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明蒸汽汽車研發之路


    在與李琳長談後,我深刻意識到交通發展對國家全麵進步的重要性。科學院迅速響應,周院長承擔起統籌的重任。我特意將周院長邀至光明宮內我的書房,屋內靜謐,茶香縈繞,一場關乎國家交通變革的對話就此展開。


    我率先開口,神情鄭重:“周院長,當下我們有了收音機這一偉大發明,科技的力量正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交通領域,同樣急需一場變革。目前我們的火車是蒸汽火車,速度慢、靈活性差。我在想,第一代汽車的研發,是否可以借鑒蒸汽火車的技術,先造出蒸汽汽車。這樣不僅能利用現有的技術基礎,還能更快地實現汽車從無到有的突破。”


    周院長微微頷首,目光中透著思索:“羅帥所言極是。以蒸汽技術為切入點,確實是個可行之舉。現有的蒸汽火車技術,在動力原理、機械構造等方麵都有許多可借鑒之處,能為汽車研發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不過,汽車與火車在使用場景和設計需求上有很大不同,比如汽車要更注重靈活性、小型化,要適應不同路況,這就需要我們在借鑒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我接著說道:“沒錯,在研發過程中,資金、人力、設備等資源,科學院盡管提,全力保障科研團隊沒有後顧之憂。機械製造方麵,要著重考慮耐用性和穩定性,初期不求外觀多精美,但結構一定要穩固;電子控製係統,目前不必追求太過複雜的功能,確保基礎的操控精準即可;動力係統,在沿用蒸汽技術的同時,要嚐試優化改進,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材料方麵,安全性和耐用性是首要考量,成本也需控製在合理範圍,以便未來能夠普及。另外,通訊技術與汽車的融合也極具潛力,雖然目前還處於設想階段,但也要提前布局研究,為後續發展做好準備。”


    周院長認真聆聽,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要點,隨後堅定迴應:“羅帥高瞻遠矚,科學院定不負所望。我迴去後即刻組織團隊,以蒸汽技術為核心,全麵開展汽車研發工作,從各個關鍵環節入手,攻克重重難關,爭取早日讓大明共和國擁有自己的汽車。”


    一番深入交談後,周院長帶著明確的方向返迴科學院,迅速在科學院內緊鑼密鼓地籌備組建科研團隊。


    這段時間,林思琪依舊忙碌而高效地處理著各項事務。她穿梭在各個部門之間,協調著各方資源,為蒸汽汽車研發項目的推進默默助力。每天清晨,她總是最早到達辦公室,精心整理好當日的文件和日程安排,確保我的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展開。當她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我的辦公室時,那淡雅的香水味總會不經意間彌漫開來,讓我原本緊繃的神經得到片刻舒緩。


    有一次,我因為連續幾天審閱文件和召開會議,顯得疲憊不堪。林思琪輕輕走進來,手中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輕聲說道:“羅帥,您先休息會兒,喝杯咖啡提提神。”她的聲音溫柔而舒緩,我抬起頭,看著她關切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我接過咖啡,觸碰到她的手指,那一瞬間,一種微妙的感覺在心底閃過。我微微一怔,隨即若無其事地收迴手,低聲道了謝。她似乎也察覺到了這一絲異樣,臉頰微微泛紅,匆匆轉身離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這種微妙的感覺在我們之間若有若無地縈繞。我深知自己已婚的身份,也清楚她作為我的秘書長,我們之間有著明確的界限。所以每次當這種情感的漣漪泛起,我都會刻意壓抑,迴歸到工作的嚴肅與理性之中。


    周院長先來到機械製造專家王工的工作室。工作室裏,算盤珠子在王工的指尖飛快跳動,地上散落著廢棄的木質模型,桌上堆滿了設計草圖。周院長拍了拍王工的肩膀,興奮地說:“王工,有個能徹底改變國家交通格局的大項目,新型蒸汽汽車的機械構造設計可就全靠你了!這汽車要比火車更靈活、能在普通道路上跑,以後家家戶戶都能用!研發時多參考蒸汽火車的機械原理,取其精華。”王工眼睛一亮,激動地迴應:“周院長,我早就盼著能參與這樣的項目了,肯定使出渾身解數!”


    隨後,周院長前往電子元件微型化專家陳啟的實驗室。實驗室裏各種儀器閃爍著燈光,陳啟正專注地調試一台設備。周院長等他完成手上的工作後,說道:“陳啟,新型蒸汽汽車的電子控製係統至關重要,目前咱們先不追求智能化,把基礎的操控精準度提上去,確保信號傳輸穩定。這對你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挑戰。”陳啟推了推眼鏡,認真思考後堅定地迴答:“周院長,雖然困難重重,但我有信心做好,一定為這個項目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動力係統研究方麵,周院長來到數學電磁學專家林朝霞的辦公室。林朝霞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書籍和寫滿公式的紙張。周院長說明來意後,林朝霞陷入了沉思,片刻後說道:“從電磁學角度探索動力改良確實具有很大的潛力,我會結合數學模型,努力優化蒸汽動力係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汽車的動力就包在我身上了!”


    為解決材料問題,周院長與材料專家趙工詳細探討材料需求。趙工多年專注於材料研究與開發,對各種材料的特性了如指掌,在業內人脈廣泛。聽完周院長的介紹,趙工拍著胸脯保證:“周院長,找材料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跑遍各地,給大家找到最合適的材料!不管是耐熱的、抗壓的,我都要把最理想的材料挖出來,造出能跑又耐用的汽車!”


