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打開情報,上麵開頭寫道。


    冤家臣妾想你了。


    看過第一行字,劉協看向了在場幾人,環顧他們並沒有異樣,繼續的向下看去。


    你不用多想,這封密信臣妾加了三個火漆封印,加急中的加急。


    臣妾就是單純的想迴長安了。


    後麵又是一些情話,撩撥的劉協心裏直癢癢,在情話說完,終於進入了正題。


    和益州經過數次談判大家都對漢中郡歸屬問題有很大的意見。


    奉孝先生有些事情不能獨斷,已經隨益州使者一同前往長安,官方的文件不日即將抵達。


    臣妾現在還在漢中和張魯天師正在巴中的地區進行布置。


    等待有了一些眉目後也將帶天師一同返迴長安。


    你的上官。


    看著這封不倫不類的書信劉協略感頭疼,下麵的四人還在等待皇帝的訓話。


    於謙作為軍機處的閣員,一般探馬軍司之事大部分都是關乎軍事,上前幾步,想要接過劉協手中的密報。


    劉協尷尬的笑了笑,三五下就將密報收了起來。


    於謙也停止了腳步,訕笑一笑返了迴去。


    “探馬軍司來報,益州使團不日即將抵達長安。


    這次他們想要向朝廷拿迴漢中的歸屬權。”


    劉協雖然有係統,可是自從不能升級後,所能兌換的東西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無疑是雞肋。


    隨著戰爭的擴大,對於人力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現在他十年內平定內亂的設想已經很難實現。


    急於求成會辦壞事,朝廷的規劃就是拿下身為皇室成員的益州。


    曆史上劉焉就有不臣之心,對於拿下益州他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現在壓力最大的就是處處用兵,經濟和人口的問題。


    “陛下,臣議對待益州的使團使用拖字訣,能拖多久就拖多。”


    劉協當然知道他內心的想法,拖也是講究個技術的,一味的拖隻會增添雙方的矛盾,最終談判破裂,促使前線兵戎相見。


    “文若,拖多久?”


    “陛下,拖多久要取決於文和先生那邊西涼打多久。


    西涼一日不定,朝廷就不能專注出兵與益州。


    如若關東來犯,朝廷又要麵對兩線作戰的壓力。”


    魏征也及時奏秉。


    “陛下,咱們可以利用一下益州的派係。”


    “怎麽個講法?”


    “陛下,當年劉焉入住益州的時候益州本土的士族擁有著益州的絕對控製權。


    而後,劉焉引入外來士族,形成了東州派,他以東州派遏製本土士族。


    建立東州兵,消滅了一些犯上作亂的士族,這樣,劉焉才在益州站住了腳。


    這次劉焉過世,東洲派和益州本土派係聯合在了一起,擁立了相對軟弱的劉璋為主。


    朝廷可以利用東洲派和益州派的關係,打破益州的平衡,促使能平定益州。”


    東洲派、益州派。


    這兩個派係劉協還真有所了解,當初引劉備入川的好像的法正就是東洲派的代表。


    這也是當初劉備能快速平定益州的助力。


    在劉備平定西川後,又形成了一個新的派係,那就是老牌的荊州派。


    三個派係互相牽製,倒也讓劉備風光一時。


    兩位閣臣說了自己對於益州的見解,劉協看向了軍機處的於謙問道。


    “軍機處對軍事製衡有什麽建議嗎?”


    “陛下,臣讚同文若和魏征二位大人的建議,那就是拖字訣。


    朝廷以組織人員進行談判,以漢中的一些縣為籌碼進行拉扯,同時督促文和先生那邊的西涼攻略。


    朝廷伺機而動,同時試探東洲派和益州派連個派係對於劉璋的底線。


    看看能不能拉攏一個派係作為以後入川的支持者。


    這樣朝廷在入川的時候壓力會減少,而且能快速恢複益州的生產。”


    劉協坐在上麵沉思。


    劉璋暗弱,但是不是無能。


    對於益州他擔心的倒是不多,拿下益州朝廷有著九成的勝算。


    向荀彧和魏征二人說的關於如何分配東州派和益州派的利益才是重要的之事。


    劉協心中有了一些答案,對著幾人道:“這樣,朝廷委派於謙為和談的正使,楊修為副使,你們二人負責和談之事。


    不光和談,還要接洽一下使團,看看來人屬於哪個派係。


    不管是東洲派,還是益州派,隻要符合朝廷的利益就可以拉攏,拉攏一支打壓一支。”


    劉協站了起來,四人也跟著站起,陪在其身後。


    “文若,盡可能的恢複關中的生產,朕感覺距離一場大戰不遠了。”


    “臣,領旨。”


    “還有,探馬軍司在和五鬥米教天師張魯謀劃巴中郡,已經有了眉目。


    具體細節在信中沒有說太多,他們近期也會返迴長安。


    你們談判的時候也要結合一下他們的意見。”


    四人小心謹慎的跟隨在其身後。


    “臣等明白。”


    不知不覺中君臣五人走到了殿外,外麵一些宮女太監在忙碌著宮中的事務。


    長安已經進入了深秋,天氣漸漸的涼了起來,劉協將雙手伸進衣袖。


    “陛下,這次對益州的談判將會以和平為主,為朝廷爭取最少一年的時間。”


    “嗯,於謙,盡量爭取時間,朝廷需要一些時日恢複,但是也不能丟了朝廷的體麵。


    實在不行那就打,打到益州服為止。”


    “陛下,益州之事定下後,下一個目標您心中有打算嗎?”


    “益州平定了就給荊州的劉表下一道聖旨,讓他來京中任職吧。”


    劉協說完,後麵跟著的四人笑了笑。


    益州平定首當其衝的就是荊州,那個時候可以三路並進。


    “陛下,就怕劉表不來朝中任職。”


    “劉表守著荊州朕到也還是放心,不過畢竟他老了,而且荊州的富裕比的上三個關中,有了荊州錢糧的支持,朝廷對於平定關東更有勝算。


    於謙,這是國策,先益州,後荊州,再次是謀取全國。”


    “還有,隨著朝廷的地盤越來越大,治理起來也越來越需要人才,光靠士族子弟人才不夠用的,朕打算發布招賢令,隻要有一技之長,朝廷就將委以重任。


    文若,你這個招賢令你來執行。”


    “臣,領旨。”


    招賢令對於士族會有一些衝擊,不過影響不大,幾位大臣也不想因為這事得罪了劉協。


    安排完了所有事情,劉協也向著後宮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係統送我稱霸四件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塵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塵月並收藏三國:開局係統送我稱霸四件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