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嘉郡城。
漢嘉城池本就不大,幾萬人的一個小城,也隻是因為地理位置太重要,所以,才得以升縣為郡。
楊儀府邸。
說是府邸,其實很有點奢侈了,糟蹋了“府邸”這個詞兒,其實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家戶人家的小宅院。
不大的院落裏,有一棵大槐樹,幾乎占據了院落所有的天空,虯枝雜亂伸向空中,本來就不大的院落,連天空都顯得異常狹窄且忙碌。
深秋時節,槐葉飄零,隻是因為此地氣候特殊,尚有許多枝葉存了些青綠。但稀稀落落的,顯得落寞,早已沒了盛夏時節的繁華景象。
原本,搬來的時候,這槐樹上有一個老鴰窩,今春剛好孕育了一窩小鳥,此時都已經離開此窩,去了別處,隻留下一對老鳥,在此守候,仿佛不舍。
楊儀送走那最後一封給皇帝陛下的奏章後,一個人在書房坐了整整一個晚上。
他知道,自己的路,約摸就要到達終點了。
冷靜下來的楊儀,依然是那個能力卓越幹練通達的楊威公。這是好久以來難得的一段完全用於思考的時光,楊儀竟然想通了許多事情。
有雞鳴聲響起,天該亮了。
他知道,接下來,夫人會起床,然後,孩子也會起床。老家人楊安不用說,會準時起來,將小院子打掃得幹幹淨淨,並且會親自出門,趁著清晨人少,采買一些新鮮果蔬迴來。
整個小院子裏的人就這麽多,每個人每一天都會見麵很多次,但言語交流卻很少。
大家的話越來越少了。
在成都時,家人們已經發覺楊儀的精神出了問題。
是病,就得治。
可是在這個時代,一旦得了這個病,不僅僅是沒有得治,而且還將自己承受所有的後果。
這是時代的悲哀。
得這種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的人,或者受到重大挫折打擊沒法自我解脫出來的人,反正,普通老百姓幾乎不可能受到這種病的眷顧。
很不幸,楊儀得的,就是這種病。
一開始,家人都多次勸慰楊儀,但楊儀一直一意孤行,誰的話也聽不進去,更讓家人們始料不及的是,楊儀竟然當著本朝大司馬兵部尚書的麵,說出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來。
當“削職為民流放漢嘉”的聖旨傳來時,家人們相擁以抱喜極而泣,老爺竟然還有機會死裏逃生?!
他們跪地,衝著皇宮的方向磕頭不已,感念皇帝陛下寬宏大量。當然,楊儀過去所做的貢獻,也挽救了他一家人的性命。
一家人匆匆忙忙收拾了兩輛驢車,便離開成都府楊氏府邸。
等到了漢嘉郡後,匆匆忙忙安頓下來,楊儀卻又變得更加暴戾,也更加沉默寡言了。
他誰也不見。
漢嘉郡守前來,他一樣讓對方吃了閉門羹。
在朝廷大員的眼裏,楊儀說出如此叛逆的話語,其實就該族滅了,但皇帝陛下並沒有這樣做,這說明楊儀還有未來。所以,地方上有些官員也還會不時前來燒一下冷灶。
畢竟,死灰複燃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而且,其中有些是出自蔣琬費禕的授意,反正,大家都是一番好意,但卻統統被楊儀拒之門外,一概不見。
“沒有一個好鳥!”楊儀衝著樹上的老鴰窩狠狠吐了口痰,發出恨聲。
暴躁到無法抑製的時候,楊儀甚至找了一根竹竿來,氣哼哼地要把那鳥窩給捅下來。其實竹竿不夠長,根本就夠不到鳥窩,但楊儀一旦犯病時,就拿竹竿來,到處亂打亂舞一番,倒是經常嚇得老鴰站在枝頭呱呱叫不停,一人二鳥,相互對峙。
楊儀將最後一封奏章發出去後,他自己也知道,屬於他楊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後悔嗎?
說不上。
隻是有許多遺憾,但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這又如何?
