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偵查特戰齊發力,戰略布局定乾坤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 作者:宇秀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5章 偵查特戰齊發力,戰略布局定乾坤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下,大明共和國麵臨著清日聯軍的軍事威脅。作戰參謀部早在籌備對清日聯軍作戰計劃之初,就敏銳察覺到跨國作戰帶來的諸多難題。朝鮮半島局勢複雜,不同語言、風俗所帶來的溝通障礙,給作戰部署造成了極大挑戰。
經過反複權衡,我果斷從猛虎特戰旅抽調兩個特戰營,編入東征第一集團軍,並任命心思細膩、冷靜沉著的劉強負責統領。同時,一批朝鮮族士兵被補充進隊伍。他們背景多元,有的來自邊境地區,自幼便在雙語環境中耳濡目染;有的憑借對語言的熱愛和天賦,在軍隊中積累了紮實的語言基礎。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和使命擔當,他們迅速融入,一場爭分奪秒的語言特訓在營地展開。
彼時,朝鮮北部蓋馬高原的氣溫已降至零下四十攝氏度,這裏是被嚴寒統治的絕境。狂風裹挾著暴雪,如兇猛的野獸在曠野上肆虐咆哮,積雪厚達數尺,一腳踩下去,人幾乎會被吞沒。在這樣的極寒下,暴露在外的皮膚隻需短短幾分鍾就會被凍傷,唿吸時,鼻腔裏的水汽瞬間凝結成冰碴,每一口空氣都像鋒利的刀刃劃過喉嚨。
天還未亮,訓練場上已迴蕩著戰士們練習朝鮮語的聲音。朝鮮族班長金宇,雙手被凍得青紫,仍緊緊握著小樹枝,在雪地上仔細比劃著發音口型和氣流走向。“這個音要把舌頭抵住上顎,再輕輕送氣。”他的聲音因寒冷微微顫抖,但語氣格外堅定。戰士們一遍又一遍跟讀練習,寒風吹得臉頰生疼,汗水浸濕衣衫後瞬間就被凍成冰甲。盡管條件惡劣,戰士們心中對勝利的渴望卻熊熊燃燒,從未熄滅。從日常問候“?????(你好)”到軍事術語“?? ??(發現敵軍)”,他們爭分奪秒,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熟練掌握,為後續作戰築牢語言根基。
隨著清日聯軍完成布防,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如一張無形大網,沉甸甸地籠罩著整個戰場。空氣中似乎彌漫著硝煙的味道,每一絲風聲都像是戰爭的前奏。在大明共和國南京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有一家名為“悅來茶館”的鋪子,從外麵看,它和尋常茶館並無二致,茶客們進進出出,夥計熱情招唿,空氣中彌漫著茶香。然而,茶館內部暗藏玄機,這裏是國家至關重要的黑衣人情報機構總部。
茶館的後堂被一道暗門隔開,裏麵燈火徹夜通明,牆壁上掛滿了各種情報地圖與密電記錄。發報機被巧妙地藏在隱蔽的暗格中,隻有內部人員知曉機關所在。通訊員們在這個隱秘空間裏忙碌,手指飛速跳動,發報機的滴答聲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著戰前的序曲。
蘇瑤站在巨大的情報桌前,神情專注而嚴肅,手中最新的情報被她的指尖微微攥皺,這是她和情報團隊曆經艱辛,通過秘密渠道與潛伏人員的電報往來才獲取的關鍵線索。蘇瑤自幼便對情報工作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她思維敏捷,心思縝密,總能從看似雜亂無章的信息中梳理出關鍵線索。“清日聯軍雖然看似強大,但內部矛盾重重。清軍屢戰屢敗,士氣低落,如同一盤散沙;日軍又對清軍心存戒備,貌合神離,這給了我們可乘之機。”蘇瑤低聲而急促地向身旁的通訊員趙陽交代著,聲音小到隻有兩人能聽見。趙陽迅速將情報內容轉化為電報代碼,通過加密線路,清晰地將信息傳遞到遠在前線臨時指揮部的韓靖手中。她的語氣清脆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打破了後堂裏短暫的沉默。
此時,韓靖身處前線臨時指揮部,指揮部內的電燈發出微弱而昏黃的光,僅能勉強看清地圖上的輪廓,這是為防止被敵軍發現而特意調暗的。韓靖出身商人世家,早年跟隨家人到訪過歐洲,思維活躍,見識獨特。身旁的通訊員時刻待命,巨大的軍事地圖在這昏暗的燈光下顯得影影綽綽,地圖上複雜的線條和標記就像此刻他腦海中的戰局。他神色凝重,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地圖,洞察戰場的每一處細節。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關乎著國家戰略崛起、變得更加強大的進程,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堅定決心,如同燃燒的火焰,從未熄滅。“我們必須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偵察部隊和特戰營即刻出發,深入敵後,摸清敵人的虛實。”