了蠻猛山。
在來人念出了上山暗號之後,關棠湘親自帶人趕了過來迎接。
“參見太子殿下。”
孟玄鈺雙手扶著欲要下跪迎接的關棠湘,“將軍不必多禮。”
關棠湘走在孟玄鈺身旁,他之前隻聽李熠然說起過孟玄鈺,今日得見其人,便覺得李熠然所言非虛。
他德才兼備,未來必會是一位仁君。俞朝有這樣一位賢明的太子在,關棠湘更加堅定了要擁護他複辟俞朝的決心。
從議事堂出來後天色已是很晚,關嗣安攏緊了身上的披風,他步履匆匆,才走到寢屋外便聽到裏麵傳來了嬰兒的哭鬧聲。
得知舒王謀反,京都城內都亂了套,關嗣安關緊了院門。茫茫夜色拉長了時間,讓人覺得格外難熬。但無論發生了多大事情,太陽依舊會從東方慢慢升起,直至照耀整片大地。
隨著黑夜中破出的那個亮色的口子逐漸擴大,京都城內逐漸恢複了平靜。在這場動亂中,許多人沒了性命,而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不知被誰丟在了關嗣安的院門前。
裹著他的繈褓上沾著許多不知是誰的血,小小的嬰兒哭聲漸弱,最終被關嗣安抱迴了屋中。
吳澄用熱水為嬰兒洗淨了身子,她抱著那嬰兒愛不釋手,最終他們將嬰兒留了下來,並為他取名為關複得。
在開了城門之後,他們夫妻二人帶著關複得離開了京都城,從小路上悄悄上了蠻猛山。
“得兒乖,看這是什麽,撥浪鼓。”
吳澄一邊搖著撥浪鼓一邊抱著關複得來迴踱步,關嗣安推門進來,吳澄看見他仿佛看見了救星。
“嗣安,你終於迴來了,你快來哄哄得兒,我是對他沒有辦法了。”
被關嗣安抱過來後,關複得的哭聲漸漸小了下來。吳澄一邊揉著自己發酸的手臂一邊不服氣地站在關嗣安身邊,“我每次都要哄他好久,怎麽他剛到了你懷裏就變得這麽乖?”
關嗣安小心翼翼地將睡熟的關複得放在了搖車裏,他拉起吳澄的手,帶她去了外間的桌台旁坐下。
關嗣安扶著吳澄坐了下來,他站在吳澄身後為她按著肩膀。桌上擺著三菜一湯,雖是簡單的菜式,但聞著格外誘人。就是以千金相換,吳澄都不會同意。
吳澄握住關嗣安的手,她拉著他坐下,“我們一同用飯。”
“好”,關嗣安從來都不會拒絕吳澄。
飯後,吳澄依偎在關嗣安的身上,她閉著眼睛滿足地說道:“嗣安,我很滿足目前的一切,我的身邊有你、有大哥,還有得兒。”
關嗣安握住了吳澄的手,兩人十指緊扣。
“阿澄,我也很是滿足。”
皎潔的白玉盤懸在天邊,它普照著大地上的所有人。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孟玄鈺獨坐在院中的石階上,他的下巴上冒出了許多青色的胡茬,發絲卻被他認真地用布繩束了起來。
從前,他穩坐東宮,從未想過自己還會有這樣逃亡的經曆。短短幾天,他親眼所見了許多未曾見過的場景,那些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至今,仍有許多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也有許多孩子成了棄兒、孤兒,他們目不識丁,隻能依靠乞討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