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同一時刻,趙光義麵色陰沉地迴到府邸。


    他一路七拐八繞,走進一間屋子。


    剛一進屋,他再也無法維持臉上的鎮定,咬牙切齒地低喝道:“該死!”


    跟在身後偷偷跟進來的幾名心腹紛紛低下頭去,大氣不敢出一口。


    這時,趙光義突然轉身,手指著其中一名心腹怒聲質問:“剛才為何不說話?”


    那名心腹心中暗罵一聲,用到自己了是小甜心,用不到了就罵人是不是?


    但身體卻不敢遲疑,急忙跪伏在地。


    趙光義卻並非蠢貨,他很快冷靜下來,暗自思忖片刻後,無奈地歎了口氣。


    轉頭看向眾人問道:“諸位可有何良策?”


    “殿下,如今之計唯有暫時忍耐,等待時機。”一名心腹小心翼翼地迴答。


    趙光義聞言,臉色越發難看,但最終還是勉強壓抑住情緒,緩緩點頭表示同意。


    那名倒黴的心腹趕緊補充道:“殿下,雖然此番失利,但我們仍有一定的根基和實力。隻要耐心等待,機會總會再來的。”


    趙光義深吸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麽,冥冥之中,感覺是離皇位最近的一次了。


    他眼神深邃,緩緩說道:“孤知道了,下去吧。”


    “是,殿下。”


    眾人齊聲應道,然後恭敬地退出房間。


    【天幕中,先是出現了一張地圖,上麵“明朝”兩個字格外顯眼】


    唐朝,


    自那天君臣共同商議出應對之策後,李世民便毫不猶豫地下令將其付諸實踐。


    這些日子以來,一切進展順利,並未出現大的波折。


    然而,由於安史之亂距今時間太遠,最終的結果究竟如何,就不好說了。


    就在此時,天幕再次顯現。


    李世民遙指天幕,感慨道:“宋朝疆域狹小,被少數民族所滅。而明朝能夠恢複如此規模,實屬不易啊!”


    朝堂之下,群臣們紛紛附和,表示讚同。


    【圖上有一個紅點,在瓦剌境內。然後天幕慢慢從紅點處擴大】


    【緊接著看到一個野外,有兩個人,一個人是少數民族打扮,另一個雖然穿著普通,但卻氣勢十足】


    【兩人似乎正在依依惜別,其中一個人說道:“朕……”】


    明朝,


    皇宮內,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走到崇禎皇帝麵前,輕聲說道:“陛下,天幕開始說本朝了。”


    崇禎皇帝一聽,立刻來了精神,一下子從座位上蹦了起來。


    但剛起身,身體便有些搖搖晃晃。


    王承恩大驚失色,急忙上前扶住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並無大礙,說道:“朕隻是看奏折時間長了些,無妨。”


    然而,王承恩卻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崇禎皇帝,隻見他的黑眼圈異常明顯,臉色也十分蒼白。


    王承恩憂心忡忡地勸道:“陛下,您還是休息一下吧!”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不必,先看看天幕再說。”


    王承恩無奈地點點頭,心中暗自歎息。


    【畫麵到此為止】


    【開始出現字幕】


    【不用奇怪,那個穿少數民族服飾的人是伯顏帖木兒,是瓦剌貴族】


    【而另外一個人,他並不是什麽反賊,而是真真正正的皇帝,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明朝,


    朱元璋瞪大眼睛:“這是在幹什麽?”


    隨後,他提高音量喊道:“老四!”


    朱棣……怎麽又是我?


    沒辦法,朱棣隻好迴答:“兒臣猜,或許是兩個民族和平共處?”


    但他自己心裏也沒底,畢竟皇帝親自簽署和約這種事很少,而且對方還隻是一個貴族。


    朱標在旁邊說:“或者隻是展示朋友之間的情意?”


    朱元璋皺著眉頭,心中充滿疑慮:“朕總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


    而且,那個乾隆說的話……”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也許你會問,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場景,一個皇帝怎麽會在這裏,這就要從頭說起了】


    【朱祁鎮作為朱棣的曾孫、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自幼接受著儒家教育的熏陶】


    【不可否認,皇室的教育資源相當優質】


    【但在眾多教導他的人之中,宦官王振對他產生的影響最為深遠,朱祁鎮對其十分敬畏】


    【然而,命運無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朱祁鎮的父皇在他年僅七歲多時便突然駕崩,這使得朱祁鎮不得不提前繼承皇位】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年幼的朱祁鎮茫然失措】


    【幸運的是,國家大事有太後和“三楊”等大臣們共同處理,局勢暫時得以維持穩定,並未出現皇帝被架空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祁鎮漸漸長大成人,三楊也退出了曆史舞台】


    【而王振的權力卻日益膨脹】


    【朱祁鎮對這位曾經的老師愈發信任有加,將其視為心腹之人】


    【王振這個人好大喜功,總是渴望建功立業,朱祁鎮在他的鼓動之下頻繁發動戰爭】


    明朝


    崇禎皇帝看著天幕,喃喃自語道:“若是當年沒有精銳盡失,情況或許會好很多……”


    說到這裏,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在議論祖宗,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於是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他忍不住將頭放在桌麵上,但沒過多久,就睡著了。


    【與此同時,明朝內部開始浮現出一些嚴重的問題】


    【土地兼並現象愈演愈烈,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社會矛盾激化】


    【而且軍隊的武備鬆弛,士兵們缺乏訓練,戰鬥力大幅下降】


    三國


    曹操終於穩定了後方局勢,心急如焚地趕迴前線。


    他的身影剛一出現,幾個心腹便紛紛上前拜見,唯獨其中一道身影與眾不同,並未行禮。


    這道身影顯得格外突兀,讓人不禁心生疑惑。


    曹操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


    他向眾人迴禮之後,目光落在了那道特殊的身影上,詢問道:“這位是……”


    隻見那道身影緩緩走到近前,曹操臉上的厭惡之情再次浮現。


    這時,劉曄走上前來,對曹操說道:“丞相,這位是荊州人士,名叫龐統,字士元。”


    接著,他壓低聲音,悄悄地在曹操耳邊說:“此人乃是鳳雛。”


    曹操一聽,頓時喜形於色,熱情地表示歡迎。


    龐統麵無表情,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見過丞相。”


    曹操笑著說:“有士元相助,攻破那周瑜小兒,指日可待了!”


    龐統依然麵無表情地迴答道:“丞相謬讚了。”


    一時間,氣氛輕鬆愉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遠的殷鴻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遠的殷鴻卓並收藏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