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獲跨海賽風駒,趕赴長安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 作者:金戈怒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番將雷青自白玉關中縱馬衝出,抬頭一看,見是那火頭軍穿白之將薛蠻子,遂高聲喝道:
“魔家久聞你的本事高強,到了此地,你命就該絕了。”
薛仁貴一看,但見這員番將怎樣打扮?
頭上戴一頂黃金虎頭盔,麵如鍋底,兩道朱砂紅眉,一雙碧眼圓睜,高梁大鼻,闊一口板牙,招風大耳,腮下一派連鬢竹根胡,身穿一領映花紫羅袍,外罩紅銅甲,左懸弓,右插箭,手端大砍刀,坐下烏騅馬。
薛仁貴心下暗想:
“這一騎馬不象賽風駒,未知是否都羅彌,待我問聲看。”
“呔!來將少催坐騎,通下名來!”
番將答應道:
“你要問我之名嗎?我乃大元帥蓋麾下鎮守白玉關副將雷青便是!”
薛仁貴要救殿下到中原要緊,哪裏還有工夫打話,聽見說不是都羅彌,便縱一步馬上喝道:“番狗,照戟吧!”
一戟挑了進來。
雷青喊聲:“不好!”
把手中大砍刀望戟上“當啷”這一抬,險些跌下馬來。
馬打交鋒過去,圈得轉來,薛仁貴喝道:“去罷!”
插一戟刺將進來,雷青喊聲:“不好!我命休矣!”
躲閃也來不及,正中咽喉,一命身亡了。
關上都羅彌一見雷青被刺死,不覺兩眼流下淚,牽了寶騎過來,吩咐開關,一馬當先衝出關來,大叫道:
“薛蠻子,你敢傷我兄弟,不要走,魔家與你勢不兩立!”
薛仁貴抬頭一看,但見他又是怎樣打扮?
頭戴一頂镔鐵鳳翼盔,麵如紫漆,兩道掃帚眉,一雙銅鈴眼,口似血盆,獅子大鼻,腮下一臉五綹長髯,身穿一領柳葉黃金甲,外罩血染大紅袍,手執一條銀纓槍,坐下是一騎賽風駒!
這番將疾馳而出,跨下坐騎,有些顯眼,四蹄翻騰,鬃毛雪白俊逸,盡泛點點毫光,吸睛引人。
薛仁貴一看番將這坐騎,暗歎,這實乃一匹良駒!
薛仁貴連忙喝問道:“來者可就是都羅彌嗎?”
那番將應道:
“不錯!既聞大名,何不早早下馬歸降?”
薛仁貴聽聞他就是都羅彌,心中喜之不勝,也不答話,恨不得奪了賽風駒就走,喝聲道:
“放馬過來,看小將軍的戟!”
“嗖”一戟就往都羅彌麵門上刺將過去,十二分本事都使了出來,那番將怎生招架得住?
喊聲道:“不好!”
把手中銀纓槍往戟上“當啷”一擋,架得雙眼昏花,馬都退後數步。
一衝鋒過去,圈轉馬來,薛仁貴提起白虎鞭,往都羅彌背上一擊,番將都羅彌便從馬上翻下地上,背梁打斷,一命嗚唿。
眾番兵看見正副主將身亡,嚇得魂飛魄散,四散潰逃而去。
那賽風駒一聲鳴叫,像是喚叫自己的新主人一般,竟徑自向薛仁貴坐騎這邊走來,薛仁貴的坐騎也主動靠上去,像是發現親人那般。
真乃天賜神駿,大唐自有天佑!
薛仁貴連忙縱身下馬來,一把牽過那匹賽風駒,翻身跨上,賽風駒得了新主人,“嘶嘶”一叫,一陣歡騰,正是良駒遇伯樂!