    隨著團隊組建完成,各項研究工作迅速展開。王工日夜對著算盤核算數據,反複修改機械結構設計,還親手製作木質模型模擬機械運轉。遇到難題時,他眉頭緊鎖,盯著圖紙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一旦有了思路,便立刻動手修改模型,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他不斷參考蒸汽火車的機械設計,同時根據汽車的特點進行創新改良。


    陳啟在實驗室裏反複調試電子元件,用最基礎的測試方法一次次檢驗性能。他常常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廢寢忘食,隻為讓控製係統更加小巧靈敏,信號傳輸更加穩定。為了讓汽車的電子係統能精準運行,他不斷嚐試各種新方法,失敗了就重新再來,從不氣餒。


    林朝霞在辦公室和實驗室之間來迴奔波,反複推導電磁學公式,進行各種模擬實驗。有時候為了驗證一個假設,她要查閱大量資料,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麵對複雜的電磁學難題,她毫不退縮,堅信自己能找到高效的動力解決方案,通過電磁學原理優化蒸汽動力係統。


    趙工坐著馬車輾轉於各個城市,實地考察材料生產工廠。每到一處,他都仔細查看材料樣本,和工廠技術人員深入交流,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能符合要求的材料。哪怕路途遙遠、條件艱苦,他也從未想過放棄,一心隻為汽車項目找到完美材料。


    在通訊設備與技術應用於新型交通工具的設想上,周院長親自到李琳的實驗室與其交流。“李琳,我們研製的新型蒸汽汽車未來可能需要通訊技術實現車輛間的信息交互,你在這方麵經驗豐富,有什麽想法?”周院長問道。李琳思考許久後迴複:“這是個很有前景的方向,目前其他國家還沒有相關成熟通訊設備,我們可以先從簡單信號傳輸研究起,逐步探索適用於汽車的通訊模式。”隨後,負責通訊協議研究的通訊研究者也加入進來,他與李琳通過電報頻繁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構建穩定、高效的通訊協議。


    在雲南的武金,處理好鐵路建設的緊急事務後,全身心投入新型汽車研製。他憑借在鐵路機車研發方麵的經驗,通過一封封電報為項目提供許多關於動力係統和行駛穩定性的寶貴建議。盡管相隔甚遠,但他對汽車項目的熱情絲毫不減,時刻關注著項目進展。


    然而,研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一次,王工在機械結構的模擬實驗中,發現設計的傳動裝置在高速運轉下頻繁出現故障,整個研究進度因此停滯。團隊成員齊聚在科學院的會議室,氣氛凝重。大家反複檢查圖紙、分析數據,卻始終找不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時,陳啟提出從電子控製係統的角度去尋找關聯。經過幾天幾夜的深入研究,終於發現是電子信號與機械傳動之間的匹配出現了偏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對設計進行了優化調整,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讓研究得以繼續推進。


    又有一迴,林朝霞在探索新型動力時,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的理論數據在實際實驗中無法實現。她陷入了自我懷疑,反複檢查每一個計算步驟和實驗環節,連續幾天幾夜都泡在實驗室裏。就在她幾乎要陷入絕望時,偶然迴顧之前的實驗記錄,發現是一個電磁參數的測量出現了細微誤差。糾正這個誤差後,實驗終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型動力係統的雛形漸漸浮現。


    趙工在尋找材料的過程中同樣麵臨挑戰。聯係了無數材料供應商,卻始終找不到完全符合要求的材料。要麽是強度不夠,要麽是耐熱性不佳,要麽是成本過高。但他沒有放棄,憑借廣泛的人脈和執著的精神,終於在一個偏遠的礦區發現了一種新型合金材料。經過測試,這種材料的各項性能都非常接近項目需求,經過進一步加工和改良,有望成為製造新型汽車的理想材料。


    而在這背後,林思琪也在默默關注著科研進展。當團隊需要特殊的實驗設備時,她積極與各個科研機構和企業溝通協調,憑借出色的溝通能力和耐心,確保設備及時到位;當研究經費出現緊張時,她又憑借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良好關係,爭取到政府的額外支持和企業的讚助。同時,她持續關注著首都警衛部的訓練與發展,定期與負責人交流,了解訓練成果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確保我的安全保障工作萬無一失。她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各方力量,讓科研的道路更加順暢,也讓整個國家的運轉更加有序。


    在一次項目匯報會議結束後,天色已晚。我和林思琪一同走出會議室,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一路上,我們談論著項目的進展和遇到的困難,不知不覺間,彼此的距離拉近了許多。當走到她的辦公室門口時,我們的目光交匯,那一刻,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愫。但我很快移開了視線,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辛苦你了,早點迴去休息吧。”她微微點頭,輕聲迴應:“您也早點休息,羅帥。”然後轉身走進了辦公室。


    隨著研究持續推進,雖然蒸汽汽車還未製造成功,但各個關鍵係統的研發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王工完成了幾版較為成熟的機械結構設計;陳啟對電子控製係統進行了多輪優化;林朝霞在動力係統的改良上有了新的理論突破;趙工也確定了幾種材料的優化方案。科研團隊並沒有因為暫時的未成功而氣餒,反而愈發充滿幹勁,他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造出大明共和國第一輛蒸汽汽車。而我和林思琪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依舊存在,被我們小心地隱藏在忙碌的工作背後,在不經意的瞬間偶爾泛起一絲漣漪,但我們都清楚,有些界限,不可逾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秀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秀天下並收藏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