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密支那攻堅與南明餘孽的覆滅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 作者:宇秀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5章 密支那攻堅與南明餘孽的覆滅
密支那城外,烈日高懸,炙烤著這片即將被戰火吞噬的土地。緬軍依托著用原木和沙袋匆忙搭建起來的簡易工事,像困獸一般負隅頑抗。他們黝黑的臉上寫滿了決絕,嘶吼著,那聲音裏滿是對家園的守護和對未知的恐懼,手中揮舞著長刀,一次次不顧一切地瘋狂衝向大明民義軍。然而,時代的鴻溝豈是人力可以跨越,迎接他們的是一排排冰冷且密集的子彈,無情地將他們擊退。每一次衝鋒,都伴隨著同伴的倒下,鮮血在幹燥的土地上迅速滲透,揚起一陣塵土。
昂山騎著一匹矯健的高頭大馬,穿梭在陣地前沿。他身著厚重的鎧甲,雖已汗流浹背,但眼神中依然透著堅定與不屈。他大聲唿喊著,試圖用自己的聲音點燃士兵們的鬥誌:“勇士們,為了緬甸,為了我們的家園,衝啊!”那聲音在槍炮聲中顯得如此單薄,可他依舊一遍又一遍地嘶吼著。在他心中,隻要自己還在,就不能讓士兵們喪失信心。然而,在大明民義軍強大的槍炮火力麵前,這一切不過是徒勞。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士兵成片倒下,心中滿是無奈與不甘,卻依舊不肯退縮半步。
王浩站在前線指揮部,這裏堆滿了地圖和通訊設備,參謀們進進出出,氣氛緊張而壓抑。王浩麵色冷峻,眼神堅定如鐵,手中的指揮棒有力地揮動著,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命令部隊,穩步推進,務必突破他們的防線!”他的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在指揮部裏迴響。
步兵們在指揮官的命令下,緊密協作,交替掩護前進。他們的臉上塗著迷彩,眼神中透著堅毅和果敢。“衝啊!為了大明民義軍!為了新的時代!”一名年輕的士兵大喊著,聲音裏帶著一絲緊張與興奮。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緊張,跟著我,注意隱蔽!”士兵們利用地形,借助每一處可以藏身的角落,一步步向緬軍陣地逼近。戰場上硝煙彌漫,刺鼻的火藥味讓人唿吸困難,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天地撕裂。緬軍雖奮勇抵抗,可冷兵器時代的他們,麵對先進槍炮毫無還手之力,一批又一批的士兵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經過數日浴血激戰,密支那城終於被攻破。城門處,殘垣斷壁,硝煙未散。街道上滿是殘肢斷臂和破敗的防禦工事,空氣中彌漫著死亡和血腥的氣息。昂山在亂戰中受傷被俘,兩名士兵架著他,將他押解到王浩麵前。他雖身負重傷,身上的鎧甲也已破損不堪,但依然眼神倔強,不肯屈服。他直視著王浩,目光中沒有絲毫畏懼:“要殺要剮隨你便,但我不會向你低頭!”王浩看著他,眼中沒有勝利者的傲慢,隻有一絲惋惜:“你是個勇士,但選錯了道路。”說完,王浩沒有多做停留,轉身入城後迅速安撫百姓,穩定秩序,同時著手清理戰場,準備繼續南下,直搗緬甸腹地,尋找緬甸王敏東的蹤跡。
在深入緬甸西北部的果敢地區時,王浩的部隊發現了盤踞在此的南明小朝廷餘孽勢力。原來,南明滅亡後,朱慈烺帶著親信一路逃竄至緬甸,與當地一些勢力勾結,在此苟延殘喘,如今還剩萬餘人。他們藏身於果敢山區的隱秘營寨中,營寨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環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條狹窄的山路蜿蜒而上,兩側是陡峭的懸崖,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浩得知情報後,立刻在臨時搭建的營帳裏召集了眾將領,商討作戰計劃。營帳裏,氣氛凝重,地圖攤開在桌上,王浩用手指著地圖上的營寨位置,說道:“這個營寨地勢險要,正麵強攻必然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我們必須智取。”一名年輕的將領皺著眉頭,提出疑問:“可這四周都是山,從哪裏迂迴包抄呢?”王浩微微一笑,指著地圖上一條幾乎難以察覺的細線:“這裏,有一條隱蔽的山間小道,偵察小隊發現的。我們可以從這裏繞到他們後方。”