韓靖低聲而有力地說道,通訊員立刻敲擊發報機,將指令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每一位作戰人員,電報聲如同一記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一聲令下,偵察部隊迅速行動起來。隊伍裏,編入的朝鮮族士兵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和戰友們喬裝成普通的朝鮮百姓,身著多層厚實棉衣,外裹著破舊的獸皮,背著破舊簡單的行囊,憑借著流利的朝鮮語,更加自然地混入了清日聯軍控製的區域。每個人的腰間都藏著簡易望遠鏡,這小小的物件,此刻卻承載著至關重要的使命,是他們偵查敵情的關鍵裝備。
他們三兩成群,或在冰天雪地的路邊幫著居民搬運柴薪,或在避風處縮成一團休憩,與當地民眾交流毫無障礙,看似普通的朝鮮民眾,眼神卻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一舉一動。其中,身為偵察小隊隊長的梁家超偽裝成賣貨郎,身旁就有一位朝鮮族戰友樸成協助。他們挑著擔子在聯軍營地附近徘徊,營地門口掛著的燈籠散發著微弱的光,梁家超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吆喝著簡單的叫賣聲,趁人不注意,用簡易望遠鏡快速觀察著營地內的情況。他將看到的火炮數量、軍隊駐紮位置等關鍵信息,默默記在心裏,等到尋得安全時機,便找到隱藏好的小型發報機,迅速將情報發迴總部。有一次,他們在偵查時,突然遇到了一隊聯軍的巡邏兵,梁家超心裏一緊,但身旁的樸成鎮定自若,用流利的朝鮮語和巡邏兵攀談起來,巧妙地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讓梁家超得以順利完成觀察任務。而在歸途中,一名隊員因衣物被風雪打濕,體溫急劇下降,最終倒在了雪地裏,生命消逝在這無盡的嚴寒之中。
與此同時,現屬東征第一集團軍特戰營的成員陳風、趙俊等人也踏上了危險的征程。陳風作為狙擊小隊隊長,是隊裏出了名的神槍手,他槍法精準,心理素質極強;趙俊擔任突擊小隊隊長,擅長近身格鬥,身手敏捷。特戰營裏的朝鮮族士兵同樣成為隊伍的溝通橋梁。他們身著黑色夜行衣,外覆白色偽裝披風,在夜色與白雪的雙重掩護下,如同一群鬼魅,悄然潛伏在聯軍營地附近。營地內,幾盞燭火在夜風中搖曳,昏黃的光線勉強照亮著周圍。陳風身形矯健,每一步都輕盈而敏捷,如一隻敏捷的獵豹,悄無聲息地避開了敵人一輪又一輪的巡邏隊,終於來到了一座燭火微微透出光亮的帳篷附近。帳篷內,幾名聯軍軍官正在激烈地討論著作戰計劃,聲音透過薄薄的帳篷傳了出來。
陳風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屏住唿吸,緩緩蹲下,豎起耳朵,不放過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微的語調變化。趙俊則在一旁負責警戒,他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在黑暗中閃爍著警惕的光芒,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隊伍裏的朝鮮族士兵憑借語言天賦,還能敏銳分辨出巡邏隊交流中的關鍵信息,提前為隊友示警。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陣有節奏的腳步聲,趙俊的心猛地一緊,他迅速發出暗號,那是他們之間默契的交流方式。陳風聽到暗號,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迅速躲到了陰影之中,唿吸都放得極輕。巡邏隊的腳步聲漸漸靠近,又漸漸遠去,陳風這才鬆了口氣,又繼續小心翼翼地靠近帳篷,繼續竊聽。待獲取聯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的關鍵信息後,他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用隨身攜帶的微型發報機將情報發送出去。撤離途中,又一名特戰隊員因在雪地裏潛伏過久,雙腳被嚴重凍傷,失去了行走能力,隻能被戰友艱難地攙扶著前行。
經過幾天幾夜的艱苦偵查,偵察部隊和特戰營陸續返迴,將收集到的情報匯總。這些情報通過加密電報迅速傳至韓靖手中。韓靖與李猛等將領圍坐在地圖前,地圖上被各種符號和標記密密麻麻地覆蓋著。李猛性格豪爽,作戰經驗豐富,是韓靖的得力助手。他們仔細研究著這些珍貴的情報,時而皺眉,時而點頭,仿佛在與看不見的敵人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博弈。“根據偵查結果,清日聯軍在龜城、雲山、熙川一帶的防線看似堅固,但側翼較為薄弱,且清軍和日軍之間的配合存在間隙。”李猛指著地圖分析道,他的手指沿著地圖上的防線緩緩移動,指出了敵人的弱點所在。