兒子楊銳和女兒楊靜進來給老爹請安。
楊儀僅有一子一女,膝下再無所出。襄陽老家那邊,除了一個老家人楊安之外,也沒有族人前來投奔。
兒子楊銳本來也在軍中任職,不大不小的一個官職,還過得去,對得起他的能力,畢竟這不是一個有傑出才能的孩子,與老爹楊儀的驚才豔豔相比,可以說是相當的平庸了。
軍中大佬們因為楊儀的存在,多少還是給予了楊銳不少的照顧,所以,雖說沒有大的立功機會,但平穩過渡,穩定上升,終歸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此次,因為老爹的事情,兒子楊銳也受到牽連,一起被削職為民,流放漢嘉。
一開始,楊銳對老爹的做法也是充滿的憤恨,不解。
但是,畢竟父子連心,一段時間後,也就認命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既然能夠子隨父貴,自然也可以子隨父賤,當父親受到處罰時,兒子也一樣跑不掉。
楊銳看到父親那張疲憊蒼白的臉,就知道他又一夜未眠。
夜不成寐,已經成為父親的常態,楊銳心疼也好,傷心也罷,但卻無濟於事。父親的執拗,讓他一籌莫展無可奈何,唯有沮喪。
但父親就是他楊家的天,就是他楊家的地,就是最大的存在。楊銳幾乎不敢想象,假如父親不在了,他楊家還能剩下些什麽。
“父親,我去給您端盆洗臉水,您洗漱一下,趕緊休息去吧。”
“哦——”楊儀像是忽然從夢中醒來似的,“早上了?哦——銳兒,你去吧,不要管為父了,我想再坐一會兒。”
楊銳給父親換了一杯熱茶,看著渾渾噩噩的老父親,深深地歎了口氣,走了出去。
在父親麵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父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楊銳自然知道原因,父親的性格缺陷,都已經是蜀漢朝堂公開的秘密。
楊銳甚至還從老管家楊安那裏知道了一些趙正的事情。
但是,趙正卻早已經不知去向。
楊銳也想找些關係,走走門路,試圖挽救一下父親,改善一下一家人的際遇,否則,這樣下去,父親的路,還能走多遠,真是一個未知數。
但楊銳卻發現他根本就不知道去找誰。
他既不屬於蜀漢精英年輕人的那一派,比如張翼張嶷等人,也不屬於豪門紈絝的那一派,比如包子李球等人。與益州土著更是一點關係沒有。
這就尷尬了。
自己認識的也就是軍中中低級官員這一階層,仨貓倆狗的,想要在父親楊儀的事情上插一手一腳,說實話,即便他們有這個膽子,卻沒有這個能力。
他試圖去尚書令蔣琬大人的府上走一遭,大家畢竟都是老荊州人的一脈,但思來想去,卻自覺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去了,又能說些什麽呢?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說什麽。
“送禮?切——”誰不知道蔣琬費禕執政之清貧廉潔,早已經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人家家裏連老鼠都養不起的,你送禮去,不僅打人家的臉,甚至自己也連臉都不要了?
人家沒有落井下石,沒有就著父親那大逆不道的言語機會將楊府一棍子徹底打死,已經是額外開恩,已經給足了父親情分,你還要人家怎樣?
楊銳心裏沉痛,但他哪裏知道,都已經被流放到漢嘉了的父親楊儀又一封奏章上去,將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怎樣的滅頂之災。
楊銳不僅要關注父親的狀況,還要關注母親的身體,母親常年生病,也不知道,還能捱多久。假如父親不在了,母親又能堅持幾天?
妹子……
嗯,現在哪裏有心思關注到她咧。
楊銳覺得好無助。他甚至有點恨自己了,恨自己無能,無力。
楊儀迷迷糊糊地又枯坐了一整天。
他的思緒又斷斷續續地迴到了北伐前線,和諸葛丞相一起時,他曾經是多麽地意氣風發,自己的才能在這裏才有盡情施展的機會,幾萬十幾萬大軍的物質調度、輜重分配、軍紀督查、獎懲稽核……一切,都是自己親自主持,將軍們看向他的眼神,也無一不帶著尊敬。
從何時起,自己開始放縱了自己的脾氣呢?
又是從何時起,自己和魏延開始了義氣之爭呢?
再又是何時起,自己在和魏延的義氣之爭中,用上了計謀手段呢?
……
一想到魏延,楊儀的心裏就不由得一陣狂跳。
每次想到魏延,他的表現都是如此。
為什麽呢?