隨後,王浩先派出偵察小隊,進一步摸清了南明軍隊的兵力部署和防禦工事。南明軍隊手中有少量的火槍和極其少的仿製解放式步槍,這些武器還是之前和滿清勾結時,由滿清提供的。他們在營寨周圍設置了了望塔和拒馬,防守嚴密。王浩命令一部分部隊在正麵佯攻,吸引南明軍隊的火力。
正麵戰場,槍炮聲驟然響起。南明軍隊見狀,紛紛集中火力進行反擊,一時間槍聲大作。“兄弟們,給我狠狠地打!不能讓這些人攻破我們的防線!”南明軍隊的一名小頭目大聲喊道。士兵們趴在防禦工事後麵,拚命扣動扳機,子彈如雨點般射向大明民義軍。然而,他們不知道,這隻是王浩計劃的一部分。
就在此時,王浩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從側翼沿著那條隱蔽的山間小道,悄悄迂迴包抄。這條小道狹窄崎嶇,一側是陡峭的山壁,另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山穀。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突然,一名士兵腳下一滑,差點摔下山穀,幸好身旁的戰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王浩低聲說道:“大家小心,保持安靜,我們的任務至關重要。這一戰關乎著這片土地的安寧,關乎著大明民義軍的榮耀 。”
當王浩的部隊出現在南明軍隊後方時,南明軍隊頓時陣腳大亂。“不好,我們被包圍了!”一名南明士兵驚恐地喊道。王浩一聲令下:“衝啊!讓他們見識大明民義軍的力量!”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發起衝鋒,強大的火力瞬間壓製住了南明軍隊。“投降吧,你們已經無路可逃了!”大明民義軍的士兵們大聲喊道。南明軍隊雖奮力抵抗,但在大明民義軍的猛烈攻擊下,很快便潰不成軍。經過一番激烈交火,王浩的部隊成功將南明軍隊包圍,朱慈烺和他的親信,宰相李翰明、兵部侍郎王霖、禮部尚書趙睿以及親信劉文秀等人被活捉。
朱慈烺被押到王浩麵前時,他的臉上還帶著一絲不甘和憤怒:“你不過是篡奪我大明江山的逆賊!”王浩冷冷地看著他:“你勾結滿清,殘害百姓,早已失去了統治的資格。大明民義軍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新秩序。”朱慈烺還想爭辯,卻被士兵帶了下去。
戰鬥結束後,王浩立即向南京發電報,詳細匯報了戰況。烽火通訊營裏,報務員們緊張地忙碌著,電報機發出急促的滴答聲。翻譯後的電報被迅速交給秘書長林思琪。林思琪不敢耽擱,立刻拿著電報匆匆走向我的辦公室。她的高跟鞋在走廊裏發出清脆的聲響,每一步都透著焦急。進入辦公室後,她將電報呈遞給我:“這是王浩將軍發來的急電。”我看完電報後,當即下達命令,讓王浩派專人將南明皇帝朱慈烺及其親信全部押送迴南京,以戰犯的身份接受國家和人民的審判。
經過一路的押送,朱慈烺等人被帶到了南京市的國家最高法院。在大明民義軍所扞衛的國家,法治與人文關懷始終是穩固國家根基的重要支柱。即使麵對犯下滔天罪行的戰犯,中央政府依舊秉持著公正與人道的原則。經過審慎的考量,為了彰顯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給予每一個被告充分辯護的權利,同時也向世界展示國家的法治精神與人道主義胸懷,中央政府決定為南明戰犯們聘請知名律師張輝作為辯護律師。這一舉措不僅是對法律程序的尊重,更是在複雜的曆史恩怨中,堅守人性與正義的體現。
