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薛丁山掛帥救父,竇仙童擒捉郎君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 作者:金戈怒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咬金留住少年將軍,將其帶迴自己府中。
程咬金問道:“小將軍,你姓甚名誰,有何本領,竟敢來揭此榜文?”
薛丁山恭敬啟言道:
“老千歲,我乃平遼王之子薛丁山。當年蒙師父以仙法救去,數年來教習兵法。如今師父命小將下山,前往西涼救君救父。現今我與母親、妹妹一同到此,望老千歲奏明殿下,容我領兵征討西遼。”
程咬金聽後,大喜道:
“小將軍原來是平遼王之子,真是恭喜!且一同去朝見殿下。”
二人一同上馬,來到午門。
當駕官趕忙奏明李治,殿下隨即升殿。
程咬金與薛丁山上了金鑾殿,殿下問道:
“原來是薛王兄。卿家有何本領,敢擔此重任去征討遼邦?”
薛丁山奏道:
“千歲在上,臣父承蒙聖上洪恩,拜將征西,隨駕前往番邦,不料被困鎖陽城。今聞千歲招納賢士,臣得仙師傳授兵法,豈懼遼兵百萬,及那蘇寶同之厲害?此去定要殺死蘇賊,平定西番。”
殿下舉目一看,隻見薛丁山果然相貌不凡,人才出眾,實乃大將之才,心中大悅,即封薛丁山為二路元帥。
在殿上當眾掛帥,親自賜三杯禦酒,說道:
“王兄領兵前去,願你一路上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救了王父龍駕,得勝迴朝,其功非小。”
薛丁山謝恩。
程咬金說道:
“千歲,救兵如救火,殿下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在教場點起大隊人馬,連日連夜往西番救龍駕,此事十萬火急!”
殿下迴應:“老王伯,這個自然要緊。”
當即降旨,各府公爺領旨迴家,各自整理盔甲,殿下千歲迴宮。
薛丁山來到程府,程咬金設酒餞行。
到了五更天明,各府公爺俱已戎裝披掛,收拾得整整齊齊,來到教場中聽令。
薛丁山頭戴太歲盔,身披天王甲,外罩朱雀袍,背插顯龍旗,足蹬穿雲鞋,手持方天戟,腰間掛鞭,左右懸弓插箭,騎著龍駒馬,身後大纛旗上書 “大唐征西二路大元帥薛”,威風凜凜。
他來到教場,諸將紛紛上前打拱行禮。
點清了三十萬人馬後,薛丁山命尉遲青山解送糧草,羅通為前部先鋒,程千忠為後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薛丁山祭過軍旗,炮響三聲,擺開隊伍,眾將簇擁著元帥。
程咬金亦是戎裝甲胄在身,一行人徑直往西番大路進發。
夫人和金蓮也都收拾整齊,一同前往。
隻見五色龍旗飄揚,劍戟林立,軍隊齊整,眾將頭戴烏金盔、身披亮銀甲,若天神下凡,果然名不虛傳。
出了陝西,過了寧夏,出了玉門關,前麵有一座山,名叫棋盤山。
此山高峻險要,隻聽山上一陣鑼響,數千嘍羅衝下山來,為首衝出一個山大王來。
這山大王年紀尚小,卻一表堂堂,身長三尺多,頭戴亮銀盔,身穿熟鐵甲,手持黃金棍。
他乃王禪老祖的徒弟,武藝高強。
他在山上望見唐軍營中的薛金蓮,不禁神魂飄蕩,妄想將其搶來成親,手持黃金棍飛奔而來,擋住去路,大聲喝道:
“打我山前過,十頭留九個,若然沒有買路錢,去走你娘的盡頭路。若不肯拿,便在你軍中留下一個少女,做我的押寨夫人。”
羅通聽後大怒道:“好大膽的狗徒,天兵到此,你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把槍一舉,照胸一槍,向麵門上刺去。
那山大王名叫竇一虎,雖是步戰,卻縱跳如飛,把黃金棍朝著槍上“哐啷” 一聲猛力一擋,來勢十分厲害。
羅通這一槍被擋了迴來,又是一槍刺去,竇一虎險些招架不住。
二將交鋒三十餘合,羅通果然本領高強,殺得竇一虎渾身是汗,險些被刺中,竇一虎把身子一扭,突然就不見了。
羅通抬頭一看,說道:
“這就奇了,方才這矮子正要拿他,為何突然不見了?”
