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甄遠道不讚成的看了一眼鄂敏又說道:“皇上英明我怎能不讚同,隻是年羹堯已死,皇上還這般嚴厲的處置他的黨羽,總覺得朝中彌漫著惴惴之氣啊。”
也不知道甄遠道是如何想的,但他這番話也讓鄂敏抓到了話裏的漏洞。
接著鄂敏開始套甄遠道的話,然而甄遠道並未察覺到鄂敏的意圖,話裏話外都是在同情汪景琦的家屬。
鄂敏見目的達到,便草草結束了對話。
甄遠道把鄂敏當同僚,而鄂敏卻想著怎麽套甄遠道的話,抓住他的錯處好把他擠下去,好讓自己再無競爭對手,讓女兒在後宮能平步青雲。
想來鄂敏不滿甄遠道已久了,畢竟自己可是滿臣的官員,卻一直被一個漢臣壓一頭那算什麽事。
鄂敏迴去後就暗中調查甄遠道,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可心驚。
甄遠道膽子大啊,私納罪臣之女,與其珠胎暗結,甚至將私生女送去嫡女身邊當婢女,如今還送進宮,這是一個父親能幹出來的事嗎?
光是這兩項的其中任一項就能將甄遠道罷官流放了,不過鄂敏不介意再添一把火。
但去告狀手裏必須有甄遠道不臣之心的證據,沒有證據那就偽造一份,順手的事。
鄂敏早就準備好了東西,準備利用甄遠道同情政敵這一說法來做文章。
接著鄂敏就約甄遠道出來,說棋盤街來了許多新貨,攛掇他去看看,也就讓甄遠道注意到了這本《古香亭詩集》。
然而這本詩集和汪景琦的《西征隨筆》不太一樣,其中歌頌年羹堯的內容隻占很小一部分,這也導致甄遠道並未察覺不妥,選擇拿迴家收藏。
然後鄂敏又想辦法誆騙過來,帶到皇上麵前,狀告甄遠道私自藏匿錢名世所著之書。
“你說錢名世有一本古亭香詩集?”
“是,就是這本,奴才也是從甄大人那裏知道的,甄大人得了這本詩集,覺得還不錯,便拿迴家去收藏。”
“但是奴才知道,錢名世與年羹堯是康熙年間同年中舉的舉人,關係甚密,錢名世既是罪臣年羹堯的好友,那麽他所做的詩集,想必也是大不敬的詩集了。”
皇上哪裏不知這其中有事,也並未輕易聽信鄂敏的挑唆,“那麽甄遠道是如何得到這本詩集的?棋盤街上能買到嗎?”
既然棋盤街都能買到,那代表很多人都能買到,既如此,甄遠道購買這本詩集也說明不了什麽。
“這詩集並未刊印,隻怕是錢名世的知己好友才能得到。”鄂敏還在不停往甄遠道身上安罪名。
“奴才也是在甄大人家見到,所以奴才費盡心機將這本詩集得到,想必甄大人是有特別喜歡的理由。”
“甄遠道和年羹堯素無往來,這也是朕知道的。”皇上又發出一個疑問。
況且甄家與年羹堯素來不睦,甄遠道還在扳倒年羹堯時立過大功,若要說甄遠道收藏這本詩集是為了年羹堯,他第一個不信。
見皇上發出疑問鄂敏也不慌亂,鎮定自若的迴答:“奴才也不得知,或許甄大人隻跟錢名世有所往來。”
“但是甄大人收藏這本詩集,隻怕另有深意。”
都說後宮算計環環相扣,然而前朝也不遑多讓。
雖然鄂敏提出年羹堯,但他也不是真的指望把兩人扯上關係,而是借著錢名世是年羹堯密友的身份,給他打上近朱者黑的名號,甄遠道與之往來那也不是個好人,引起皇上對甄遠道的反感。
“你說。”
“皇上,這本詩集中分陝旌旗,周召伯,從‘天鼓角漢將軍和中鼎靈樂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這兩句不僅是阿諛年羹堯之作,尤其後兩句,更是極力奉承被皇上囚禁的八爺九爺和十爺。”
鄂敏這番話正中皇上的雷區,手上翻閱著詩集看鄂敏說的那些詞。
這也讓皇上想起昔日與他爭奪過皇位的老八,畢竟年羹堯在他與老八之間左右搖擺過,凡是與跟老八扯上關係的人,都會引起皇上的重視。
但要說甄遠道勾結年羹堯,與允俄交好,那是說不通的,皇上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來。
更何況當初甄遠道對他下手的時候可是毫不留情,若說是甄遠道為了老八那還真沒有明確反駁的理由。
但鄂敏又說的頭頭是道,皇上難免有疑心,“你是說甄遠道收藏此詩集是因為同情老八和老十嗎?”