韓靖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我們可以采取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術。以少量兵力佯裝敗退,吸引聯軍主力進入我們的包圍圈,再用強大火力圍殲。這樣既能避免正麵強攻造成的巨大損失,又能充分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他的聲音沉穩而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誌,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希望的燈塔。隨後,韓靖向通訊員口述詳細的作戰計劃,通訊員熟練地敲擊發報機,將計劃傳達給各個作戰單位。
接下來,便是緊張的作戰部署。王浩帶領著槍騎兵營,負責在正麵戰場佯裝敗退,吸引聯軍主力。王浩身材魁梧,騎術精湛,在士兵中威望極高。他站在隊伍前,目光掃過每一個騎兵的臉龐,這些年輕而堅毅的麵孔,此刻都充滿了使命感。“兄弟們,此次任務艱巨,但至關重要。我們的佯敗,將決定整個戰局的走向,一定要讓敵人相信我們不堪一擊,把他們引入陷阱!”他的聲音激昂而有力,如同戰鼓,激勵著每一個人。騎兵們眼神堅定,齊聲高唿,士氣高漲,馬蹄聲在空曠的雪地上迴蕩,仿佛在宣告著他們的決心。
然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惡劣天氣下,槍騎兵部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馬匹在深雪中舉步維艱,馬蹄時常陷入積雪深處,每前進一步都要耗費巨大的體力。不少戰馬的腿部被凍傷,行動變得遲緩,甚至有馬匹因體力不支和嚴寒倒斃。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軍配備的八一式自動步槍,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這款步槍耐磨耐操,即便是在這樣極端嚴寒的環境中,戰士們隻需在戰前、戰中稍加保養擦拭,就能確保其正常使用,絲毫沒有出現像其他普通槍支那樣因低溫導致的故障問題 ,極大地保障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火力輸出。麵對馬匹的困境,行軍途中一旦有馬匹體力不支,戰士們就會輪流下馬步行,減輕馬匹負擔,同時也能通過運動保持自身的體溫。對於凍傷的戰馬,他們會用隨身攜帶的草藥和熱水為其治療,盡可能讓它們恢複體力。
劉強經過深思熟慮,從兩個特戰營中挑選了精銳骨幹,組成行動小組,提前潛入包圍圈。爆破小隊隊長張力帶領隊員們攜帶了精心準備的炸藥,這些炸藥被巧妙地包裝和隱藏,便於運輸與使用。通訊小隊隊長周宇則負責把控唯一的通訊希望——發報機。隊員們背著裝備,在夜色與冰雪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前行。他們負責破壞敵人的通訊和後勤補給線路,防止敵人增援和逃竄。隊伍中僅有的發報機成了與指揮部保持實時溝通的關鍵,隨時匯報進展,確保任務的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行軍過程中,一名隊員不小心陷入雪坑,等被救上來時,已經被凍得失去了意識,最終搶救無效犧牲。
輕步兵營和炮兵營在包圍圈兩側埋伏,輕步兵營的戰士們隱藏在茂密的樹林和厚厚的積雪中,手中緊握著八一式自動步槍,眼神堅定;炮兵營則將火炮隱蔽在山坳和溝壑之間,烏黑的炮口對準了敵人可能出現的方向,隨時準備用強大的火力覆蓋敵人。各部隊之間通過電報緊密協作,等待著總攻的信號。在等待的過程中,戰士們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輕步兵營的戰士們忍受著嚴寒的侵襲,緊緊盯著前方的動靜,有的戰士因長時間趴在雪地裏,身體被凍僵,失去了知覺;炮兵營的炮手們反複檢查著火炮的參數,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準確命中目標,他們的雙手被凍得麻木,卻依然堅守崗位。為了應對凍傷問題,部隊後勤緊急調配了大量的防寒物資,包括厚厚的棉衣、棉帽、手套和防凍藥膏。戰士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塗抹藥膏,活動身體,避免長時間靜止導致凍傷加劇。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清日聯軍上鉤。此時,在清日聯軍的營地內,清軍將領李昭武和日軍將領山本一郎也在商討著作戰計劃。帳篷內,幾支蠟燭燃燒著,燭淚緩緩滴落在桌麵上。李昭武雖然手握重兵,但在多次與大明共和國的交鋒中,深知對方的厲害,所以憂心忡忡地說:“我總覺得對方部隊不會輕易進攻,他們肯定有什麽陰謀。這幾日周圍太安靜了,安靜得讓人心裏發慌。”山本一郎卻自負地笑道:“怕什麽,我們兵力強大,裝備精良,就算他們有陰謀,也翻不出什麽浪花。隻要他們敢來,就把他們一網打盡!”他的笑聲在帳篷內迴蕩,充滿了傲慢與輕敵。他們絲毫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我方的情報掌控之中,而即將到來的,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致命打擊。