魏延,屍骨早已經無存了吧。
那具無頭屍體,早該不知去向了,而那首級呢?楊儀忽然發覺自己竟然不知道魏延的頭顱最後的去向了。
是給了魏氏侯府?還是朝廷草草埋葬了事?
怎麽就記不起來了呢?
還有,為什麽陛下一再拒絕對魏氏進行清算?
為什麽包圍魏氏侯府的是親手殺死魏延的馬岱?而馬岱為什麽又好像成了魏氏侯府的保護神……
這一樁樁,一件件,一片片……在楊儀的眼前閃過,讓他既心驚膽戰,又迷惑不解。
過去,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情,他隻執著於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對魏氏的清算,對於這些細節,反倒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
今天,渾渾噩噩朦朦朧朧之際,這些畫麵不請自來,自動跑到他的腦子裏,情難自禁,他像是一個被精神枷鎖捆綁得牢牢的犯人,注定要被這些情節折磨千遍萬遍。
楊儀不堪其擾,他想掙脫,想逃走,想將這些畫麵全部從腦海中趕走,他不想再在這上麵耗費心神,他想要一個清淨的腦海……但是,他做不到,他逃不掉,避不開。
某一時刻,他甚至想大叫大吼大罵,他想摔打這麵前的一切,但是,他發現自己像在夢魘之中,明明知道是一場夢,他卻身在其中,難以自拔。
他什麽也做不了。
忽然,他看見了魏延。
魏延手提一把大刀,兇神惡煞地上前一步揪住楊儀的胸襟,吼道:“楊威公,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楊儀想掙紮,想分辯,想逃走,但是,他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無,手足冰涼,乏力,眼見著魏延張開血盆大口,就要將他的整個腦袋咬在口中,魏延仿佛還另外有一張嘴巴,還能說出話來,道:“楊威公,你完蛋了,哈哈哈,哈哈哈,你完蛋了啊,楊威公——”
終於,老家人楊安端了一盆洗臉水進來,總算是將楊儀從夢魘之中解救出來。
楊安被嚇得不輕,因為老爺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瞠目結舌,大汗淋漓的……如遭附體一般。
他連忙放下水盆,拍打著楊儀,連聲大叫“老爺,老爺!”
楊儀渾身一震,終於逃離了夢魘,就此癱軟在椅子上,像一隻被丟在灘塗上的魚,張大嘴巴,大口大口吐著長氣。
夫人也進來了,看著楊儀,臉上一片悲傷神色,卻是什麽話也沒有說。
夫人端來了一碗稀粥,一點鹽菜,一點青菜。
最近,丈夫的飯食下降得厲害,夫人看在眼裏,痛在心中,卻也一點辦法也沒有。
丈夫好像著了魔一般,經常是半天不說話,有時候卻忽然將桌子上的物什全部丟在地上,摔個稀巴爛。
該說的話都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可沒有人能改變丈夫分毫。
楊安將濕毛巾附在老爺的臉上,細細地將他的臉、下巴、脖子全部擦拭一遍,再一遍,皮膚上的每一個褶皺,都仔細擦拭多遍。甚至連每一個胡須,都細細地擦洗了一遍。
楊安還將他的發絲打散,用濕毛巾擦拭一遍,然後,再拿來木梳子,認真地給他紮好。
整個過程中,楊儀都一動不動,任楊安施為。
老夫人將稀粥調好溫度,一勺一勺地喂給楊儀吃下去。
終於,一碗稀粥吃完,楊儀的臉上才正常了些,有了些許的紅潤。
楊銳也早已經進來,幫著收拾屋子,並且打開窗戶,此刻,天已放亮,大家皆無言,滿室皆靜默。
屋外樹上,偶爾傳來“嘎——”的一聲,那是老鴰在叫。
老鴰叫,禍事到。
這是農村諺語。
楊銳一早就說要把老鴰窩徹底清理掉,但楊儀卻製止了兒子的無謂舉動:“人家還比咱們先來在此安家的呢?為什麽要趕人家走?要走,也該是我們走咧。”
此時,老鴰再叫,楊銳再也忍耐不住,當即便要出去找竹竿將其趕走了事,卻再次被父親製止了。
往日裏,楊儀經常和烏鴉對峙的,今天,他卻像根本就沒有發生過那些事情一樣。
楊靜也來了,隻是蹲在地上,默默地幫助收拾屋子,緊抿著雙唇,盡量讓自己的情緒不要有太大波動,免得引起老父親的不適。但紅腫的雙眼,早已經暴露了她曾經的悲傷。
楊儀握住夫人的手,說道:“夫人呐,我對不起你,也對不起孩子啊。”
夫人的眼淚差點就流了下來,但是,她知道,現在可不是流淚的時候,更不能當著丈夫的麵流淚,否則,對於丈夫的精神更不利。
夫人也緊緊握住楊儀的手,道:“老爺多慮了,咱們一家人這不是在一起,好好的麽?銳兒,不也很好的麽?”
