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會在今天,在此時此刻的場景下見到鄭知南。


    他作為被邀請來的琴師。


    ……。


    陳不聞一眼就在人群中見到了他。


    ——曾經的噩夢。


    不管任何時候,鄭知南都是醒目的,都是鶴立雞群的,遺世獨立,宛如這濁世中的一道皎潔明月。


    鴉鬢,玉膚,高髻,廣袖。


    他抱著琴,一步、一步、走到宴會中央。


    幕天席地坐在雪地上,把琴放在膝蓋上,輕輕一撥,宛如魏晉時期那一道風骨,跨越了數百年,在這醃臢濁世,在這朱門酒肉臭中,慢慢蘇醒。


    他眉眼低垂,認真撥動琴弦。


    我的心,忽然漏了一拍。


    ……。


    曾經萬人矚目的天之驕子,如今,淪為取笑的伶人。


    即使頂著“琴師”的身份,但和場上這些權貴,身份上,隔著天塹。


    邀請鄭知南,分明存了折辱他心思。


    能出現在趙家席麵上的,都是人精,豈會猜不出這一層心思?


    那位始作俑者,卻好以閑暇,穩坐高台,他身著玄色外裳,桌麵上小火正煨著他獨愛的梅花酒,酒香混雜著梅香,淡雅幽綿。


    趙老爹和陳不聞的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


    而我臉色倒是如常,嘴角含笑。


    ——可眼睛卻慢慢酸澀發紅,心一寸寸下沉。


    那個故意將鄭知南請到趙府表演?是當眾折辱他之人,我認識。


    他叫齊元昇,是齊家第三子。


    周、趙、齊、沈,四家家族的排名,是按照家族實力來的,齊家涉足的產業,比起其他幾大家族,更加複雜,甚至有些是見不得光的。


    一些秦樓酒肆,地下賭坊,都有齊家的產業,齊家三公子心胸狹隘,頗有些惡名,因為年幼在家族中很受寵,縱容他有些無法無天。


    鄭知南,曾與他結怨頗深。


    所以,今日這一幕,是他有心安排的。


    ……。


    曾經的鄭知南,是人人巴結的天才,是趙老爹心中理想貴婿,眾星捧月。


    曾經的趙嶸,是個背不出文章,被父親抄起棍子,揍得哇哇大哭的小屁孩。


    而今的趙嶸,經過歲月洗滌後,外貌和氣質都成熟了不少,他儒雅謙和,是趙家的少東家,


    萬人矚目,觥籌交錯,接受世人恭維稱讚。


    而今的鄭知南,為了養家糊口,淪落成為供人取樂的琴師,身份,還是“奴籍”。


    當真是: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


    一時間,昔年這位厚道的同窗趙嶸,竟不敢抬頭,看一眼在雪地上撫琴的鄭知南。


    ……。


    我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諷刺又殘酷的笑意。


    ——整個宴會的人都知道,鄭知南12歲前,曾經住在趙府,是趙老爹的座上賓,是趙嶸昔日同窗好友,鄭知南曾經以文采冠絕江南。


    趙老爹做夢都想要鄭知南這樣一個兒子,哪怕,他能成為自己女婿,趙老爹做夢都要笑醒。


    而今,卻有人開了一個極其荒誕的玩笑。


    把月亮拉下泥潭,萬人踐踏。


    ……。


    而這人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世人最愛看神明隕落。


    原本平靜的宴會,一時間多了些嘈雜聲,說是竊竊私語,又生怕旁人聽不見:


    “喲,這不是昔日風光無限的鄭知南嗎”?


    “對,那個天之驕子,走路都不帶正眼瞧你的人”。


    “聽說,他現在可是奴籍,是供人取笑的伶人,他那姿容無雙的母親,是天香坊第一舞姬,什麽賣藝不賣身,我呸”。


    “何止呀,原本鄭家也是書香世家,江南名門,眼下,鄭家那一窩子男丁流放的流放,下獄的下獄,唯獨剩下一個連親爹都不知道是誰的鄭知南,和他生母被烙上奴籍”。


    “不得從政,不得從商,他這輩子到頭了也就是供人取笑的伶人罷了”。


    “你看,他現在活的好像是一條狗”。


    ……。


    “沈藏拙,你沒事吧?你的手怎麽忽然這麽冷”。


    一旁的趙狄,察覺到我的異常,盡管我臉色如常,但藏在袖子裏手變得僵硬,趙狄原本想拉我的時候,找個位置坐下,一時竟拉不動我。


    ……。


    齊三公子恨鄭知南,恨得莫名其妙,就像周老三對鄭知南的妒意,像是黑夜裏見不得光的藤蔓。


    憑什麽?他鄭家是什麽門戶,憑什麽鄭知南是江南五子之首。


    有些人,生來遭受敵意,不是因為他犯錯了,而是因為他太優秀了。


    我隱隱約約想起,我剛住進去鄭家的那段時間,大概7、8歲,鄭知南從不允許我出門去接他,生怕我半道上,碰到危險。有幾次,鄭知南迴家,他的右眼帶著淤青,仿佛是被用拳頭砸過。


    那段時日,鄭知南一家過得很艱難。


    ——齊元昇仗著是天香坊少東家,竟下作無恥到,逼著鄭伯母在跳舞之餘,偶爾陪一陪酒。


    鄭知南氣血上湧,於是衝上去,卻被狠狠按住四肢,踩住他驕傲的脊背。


    一個14、5歲的少年,勢單力薄之下,被齊家養的一群好狗圍毆,重傷。


    那天,我拖著重傷的鄭知南,到那個口不能言的老大夫那裏,用僅有的10文錢,換了3包苦藥。


    在鄭知南養傷那段時間,我熬藥被燙傷,到書房找燙傷膏時,意外發鄭知南和鄭伯母在戶籍上,是“奴籍”。


    ——意味著什麽,在整個時代意味著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鄭知南不是沒嚐試過和命運鬥一鬥。


    他12歲時,被江南所有私塾集體抵製,那一群曾經將他捧上高台之人,伸出手,推得他一個趔趄,竟從台階上滾落,明明隻是十個階梯的短台階,卻摔得他鼻青臉腫,灰頭土臉。


    奴籍之人——


    不得從政,不準從商。


    我曾有一隻如意項圈,掛脖子上,純金的,上麵刻了“小女藏拙,一世安”的字樣,我小心翼翼把項圈摘下來,交給鄭知南,我和他一前一後到打鐵的地方,把項圈融了,看著它變成一坨金子。


    鄭知南想試試,能不能做些小本買賣,我相信憑他能力,肯定能在經商一行做得比我爹更出色。


    可每一次,他都被官府的“奴籍”身份踩進塵埃。


    他好不容易經營得產業,或被奪,或被封,一個正當理由都沒有。


    ……。


    鄭知南12歲時,鄭家就被抄了,不知得罪了哪位權貴,那麽顯赫的一個書香門第,被上頭的人輕輕一抹,就從江南消失,在監獄中候審時,不知誰橫插一手,將鄭知南和他母親從牢裏撈出來,讓這母子二人,能在江南過上平民生活,甚至添了一間小小的宅子。


    但是,卻沒有改變他們母子奴籍的身份。


    鄭知南清清楚楚的告訴過我:


    “沈藏拙,你知道你7歲那年,我為何會留下你嗎?因為我也曾被這世道,逼得無路可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說中的沈藏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有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有瑜並收藏傳說中的沈藏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