薛仁貴又傳令將自己這匹馬交軍士帶著,一千雄兵率先迴報三江越虎城去了。
薛仁貴謹記軍師密令,趕赴中原救幼主殿下千歲要緊。
身上備好幹糧人參餅,以備路上充饑之用,騎上賽風駒,加上三鞭,那匹賽風駒瞬間撒開四蹄,風馳電掣騰躍絕塵而去,有如離弦之箭,徑離了白玉關。
此賽風駒,原是一匹寶駒,四蹄有毫毛綻出,踏水不沉,奔跑起來猶如騰雲駕霧一般,隻見樹木山溪眼前飛掠而過,能日行一萬,夜走五千,不到一天功夫就到了黑風關塘口,放眼望去,波浪滔天,全是一片汪洋大海。
薛仁貴把賽風駒扣定,叫聲道:
“馬兒啊,馬兒,我聞你乃是龍駒,在海麵上可以行得,今我主殿下千歲在中原有難,該我薛仁貴相救。你若果有過海之能,便縱身躍下,倘淹死海中,也算盡忠而死了。”
說罷,將馬一勒韁繩,縱身躍入海中,隻見馬蹄踏著水,毫毛浮於水麵,依舊奔跑不停,內心大喜。
薛仁貴耳邊隻聽得唿唿風聲,唿嘯不絕,那賽風駒施展跨海之能,竟真禦風疾行而去。
“叮咚!係統啟動......”
“開啟自動巡航保護模式.....”
哦,係統開啟自動巡航保護.....
這是什麽鬼?
刹時,賽風駒周周頓時穩穩泛出一團光霧,七彩光芒便迸射開來,一陣閃電雷鳴。
就見這賽風駒在大海上四蹄翻騰,疾馳踏浪,電掣風馳,竟水不沾人衣,有如騰雲駕霧一般,不晃不抖也不搖,一點也不驚慌,坐在上麵竟穩如老狗,薛仁貴心中大喜。
薛仁貴自用了些許幹糧後,俯身伏於馬鞍鞽之上,眼睛合著,連日連夜任由它在海中奔行。
這果然是匹稀世寶馬,行走海麵,如履平地。
不上三天,就看見中原登州府海灘。
隻見戰船密密麻麻,有汛地官在那裏看守著戰船。
薛仁貴一勒賽風駒,縱上岸灘。
此時,登州府尹王彪、總兵官徐熊二人正在岸邊,突然看見一團光霧自海中一閃,以為發生了什麽,一人一騎便縱上了海岸,二人大驚,連忙喝住道:
“呔!哪裏來的?可是海賊?到何處去?”
薛仁貴說:
“我是應夢賢臣薛仁貴,在東遼建功,勢如破竹,保萬歲龍駕,乃扶唐大將,怎說海寇?你等做了汛地官員,為何這等不小心?張士貴父子瞞了陛下,折返中原謀反,欲奪大唐江山,你們不查明白,竟放了過關去,因此我隨後趕來擒拿張士貴父子,相救殿下千歲,快容我到大國長安去。”
兩個官員聽了,魂不守舍,說:“你既然奉旨前來,可有什麽憑據?”
薛仁貴說:“有的。”
身邊取出護身龍披一角,那二人見了朝廷龍披,說:
“小將軍,卑職們罪該萬死,請將軍到衙中,待我備酒接風。”
薛仁貴說:“救殿下千歲要緊,不勞你們費心了。那張士貴到來有幾天了?”
二人說:“小將軍,他們過去有四五日了。”
薛仁貴聞言,說道:“如此還好,還可趕得上。”
即告別上路。
二人說:“將軍慢行。”
薛仁貴離開山東,徑往長安而去。
一日一夜,到了潼關,連忙扣住馬,望關口一看,隻見上邊大紅旗上書著:“大唐鎮守潼關殷”。
薛仁貴說:
“啊,原來是殷駙馬,我不免叫關便了。呔!關上的報與駙馬爺知道,說今日有聖旨下,要往長安,叫他開關。”
那關上的軍士問道:
“既有聖旨,可拿憑據出來照驗。你是什麽官長,說得明白,待我好報。”
薛仁貴說:
“我乃應夢賢臣薛仁貴,有功於社稷,現有護身龍披在此,你拿去看。”
把護身龍披往關頭上一丟,軍士接住一看:“真的。”
連忙報入府中說:“啟上駙馬爺。”
駙馬問道:“啟什麽事情?”