楊儀喃喃地道:“好,好,好就好——”
“夫人呐,你以後,要受苦嘍……”
就在這時候,老楊安急匆匆地進來,神色顯得很是慌張,結結巴巴地說道:“老,老,老爺,有客來訪。”
楊儀倒是一驚,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裏早被自己折騰得鬼影子也沒有一個,哪裏還會有客來訪?
自從自己失勢以來,門前冷落鞍馬稀。再加上自己連郡守也給拒之門外,也就再無一人登門了。
“是哪位客人?說來聽聽——”
楊儀的話語中,竟然流露出許多戲謔玩味兒的味道來。
“老爺,是……是……”楊安好像不敢說出那個客人的名字一般。
“是誰?你這是怎麽了?莫非是惡鬼登門不成?”
楊儀本來是玩笑的一句,且帶有濃厚的自嘲的意味兒,誰知道,楊安聽到“惡鬼”二字,渾身就是一顫,臉色更加煞白,要不是手撐著桌子一角,整個人幾乎攤倒在地。
勉強穩住身形,楊安終於鼓足勇氣惴惴不安地說道:“老爺,是,是征西大將軍南鄭侯魏侯爺。”
楊銳和楊靜,以及夫人,都愣在當場。
隻有楊儀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楊安。他覺得自己最近的一係列機遇,著實將老楊安給嚇傻了,竟然連“魏延”這兩個字都說出來了。
好久,他才一字一句地問:“楊安,你確認你說的是——魏延?”
漢嘉城池本就不大,幾萬人的一個小城,也隻是因為地理位置太重要,所以,才得以升縣為郡。
楊儀府邸。
說是府邸,其實很有點奢侈了,糟蹋了“府邸”這個詞兒,其實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家戶人家的小宅院。
不大的院落裏,有一棵大槐樹,幾乎占據了院落所有的天空,虯枝雜亂伸向空中,本來就不大的院落,連天空都顯得異常狹窄且忙碌。
深秋時節,槐葉飄零,隻是因為此地氣候特殊,尚有許多枝葉存了些青綠。但稀稀落落的,顯得落寞,早已沒了盛夏時節的繁華景象。
原本,搬來的時候,這槐樹上有一個老鴰窩,今春剛好孕育了一窩小鳥,此時都已經離開此窩,去了別處,隻留下一對老鳥,在此守候,仿佛不舍。
楊儀送走那最後一封給皇帝陛下的奏章後,一個人在書房坐了整整一個晚上。
他知道,自己的路,約摸就要到達終點了。
冷靜下來的楊儀,依然是那個能力卓越幹練通達的楊威公。這是好久以來難得的一段完全用於思考的時光,楊儀竟然想通了許多事情。
有雞鳴聲響起,天該亮了。
他知道,接下來,夫人會起床,然後,孩子也會起床。老家人楊安不用說,會準時起來,將小院子打掃得幹幹淨淨,並且會親自出門,趁著清晨人少,采買一些新鮮果蔬迴來。
整個小院子裏的人就這麽多,每個人每一天都會見麵很多次,但言語交流卻很少。
大家的話越來越少了。
在成都時,家人們已經發覺楊儀的精神出了問題。
是病,就得治。
可是在這個時代,一旦得了這個病,不僅僅是沒有得治,而且還將自己承受所有的後果。
這是時代的悲哀。
得這種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的人,或者受到重大挫折打擊沒法自我解脫出來的人,反正,普通老百姓幾乎不可能受到這種病的眷顧。
很不幸,楊儀得的,就是這種病。
一開始,家人都多次勸慰楊儀,但楊儀一直一意孤行,誰的話也聽不進去,更讓家人們始料不及的是,楊儀竟然當著本朝大司馬兵部尚書的麵,說出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來。
當“削職為民流放漢嘉”的聖旨傳來時,家人們相擁以抱喜極而泣,老爺竟然還有機會死裏逃生?!
