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局麵太爛,鄭三俊數天來壓抑的情緒得到發泄,心頭通透了不少。


    給孔貞運一個眼神,該他這白臉兼第一欽差說話了。


    “朱侍郎!”


    “下官在!”


    朱大典頭兩年清剿孔有德叛亂有功,被天子升為兵部侍郎銜,仍巡撫山東,孔貞運稱唿得很官方。


    朱大典挪了挪膝蓋,朝向孔貞運。


    “你組織之兵源究竟何時能趕到此地?究竟能有多少可用之人?”


    朱大典被問住,連日來欽差對他始終客客氣氣,越是這樣越令他不安。


    按理一來就該追究劉澤清一事,可這孔大人並沒有問罪,看今天這架勢,似乎有點懸了。


    “稟...稟上差大人...”


    朱大典支支吾吾,仿佛經曆了一番痛苦的思想鬥爭,最終鼓起勇氣說道:


    “大人,預計明日可到,可湊齊4000餘!”


    “你前兩日不是說有一兩萬嗎?這下咋變成4000,懸殊未免太大了吧?”


    “大人恕罪,下...下官口出狂言,山東兵備鬆弛,各衛所早已不堪大用,事到如今下官不敢再隱瞞,請大人責罰!”


    朱大典重重向下磕了一磕,有沒有起包不知道,繼續說瞎話明顯不妥,大明衛所到處都一個樣,隻不過沒說穿而已,隻期盼欽差能正視局勢,不會選擇臨陣治罪。


    “啪!”


    孔貞運深唿吸一口,手掌重重拍打桌案。


    看來天子數月前提出裁撤五軍都督府,全國衛所逐步撤銷,此舉一點都沒錯,山東還沒查衛所呢,顯而易見,朱大典說的乃實情。


    “無論明日是否到位,本官後日都將領兵前出曲阜,爾等都下去吧!”


    孔貞運擺手,來了個重拿輕放。


    “下官遵命!”


    這樣就完了?朱大典踉踉蹌蹌起身,李之椿和張之極也拱手作揖退出門外。


    走到院子時,朱大典發現背心都已濕透,不過心中的石頭同時也落下一大截,欽差還是看得清局勢的,唯今之計隻有跟著好好幹,否則太窩囊了。


    “開仲兄,聖上料事果真如神也,若非我等離京前,軍機處讓趕赴淮安之天雄軍北上,靠手上這點兵,勢必舉步維艱!”


    孔貞運捋了捋胡須,止不住點頭,鄭三俊繼續道:


    “聖上言往後會逐步取消漕運,此舉下官還不甚理解,如今天津被反賊占據,捏住朝廷七寸,緊接著漕兵跟著反叛,山東又如此這般,聖上高瞻遠矚啊,下官慚愧也。”


    “用章賢弟所言不差,還是我等眼光過於短淺,聖上說這朱大典可以獨當一麵,唯一缺陷乃喜愛黃白之物,朱大典並非毫無功績,丁魁楚帶兵出中原後,此人將漕運協理得井井有條。


    戶部到山東清理隱田丁口,督察新稅製推行,聽錦衣衛及戶部外派的人說,此人做了不少實事,這也是為兄沒問罪於他之本因。”


    “開仲兄一語中的,我等還差點誤入歧途呢,人非聖賢豈能無過,正如聖上所言,我等不善兵事,山東還得靠朱大典運籌,如此方能為聖上南下打開局麵矣。”


    “確實如此!”


    說到局麵,兩人都不免對天津的天子心生擔憂。


    倘若知道當下天津已被攻破,他們的心情就不一樣了,當然,這是後話。


    ......


    曲阜孔府。


    衍聖公孔胤植跪在先祖牌位前,嘴皮子直動,也不知到底說了些啥。


    兒子孔興燮跪在後麵,一副垂頭喪氣。


    插上青香,孔胤植隨手拿起香案上供著的一本黃色冊子,裏麵紙張已經泛黃,無不透露著歲月的痕跡。


    “父親,既已跨出這一步,還是將朱重八的金冊請出去吧。”


    孔胤植瞪了他一眼,轉而幽幽說道:


    “想當年朱重八推翻前元,即位便冊封我北孔承襲衍聖公,至為父已十一代矣,仲尼老祖開創儒家學術,教化世人兩千餘載,善莫大焉!


    流水之王朝,鐵打之孔府,任朝代更迭,我孔家仍屹立兩千年而不倒,孔家曆代先祖居功至偉矣!”


    說完朝牌位又深深鞠了一躬。


    孔興燮想站起來,見父親這般虔誠,也隻得繼續跪著。


    緩了好一陣,孔興燮略帶悲憤地說道:


    “父親,你懲罰孩兒,孩兒絕無怨言,那朱重八當年坐上龍椅,為讓天下讀書人歸心,還不得仰仗我孔家!


    曆代明皇均對孔氏禮遇有加,可那朱由檢擾亂聖人教化,推行所謂狗屁新政,戶部甚至清丈我曲阜田地,清查我曲阜人丁,實在可惡至極!”


    孔興燮越說越激動,孔胤植沒有吭聲,這些都是事實。


    見老爹並無異樣,孔興燮接著道:


    “朱由檢種種作為,已危及天下讀書人之根,尤其身為孔家子嗣,那孔貞運竟發文汙蔑我北孔血統,這當中必有朱由檢推波助瀾,已視我曲阜為眼中釘!


    仲尼先祖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我北孔豈能坐以待斃,必須重重予以反擊!”


    “啪”的一聲,孔胤植給了兒子一巴掌。


    “父...父親!”


    這一耳光有點力道,把孔興燮的嘴角都打出一抹血跡。


    “混賬東西!要反擊你也不能勾結邪教啊,你把孔家害得無路可退,逆子,逆子!”


    孔胤植轉而發怒,一副恨鐵不成鋼。


    數月前戶部來曲阜清查田地人口,孔胤植感到利益遭受威脅,便與蠢蠢欲動的江南士紳暗通款曲,後來還派孔興燮隨張溥同路進京。


    自崇禎二年建奴圍攻京師起,孔胤植就判斷出建奴遲早會入主中原,去年建奴再次破關,讓他更加篤定這個理念,今年都在構思往後降表該怎麽寫了。


    可近幾個月的一些變故,天子推行新政,流賊被打得滿地找牙,令他又動搖了那個念頭,認為大明還能苟延殘喘幾十年,於是不得忙著爭取眼前利益。


    可萬萬沒想到李弘濟一幫人那般廢柴,搞個宮變都沒成,還敗退到天津。


    孔胤植完美繼承了先祖遺風,沉穩且能審時度勢,一直關注著天津動向,不曾想孔興燮這孽障坐不住,背地裏居然與白蓮教接觸。


    此幫螻蟻趕朱重八那泥腿子差得老遠,堂堂孔家勾結邪教,你說他能不憤怒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