軍士稟道:
“東遼國奉旨來了一員小將,自稱應夢賢臣薛仁貴,現在外邊,要過關到長安見殿下千歲。”
殷成聽見此言,心中暗想:
“昨日張士貴父子說朝廷奏凱班師,停駕登州府了,今日為何又有東遼國奉旨來的?事有可疑。”
便說:“不必理他。”
軍士說:“駙馬爺,現有龍披在此。”
殷成接來一看,果然是皇上的龍披,見了憑據,心內躊躇了一下,便說:“軍士過來,放他進關前來見我。”
軍士答應道:“是。”
迴身就走。
到關上把關門開了,放進薛仁貴,領到關府。
薛仁貴下馬,進入殿來說:
“駙馬爺在上,小臣薛仁貴朝見。”
殷成用手攙扶說:“你乃應夢賢臣,請起看坐。”
薛仁貴說:“不消坐了。請問駙馬,張士貴父子怎樣過關的?”
殷成說道:
“正是我也要問你,張士貴昨日到我關上,他說陛下奏凱班師,已經停駕登州,四五日內就到長安了。為什麽小將軍又說在東遼奉朝廷旨意要去長安,有何緊急之事?到底陛下班師否?”
薛仁貴說道:
“駙馬爺有所不知,張士貴奉旨領兵攻打摩天嶺,不想竟把戰船一齊開走了,趕返中原往進長安,有心要登龍位。我奉軍師密令,贈我錦囊,叫我白玉關上取了賽風駒,四日四夜跨海登岸,趕來拿捉張家父子,相救殿下。誰想他哄騙進了潼關,前往大國長安。事不宜遲,小臣就要往長安而去。”
殷成聽了,嚇得渾身直冒冷汗,說:
“果真有此事?將軍請先行,我也隨後就來。”
薛仁貴答應,忙到外邊,跨上寶馬如飛就走。
駙馬也通身裝束,帶領二十名家將,離了潼關,往長安而來。
“魔家久聞你的本事高強,到了此地,你命就該絕了。”
薛仁貴一看,但見這員番將怎樣打扮?
頭上戴一頂黃金虎頭盔,麵如鍋底,兩道朱砂紅眉,一雙碧眼圓睜,高梁大鼻,闊一口板牙,招風大耳,腮下一派連鬢竹根胡,身穿一領映花紫羅袍,外罩紅銅甲,左懸弓,右插箭,手端大砍刀,坐下烏騅馬。
薛仁貴心下暗想:
“這一騎馬不象賽風駒,未知是否都羅彌,待我問聲看。”
“呔!來將少催坐騎,通下名來!”
番將答應道:
“你要問我之名嗎?我乃大元帥蓋麾下鎮守白玉關副將雷青便是!”
薛仁貴要救殿下到中原要緊,哪裏還有工夫打話,聽見說不是都羅彌,便縱一步馬上喝道:“番狗,照戟吧!”
一戟挑了進來。
雷青喊聲:“不好!”
把手中大砍刀望戟上“當啷”這一抬,險些跌下馬來。
馬打交鋒過去,圈得轉來,薛仁貴喝道:“去罷!”
插一戟刺將進來,雷青喊聲:“不好!我命休矣!”
躲閃也來不及,正中咽喉,一命身亡了。
關上都羅彌一見雷青被刺死,不覺兩眼流下淚,牽了寶騎過來,吩咐開關,一馬當先衝出關來,大叫道:
“薛蠻子,你敢傷我兄弟,不要走,魔家與你勢不兩立!”
薛仁貴抬頭一看,但見他又是怎樣打扮?
頭戴一頂镔鐵鳳翼盔,麵如紫漆,兩道掃帚眉,一雙銅鈴眼,口似血盆,獅子大鼻,腮下一臉五綹長髯,身穿一領柳葉黃金甲,外罩血染大紅袍,手執一條銀纓槍,坐下是一騎賽風駒!