他們跪地,衝著皇宮的方向磕頭不已,感念皇帝陛下寬宏大量。當然,楊儀過去所做的貢獻,也挽救了他一家人的性命。
一家人匆匆忙忙收拾了兩輛驢車,便離開成都府楊氏府邸。
等到了漢嘉郡後,匆匆忙忙安頓下來,楊儀卻又變得更加暴戾,也更加沉默寡言了。
他誰也不見。
漢嘉郡守前來,他一樣讓對方吃了閉門羹。
在朝廷大員的眼裏,楊儀說出如此叛逆的話語,其實就該族滅了,但皇帝陛下並沒有這樣做,這說明楊儀還有未來。所以,地方上有些官員也還會不時前來燒一下冷灶。
畢竟,死灰複燃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而且,其中有些是出自蔣琬費禕的授意,反正,大家都是一番好意,但卻統統被楊儀拒之門外,一概不見。
“沒有一個好鳥!”楊儀衝著樹上的老鴰窩狠狠吐了口痰,發出恨聲。
暴躁到無法抑製的時候,楊儀甚至找了一根竹竿來,氣哼哼地要把那鳥窩給捅下來。其實竹竿不夠長,根本就夠不到鳥窩,但楊儀一旦犯病時,就拿竹竿來,到處亂打亂舞一番,倒是經常嚇得老鴰站在枝頭呱呱叫不停,一人二鳥,相互對峙。
楊儀將最後一封奏章發出去後,他自己也知道,屬於他楊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後悔嗎?
說不上。
隻是有許多遺憾,但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這又如何?
兒子楊銳和女兒楊靜進來給老爹請安。
楊儀僅有一子一女,膝下再無所出。襄陽老家那邊,除了一個老家人楊安之外,也沒有族人前來投奔。
兒子楊銳本來也在軍中任職,不大不小的一個官職,還過得去,對得起他的能力,畢竟這不是一個有傑出才能的孩子,與老爹楊儀的驚才豔豔相比,可以說是相當的平庸了。
軍中大佬們因為楊儀的存在,多少還是給予了楊銳不少的照顧,所以,雖說沒有大的立功機會,但平穩過渡,穩定上升,終歸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此次,因為老爹的事情,兒子楊銳也受到牽連,一起被削職為民,流放漢嘉。
一開始,楊銳對老爹的做法也是充滿的憤恨,不解。
但是,畢竟父子連心,一段時間後,也就認命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既然能夠子隨父貴,自然也可以子隨父賤,當父親受到處罰時,兒子也一樣跑不掉。
楊銳看到父親那張疲憊蒼白的臉,就知道他又一夜未眠。
夜不成寐,已經成為父親的常態,楊銳心疼也好,傷心也罷,但卻無濟於事。父親的執拗,讓他一籌莫展無可奈何,唯有沮喪。
但父親就是他楊家的天,就是他楊家的地,就是最大的存在。楊銳幾乎不敢想象,假如父親不在了,他楊家還能剩下些什麽。
“父親,我去給您端盆洗臉水,您洗漱一下,趕緊休息去吧。”
“哦——”楊儀像是忽然從夢中醒來似的,“早上了?哦——銳兒,你去吧,不要管為父了,我想再坐一會兒。”
楊銳給父親換了一杯熱茶,看著渾渾噩噩的老父親,深深地歎了口氣,走了出去。
在父親麵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父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楊銳自然知道原因,父親的性格缺陷,都已經是蜀漢朝堂公開的秘密。
楊銳甚至還從老管家楊安那裏知道了一些趙正的事情。
但是,趙正卻早已經不知去向。
楊銳也想找些關係,走走門路,試圖挽救一下父親,改善一下一家人的際遇,否則,這樣下去,父親的路,還能走多遠,真是一個未知數。
但楊銳卻發現他根本就不知道去找誰。
他既不屬於蜀漢精英年輕人的那一派,比如張翼張嶷等人,也不屬於豪門紈絝的那一派,比如包子李球等人。與益州土著更是一點關係沒有。
這就尷尬了。
自己認識的也就是軍中中低級官員這一階層,仨貓倆狗的,想要在父親楊儀的事情上插一手一腳,說實話,即便他們有這個膽子,卻沒有這個能力。
他試圖去尚書令蔣琬大人的府上走一遭,大家畢竟都是老荊州人的一脈,但思來想去,卻自覺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去了,又能說些什麽呢?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說什麽。
“送禮?切——”誰不知道蔣琬費禕執政之清貧廉潔,早已經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人家家裏連老鼠都養不起的,你送禮去,不僅打人家的臉,甚至自己也連臉都不要了?