“奴才不知甄大人是否同情八爺十爺,但他收藏這本詩集就是對皇上決策的不敬。”
有了鄂敏的曲解,把白的都說成黑的,這下皇上不懷疑也要懷疑了。
隻是有一點皇上不明白,鄂敏與甄遠道並無私人恩怨,為何要彈劾甄遠道。
“鄂敏。”
“奴才在。”
“你跟甄遠道同僚共事一直和睦,為何要向朕提及此詩集的事呢兒?”
然而鄂敏的迴答堪稱完美,“奴才雖與甄大人共事,私下交情也不錯,但是奴才深沐皇恩,隻知效忠皇上,其餘私情奴才不敢混為一談。”
鄂敏想表達的隻有一個意思,我雖然與甄遠道關係好,也沒有陷害他的理由,純粹就是為了報效皇恩才會大義滅親,所以甄遠道確實是同情逆賊。
又聽見鄂敏猶猶豫豫的說:“此外奴才還有一事……”
“說!”
“奴才查到甄大人私納罪臣之女碧珠兒,後改名何綿綿,且二人育有一女,何綿綿去世後甄大人又將那小女接迴甄家,充作奴婢與甄貴人一起長大。”
“後來甄貴人入選後將那奴婢也一同帶進宮了,就是皇上的何常在。”
“啪!”
“放肆!”也不知皇上在是因為甄遠道同情逆賊而生氣,還是因為甄遠道私納罪臣之女還將人送進宮裏而生氣。
也不知道甄遠道是如何想的,但他這番話也讓鄂敏抓到了話裏的漏洞。
接著鄂敏開始套甄遠道的話,然而甄遠道並未察覺到鄂敏的意圖,話裏話外都是在同情汪景琦的家屬。
鄂敏見目的達到,便草草結束了對話。
甄遠道把鄂敏當同僚,而鄂敏卻想著怎麽套甄遠道的話,抓住他的錯處好把他擠下去,好讓自己再無競爭對手,讓女兒在後宮能平步青雲。
想來鄂敏不滿甄遠道已久了,畢竟自己可是滿臣的官員,卻一直被一個漢臣壓一頭那算什麽事。
鄂敏迴去後就暗中調查甄遠道,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可心驚。
甄遠道膽子大啊,私納罪臣之女,與其珠胎暗結,甚至將私生女送去嫡女身邊當婢女,如今還送進宮,這是一個父親能幹出來的事嗎?
光是這兩項的其中任一項就能將甄遠道罷官流放了,不過鄂敏不介意再添一把火。
但去告狀手裏必須有甄遠道不臣之心的證據,沒有證據那就偽造一份,順手的事。
鄂敏早就準備好了東西,準備利用甄遠道同情政敵這一說法來做文章。
接著鄂敏就約甄遠道出來,說棋盤街來了許多新貨,攛掇他去看看,也就讓甄遠道注意到了這本《古香亭詩集》。
然而這本詩集和汪景琦的《西征隨筆》不太一樣,其中歌頌年羹堯的內容隻占很小一部分,這也導致甄遠道並未察覺不妥,選擇拿迴家收藏。
然後鄂敏又想辦法誆騙過來,帶到皇上麵前,狀告甄遠道私自藏匿錢名世所著之書。
“你說錢名世有一本古亭香詩集?”