戰鬥的前一夜,月色如水,灑在雪地上,反射出冷冽的光,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蒙上一層神秘的麵紗。韓靖站在指揮部外,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禱著這場戰鬥能夠取得勝利,為國家的戰略崛起鋪就道路。而在清日聯軍的營地,士兵們有的在喝酒聊天,有的在唿唿大睡,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降臨。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王浩帶領著槍騎兵營率先出動,向著清日聯軍的陣地衝去。他們故意製造出混亂的假象,喊殺聲震天,馬蹄揚起的雪花彌漫在空氣中。清日聯軍見狀,以為大明共和國的軍隊發起了總攻,立刻派出主力部隊迎戰。王浩見敵軍上鉤,便帶領著騎兵們佯裝敗退,一步步將聯軍主力引入了包圍圈。
當聯軍主力進入包圍圈後,韓靖立刻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一時間,炮聲轟鳴,火光衝天,輕步兵營從兩側的樹林中如猛虎下山般衝了出來。就在這時,司號員小李站在一處高地上,挺起胸膛,鼓足腮幫子,吹響了衝鋒號。激昂的號聲劃破長空,那熟悉的旋律瞬間傳遍整個戰場。
刹那間,戰士們像是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眼神中燃燒著熊熊鬥誌,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人牆。“衝啊!”“殺啊!”的呐喊聲震耳欲聾,匯聚成一股強大的聲浪,蓋過了槍炮的轟鳴。戰士們端著八一式自動步槍,動作嫻熟而迅猛,憑借著平日刻苦訓練練就的精湛槍法,精準地射擊著敵人,每一顆子彈都像是長了眼睛,直中敵軍要害;揮舞大刀的戰士,身姿矯健,他們的刀法剛勁有力,寒光閃爍間,敵人紛紛倒地。他們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一的目標就是打贏這場戰爭,為國家的崛起而戰。盡管嚴寒依舊,不斷有戰士因寒冷體力不支倒下,但活著的戰士們沒有一個退縮,他們踏過戰友的身軀,繼續奮勇向前。
在衝鋒號的鼓舞下,戰士們前赴後繼,沒有人退縮,沒有人畏懼。這號聲就像一把火,點燃了每一個戰士內心深處的熱血,讓他們忘卻了恐懼,忘卻了疲憊。它承載著我軍多年的戰鬥精神傳承,從過去的無數戰役中走來,每一聲號響都見證著前輩們的英勇無畏,激勵著新一代的戰士們勇往直前。盡管如今大規模使用電台,但軍號那獨特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是任何通訊設備都無法替代的。它是戰士們心靈的紐帶,將所有人緊緊相連,凝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特戰營行動小組的爆破小隊迅速利用炸藥破壞了敵人的通訊和後勤補給線路。清日聯軍頓時陷入了混亂,清軍和日軍之間互相指責,配合完全失靈。我軍的炮兵營發揮出了強大的火力優勢,炮彈如雨點般精準地落在敵人的陣營中,炸得敵軍陣地一片狼藉。輕步兵營趁著敵人混亂之際,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如入無人之境。在強大的火力壓製與戰士們頑強的戰鬥意誌麵前,敵人的進攻一次次被瓦解,防線全麵崩潰。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清日聯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潰逃。韓靖下令乘勝追擊,司號員又吹響了追擊的號聲,戰士們奮勇向前,喊殺聲迴蕩在山穀之間。這場戰鬥,不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和勇氣的考驗。大明共和國的勇士們憑借著卓越的戰略布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頑強的戰鬥精神,克服了嚴寒帶來的重重困難,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戰後統計,此次戰役我軍因戰鬥減員38人,因凍傷減員200人。而清日聯軍共計13萬人,死傷超7萬,餘下皆繳械投降。在繳獲物資方麵,共收繳各類槍械5000餘支,其中包括日軍先進的三八式步槍2000支,清軍的老舊火繩槍3000餘支;彈藥30萬發,涵蓋了各種口徑的子彈和炮彈。此外,還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被服、藥品等物資,糧食多達500噸,被服3萬餘套,藥品足夠滿足一支上萬人部隊數月的基本需求。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下,大明共和國麵臨著清日聯軍的軍事威脅。作戰參謀部早在籌備對清日聯軍作戰計劃之初,就敏銳察覺到跨國作戰帶來的諸多難題。朝鮮半島局勢複雜,不同語言、風俗所帶來的溝通障礙,給作戰部署造成了極大挑戰。