人家沒有落井下石,沒有就著父親那大逆不道的言語機會將楊府一棍子徹底打死,已經是額外開恩,已經給足了父親情分,你還要人家怎樣?
楊銳心裏沉痛,但他哪裏知道,都已經被流放到漢嘉了的父親楊儀又一封奏章上去,將會給這個家庭帶來怎樣的滅頂之災。
楊銳不僅要關注父親的狀況,還要關注母親的身體,母親常年生病,也不知道,還能捱多久。假如父親不在了,母親又能堅持幾天?
妹子……
嗯,現在哪裏有心思關注到她咧。
楊銳覺得好無助。他甚至有點恨自己了,恨自己無能,無力。
楊儀迷迷糊糊地又枯坐了一整天。
他的思緒又斷斷續續地迴到了北伐前線,和諸葛丞相一起時,他曾經是多麽地意氣風發,自己的才能在這裏才有盡情施展的機會,幾萬十幾萬大軍的物質調度、輜重分配、軍紀督查、獎懲稽核……一切,都是自己親自主持,將軍們看向他的眼神,也無一不帶著尊敬。
從何時起,自己開始放縱了自己的脾氣呢?
又是從何時起,自己和魏延開始了義氣之爭呢?
再又是何時起,自己在和魏延的義氣之爭中,用上了計謀手段呢?
……
一想到魏延,楊儀的心裏就不由得一陣狂跳。
每次想到魏延,他的表現都是如此。
為什麽呢?
魏延,屍骨早已經無存了吧。
那具無頭屍體,早該不知去向了,而那首級呢?楊儀忽然發覺自己竟然不知道魏延的頭顱最後的去向了。
是給了魏氏侯府?還是朝廷草草埋葬了事?
怎麽就記不起來了呢?
還有,為什麽陛下一再拒絕對魏氏進行清算?
為什麽包圍魏氏侯府的是親手殺死魏延的馬岱?而馬岱為什麽又好像成了魏氏侯府的保護神……
這一樁樁,一件件,一片片……在楊儀的眼前閃過,讓他既心驚膽戰,又迷惑不解。
過去,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情,他隻執著於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對魏氏的清算,對於這些細節,反倒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
今天,渾渾噩噩朦朦朧朧之際,這些畫麵不請自來,自動跑到他的腦子裏,情難自禁,他像是一個被精神枷鎖捆綁得牢牢的犯人,注定要被這些情節折磨千遍萬遍。
楊儀不堪其擾,他想掙脫,想逃走,想將這些畫麵全部從腦海中趕走,他不想再在這上麵耗費心神,他想要一個清淨的腦海……但是,他做不到,他逃不掉,避不開。
某一時刻,他甚至想大叫大吼大罵,他想摔打這麵前的一切,但是,他發現自己像在夢魘之中,明明知道是一場夢,他卻身在其中,難以自拔。
他什麽也做不了。
忽然,他看見了魏延。
魏延手提一把大刀,兇神惡煞地上前一步揪住楊儀的胸襟,吼道:“楊威公,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楊儀想掙紮,想分辯,想逃走,但是,他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無,手足冰涼,乏力,眼見著魏延張開血盆大口,就要將他的整個腦袋咬在口中,魏延仿佛還另外有一張嘴巴,還能說出話來,道:“楊威公,你完蛋了,哈哈哈,哈哈哈,你完蛋了啊,楊威公——”
終於,老家人楊安端了一盆洗臉水進來,總算是將楊儀從夢魘之中解救出來。
楊安被嚇得不輕,因為老爺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瞠目結舌,大汗淋漓的……如遭附體一般。
他連忙放下水盆,拍打著楊儀,連聲大叫“老爺,老爺!”