這座法院莊嚴肅穆,白色的大理石外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審判庭內,座無虛席,法學專家們身著黑袍,低聲交談著;社會賢達們表情凝重,眼神中透著對正義的期待;民間代表們則帶著各自的情緒,有的憤怒,有的好奇。報社記者們早早來到現場,手中緊緊握著紙筆,專注地聆聽各方發言,將庭審的每一個關鍵細節都詳細記錄下來,準備第一時間發迴報社,傳遞給翹首以盼的民眾。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嚴陣以待,調試好設備,確保這場備受矚目的審判能通過電波,清晰、準確地同步傳送到城市、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讓全國民眾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審判進程。
國家首席大法官沈逸的學生餘大智端坐在審判席上,他麵容嚴肅,眼神銳利,手中的法槌輕輕敲擊桌麵:“現在開庭。”聲音在審判庭內迴蕩,所有人都安靜下來,而這聲“開庭”也通過廣播電台,清晰地傳入無數守在收音機前聽眾的耳中,瞬間抓住了他們的心。
政府為戰犯們聘請的知名律師張輝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律師袍,清了清嗓子:“尊敬的法官,各位陪審員。我的當事人朱慈烺等人,雖身處複雜的曆史環境,但他們的初衷是延續明朝統治,並非有意叛國。在當時天下大亂的局勢下,他們的很多行為是為了自保,希望法庭能夠考慮到曆史背景和特殊情況,對他們從輕發落。並且,朱慈烺等人在南明存續期間,也致力於維護部分地區的秩序,組織生產,對百姓並非完全沒有貢獻。”張輝條理清晰的辯護詞,通過廣播,沉穩而清晰地傳遞出去,無數民眾圍坐在收音機旁,靜靜聆聽,思考著這段複雜曆史背後的種種緣由。
檢方毫不示弱,立刻出示了一份份詳實的通敵文件,義正言辭地證明朱慈烺等人勾結滿清,殘害民眾,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檢方代表神情嚴肅,語氣堅定:“朱慈烺等人與滿清勾結,不僅出賣國家主權,還導致無數無辜百姓死於戰火。他們的行為,絕不是一句自保就能掩蓋的。在多地,因他們與滿清的聯合軍事行動,村莊被燒毀,百姓流離失所,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大明民義軍就是為了終結這樣的苦難,為天下百姓帶來太平。”這些有力的指控通過廣播,震撼著每一位聽眾的內心,也讓審判庭內的氣氛愈發凝重,人們對正義的裁決充滿了期待。
一位民間代表憤怒地站出來,手指著朱慈烺等人:“你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與外敵勾結,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這樣的罪行不可饒恕!”現場群眾紛紛附和,群情激憤,審判庭內一片嘩然。報社記者們奮筆疾書,將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詳細記錄,廣播電台則把民眾激昂的聲討聲,原汁原味地傳播到全國各地,激起民眾的強烈憤慨,大家義憤填膺地譴責著戰犯的罪行。餘大智法官重重地敲下法槌:“肅靜!請保持法庭秩序!”這一聲法槌聲威嚴有力,同樣通過廣播,讓所有關注這場審判的人深刻感受到法庭的莊重與肅穆,明白正義的審判需要在秩序中進行。
朱慈烺臉色蒼白,額頭上滿是汗珠,他的親信們也都低著頭,不敢直視眾人的目光。李翰明小聲地對朱慈烺說:“陛下,我們該如何是好?”朱慈烺咬著牙,沒有說話。
經過多輪激烈的辯論,法庭最終宣判:朱慈烺和幾名親信作為戰爭主犯,犯有戰爭罪和叛國罪,判處槍決死刑;其餘人員根據罪行輕重,分別被判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不等。隨著法官的法槌重重落下,報社記者們爭分奪秒地趕迴報社,撰寫新聞稿件,準備將這一曆史性的判決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報紙上,讓民眾第一時間知曉審判結果。廣播電台的主播則以莊重而清晰的語氣,向全國聽眾宣告這一判決結果。刹那間,整個國家都被這一重大消息所籠罩,民眾們或是拍手稱快,或是感慨萬千。這一段曆史的餘音終於畫上了句號,大明民義軍所扞衛的大明共和國也朝著更加穩定繁榮的未來繼續前行。
