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荒村古怪
開局嘎了家暴爹,從此走上富貴路 作者:司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周頭口中他們知道之前靖安府收留的不少流民被安排去開荒,尤其是府城南邊,山地較多,開荒困難,開荒田甚至不用花錢,隻需去裏長那裏登記入冊便可。
他們這邊商量的再好也是無用,一切都要等到去了靖安府城外再看。
孟縛青對於在哪裏落戶不挑剔,住的地方挑剔些就成,有白狼和它的小弟在,在村子裏有住的地方養狼方便。
等一切安置好了,沒有意外的話,她想搬到出行更方便的府城。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很快便看到了府城的城樓,相比尋常州府,府城的城樓更高,足有十一二米,正上方‘靖安府城’四字規規矩矩地懸在上方,煊赫儼然。
一大片空地被收拾出來,搭起來一列列的簡易帳篷,有官差在其間巡邏。
即便流民比慶州城外的更多,卻並不嘈雜,更有秩序。
城門口的官差遠遠看見一眼望不見頭的車隊,立即上前詢問。
周頭出麵幫他們把情況說明,嘀嘀咕咕說了好一會兒,從城門口的方向走來一人。
此人一副大戶人家管事打扮,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蓄有山羊胡,走上前便問:“你們便是剛從慶州城方向來的難民?隊伍中可有一個名叫孟縛青的人?”
他一出聲,官差們紛紛行禮喚他‘喬管事’。
喬管事隻對官差們說:“這些人我家大人自有安排,不用你們插手。”
於是除了周頭,其餘官差各自散去。
孟縛青走到喬管事跟前行了個禮,自報家門。
喬管事打量孟縛青片刻,捋了捋山羊胡,“既有韓老夫人親自出麵,我家大人自不會駁了她老人家的麵子,但你們也要知道你們人數眾多,想全部落戶並非易事。”
“我等深知此事不易,能得喬大人相幫實乃幸事,有何條件管事大人隻管明說便是。”孟縛青說。
聞言,喬管事滿意地點點頭,“說來話長,孟姑娘不如讓你的同伴們原地休整,能在隊伍裏說得上話的人都隨我往那邊去坐一坐。”
於是孟縛青帶著謝燼、杜重、孟伯昌、牛大四人一起同喬管事往官差們休息的地方走。
從喬管事口中說出的條件和穆楓得知的消息相差無幾,不過更為詳細。
隊伍中沒有戶籍之人也可重新落戶,能夠供他們選擇的地方有好幾處,每一處地方最多能收留多少人、哪些地方更適合落腳都被他羅列的十分細致。
杜重順勢問起他們這些人能否分到一個地方。
不是他們有執念,而是他們人生地不熟的,背後沒有足夠多的人的話,被欺負也隻能忍氣吞聲,要不怎會有句俗語叫‘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呢。
對於杜重他們這些山匪出身的人來說,跟周圍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住在一個村子裏,更安全。
喬管事聽到這個問題遲疑一瞬,還是道:“你們可要想好了,這麽多人分在一起那隻能被分到荒僻之地,自家的田地、房屋得你們自己開荒、建造。”
杜重幾人對視一眼,紛紛看向孟縛青和謝燼。
孟縛青深知謝燼眼下的身份隻是暫時的,因此並不考慮他,“分在一起也好,省的麻煩。”
沉思片刻,喬管事的指節敲了敲桌麵,“之前靖安府湧入這般多的流民,能供你們這麽多人落腳的地方少之又少。
但有一處地方我倒是印象深刻,黎南縣九曲鎮的一個村子,那地方有些古怪,傳聞說裏頭有惡鬼、也有人說那裏是一片詛咒之地,住在村子裏的人壽命不長不說,生下的孩子也都……”
他頓了頓,“有些古怪。你們若能把此事解決,選擇住在那裏也不錯,那地方依山傍水,距離府城也不遠,本該遭人爭搶的。”
這話一出,眾人陷入了兩難。
關乎子孫的事總歸要慎重一些。
隻聽喬管事的描述,孟縛青覺得那村子不是受了什麽詛咒或是有惡鬼,應該是什麽東西輻射得厲害,導致大人短壽、新生兒畸形。
孟縛青眼珠一轉,問喬管事:“敢問管事,若我們能解決此事,安置的費用能否……”
她話沒說完,喬管事已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笑笑,以為孟縛青隻是隨口一問。
“此事我做不得主,但那地方眼下成了禁地,官府的人輕易也不敢靠近,若是被你給解決了,那可是大功一件。我家老爺借此或能幫你們減免一些落戶費。”
“我們今夜在靖安府城外歇息,明日一早還請管事派人帶我去荒村。”
此言一出,謝燼立即道:“我陪你一起。”
“我也去!”