楊儀渾身一震,終於逃離了夢魘,就此癱軟在椅子上,像一隻被丟在灘塗上的魚,張大嘴巴,大口大口吐著長氣。
夫人也進來了,看著楊儀,臉上一片悲傷神色,卻是什麽話也沒有說。
夫人端來了一碗稀粥,一點鹽菜,一點青菜。
最近,丈夫的飯食下降得厲害,夫人看在眼裏,痛在心中,卻也一點辦法也沒有。
丈夫好像著了魔一般,經常是半天不說話,有時候卻忽然將桌子上的物什全部丟在地上,摔個稀巴爛。
該說的話都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可沒有人能改變丈夫分毫。
楊安將濕毛巾附在老爺的臉上,細細地將他的臉、下巴、脖子全部擦拭一遍,再一遍,皮膚上的每一個褶皺,都仔細擦拭多遍。甚至連每一個胡須,都細細地擦洗了一遍。
楊安還將他的發絲打散,用濕毛巾擦拭一遍,然後,再拿來木梳子,認真地給他紮好。
整個過程中,楊儀都一動不動,任楊安施為。
老夫人將稀粥調好溫度,一勺一勺地喂給楊儀吃下去。
終於,一碗稀粥吃完,楊儀的臉上才正常了些,有了些許的紅潤。
楊銳也早已經進來,幫著收拾屋子,並且打開窗戶,此刻,天已放亮,大家皆無言,滿室皆靜默。
屋外樹上,偶爾傳來“嘎——”的一聲,那是老鴰在叫。
老鴰叫,禍事到。
這是農村諺語。
楊銳一早就說要把老鴰窩徹底清理掉,但楊儀卻製止了兒子的無謂舉動:“人家還比咱們先來在此安家的呢?為什麽要趕人家走?要走,也該是我們走咧。”
此時,老鴰再叫,楊銳再也忍耐不住,當即便要出去找竹竿將其趕走了事,卻再次被父親製止了。
往日裏,楊儀經常和烏鴉對峙的,今天,他卻像根本就沒有發生過那些事情一樣。
楊靜也來了,隻是蹲在地上,默默地幫助收拾屋子,緊抿著雙唇,盡量讓自己的情緒不要有太大波動,免得引起老父親的不適。但紅腫的雙眼,早已經暴露了她曾經的悲傷。
楊儀握住夫人的手,說道:“夫人呐,我對不起你,也對不起孩子啊。”
夫人的眼淚差點就流了下來,但是,她知道,現在可不是流淚的時候,更不能當著丈夫的麵流淚,否則,對於丈夫的精神更不利。
夫人也緊緊握住楊儀的手,道:“老爺多慮了,咱們一家人這不是在一起,好好的麽?銳兒,不也很好的麽?”
楊儀喃喃地道:“好,好,好就好——”
“夫人呐,你以後,要受苦嘍……”
就在這時候,老楊安急匆匆地進來,神色顯得很是慌張,結結巴巴地說道:“老,老,老爺,有客來訪。”
楊儀倒是一驚,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裏早被自己折騰得鬼影子也沒有一個,哪裏還會有客來訪?
自從自己失勢以來,門前冷落鞍馬稀。再加上自己連郡守也給拒之門外,也就再無一人登門了。
“是哪位客人?說來聽聽——”
楊儀的話語中,竟然流露出許多戲謔玩味兒的味道來。
“老爺,是……是……”楊安好像不敢說出那個客人的名字一般。
“是誰?你這是怎麽了?莫非是惡鬼登門不成?”
楊儀本來是玩笑的一句,且帶有濃厚的自嘲的意味兒,誰知道,楊安聽到“惡鬼”二字,渾身就是一顫,臉色更加煞白,要不是手撐著桌子一角,整個人幾乎攤倒在地。
勉強穩住身形,楊安終於鼓足勇氣惴惴不安地說道:“老爺,是,是征西大將軍南鄭侯魏侯爺。”
楊銳和楊靜,以及夫人,都愣在當場。
隻有楊儀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楊安。他覺得自己最近的一係列機遇,著實將老楊安給嚇傻了,竟然連“魏延”這兩個字都說出來了。
好久,他才一字一句地問:“楊安,你確認你說的是——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