密支那城外,烈日高懸,炙烤著這片即將被戰火吞噬的土地。緬軍依托著用原木和沙袋匆忙搭建起來的簡易工事,像困獸一般負隅頑抗。他們黝黑的臉上寫滿了決絕,嘶吼著,那聲音裏滿是對家園的守護和對未知的恐懼,手中揮舞著長刀,一次次不顧一切地瘋狂衝向大明民義軍。然而,時代的鴻溝豈是人力可以跨越,迎接他們的是一排排冰冷且密集的子彈,無情地將他們擊退。每一次衝鋒,都伴隨著同伴的倒下,鮮血在幹燥的土地上迅速滲透,揚起一陣塵土。
昂山騎著一匹矯健的高頭大馬,穿梭在陣地前沿。他身著厚重的鎧甲,雖已汗流浹背,但眼神中依然透著堅定與不屈。他大聲唿喊著,試圖用自己的聲音點燃士兵們的鬥誌:“勇士們,為了緬甸,為了我們的家園,衝啊!”那聲音在槍炮聲中顯得如此單薄,可他依舊一遍又一遍地嘶吼著。在他心中,隻要自己還在,就不能讓士兵們喪失信心。然而,在大明民義軍強大的槍炮火力麵前,這一切不過是徒勞。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士兵成片倒下,心中滿是無奈與不甘,卻依舊不肯退縮半步。
王浩站在前線指揮部,這裏堆滿了地圖和通訊設備,參謀們進進出出,氣氛緊張而壓抑。王浩麵色冷峻,眼神堅定如鐵,手中的指揮棒有力地揮動著,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命令部隊,穩步推進,務必突破他們的防線!”他的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在指揮部裏迴響。
步兵們在指揮官的命令下,緊密協作,交替掩護前進。他們的臉上塗著迷彩,眼神中透著堅毅和果敢。“衝啊!為了大明民義軍!為了新的時代!”一名年輕的士兵大喊著,聲音裏帶著一絲緊張與興奮。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緊張,跟著我,注意隱蔽!”士兵們利用地形,借助每一處可以藏身的角落,一步步向緬軍陣地逼近。戰場上硝煙彌漫,刺鼻的火藥味讓人唿吸困難,喊殺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天地撕裂。緬軍雖奮勇抵抗,可冷兵器時代的他們,麵對先進槍炮毫無還手之力,一批又一批的士兵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經過數日浴血激戰,密支那城終於被攻破。城門處,殘垣斷壁,硝煙未散。街道上滿是殘肢斷臂和破敗的防禦工事,空氣中彌漫著死亡和血腥的氣息。昂山在亂戰中受傷被俘,兩名士兵架著他,將他押解到王浩麵前。他雖身負重傷,身上的鎧甲也已破損不堪,但依然眼神倔強,不肯屈服。他直視著王浩,目光中沒有絲毫畏懼:“要殺要剮隨你便,但我不會向你低頭!”王浩看著他,眼中沒有勝利者的傲慢,隻有一絲惋惜:“你是個勇士,但選錯了道路。”說完,王浩沒有多做停留,轉身入城後迅速安撫百姓,穩定秩序,同時著手清理戰場,準備繼續南下,直搗緬甸腹地,尋找緬甸王敏東的蹤跡。
在深入緬甸西北部的果敢地區時,王浩的部隊發現了盤踞在此的南明小朝廷餘孽勢力。原來,南明滅亡後,朱慈烺帶著親信一路逃竄至緬甸,與當地一些勢力勾結,在此苟延殘喘,如今還剩萬餘人。他們藏身於果敢山區的隱秘營寨中,營寨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環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條狹窄的山路蜿蜒而上,兩側是陡峭的懸崖,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浩得知情報後,立刻在臨時搭建的營帳裏召集了眾將領,商討作戰計劃。營帳裏,氣氛凝重,地圖攤開在桌上,王浩用手指著地圖上的營寨位置,說道:“這個營寨地勢險要,正麵強攻必然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我們必須智取。”一名年輕的將領皺著眉頭,提出疑問:“可這四周都是山,從哪裏迂迴包抄呢?”王浩微微一笑,指著地圖上一條幾乎難以察覺的細線:“這裏,有一條隱蔽的山間小道,偵察小隊發現的。我們可以從這裏繞到他們後方。”