“我也去瞧瞧那村子到底有什麽牛鬼蛇神!”
“青丫頭,村長爺爺萬不能讓你孤身前去……”
他們這邊剃頭擔子一頭熱可不行,孟縛青問喬管事:“管事以為如何?”
喬管事並不覺得孟縛青能解決此事,礙於韓老夫人的麵子上,沒有推辭,隻是說:“孟姑娘帶個一兩人去便是,人多了萬一驚擾了什麽就不好了。”
孟縛青看向謝燼:“公子明日隨我走一遭?”
“在下榮幸之至。”
此事商定之後,孟縛青也看出來了,這位喬大人是把他們的事放在了心上的。
衝人家盡了這份心,他們也不能沒有表示。
於是在孟伯昌三人帶著消息離開之後,孟縛青把謝燼叫住:“公子留步。”
謝燼見孟縛青如此舉動,瞬間明白了她的意圖。
‘防疫二十條’知道的人太多,不如先下手為強,能與喬家交好的話再好不過。
他停下腳步,立在一旁沒有說話。
喬管事的目光不動聲色地落在他的身上又很快移開。
孟縛青看向喬管事,“喬大人於我等有大恩,投桃報李,我有一防治疫病的法子,不知喬管事是否感興趣?”
“防治疫病?”喬管事眼前一亮。
“是,我之前翻看過的一本醫書上有記載,加之隊伍裏有一醫者,商討過後共同製定的‘防疫二十條’,正因我們一行人嚴格遵守‘二十條’的內容,才從北邊走到靖安府死傷寥寥。”
今日趕路孟縛青已經跟鄭大夫透露過,她或許會把‘防疫二十條’告知靖安府官員。
身為一名醫者,鄭大夫對此喜聞樂見。
“孟姑娘當真要把防疫的法子告知我家大人?”喬管事不確定地又問一遍。
尋常人若真有這般好用的法子,早該想方設法去徐大人、靜王殿下跟前獻計獻策了,不比告訴他家大人有用?
“我們初來乍到,蒙喬大人照拂落戶事宜才這般順利,小小心意罷了。”
喬管事聞言,立即叫人拿來筆墨紙硯。
謝燼左手執筆,把牢記於心的‘二十條’一字不落地寫了下來。
小心翼翼地拿著那張紙,喬管事找來官差,囑咐好生安置孟縛青一行人,自己則在跟孟縛青二人告辭之後匆匆迴了城。
翌日一大早,喬管事帶著新得的消息找再次找到了孟縛青。
他們這邊商量的再好也是無用,一切都要等到去了靖安府城外再看。
孟縛青對於在哪裏落戶不挑剔,住的地方挑剔些就成,有白狼和它的小弟在,在村子裏有住的地方養狼方便。
等一切安置好了,沒有意外的話,她想搬到出行更方便的府城。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很快便看到了府城的城樓,相比尋常州府,府城的城樓更高,足有十一二米,正上方‘靖安府城’四字規規矩矩地懸在上方,煊赫儼然。
一大片空地被收拾出來,搭起來一列列的簡易帳篷,有官差在其間巡邏。
即便流民比慶州城外的更多,卻並不嘈雜,更有秩序。
城門口的官差遠遠看見一眼望不見頭的車隊,立即上前詢問。
周頭出麵幫他們把情況說明,嘀嘀咕咕說了好一會兒,從城門口的方向走來一人。
此人一副大戶人家管事打扮,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蓄有山羊胡,走上前便問:“你們便是剛從慶州城方向來的難民?隊伍中可有一個名叫孟縛青的人?”