經過反複權衡,我果斷從猛虎特戰旅抽調兩個特戰營,編入東征第一集團軍,並任命心思細膩、冷靜沉著的劉強負責統領。同時,一批朝鮮族士兵被補充進隊伍。他們背景多元,有的來自邊境地區,自幼便在雙語環境中耳濡目染;有的憑借對語言的熱愛和天賦,在軍隊中積累了紮實的語言基礎。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和使命擔當,他們迅速融入,一場爭分奪秒的語言特訓在營地展開。
彼時,朝鮮北部蓋馬高原的氣溫已降至零下四十攝氏度,這裏是被嚴寒統治的絕境。狂風裹挾著暴雪,如兇猛的野獸在曠野上肆虐咆哮,積雪厚達數尺,一腳踩下去,人幾乎會被吞沒。在這樣的極寒下,暴露在外的皮膚隻需短短幾分鍾就會被凍傷,唿吸時,鼻腔裏的水汽瞬間凝結成冰碴,每一口空氣都像鋒利的刀刃劃過喉嚨。
天還未亮,訓練場上已迴蕩著戰士們練習朝鮮語的聲音。朝鮮族班長金宇,雙手被凍得青紫,仍緊緊握著小樹枝,在雪地上仔細比劃著發音口型和氣流走向。“這個音要把舌頭抵住上顎,再輕輕送氣。”他的聲音因寒冷微微顫抖,但語氣格外堅定。戰士們一遍又一遍跟讀練習,寒風吹得臉頰生疼,汗水浸濕衣衫後瞬間就被凍成冰甲。盡管條件惡劣,戰士們心中對勝利的渴望卻熊熊燃燒,從未熄滅。從日常問候“?????(你好)”到軍事術語“?? ??(發現敵軍)”,他們爭分奪秒,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熟練掌握,為後續作戰築牢語言根基。
隨著清日聯軍完成布防,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如一張無形大網,沉甸甸地籠罩著整個戰場。空氣中似乎彌漫著硝煙的味道,每一絲風聲都像是戰爭的前奏。在大明共和國南京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有一家名為“悅來茶館”的鋪子,從外麵看,它和尋常茶館並無二致,茶客們進進出出,夥計熱情招唿,空氣中彌漫著茶香。然而,茶館內部暗藏玄機,這裏是國家至關重要的黑衣人情報機構總部。
茶館的後堂被一道暗門隔開,裏麵燈火徹夜通明,牆壁上掛滿了各種情報地圖與密電記錄。發報機被巧妙地藏在隱蔽的暗格中,隻有內部人員知曉機關所在。通訊員們在這個隱秘空間裏忙碌,手指飛速跳動,發報機的滴答聲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著戰前的序曲。
蘇瑤站在巨大的情報桌前,神情專注而嚴肅,手中最新的情報被她的指尖微微攥皺,這是她和情報團隊曆經艱辛,通過秘密渠道與潛伏人員的電報往來才獲取的關鍵線索。蘇瑤自幼便對情報工作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她思維敏捷,心思縝密,總能從看似雜亂無章的信息中梳理出關鍵線索。“清日聯軍雖然看似強大,但內部矛盾重重。清軍屢戰屢敗,士氣低落,如同一盤散沙;日軍又對清軍心存戒備,貌合神離,這給了我們可乘之機。”蘇瑤低聲而急促地向身旁的通訊員趙陽交代著,聲音小到隻有兩人能聽見。趙陽迅速將情報內容轉化為電報代碼,通過加密線路,清晰地將信息傳遞到遠在前線臨時指揮部的韓靖手中。她的語氣清脆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打破了後堂裏短暫的沉默。
此時,韓靖身處前線臨時指揮部,指揮部內的電燈發出微弱而昏黃的光,僅能勉強看清地圖上的輪廓,這是為防止被敵軍發現而特意調暗的。韓靖出身商人世家,早年跟隨家人到訪過歐洲,思維活躍,見識獨特。身旁的通訊員時刻待命,巨大的軍事地圖在這昏暗的燈光下顯得影影綽綽,地圖上複雜的線條和標記就像此刻他腦海中的戰局。他神色凝重,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地圖,洞察戰場的每一處細節。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關乎著國家戰略崛起、變得更加強大的進程,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堅定決心,如同燃燒的火焰,從未熄滅。“我們必須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偵察部隊和特戰營即刻出發,深入敵後,摸清敵人的虛實。”韓靖低聲而有力地說道,通訊員立刻敲擊發報機,將指令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每一位作戰人員,電報聲如同一記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一聲令下,偵察部隊迅速行動起來。隊伍裏,編入的朝鮮族士兵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和戰友們喬裝成普通的朝鮮百姓,身著多層厚實棉衣,外裹著破舊的獸皮,背著破舊簡單的行囊,憑借著流利的朝鮮語,更加自然地混入了清日聯軍控製的區域。每個人的腰間都藏著簡易望遠鏡,這小小的物件,此刻卻承載著至關重要的使命,是他們偵查敵情的關鍵裝備。