三軍將士見這強徒好似在變戲法,忽然就沒了蹤影。
羅通心中暗想:“不如追上山去,搗毀其巢穴,除掉這草寇,也好讓通商之路暢通無阻。”
主意一定,羅通帶領二千鐵甲兵,殺上山來。
此時,竇仙童正坐在忠義堂,嘍羅急忙上山稟報:
“小姐,不好了!大王在山前打探,不料來了唐朝大隊人馬,大王要截住他們討要買路錢,那軍中閃出一員先鋒,十分勇猛,與大王交戰三十餘合,大王大敗逃走,這唐將追上山來了。”
竇仙童大怒:“哼!有這等事,待我去拿他。”
她跨上白花龍駒,帶領三百女兵,衝下山來,恰好與羅通相遇。
羅通見一員女將衝下山來,抬頭一看,隻見此女竟貌若天仙絕色女子!
隻見她眉如綠柳,麵若粉杏,耳戴金環,身穿鎖子黃金甲,下著八幅護腿龍裙,果然傾城國色,宛如嫦娥下凡一般。
羅通哈哈大笑道:
“你這女子有何本領?竟敢口出狂言,快快跟我到營中,送與元帥做個夫人罷!” 竇仙童說道:
“狗南蠻,你不知俺竇小姐的刀法厲害麽?你敢占我便宜,休要走,吃我一刀!” 把刀一舉,朝著羅通頭頂砍去。
羅通把槍逼在一旁,迴刺一槍,劈麵向竇仙童刺來。
竇仙童把槍 “哐啷啷” 一擋,打馬與羅通急速交鋒。
二人在山前戰了二十迴合,竇仙童虛晃一刀,撥轉馬頭就走,喊道:
“南蠻狗,本小姐不殺你了,你走吧。”
羅通不知她有詐,打馬追了上去。
竇仙童迴頭一看,見羅通中計,急忙向懷中取出捆仙繩,拋向空中。
羅通抬頭一看,隻見一道紅光落下,自己被她捆住,頓時昏迷不醒。
翻身從馬上摔下,被嘍囉拿上山去。
那竇仙童收了仙索,又到陣前挑戰。
敗殘兵卒急忙報進營中:
“元帥,不好了!山上有一女子,能用妖法,把先鋒羅千歲用繩索生擒活捉上山去了。”
薛丁山聽報大怒,吩咐軍士備馬抬戟,說道:
“待本帥親自去捉拿這賤婢。”
裝束停當,跨上龍駒,手持方天戟,帶領三軍,衝出陣來。
來到陣前,一聲大喝:
“賤婢,快快放我先鋒出來。若不然,本帥要將你巢穴踏為平地。”
竇仙童一見薛丁山,心中小鹿亂撞:我一十六歲,從未見過南朝有這樣美貌郎君,麵如溥粉,口若塗朱,兩道秀眉,一雙俊眼,真乃潘安再世,宋玉還魂!
竇仙童暗自思道 :我枉生得這樣花容月貌,如此郎君實在難逢。
便說聲道:“來的唐將且慢催坐騎,留下姓名來?”
薛丁山說:
“哼,你要問本帥之名?我乃唐王駕下元帥薛丁山便是。你快快放羅千歲出來,我要去鎖陽城救君救父。”
竇仙童聽了,說道:“奴家有話相告。”
薛丁山說:“有話快說!”
竇仙童道:
“奴家並非俗人,乃龍山黃花聖母徒弟,承蒙仙師傳授,武藝精通,虛度十六歲,父母早亡,隻有哥哥竇一虎,他有地行之術。奴家竇仙童欲與元帥結為鳳鸞之好,同往西涼救駕,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薛丁山一聽此言,心中不悅,罵道:“不識羞的賤人,我乃堂堂世子,豈肯與你這草莽女子匹配。看本帥的戟!”
一戟直向竇仙童麵門上刺去。
竇仙童不慌不忙,舉起雙刀一架,將戟擋在一邊。
二人戰在一處,殺得難解難分,一連二十個迴合,戰得竇仙童滿麵通紅,燦如朝霞,兩手酸軟,哪裏是薛丁山的對手。
竇仙童隻得用雙刀架住方天戟,叫道:“郎君,且慢動手,看我法寶!”
就在懷中取出捆仙繩,望空一拋,將薛丁山捆住,得勝迴山,將薛丁山押解進大殿。
薛丁山醒來,見了竇仙童,立而不跪,口中罵道:“賊潑婦,好一個妖婢,你用妖法捆我天朝元帥。”
竇仙童說:“奴家愛惜你人才出眾,且饒你一死,今日就在山寨成親。”
薛丁山喊道:“要殺就殺,何必多言。”
敬酒不吃,吃罰酒!