他一出聲,官差們紛紛行禮喚他‘喬管事’。
喬管事隻對官差們說:“這些人我家大人自有安排,不用你們插手。”
於是除了周頭,其餘官差各自散去。
孟縛青走到喬管事跟前行了個禮,自報家門。
喬管事打量孟縛青片刻,捋了捋山羊胡,“既有韓老夫人親自出麵,我家大人自不會駁了她老人家的麵子,但你們也要知道你們人數眾多,想全部落戶並非易事。”
“我等深知此事不易,能得喬大人相幫實乃幸事,有何條件管事大人隻管明說便是。”孟縛青說。
聞言,喬管事滿意地點點頭,“說來話長,孟姑娘不如讓你的同伴們原地休整,能在隊伍裏說得上話的人都隨我往那邊去坐一坐。”
於是孟縛青帶著謝燼、杜重、孟伯昌、牛大四人一起同喬管事往官差們休息的地方走。
從喬管事口中說出的條件和穆楓得知的消息相差無幾,不過更為詳細。
隊伍中沒有戶籍之人也可重新落戶,能夠供他們選擇的地方有好幾處,每一處地方最多能收留多少人、哪些地方更適合落腳都被他羅列的十分細致。
杜重順勢問起他們這些人能否分到一個地方。
不是他們有執念,而是他們人生地不熟的,背後沒有足夠多的人的話,被欺負也隻能忍氣吞聲,要不怎會有句俗語叫‘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呢。
對於杜重他們這些山匪出身的人來說,跟周圍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住在一個村子裏,更安全。
喬管事聽到這個問題遲疑一瞬,還是道:“你們可要想好了,這麽多人分在一起那隻能被分到荒僻之地,自家的田地、房屋得你們自己開荒、建造。”
杜重幾人對視一眼,紛紛看向孟縛青和謝燼。
孟縛青深知謝燼眼下的身份隻是暫時的,因此並不考慮他,“分在一起也好,省的麻煩。”
沉思片刻,喬管事的指節敲了敲桌麵,“之前靖安府湧入這般多的流民,能供你們這麽多人落腳的地方少之又少。
但有一處地方我倒是印象深刻,黎南縣九曲鎮的一個村子,那地方有些古怪,傳聞說裏頭有惡鬼、也有人說那裏是一片詛咒之地,住在村子裏的人壽命不長不說,生下的孩子也都……”
他頓了頓,“有些古怪。你們若能把此事解決,選擇住在那裏也不錯,那地方依山傍水,距離府城也不遠,本該遭人爭搶的。”
這話一出,眾人陷入了兩難。
關乎子孫的事總歸要慎重一些。
隻聽喬管事的描述,孟縛青覺得那村子不是受了什麽詛咒或是有惡鬼,應該是什麽東西輻射得厲害,導致大人短壽、新生兒畸形。
孟縛青眼珠一轉,問喬管事:“敢問管事,若我們能解決此事,安置的費用能否……”
她話沒說完,喬管事已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笑笑,以為孟縛青隻是隨口一問。
“此事我做不得主,但那地方眼下成了禁地,官府的人輕易也不敢靠近,若是被你給解決了,那可是大功一件。我家老爺借此或能幫你們減免一些落戶費。”
“我們今夜在靖安府城外歇息,明日一早還請管事派人帶我去荒村。”
此言一出,謝燼立即道:“我陪你一起。”
“我也去!”
“我也去瞧瞧那村子到底有什麽牛鬼蛇神!”
“青丫頭,村長爺爺萬不能讓你孤身前去……”
他們這邊剃頭擔子一頭熱可不行,孟縛青問喬管事:“管事以為如何?”
喬管事並不覺得孟縛青能解決此事,礙於韓老夫人的麵子上,沒有推辭,隻是說:“孟姑娘帶個一兩人去便是,人多了萬一驚擾了什麽就不好了。”
孟縛青看向謝燼:“公子明日隨我走一遭?”
“在下榮幸之至。”
此事商定之後,孟縛青也看出來了,這位喬大人是把他們的事放在了心上的。
衝人家盡了這份心,他們也不能沒有表示。
於是在孟伯昌三人帶著消息離開之後,孟縛青把謝燼叫住:“公子留步。”
謝燼見孟縛青如此舉動,瞬間明白了她的意圖。
‘防疫二十條’知道的人太多,不如先下手為強,能與喬家交好的話再好不過。
他停下腳步,立在一旁沒有說話。
喬管事的目光不動聲色地落在他的身上又很快移開。
孟縛青看向喬管事,“喬大人於我等有大恩,投桃報李,我有一防治疫病的法子,不知喬管事是否感興趣?”
“防治疫病?”喬管事眼前一亮。
“是,我之前翻看過的一本醫書上有記載,加之隊伍裏有一醫者,商討過後共同製定的‘防疫二十條’,正因我們一行人嚴格遵守‘二十條’的內容,才從北邊走到靖安府死傷寥寥。”
今日趕路孟縛青已經跟鄭大夫透露過,她或許會把‘防疫二十條’告知靖安府官員。
身為一名醫者,鄭大夫對此喜聞樂見。
“孟姑娘當真要把防疫的法子告知我家大人?”喬管事不確定地又問一遍。
尋常人若真有這般好用的法子,早該想方設法去徐大人、靜王殿下跟前獻計獻策了,不比告訴他家大人有用?
“我們初來乍到,蒙喬大人照拂落戶事宜才這般順利,小小心意罷了。”
喬管事聞言,立即叫人拿來筆墨紙硯。
謝燼左手執筆,把牢記於心的‘二十條’一字不落地寫了下來。
小心翼翼地拿著那張紙,喬管事找來官差,囑咐好生安置孟縛青一行人,自己則在跟孟縛青二人告辭之後匆匆迴了城。
翌日一大早,喬管事帶著新得的消息找再次找到了孟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