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這記性,竟忘了給您引薦。”陳登輕拍額頭,臉上掛著歉意的笑容,旋即側身抬手,指向一位身形高挑、氣質不凡的男子說道,“這二位是新近前來投奔咱們的豪傑,這位乃是張合,張儁乂。”


    張合聞言,微微抱拳行禮,身姿挺拔,一襲青衫難掩其英武之氣,眉宇間透著一股睿智與堅毅。


    陳登繼而將手引向另一位,“此位則是高覽,高仲明。”


    隻見高覽如同一座雄偉的鐵塔,身軀魁梧壯碩,他隻是沉穩地點了點頭,眼神深邃而淩厲,仿若能穿透人心,周身散發著濃烈的沙場悍將氣息。


    張錚原本正神色安然地坐在堂中,聽聞這兩個名字,頓時喜形於色,眼眸中滿是驚喜與期待。


    張合與高覽在東漢末年的曆史舞台上,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其威名遠揚,仿若璀璨星辰照亮了這亂世的天空。


    他們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膽略,在無數戰役中衝鋒陷陣,於青史之上鐫刻下屬於自己的赫赫戰功,能得此二人助力,實乃天賜良機。


    張合,字儁乂,係河間郡鄚縣的驕子,在那漢末三國的烽火亂世中,以魏國名將之姿閃耀於曆史的蒼穹。


    其軍事征程的開篇,便是在黃巾起義的洶湧浪潮裏,張合無畏地投身其中,參與到鎮壓黃巾軍的戰鬥序列,自此初露鋒芒。


    隨後,他轉投袁紹麾下,在剿滅公孫瓚的關鍵戰役中,張合勇略盡顯,功勳卓著,因而得以晉升為寧國中郎將,聲名漸起於諸侯之間。


    及至官渡之戰的宏大舞台,張合雖在攻伐曹洪時暫未得手,然其審時度勢,毅然選擇歸降曹操,曹操亦賞識其才,當即授予偏將軍之銜,張合自此開啟了在曹魏陣營的輝煌篇章。


    此後,他的足跡遍布四方,跟隨曹操征伐河北大地,與張遼並肩馳騁於淮南,同夏侯淵攜手平定涼州烽火,又相伴曹操鏖戰漢中,一路金戈鐵馬,戰功累累,每一戰皆為其威名增添厚重的一筆,成為曹魏軍中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建安二十年(215 年),張合受命進軍巴西,肩負遷徙民眾至漢中的重任,卻在與蜀將張飛的交鋒中受挫而返,後接任蕩寇將軍,此役雖有波折,卻也未折損其英名。


    建安二十三年(218 年),定軍山一役,夏侯淵不幸陣亡,張合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代理主帥之職,他鎮定自若,指揮有度,率部安然撤離險境,盡顯大將風範與卓越的軍事謀略,其威名更是威震四方。


    此後屯守陳倉,戰略地位舉足輕重。曹丕稱帝後,張合榮耀加身,遷任左將軍,受封鄚縣侯,成為曹魏朝堂之上的肱股之臣。


    他繼而追隨曹真平定羌胡之亂,又協同夏侯尚圍困江陵,其身影活躍於各個關鍵戰場,所到之處,皆令敵軍膽寒。


    太和二年(228 年),諸葛亮北伐的戰鼓敲響,張合以特進、右將軍的身份,隨曹真全力抵禦。


    街亭之戰,他洞察戰機,果斷出擊,大破馬謖之軍,致使諸葛亮的北伐大計被迫退迴漢中,張合也憑此役的輝煌戰績,遷升為征西車騎將軍,達至其軍事生涯的璀璨巔峰。


    然命運無常,太和五年(231 年),在與蜀軍的對峙中,司馬懿固執己見,不聽張合的忠言勸告,張合無奈之下,隻得領兵追擊蜀軍。


    豈料行至木門,遭蜀軍設伏,張合不幸中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在正史《三國誌》等典籍裏,有關高覽的記述頗為稀少。這般情況,實則暗示出他於曹操陣營所處地位相對低微,故而致使後世之人對其認知極為有限。