他們三兩成群,或在冰天雪地的路邊幫著居民搬運柴薪,或在避風處縮成一團休憩,與當地民眾交流毫無障礙,看似普通的朝鮮民眾,眼神卻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一舉一動。其中,身為偵察小隊隊長的梁家超偽裝成賣貨郎,身旁就有一位朝鮮族戰友樸成協助。他們挑著擔子在聯軍營地附近徘徊,營地門口掛著的燈籠散發著微弱的光,梁家超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吆喝著簡單的叫賣聲,趁人不注意,用簡易望遠鏡快速觀察著營地內的情況。他將看到的火炮數量、軍隊駐紮位置等關鍵信息,默默記在心裏,等到尋得安全時機,便找到隱藏好的小型發報機,迅速將情報發迴總部。有一次,他們在偵查時,突然遇到了一隊聯軍的巡邏兵,梁家超心裏一緊,但身旁的樸成鎮定自若,用流利的朝鮮語和巡邏兵攀談起來,巧妙地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讓梁家超得以順利完成觀察任務。而在歸途中,一名隊員因衣物被風雪打濕,體溫急劇下降,最終倒在了雪地裏,生命消逝在這無盡的嚴寒之中。
與此同時,現屬東征第一集團軍特戰營的成員陳風、趙俊等人也踏上了危險的征程。陳風作為狙擊小隊隊長,是隊裏出了名的神槍手,他槍法精準,心理素質極強;趙俊擔任突擊小隊隊長,擅長近身格鬥,身手敏捷。特戰營裏的朝鮮族士兵同樣成為隊伍的溝通橋梁。他們身著黑色夜行衣,外覆白色偽裝披風,在夜色與白雪的雙重掩護下,如同一群鬼魅,悄然潛伏在聯軍營地附近。營地內,幾盞燭火在夜風中搖曳,昏黃的光線勉強照亮著周圍。陳風身形矯健,每一步都輕盈而敏捷,如一隻敏捷的獵豹,悄無聲息地避開了敵人一輪又一輪的巡邏隊,終於來到了一座燭火微微透出光亮的帳篷附近。帳篷內,幾名聯軍軍官正在激烈地討論著作戰計劃,聲音透過薄薄的帳篷傳了出來。
陳風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屏住唿吸,緩緩蹲下,豎起耳朵,不放過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微的語調變化。趙俊則在一旁負責警戒,他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在黑暗中閃爍著警惕的光芒,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隊伍裏的朝鮮族士兵憑借語言天賦,還能敏銳分辨出巡邏隊交流中的關鍵信息,提前為隊友示警。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陣有節奏的腳步聲,趙俊的心猛地一緊,他迅速發出暗號,那是他們之間默契的交流方式。陳風聽到暗號,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迅速躲到了陰影之中,唿吸都放得極輕。巡邏隊的腳步聲漸漸靠近,又漸漸遠去,陳風這才鬆了口氣,又繼續小心翼翼地靠近帳篷,繼續竊聽。待獲取聯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的關鍵信息後,他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用隨身攜帶的微型發報機將情報發送出去。撤離途中,又一名特戰隊員因在雪地裏潛伏過久,雙腳被嚴重凍傷,失去了行走能力,隻能被戰友艱難地攙扶著前行。
經過幾天幾夜的艱苦偵查,偵察部隊和特戰營陸續返迴,將收集到的情報匯總。這些情報通過加密電報迅速傳至韓靖手中。韓靖與李猛等將領圍坐在地圖前,地圖上被各種符號和標記密密麻麻地覆蓋著。李猛性格豪爽,作戰經驗豐富,是韓靖的得力助手。他們仔細研究著這些珍貴的情報,時而皺眉,時而點頭,仿佛在與看不見的敵人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博弈。“根據偵查結果,清日聯軍在龜城、雲山、熙川一帶的防線看似堅固,但側翼較為薄弱,且清軍和日軍之間的配合存在間隙。”李猛指著地圖分析道,他的手指沿著地圖上的防線緩緩移動,指出了敵人的弱點所在。