竇仙童聽了,大怒,吩咐嘍囉將薛丁山推出斬首示眾。
嘍羅得令,即將薛丁山往外推去。
程咬金問道:“小將軍,你姓甚名誰,有何本領,竟敢來揭此榜文?”
薛丁山恭敬啟言道:
“老千歲,我乃平遼王之子薛丁山。當年蒙師父以仙法救去,數年來教習兵法。如今師父命小將下山,前往西涼救君救父。現今我與母親、妹妹一同到此,望老千歲奏明殿下,容我領兵征討西遼。”
程咬金聽後,大喜道:
“小將軍原來是平遼王之子,真是恭喜!且一同去朝見殿下。”
二人一同上馬,來到午門。
當駕官趕忙奏明李治,殿下隨即升殿。
程咬金與薛丁山上了金鑾殿,殿下問道:
“原來是薛王兄。卿家有何本領,敢擔此重任去征討遼邦?”
薛丁山奏道:
“千歲在上,臣父承蒙聖上洪恩,拜將征西,隨駕前往番邦,不料被困鎖陽城。今聞千歲招納賢士,臣得仙師傳授兵法,豈懼遼兵百萬,及那蘇寶同之厲害?此去定要殺死蘇賊,平定西番。”
殿下舉目一看,隻見薛丁山果然相貌不凡,人才出眾,實乃大將之才,心中大悅,即封薛丁山為二路元帥。
在殿上當眾掛帥,親自賜三杯禦酒,說道:
“王兄領兵前去,願你一路上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救了王父龍駕,得勝迴朝,其功非小。”
薛丁山謝恩。
程咬金說道:
“千歲,救兵如救火,殿下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在教場點起大隊人馬,連日連夜往西番救龍駕,此事十萬火急!”
殿下迴應:“老王伯,這個自然要緊。”
當即降旨,各府公爺領旨迴家,各自整理盔甲,殿下千歲迴宮。
薛丁山來到程府,程咬金設酒餞行。
到了五更天明,各府公爺俱已戎裝披掛,收拾得整整齊齊,來到教場中聽令。
薛丁山頭戴太歲盔,身披天王甲,外罩朱雀袍,背插顯龍旗,足蹬穿雲鞋,手持方天戟,腰間掛鞭,左右懸弓插箭,騎著龍駒馬,身後大纛旗上書 “大唐征西二路大元帥薛”,威風凜凜。
他來到教場,諸將紛紛上前打拱行禮。
點清了三十萬人馬後,薛丁山命尉遲青山解送糧草,羅通為前部先鋒,程千忠為後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薛丁山祭過軍旗,炮響三聲,擺開隊伍,眾將簇擁著元帥。
程咬金亦是戎裝甲胄在身,一行人徑直往西番大路進發。
夫人和金蓮也都收拾整齊,一同前往。
隻見五色龍旗飄揚,劍戟林立,軍隊齊整,眾將頭戴烏金盔、身披亮銀甲,若天神下凡,果然名不虛傳。
出了陝西,過了寧夏,出了玉門關,前麵有一座山,名叫棋盤山。
此山高峻險要,隻聽山上一陣鑼響,數千嘍羅衝下山來,為首衝出一個山大王來。
這山大王年紀尚小,卻一表堂堂,身長三尺多,頭戴亮銀盔,身穿熟鐵甲,手持黃金棍。
他乃王禪老祖的徒弟,武藝高強。
他在山上望見唐軍營中的薛金蓮,不禁神魂飄蕩,妄想將其搶來成親,手持黃金棍飛奔而來,擋住去路,大聲喝道:
“打我山前過,十頭留九個,若然沒有買路錢,去走你娘的盡頭路。若不肯拿,便在你軍中留下一個少女,做我的押寨夫人。”
羅通聽後大怒道:“好大膽的狗徒,天兵到此,你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把槍一舉,照胸一槍,向麵門上刺去。
那山大王名叫竇一虎,雖是步戰,卻縱跳如飛,把黃金棍朝著槍上“哐啷” 一聲猛力一擋,來勢十分厲害。
羅通這一槍被擋了迴來,又是一槍刺去,竇一虎險些招架不住。
二將交鋒三十餘合,羅通果然本領高強,殺得竇一虎渾身是汗,險些被刺中,竇一虎把身子一扭,突然就不見了。
羅通抬頭一看,說道:
“這就奇了,方才這矮子正要拿他,為何突然不見了?”