隨後,王浩先派出偵察小隊,進一步摸清了南明軍隊的兵力部署和防禦工事。南明軍隊手中有少量的火槍和極其少的仿製解放式步槍,這些武器還是之前和滿清勾結時,由滿清提供的。他們在營寨周圍設置了了望塔和拒馬,防守嚴密。王浩命令一部分部隊在正麵佯攻,吸引南明軍隊的火力。
正麵戰場,槍炮聲驟然響起。南明軍隊見狀,紛紛集中火力進行反擊,一時間槍聲大作。“兄弟們,給我狠狠地打!不能讓這些人攻破我們的防線!”南明軍隊的一名小頭目大聲喊道。士兵們趴在防禦工事後麵,拚命扣動扳機,子彈如雨點般射向大明民義軍。然而,他們不知道,這隻是王浩計劃的一部分。
就在此時,王浩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從側翼沿著那條隱蔽的山間小道,悄悄迂迴包抄。這條小道狹窄崎嶇,一側是陡峭的山壁,另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山穀。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突然,一名士兵腳下一滑,差點摔下山穀,幸好身旁的戰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王浩低聲說道:“大家小心,保持安靜,我們的任務至關重要。這一戰關乎著這片土地的安寧,關乎著大明民義軍的榮耀 。”
當王浩的部隊出現在南明軍隊後方時,南明軍隊頓時陣腳大亂。“不好,我們被包圍了!”一名南明士兵驚恐地喊道。王浩一聲令下:“衝啊!讓他們見識大明民義軍的力量!”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發起衝鋒,強大的火力瞬間壓製住了南明軍隊。“投降吧,你們已經無路可逃了!”大明民義軍的士兵們大聲喊道。南明軍隊雖奮力抵抗,但在大明民義軍的猛烈攻擊下,很快便潰不成軍。經過一番激烈交火,王浩的部隊成功將南明軍隊包圍,朱慈烺和他的親信,宰相李翰明、兵部侍郎王霖、禮部尚書趙睿以及親信劉文秀等人被活捉。
朱慈烺被押到王浩麵前時,他的臉上還帶著一絲不甘和憤怒:“你不過是篡奪我大明江山的逆賊!”王浩冷冷地看著他:“你勾結滿清,殘害百姓,早已失去了統治的資格。大明民義軍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新秩序。”朱慈烺還想爭辯,卻被士兵帶了下去。
戰鬥結束後,王浩立即向南京發電報,詳細匯報了戰況。烽火通訊營裏,報務員們緊張地忙碌著,電報機發出急促的滴答聲。翻譯後的電報被迅速交給秘書長林思琪。林思琪不敢耽擱,立刻拿著電報匆匆走向我的辦公室。她的高跟鞋在走廊裏發出清脆的聲響,每一步都透著焦急。進入辦公室後,她將電報呈遞給我:“這是王浩將軍發來的急電。”我看完電報後,當即下達命令,讓王浩派專人將南明皇帝朱慈烺及其親信全部押送迴南京,以戰犯的身份接受國家和人民的審判。
經過一路的押送,朱慈烺等人被帶到了南京市的國家最高法院。在大明民義軍所扞衛的國家,法治與人文關懷始終是穩固國家根基的重要支柱。即使麵對犯下滔天罪行的戰犯,中央政府依舊秉持著公正與人道的原則。經過審慎的考量,為了彰顯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給予每一個被告充分辯護的權利,同時也向世界展示國家的法治精神與人道主義胸懷,中央政府決定為南明戰犯們聘請知名律師張輝作為辯護律師。這一舉措不僅是對法律程序的尊重,更是在複雜的曆史恩怨中,堅守人性與正義的體現。