韓靖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我們可以采取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術。以少量兵力佯裝敗退,吸引聯軍主力進入我們的包圍圈,再用強大火力圍殲。這樣既能避免正麵強攻造成的巨大損失,又能充分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他的聲音沉穩而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誌,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希望的燈塔。隨後,韓靖向通訊員口述詳細的作戰計劃,通訊員熟練地敲擊發報機,將計劃傳達給各個作戰單位。
接下來,便是緊張的作戰部署。王浩帶領著槍騎兵營,負責在正麵戰場佯裝敗退,吸引聯軍主力。王浩身材魁梧,騎術精湛,在士兵中威望極高。他站在隊伍前,目光掃過每一個騎兵的臉龐,這些年輕而堅毅的麵孔,此刻都充滿了使命感。“兄弟們,此次任務艱巨,但至關重要。我們的佯敗,將決定整個戰局的走向,一定要讓敵人相信我們不堪一擊,把他們引入陷阱!”他的聲音激昂而有力,如同戰鼓,激勵著每一個人。騎兵們眼神堅定,齊聲高唿,士氣高漲,馬蹄聲在空曠的雪地上迴蕩,仿佛在宣告著他們的決心。
然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惡劣天氣下,槍騎兵部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馬匹在深雪中舉步維艱,馬蹄時常陷入積雪深處,每前進一步都要耗費巨大的體力。不少戰馬的腿部被凍傷,行動變得遲緩,甚至有馬匹因體力不支和嚴寒倒斃。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軍配備的八一式自動步槍,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這款步槍耐磨耐操,即便是在這樣極端嚴寒的環境中,戰士們隻需在戰前、戰中稍加保養擦拭,就能確保其正常使用,絲毫沒有出現像其他普通槍支那樣因低溫導致的故障問題 ,極大地保障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火力輸出。麵對馬匹的困境,行軍途中一旦有馬匹體力不支,戰士們就會輪流下馬步行,減輕馬匹負擔,同時也能通過運動保持自身的體溫。對於凍傷的戰馬,他們會用隨身攜帶的草藥和熱水為其治療,盡可能讓它們恢複體力。
劉強經過深思熟慮,從兩個特戰營中挑選了精銳骨幹,組成行動小組,提前潛入包圍圈。爆破小隊隊長張力帶領隊員們攜帶了精心準備的炸藥,這些炸藥被巧妙地包裝和隱藏,便於運輸與使用。通訊小隊隊長周宇則負責把控唯一的通訊希望——發報機。隊員們背著裝備,在夜色與冰雪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前行。他們負責破壞敵人的通訊和後勤補給線路,防止敵人增援和逃竄。隊伍中僅有的發報機成了與指揮部保持實時溝通的關鍵,隨時匯報進展,確保任務的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行軍過程中,一名隊員不小心陷入雪坑,等被救上來時,已經被凍得失去了意識,最終搶救無效犧牲。
輕步兵營和炮兵營在包圍圈兩側埋伏,輕步兵營的戰士們隱藏在茂密的樹林和厚厚的積雪中,手中緊握著八一式自動步槍,眼神堅定;炮兵營則將火炮隱蔽在山坳和溝壑之間,烏黑的炮口對準了敵人可能出現的方向,隨時準備用強大的火力覆蓋敵人。各部隊之間通過電報緊密協作,等待著總攻的信號。在等待的過程中,戰士們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輕步兵營的戰士們忍受著嚴寒的侵襲,緊緊盯著前方的動靜,有的戰士因長時間趴在雪地裏,身體被凍僵,失去了知覺;炮兵營的炮手們反複檢查著火炮的參數,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準確命中目標,他們的雙手被凍得麻木,卻依然堅守崗位。為了應對凍傷問題,部隊後勤緊急調配了大量的防寒物資,包括厚厚的棉衣、棉帽、手套和防凍藥膏。戰士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塗抹藥膏,活動身體,避免長時間靜止導致凍傷加劇。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清日聯軍上鉤。此時,在清日聯軍的營地內,清軍將領李昭武和日軍將領山本一郎也在商討著作戰計劃。帳篷內,幾支蠟燭燃燒著,燭淚緩緩滴落在桌麵上。李昭武雖然手握重兵,但在多次與大明共和國的交鋒中,深知對方的厲害,所以憂心忡忡地說:“我總覺得對方部隊不會輕易進攻,他們肯定有什麽陰謀。這幾日周圍太安靜了,安靜得讓人心裏發慌。”山本一郎卻自負地笑道:“怕什麽,我們兵力強大,裝備精良,就算他們有陰謀,也翻不出什麽浪花。隻要他們敢來,就把他們一網打盡!”他的笑聲在帳篷內迴蕩,充滿了傲慢與輕敵。他們絲毫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我方的情報掌控之中,而即將到來的,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致命打擊。