三軍將士見這強徒好似在變戲法,忽然就沒了蹤影。
羅通心中暗想:“不如追上山去,搗毀其巢穴,除掉這草寇,也好讓通商之路暢通無阻。”
主意一定,羅通帶領二千鐵甲兵,殺上山來。
此時,竇仙童正坐在忠義堂,嘍羅急忙上山稟報:
“小姐,不好了!大王在山前打探,不料來了唐朝大隊人馬,大王要截住他們討要買路錢,那軍中閃出一員先鋒,十分勇猛,與大王交戰三十餘合,大王大敗逃走,這唐將追上山來了。”
竇仙童大怒:“哼!有這等事,待我去拿他。”
她跨上白花龍駒,帶領三百女兵,衝下山來,恰好與羅通相遇。
羅通見一員女將衝下山來,抬頭一看,隻見此女竟貌若天仙絕色女子!
隻見她眉如綠柳,麵若粉杏,耳戴金環,身穿鎖子黃金甲,下著八幅護腿龍裙,果然傾城國色,宛如嫦娥下凡一般。
羅通哈哈大笑道:
“你這女子有何本領?竟敢口出狂言,快快跟我到營中,送與元帥做個夫人罷!” 竇仙童說道:
“狗南蠻,你不知俺竇小姐的刀法厲害麽?你敢占我便宜,休要走,吃我一刀!” 把刀一舉,朝著羅通頭頂砍去。
羅通把槍逼在一旁,迴刺一槍,劈麵向竇仙童刺來。
竇仙童把槍 “哐啷啷” 一擋,打馬與羅通急速交鋒。
二人在山前戰了二十迴合,竇仙童虛晃一刀,撥轉馬頭就走,喊道:
“南蠻狗,本小姐不殺你了,你走吧。”
羅通不知她有詐,打馬追了上去。
竇仙童迴頭一看,見羅通中計,急忙向懷中取出捆仙繩,拋向空中。
羅通抬頭一看,隻見一道紅光落下,自己被她捆住,頓時昏迷不醒。
翻身從馬上摔下,被嘍囉拿上山去。
那竇仙童收了仙索,又到陣前挑戰。
敗殘兵卒急忙報進營中:
“元帥,不好了!山上有一女子,能用妖法,把先鋒羅千歲用繩索生擒活捉上山去了。”
薛丁山聽報大怒,吩咐軍士備馬抬戟,說道:
“待本帥親自去捉拿這賤婢。”
裝束停當,跨上龍駒,手持方天戟,帶領三軍,衝出陣來。
來到陣前,一聲大喝:
“賤婢,快快放我先鋒出來。若不然,本帥要將你巢穴踏為平地。”
竇仙童一見薛丁山,心中小鹿亂撞:我一十六歲,從未見過南朝有這樣美貌郎君,麵如溥粉,口若塗朱,兩道秀眉,一雙俊眼,真乃潘安再世,宋玉還魂!
竇仙童暗自思道 :我枉生得這樣花容月貌,如此郎君實在難逢。
便說聲道:“來的唐將且慢催坐騎,留下姓名來?”
薛丁山說:
“哼,你要問本帥之名?我乃唐王駕下元帥薛丁山便是。你快快放羅千歲出來,我要去鎖陽城救君救父。”
竇仙童聽了,說道:“奴家有話相告。”
薛丁山說:“有話快說!”
竇仙童道:
“奴家並非俗人,乃龍山黃花聖母徒弟,承蒙仙師傳授,武藝精通,虛度十六歲,父母早亡,隻有哥哥竇一虎,他有地行之術。奴家竇仙童欲與元帥結為鳳鸞之好,同往西涼救駕,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薛丁山一聽此言,心中不悅,罵道:“不識羞的賤人,我乃堂堂世子,豈肯與你這草莽女子匹配。看本帥的戟!”
一戟直向竇仙童麵門上刺去。
竇仙童不慌不忙,舉起雙刀一架,將戟擋在一邊。
二人戰在一處,殺得難解難分,一連二十個迴合,戰得竇仙童滿麵通紅,燦如朝霞,兩手酸軟,哪裏是薛丁山的對手。
竇仙童隻得用雙刀架住方天戟,叫道:“郎君,且慢動手,看我法寶!”
就在懷中取出捆仙繩,望空一拋,將薛丁山捆住,得勝迴山,將薛丁山押解進大殿。
薛丁山醒來,見了竇仙童,立而不跪,口中罵道:“賊潑婦,好一個妖婢,你用妖法捆我天朝元帥。”
竇仙童說:“奴家愛惜你人才出眾,且饒你一死,今日就在山寨成親。”
薛丁山喊道:“要殺就殺,何必多言。”
敬酒不吃,吃罰酒!
竇仙童聽了,大怒,吩咐嘍囉將薛丁山推出斬首示眾。
嘍羅得令,即將薛丁山往外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