這番將疾馳而出,跨下坐騎,有些顯眼,四蹄翻騰,鬃毛雪白俊逸,盡泛點點毫光,吸睛引人。
薛仁貴一看番將這坐騎,暗歎,這實乃一匹良駒!
薛仁貴連忙喝問道:“來者可就是都羅彌嗎?”
那番將應道:
“不錯!既聞大名,何不早早下馬歸降?”
薛仁貴聽聞他就是都羅彌,心中喜之不勝,也不答話,恨不得奪了賽風駒就走,喝聲道:
“放馬過來,看小將軍的戟!”
“嗖”一戟就往都羅彌麵門上刺將過去,十二分本事都使了出來,那番將怎生招架得住?
喊聲道:“不好!”
把手中銀纓槍往戟上“當啷”一擋,架得雙眼昏花,馬都退後數步。
一衝鋒過去,圈轉馬來,薛仁貴提起白虎鞭,往都羅彌背上一擊,番將都羅彌便從馬上翻下地上,背梁打斷,一命嗚唿。
眾番兵看見正副主將身亡,嚇得魂飛魄散,四散潰逃而去。
那賽風駒一聲鳴叫,像是喚叫自己的新主人一般,竟徑自向薛仁貴坐騎這邊走來,薛仁貴的坐騎也主動靠上去,像是發現親人那般。
真乃天賜神駿,大唐自有天佑!
薛仁貴連忙縱身下馬來,一把牽過那匹賽風駒,翻身跨上,賽風駒得了新主人,“嘶嘶”一叫,一陣歡騰,正是良駒遇伯樂!
薛仁貴又傳令將自己這匹馬交軍士帶著,一千雄兵率先迴報三江越虎城去了。
薛仁貴謹記軍師密令,趕赴中原救幼主殿下千歲要緊。
身上備好幹糧人參餅,以備路上充饑之用,騎上賽風駒,加上三鞭,那匹賽風駒瞬間撒開四蹄,風馳電掣騰躍絕塵而去,有如離弦之箭,徑離了白玉關。
此賽風駒,原是一匹寶駒,四蹄有毫毛綻出,踏水不沉,奔跑起來猶如騰雲駕霧一般,隻見樹木山溪眼前飛掠而過,能日行一萬,夜走五千,不到一天功夫就到了黑風關塘口,放眼望去,波浪滔天,全是一片汪洋大海。
薛仁貴把賽風駒扣定,叫聲道:
“馬兒啊,馬兒,我聞你乃是龍駒,在海麵上可以行得,今我主殿下千歲在中原有難,該我薛仁貴相救。你若果有過海之能,便縱身躍下,倘淹死海中,也算盡忠而死了。”
說罷,將馬一勒韁繩,縱身躍入海中,隻見馬蹄踏著水,毫毛浮於水麵,依舊奔跑不停,內心大喜。
薛仁貴耳邊隻聽得唿唿風聲,唿嘯不絕,那賽風駒施展跨海之能,竟真禦風疾行而去。
“叮咚!係統啟動......”
“開啟自動巡航保護模式.....”
哦,係統開啟自動巡航保護.....
這是什麽鬼?
刹時,賽風駒周周頓時穩穩泛出一團光霧,七彩光芒便迸射開來,一陣閃電雷鳴。
就見這賽風駒在大海上四蹄翻騰,疾馳踏浪,電掣風馳,竟水不沾人衣,有如騰雲駕霧一般,不晃不抖也不搖,一點也不驚慌,坐在上麵竟穩如老狗,薛仁貴心中大喜。
薛仁貴自用了些許幹糧後,俯身伏於馬鞍鞽之上,眼睛合著,連日連夜任由它在海中奔行。
這果然是匹稀世寶馬,行走海麵,如履平地。
不上三天,就看見中原登州府海灘。
隻見戰船密密麻麻,有汛地官在那裏看守著戰船。
薛仁貴一勒賽風駒,縱上岸灘。
此時,登州府尹王彪、總兵官徐熊二人正在岸邊,突然看見一團光霧自海中一閃,以為發生了什麽,一人一騎便縱上了海岸,二人大驚,連忙喝住道:
“呔!哪裏來的?可是海賊?到何處去?”