    高覽身為東漢末年河北地區的知名將領,與顏良、文醜、張合一同被譽為“河北四庭柱”,其威名曾一度響徹河北。


    官渡之戰時,他與曹操麾下的大將許褚、徐晃展開激烈交鋒,雙方酣戰三百迴合仍難分高下,此等戰績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超凡入聖的勇猛之姿以及所向披靡的戰鬥實力。


    但令人惋惜的是,自其歸降曹操之後,其於曆史長河中的身影竟逐漸模糊,相關記載也如鳳毛麟角般稀缺,徒留後人無盡的遐想與喟歎。


    大堂之內,氣氛莊重而又透著一絲難以抑製的激動。張錚端坐於上位,目光中滿是熾熱與期待。張合與高覽昂首挺胸,並肩而立,他們身姿魁梧,散發著久經沙場磨礪出的獨特氣質,即便隻是靜靜站在那裏,也仿佛能讓人看到往昔戰場上金戈鐵馬、縱橫馳騁的英雄身影。


    不管他們在曆史的長河中曾書寫下多麽燦爛輝煌的篇章,如今即將成為自己麾下的得力戰將,這份榮耀與興奮讓張錚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蕩。


    他猛地激動站起身來,腳步帶著風,快速走到二人麵前,眼神中滿是欽佩與欣喜,說道:“久聞二位英雄的威名,那赫赫戰功、凜凜英姿,早已如雷貫耳。


    今日有幸得見,果然氣宇軒昂,不同凡響。我代表上黨郡所有同僚,誠摯歡迎你們的加入。


    有你們這樣的豪傑加入,我們上黨郡的力量必定如虎添翼,肯定會更上一個台階。”


    張合上前一步,雙手抱拳,那動作幹脆利落,盡顯武將的豪爽與忠誠,聲音洪亮而堅定地說道:“謝大人謬讚,大人如此厚愛,我二人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大人的重托,哪怕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高覽在一旁也神色莊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張合所言。


    張錚臉上笑意更濃,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許,笑著說道:“我對二位的能力深信不疑。此地乃英雄用武之地,定能讓二位盡情施展平生所學,於這亂世之中大放異彩。請坐。”張合和高覽依言,再次入座。


    張錚微微轉頭,對著一旁待命的高虎說道:“虎子,速去通知,軍師,子龍,李東,高誠他們幾人迴來。”


    高虎聞令,立即抱拳說道:“是。”


    隨後轉身快步離去,那身影很快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等高虎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眾人視野之後,陳登微微欠身,目光誠摯而急切地問道:“大人,晉陽如今局勢究竟怎樣?還請大人明示。”


    張錚眉峰緊蹙,神色凝重萬分,緩聲而言:“形勢極為嚴峻,晉陽一役,仿若一場慘烈噩夢。刺史張懿身先士卒,卻不幸受重傷,雖醫者全力施救,然終因傷勢過重,於昨日溘然長逝。


    長史周圍、太守李飛、校尉劉淵、都尉田陽等一眾二十四位官員,皆英勇無畏,血灑疆場。七千守城將士,以血肉之軀築起堅固防線,直至最後一人,無一幸存。


    可憐那城中百姓,慘遭匈奴屠戮,近萬生靈塗炭。幸得我軍及時馳援,奮勇出擊,方將匈奴大軍徹底剿滅,否則,晉陽城恐已化作殘垣斷壁、死寂廢墟。”


    “此等損失,竟如此慘重!”陳登雙眸圓睜,滿是驚愕與痛惜,高聲歎道。其餘眾人聞聽,亦皆麵露駭色,為之心驚。


    “此不過晉陽之損。”張錚長籲短歎,“據斥候連日密探所傳消息,上黨郡與晉陽城周邊尚安,然其餘郡縣皆現異常,氣氛詭譎,恐這並州之地,即將風雲變色,動蕩不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雕並收藏傲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