戰鬥的前一夜,月色如水,灑在雪地上,反射出冷冽的光,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蒙上一層神秘的麵紗。韓靖站在指揮部外,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禱著這場戰鬥能夠取得勝利,為國家的戰略崛起鋪就道路。而在清日聯軍的營地,士兵們有的在喝酒聊天,有的在唿唿大睡,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降臨。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王浩帶領著槍騎兵營率先出動,向著清日聯軍的陣地衝去。他們故意製造出混亂的假象,喊殺聲震天,馬蹄揚起的雪花彌漫在空氣中。清日聯軍見狀,以為大明共和國的軍隊發起了總攻,立刻派出主力部隊迎戰。王浩見敵軍上鉤,便帶領著騎兵們佯裝敗退,一步步將聯軍主力引入了包圍圈。
當聯軍主力進入包圍圈後,韓靖立刻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一時間,炮聲轟鳴,火光衝天,輕步兵營從兩側的樹林中如猛虎下山般衝了出來。就在這時,司號員小李站在一處高地上,挺起胸膛,鼓足腮幫子,吹響了衝鋒號。激昂的號聲劃破長空,那熟悉的旋律瞬間傳遍整個戰場。
刹那間,戰士們像是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眼神中燃燒著熊熊鬥誌,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人牆。“衝啊!”“殺啊!”的呐喊聲震耳欲聾,匯聚成一股強大的聲浪,蓋過了槍炮的轟鳴。戰士們端著八一式自動步槍,動作嫻熟而迅猛,憑借著平日刻苦訓練練就的精湛槍法,精準地射擊著敵人,每一顆子彈都像是長了眼睛,直中敵軍要害;揮舞大刀的戰士,身姿矯健,他們的刀法剛勁有力,寒光閃爍間,敵人紛紛倒地。他們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一的目標就是打贏這場戰爭,為國家的崛起而戰。盡管嚴寒依舊,不斷有戰士因寒冷體力不支倒下,但活著的戰士們沒有一個退縮,他們踏過戰友的身軀,繼續奮勇向前。
在衝鋒號的鼓舞下,戰士們前赴後繼,沒有人退縮,沒有人畏懼。這號聲就像一把火,點燃了每一個戰士內心深處的熱血,讓他們忘卻了恐懼,忘卻了疲憊。它承載著我軍多年的戰鬥精神傳承,從過去的無數戰役中走來,每一聲號響都見證著前輩們的英勇無畏,激勵著新一代的戰士們勇往直前。盡管如今大規模使用電台,但軍號那獨特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是任何通訊設備都無法替代的。它是戰士們心靈的紐帶,將所有人緊緊相連,凝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特戰營行動小組的爆破小隊迅速利用炸藥破壞了敵人的通訊和後勤補給線路。清日聯軍頓時陷入了混亂,清軍和日軍之間互相指責,配合完全失靈。我軍的炮兵營發揮出了強大的火力優勢,炮彈如雨點般精準地落在敵人的陣營中,炸得敵軍陣地一片狼藉。輕步兵營趁著敵人混亂之際,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如入無人之境。在強大的火力壓製與戰士們頑強的戰鬥意誌麵前,敵人的進攻一次次被瓦解,防線全麵崩潰。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清日聯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潰逃。韓靖下令乘勝追擊,司號員又吹響了追擊的號聲,戰士們奮勇向前,喊殺聲迴蕩在山穀之間。這場戰鬥,不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和勇氣的考驗。大明共和國的勇士們憑借著卓越的戰略布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頑強的戰鬥精神,克服了嚴寒帶來的重重困難,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戰後統計,此次戰役我軍因戰鬥減員38人,因凍傷減員200人。而清日聯軍共計13萬人,死傷超7萬,餘下皆繳械投降。在繳獲物資方麵,共收繳各類槍械5000餘支,其中包括日軍先進的三八式步槍2000支,清軍的老舊火繩槍3000餘支;彈藥30萬發,涵蓋了各種口徑的子彈和炮彈。此外,還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被服、藥品等物資,糧食多達500噸,被服3萬餘套,藥品足夠滿足一支上萬人部隊數月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