薛仁貴說:
“我是應夢賢臣薛仁貴,在東遼建功,勢如破竹,保萬歲龍駕,乃扶唐大將,怎說海寇?你等做了汛地官員,為何這等不小心?張士貴父子瞞了陛下,折返中原謀反,欲奪大唐江山,你們不查明白,竟放了過關去,因此我隨後趕來擒拿張士貴父子,相救殿下千歲,快容我到大國長安去。”
兩個官員聽了,魂不守舍,說:“你既然奉旨前來,可有什麽憑據?”
薛仁貴說:“有的。”
身邊取出護身龍披一角,那二人見了朝廷龍披,說:
“小將軍,卑職們罪該萬死,請將軍到衙中,待我備酒接風。”
薛仁貴說:“救殿下千歲要緊,不勞你們費心了。那張士貴到來有幾天了?”
二人說:“小將軍,他們過去有四五日了。”
薛仁貴聞言,說道:“如此還好,還可趕得上。”
即告別上路。
二人說:“將軍慢行。”
薛仁貴離開山東,徑往長安而去。
一日一夜,到了潼關,連忙扣住馬,望關口一看,隻見上邊大紅旗上書著:“大唐鎮守潼關殷”。
薛仁貴說:
“啊,原來是殷駙馬,我不免叫關便了。呔!關上的報與駙馬爺知道,說今日有聖旨下,要往長安,叫他開關。”
那關上的軍士問道:
“既有聖旨,可拿憑據出來照驗。你是什麽官長,說得明白,待我好報。”
薛仁貴說:
“我乃應夢賢臣薛仁貴,有功於社稷,現有護身龍披在此,你拿去看。”
把護身龍披往關頭上一丟,軍士接住一看:“真的。”
連忙報入府中說:“啟上駙馬爺。”
駙馬問道:“啟什麽事情?”
軍士稟道:
“東遼國奉旨來了一員小將,自稱應夢賢臣薛仁貴,現在外邊,要過關到長安見殿下千歲。”
殷成聽見此言,心中暗想:
“昨日張士貴父子說朝廷奏凱班師,停駕登州府了,今日為何又有東遼國奉旨來的?事有可疑。”
便說:“不必理他。”
軍士說:“駙馬爺,現有龍披在此。”
殷成接來一看,果然是皇上的龍披,見了憑據,心內躊躇了一下,便說:“軍士過來,放他進關前來見我。”
軍士答應道:“是。”
迴身就走。
到關上把關門開了,放進薛仁貴,領到關府。
薛仁貴下馬,進入殿來說:
“駙馬爺在上,小臣薛仁貴朝見。”
殷成用手攙扶說:“你乃應夢賢臣,請起看坐。”
薛仁貴說:“不消坐了。請問駙馬,張士貴父子怎樣過關的?”
殷成說道:
“正是我也要問你,張士貴昨日到我關上,他說陛下奏凱班師,已經停駕登州,四五日內就到長安了。為什麽小將軍又說在東遼奉朝廷旨意要去長安,有何緊急之事?到底陛下班師否?”
薛仁貴說道:
“駙馬爺有所不知,張士貴奉旨領兵攻打摩天嶺,不想竟把戰船一齊開走了,趕返中原往進長安,有心要登龍位。我奉軍師密令,贈我錦囊,叫我白玉關上取了賽風駒,四日四夜跨海登岸,趕來拿捉張家父子,相救殿下。誰想他哄騙進了潼關,前往大國長安。事不宜遲,小臣就要往長安而去。”
殷成聽了,嚇得渾身直冒冷汗,說:
“果真有此事?將軍請先行,我也隨後就來。”
薛仁貴答應,忙到外邊,跨上寶馬如飛就走。
駙馬也通身裝束,帶領二十名家將,離了潼關,往長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