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宮承明殿,華燈初上。


    孟昶站在殿前,望著正在進行最後布置的宮人們。這座他最鍾愛的殿堂,今夜將舉辦他在蜀國的最後一場宮宴。


    "陛下,"內侍總管小心翼翼地問,"要按照往常的規格布置嗎?"


    孟昶搖搖頭:"不,今晚要特別些。把祖傳的那套青玉餐具拿出來。"


    內侍一驚:"那套餐具已經百年沒用過了......"


    "正因如此,"孟昶輕聲說,"才更該在今晚用上。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內侍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深深一躬,退下去安排。


    孟昶獨自在殿中踱步。承明殿的磚石已有些老舊,但仍能看出當年的輝煌。他記得小時候,父皇常在這裏設宴,觥籌交錯間盡顯蜀國氣派。


    "那時何曾想過今日?"他自言自語。


    殿外傳來腳步聲。一名將領快步進殿:"啟稟陛下,宋軍已經......"


    "知道了,"孟昶打斷他,"今晚不談這些。去告訴眾位大臣,就說朕要設宴,請他們務必赴約。"


    將領猶豫片刻,躬身退下。


    很快,承明殿煥然一新。那套青玉餐具在燭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每一件都刻著精美的蜀國紋樣。這是開國時期的禦用之物,見證了蜀國最輝煌的歲月。


    "可惜了,"孟昶撫摸著玉杯,"再過些時日,這些怕是都要落入他人之手。"


    夜色漸深,賓客陸續到來。朝中重臣、將領謀士,甚至連一向深居簡出的老臣也都來了。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這場宴席意味著什麽。


    "諸位請入座。"孟昶親自邀請群臣就座。今晚的座次不再講究君臣尊卑,而是按照在朝共事的年份排列。


    老臣杜老坐在離孟昶最近的位置。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曾經輔佐過孟昶的父親。


    "好久不見這套餐具了,"杜老撫摸著青玉杯,眼中泛起迴憶的光芒,"上一次用它,還是先帝在位時。"


    "是啊,"孟昶舉起酒杯,"記得那時杜公還給我講過這套餐具的來曆。"


    "老臣記得,"杜老聲音有些哽咽,"這是開國太祖用過的禦器,傳說每一件都經過千錘百煉,寓意江山永固。"


    殿中一時沉默。永固的是器物,但終究守不住的是江山。


    第一道菜上來了——"蜀錦繡霞"。這是一道著名的冷盤,以七彩蔬菜雕刻成蜀錦圖案,寓意蜀國的繁華盛世。


    "還記得第一次吃到這道菜時,"兵部尚書王銘感歎,"那時我們剛平定南疆,滿朝歡慶。"


    "是啊,"戶部侍郎李成接話,"那會兒誰能想到......"


    他的話沒說完,但everyone都明白他的意思。十年滄桑,物是人非。曾經的盛世繁華,如今隻剩下這最後一頓晚餐。


    "來,嚐嚐這個。"孟昶示意侍者上菜。


    新上的是"玉堂春曉",一道著名的蜀地湯品。乳白的湯底上漂著幾片嫩綠的香葉,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這是先帝最愛的一道湯,"孟昶輕聲說,"他說這湯裏有蜀地山水的味道。"


    群臣舉筷,卻發現手都有些顫抖。這哪裏是在品嚐美食,分明是在品味即將消逝的記憶。


    "陛下......"年輕的將領張統忍不住開口。


    "喝湯,"孟昶溫和地說,"今晚隻談美食,不談其他。"


    第三道菜是"蜀山雲錦"。這是一道需要極高刀工的菜品,將蜀地山珍細切成絲,編織成錦緞般的圖案。


    "這道菜,"孟昶忽然說,"是我登基那天的禦宴上,主廚馮老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做出來的。"


    "是啊,"杜老點頭,"馮老說這道菜寓意'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學'。"


    "可惜......"孟昶輕歎,"朕辜負了這個寓意。"


    殿中再次陷入沉默。每個人都明白,蜀國的衰落,與君主的沉迷享樂不無關係。但在這最後的時刻,已經沒有人想去追究這些了。


    "來,嚐嚐這個。"孟昶示意上菜。


    新上的是"金玉滿堂",一道集蜀中山珍海味於一體的名菜。往日裏,這道菜象征著富貴吉祥。但今晚,它卻平添了幾分淒涼。


    "記得去年春節,"禮部侍郎張誠突然開口,"民間百姓也能吃上這道菜了。那時街上好不熱鬧......"