“是,就是這本,奴才也是從甄大人那裏知道的,甄大人得了這本詩集,覺得還不錯,便拿迴家去收藏。”
“但是奴才知道,錢名世與年羹堯是康熙年間同年中舉的舉人,關係甚密,錢名世既是罪臣年羹堯的好友,那麽他所做的詩集,想必也是大不敬的詩集了。”
皇上哪裏不知這其中有事,也並未輕易聽信鄂敏的挑唆,“那麽甄遠道是如何得到這本詩集的?棋盤街上能買到嗎?”
既然棋盤街都能買到,那代表很多人都能買到,既如此,甄遠道購買這本詩集也說明不了什麽。
“這詩集並未刊印,隻怕是錢名世的知己好友才能得到。”鄂敏還在不停往甄遠道身上安罪名。
“奴才也是在甄大人家見到,所以奴才費盡心機將這本詩集得到,想必甄大人是有特別喜歡的理由。”
“甄遠道和年羹堯素無往來,這也是朕知道的。”皇上又發出一個疑問。
況且甄家與年羹堯素來不睦,甄遠道還在扳倒年羹堯時立過大功,若要說甄遠道收藏這本詩集是為了年羹堯,他第一個不信。
見皇上發出疑問鄂敏也不慌亂,鎮定自若的迴答:“奴才也不得知,或許甄大人隻跟錢名世有所往來。”
“但是甄大人收藏這本詩集,隻怕另有深意。”
都說後宮算計環環相扣,然而前朝也不遑多讓。
雖然鄂敏提出年羹堯,但他也不是真的指望把兩人扯上關係,而是借著錢名世是年羹堯密友的身份,給他打上近朱者黑的名號,甄遠道與之往來那也不是個好人,引起皇上對甄遠道的反感。
“你說。”
“皇上,這本詩集中分陝旌旗,周召伯,從‘天鼓角漢將軍和中鼎靈樂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這兩句不僅是阿諛年羹堯之作,尤其後兩句,更是極力奉承被皇上囚禁的八爺九爺和十爺。”
鄂敏這番話正中皇上的雷區,手上翻閱著詩集看鄂敏說的那些詞。
這也讓皇上想起昔日與他爭奪過皇位的老八,畢竟年羹堯在他與老八之間左右搖擺過,凡是與跟老八扯上關係的人,都會引起皇上的重視。
但要說甄遠道勾結年羹堯,與允俄交好,那是說不通的,皇上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來。
更何況當初甄遠道對他下手的時候可是毫不留情,若說是甄遠道為了老八那還真沒有明確反駁的理由。
但鄂敏又說的頭頭是道,皇上難免有疑心,“你是說甄遠道收藏此詩集是因為同情老八和老十嗎?”
“奴才不知甄大人是否同情八爺十爺,但他收藏這本詩集就是對皇上決策的不敬。”
有了鄂敏的曲解,把白的都說成黑的,這下皇上不懷疑也要懷疑了。
隻是有一點皇上不明白,鄂敏與甄遠道並無私人恩怨,為何要彈劾甄遠道。
“鄂敏。”
“奴才在。”
“你跟甄遠道同僚共事一直和睦,為何要向朕提及此詩集的事呢兒?”
然而鄂敏的迴答堪稱完美,“奴才雖與甄大人共事,私下交情也不錯,但是奴才深沐皇恩,隻知效忠皇上,其餘私情奴才不敢混為一談。”
鄂敏想表達的隻有一個意思,我雖然與甄遠道關係好,也沒有陷害他的理由,純粹就是為了報效皇恩才會大義滅親,所以甄遠道確實是同情逆賊。
又聽見鄂敏猶猶豫豫的說:“此外奴才還有一事……”
“說!”
“奴才查到甄大人私納罪臣之女碧珠兒,後改名何綿綿,且二人育有一女,何綿綿去世後甄大人又將那小女接迴甄家,充作奴婢與甄貴人一起長大。”
“後來甄貴人入選後將那奴婢也一同帶進宮了,就是皇上的何常在。”
“啪!”
“放肆!”也不知皇上在是因為甄遠道同情逆賊而生氣,還是因為甄遠道私納罪臣之女還將人送進宮裏而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