這座法院莊嚴肅穆,白色的大理石外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審判庭內,座無虛席,法學專家們身著黑袍,低聲交談著;社會賢達們表情凝重,眼神中透著對正義的期待;民間代表們則帶著各自的情緒,有的憤怒,有的好奇。報社記者們早早來到現場,手中緊緊握著紙筆,專注地聆聽各方發言,將庭審的每一個關鍵細節都詳細記錄下來,準備第一時間發迴報社,傳遞給翹首以盼的民眾。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嚴陣以待,調試好設備,確保這場備受矚目的審判能通過電波,清晰、準確地同步傳送到城市、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讓全國民眾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審判進程。
國家首席大法官沈逸的學生餘大智端坐在審判席上,他麵容嚴肅,眼神銳利,手中的法槌輕輕敲擊桌麵:“現在開庭。”聲音在審判庭內迴蕩,所有人都安靜下來,而這聲“開庭”也通過廣播電台,清晰地傳入無數守在收音機前聽眾的耳中,瞬間抓住了他們的心。
政府為戰犯們聘請的知名律師張輝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律師袍,清了清嗓子:“尊敬的法官,各位陪審員。我的當事人朱慈烺等人,雖身處複雜的曆史環境,但他們的初衷是延續明朝統治,並非有意叛國。在當時天下大亂的局勢下,他們的很多行為是為了自保,希望法庭能夠考慮到曆史背景和特殊情況,對他們從輕發落。並且,朱慈烺等人在南明存續期間,也致力於維護部分地區的秩序,組織生產,對百姓並非完全沒有貢獻。”張輝條理清晰的辯護詞,通過廣播,沉穩而清晰地傳遞出去,無數民眾圍坐在收音機旁,靜靜聆聽,思考著這段複雜曆史背後的種種緣由。
檢方毫不示弱,立刻出示了一份份詳實的通敵文件,義正言辭地證明朱慈烺等人勾結滿清,殘害民眾,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檢方代表神情嚴肅,語氣堅定:“朱慈烺等人與滿清勾結,不僅出賣國家主權,還導致無數無辜百姓死於戰火。他們的行為,絕不是一句自保就能掩蓋的。在多地,因他們與滿清的聯合軍事行動,村莊被燒毀,百姓流離失所,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大明民義軍就是為了終結這樣的苦難,為天下百姓帶來太平。”這些有力的指控通過廣播,震撼著每一位聽眾的內心,也讓審判庭內的氣氛愈發凝重,人們對正義的裁決充滿了期待。
一位民間代表憤怒地站出來,手指著朱慈烺等人:“你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與外敵勾結,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這樣的罪行不可饒恕!”現場群眾紛紛附和,群情激憤,審判庭內一片嘩然。報社記者們奮筆疾書,將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詳細記錄,廣播電台則把民眾激昂的聲討聲,原汁原味地傳播到全國各地,激起民眾的強烈憤慨,大家義憤填膺地譴責著戰犯的罪行。餘大智法官重重地敲下法槌:“肅靜!請保持法庭秩序!”這一聲法槌聲威嚴有力,同樣通過廣播,讓所有關注這場審判的人深刻感受到法庭的莊重與肅穆,明白正義的審判需要在秩序中進行。
朱慈烺臉色蒼白,額頭上滿是汗珠,他的親信們也都低著頭,不敢直視眾人的目光。李翰明小聲地對朱慈烺說:“陛下,我們該如何是好?”朱慈烺咬著牙,沒有說話。
經過多輪激烈的辯論,法庭最終宣判:朱慈烺和幾名親信作為戰爭主犯,犯有戰爭罪和叛國罪,判處槍決死刑;其餘人員根據罪行輕重,分別被判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不等。隨著法官的法槌重重落下,報社記者們爭分奪秒地趕迴報社,撰寫新聞稿件,準備將這一曆史性的判決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報紙上,讓民眾第一時間知曉審判結果。廣播電台的主播則以莊重而清晰的語氣,向全國聽眾宣告這一判決結果。刹那間,整個國家都被這一重大消息所籠罩,民眾們或是拍手稱快,或是感慨萬千。這一段曆史的餘音終於畫上了句號,大明民義軍所扞衛的大明共和國也朝著更加穩定繁榮的未來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