    他的聲音哽咽了。那繁華的景象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將領快步進殿,在孟昶耳邊低語幾句。


    孟昶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隻是微微點頭:"知道了。繼續用膳吧。"


    將領退下後,杜老看向孟昶:"陛下......"


    "不急,"孟昶舉起酒杯,"讓我們先把這頓飯吃完。"


    他的語氣輕鬆,仿佛在談論一件尋常事。但everyone都聽出了言外之意——這可能是他們最後的一頓晚餐了。


    "來,這道'蜀江明月'大家一定要嚐嚐。"孟昶說著,親自為杜老布菜。


    這是一道傳統的蜀地名菜。雪白的魚片薄如蟬翼,澆上特製的湯汁,宛如月光灑在江麵。


    "這道菜,"孟昶緩緩說,"是先帝教我的第一道菜。他說,為君者當如明月,雖處高位,也要時時照拂民間疾苦。"


    殿中燭光搖曳,映照著每個人沉思的麵容。


    "其實,"孟昶忽然開口,"朕一直有個心願未了。"


    眾人抬頭,等待他的下文。


    "朕一直想學會做那道'蜀江明月',"他望著盤中的菜品,"可惜總是學不會那個刀工。先帝說,這道菜最難的不是技巧,而是心境。"


    他端起酒杯:"今晚,朕終於明白了。"


    杜老顫聲問:"陛下明白了什麽?"


    "明白了為什麽這道菜叫'蜀江明月',"孟昶輕聲說,"江水流逝,明月常在。一個王朝可以滅亡,但這些智慧,這些記憶,終究會留下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遠處傳來隱約的號角聲。


    "諸位,"他轉身麵對群臣,"讓我們把最後一道菜上來吧。"


    侍者端上了最後一道菜——"長生永福"。這是蜀國最著名的養生膳食,據說能延年益壽。


    "諷刺啊,"孟昶笑了,"這道延年益壽的菜,竟成了我們的最後一餐。"


    殿中有人低聲啜泣。


    "別哭,"孟昶的聲音異常平靜,"我們能在這最後的時刻相聚,已是莫大的福分。至少,我們還能好好地吃完這頓飯。"


    他舉起酒杯:"來,讓我們共飲這最後一杯。"


    青玉杯在燭光下熠熠生輝。這些傳承百年的禦器,見證了蜀國的興衰,如今也將見證它的終結。


    "敬天地,"孟昶開始祭酒,"敬列祖列宗,敬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


    眾人起立,跟隨他的動作。


    "最後,"他的聲音有些哽咽,"敬我們自己。無論未來如何,至少這一刻,我們還保持著尊嚴。"


    遠處的號角聲越來越近,夾雜著馬蹄的轟鳴。


    "陛下,"將領張統焦急地說,"宋軍已經......"


    "不急,"孟昶示意他坐下,"讓我們先把這最後一口飯吃完。"


    他看著眼前這些朝夕相處的臣子,目光中充滿柔和:"知道嗎?這些年來,朕最大的欣慰,就是有你們相伴。"


    "臣等愧不敢當......"群臣紛紛起身。


    "坐,"孟昶溫和地說,"這最後的時刻,讓我們像普通人一樣,安安靜靜地吃頓飯。"


    燭光中,他們慢慢品嚐著每一道菜,仿佛要把這最後的滋味永遠刻在記憶裏。


    當最後一道菜見底時,城門的方向傳來一聲巨響。


    孟昶放下筷子,平靜地說:"宴席已畢,諸位請便。"


    群臣依依不舍地起身,向他最後一次行禮。


    "去吧,"他說,"活著比什麽都重要。帶著這些記憶活下去,讓蜀國的文明不至於斷絕。"


    當最後一位大臣退出殿門時,孟昶獨自走到窗前。遠處的天際已現出曙光。


    這是蜀國的最後一個黎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廚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灣的莎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灣的莎菈並收藏天廚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