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殿下何故不登基稱帝耶?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 作者:今年不當菜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怎麽說,那一戰的真相,已經隨著多年後曆史書頁的撰寫永遠的埋葬在不可知的過去了。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因為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原因,徹底淪為一片荒土。
這片土地再無人煙,而明軍也僅僅派了幾人駐守,當時的燕王朱棣主動上書朝廷,要求留在此處,領著監國差事的皇太孫朱允熥同意了這個請求。
但在聖旨當中明確表示,要做好修整,力爭做到跨海東征!
幾年之後,朱棣便帶領大軍一直往東抵達美洲大陸,建立了一個新的帝國。
大明皇太孫朱允熥早早的就帶領全臣返迴中原,進行了一場舉國歡慶的盛大宴會,短短兩年之內,大明平蒙古,滅朝鮮、亡東瀛滅掉三國,此番功業已經超過唐宗宋祖,是絕對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朱允熥這個大明的實際掌控者正站在高台之上,迎接著群臣的祝賀,他的腳下萬臣馴服!
“臣等請殿下登基,恭賀吾皇立下此等千秋偉業,是為千古一帝!”
頭發花白如雪的李善長對著高台之上的朱允熥高聲奏請。
緊接著他恭敬地伏低身子,拜倒在玉墀之上。
這一叫他發自內心,也出自肺腑,朱允熥的功績實在是太過耀眼,說是遠遠超過朱元璋也絲毫不為過。
而此時的朱元璋尚在北方對戰歐洲,是絕對見不到如此隆重的景象了。
隨著李善長的伏跪,他身後的群臣王景弘、鄭和、陳冾等人都盡皆高聲附和,一邊武將朱勇、梅殷等人也極盡溢美之詞勸進,所有的聲音都在指向一個信號,那就是希望朱允熥登基。
按理說到了這一步,朱允熥的確是該登基了,但是他看著腳下群臣,看著頭頂的蒼遠碧空,看著麵前的旌旗獵獵,看著遠處的大明宮殿,心中總有一處空落落的。
抿嘴一笑,朱允熥用一種非常虛假的托辭道:“皇爺爺尚在歐洲征戰,西北尚有帖木兒帝國危害邊境,西南的沐家表麵臣服,實則背地裏桀驁不馴,勾結胡漢蒼等人,此時我若登基,怕是有些名不副實。”
按理說應該是老成持重的李善長卻在這個時候唱反調起來:“越南胡朝、帖木兒帝國都是疥鮮之疾,隻需要派遣一員大將出征,兩地皆可平定,這些都不可能阻擋我大明的腳步。”
“臣以為,大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先定內政,殿下登基為帝之後修國策,養萬民,方為治國之本。”
李善長說的有理有據,底下群臣想的和他也是一樣。
畢竟,不管是文臣武將,先後大大小小曆經十餘戰,總該撈個功勞,該封爵的封爵,該封侯的封侯,該賜黃金萬兩的賜黃金萬兩。
如今自家皇太孫還不登基稱帝,那麽他們這些戰功又由誰來兌現?
自己還怎麽去更進一步?
朱允熥明白眾人的心思,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有一些進退兩難,因為在他心裏還是有一件心事懸而未決。
他看著底下群臣,終究是擺了擺手,道:“此事改日再議,李相、諸卿還是退下吧。”
說完,好像再無興致,有些寥寥的失意,轉過身,背過手去,緩緩的走下高台。
這一舉動讓李善長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皆不知對方為何到了這番境地,還是不肯登基稱帝,難道這其中還有別的緣故?
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的,顯然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隻是誰也沒有多說,誰也沒有多問。
就在四周一片寂靜的時候,不知聽誰歎了一口氣。
之後,眾人都搖了搖頭,緩緩散去。
“李相,走吧,我想皇太孫心裏有可能還是要靜一靜,畢竟有些事是不能釋懷的。”
輕聲一笑,楊士奇對著李善長出了自己的看法,好像有些明白皇太孫遲遲不肯登基稱帝的心思。
聽到這話,李善長迴頭看著將來一定會頂替自己的年輕後輩,有些勾話似地問道:“不知道楊大人何出此言?”
精明似鬼的楊士奇可不上李善長這個老家夥的套兒,笑說道:“我等為人臣子,怎麽能夠妄圖隨意揣測聖意?李相,走了。”
老奸巨猾的李善長卻並不信這個邪,他想朱允熥心裏肯定是還有什麽事,就是因為這件事,影響了他登基稱帝。
那自己等人隻要把這件事情解決了那不就成了?!
迴到寢宮之內,朱允熥看著這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布局,他已經許久未曾在這裏居住過了,他迴想起仿佛還在昨日的亡瀛之戰,想到那個所謂的替身的人在臨死之前對自己說的話,他無聲的笑了笑。
深吸一口氣,朱允熥對著偌大寂靜的宮殿,孤獨而又憂傷的低聲道:“如今,我再無秘密了,咱就是朱允熥,就是這大明未來的皇帝。”
許久之後,迴過神來的朱允熥起身,來到門外,緩緩地推開門,麵前早有女孩兒在等著他。
女孩兒背對著他,麵向陽光,她的影子被陽光照射著一直延伸到朱允熥的腳邊。
聽到背後的動靜,女孩兒迴過頭,目光依然如初,溫柔清冽。
“賽兒……”
朱允熥有些悻悻地笑了笑,但是眼神裏卻有一絲完全不能釋懷的情緒。
見到朱允熥眸子裏掙紮的神色,唐賽兒也知道他的掙紮是什麽,有些體貼關懷地來到他的身邊,看著他說道:“若是你不登基為帝,我想她在天上見到,也會傷心的,她在天上庇護你一路走來,就是為了見到你能夠到今天這一步,不是麽?”
聽到唐賽兒這話,朱允熥瞳孔一縮,像是被什麽狠狠觸動,從不落淚的他眼眸之中竟然落下兩行淚來。
“賽兒,可是,我……”
唐賽兒明白他心裏還有一處芥蒂,緩緩地撫摸上他的臉龐,溫柔地說著:“我隻要和你在一起就好,哪怕在你身邊毫無名分,哪怕默默無聞守護一生,我已經這樣地陪你走過來許多年,之後我也會一直這樣陪你走下去。”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因為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原因,徹底淪為一片荒土。
這片土地再無人煙,而明軍也僅僅派了幾人駐守,當時的燕王朱棣主動上書朝廷,要求留在此處,領著監國差事的皇太孫朱允熥同意了這個請求。
但在聖旨當中明確表示,要做好修整,力爭做到跨海東征!
幾年之後,朱棣便帶領大軍一直往東抵達美洲大陸,建立了一個新的帝國。
大明皇太孫朱允熥早早的就帶領全臣返迴中原,進行了一場舉國歡慶的盛大宴會,短短兩年之內,大明平蒙古,滅朝鮮、亡東瀛滅掉三國,此番功業已經超過唐宗宋祖,是絕對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朱允熥這個大明的實際掌控者正站在高台之上,迎接著群臣的祝賀,他的腳下萬臣馴服!
“臣等請殿下登基,恭賀吾皇立下此等千秋偉業,是為千古一帝!”
頭發花白如雪的李善長對著高台之上的朱允熥高聲奏請。
緊接著他恭敬地伏低身子,拜倒在玉墀之上。
這一叫他發自內心,也出自肺腑,朱允熥的功績實在是太過耀眼,說是遠遠超過朱元璋也絲毫不為過。
而此時的朱元璋尚在北方對戰歐洲,是絕對見不到如此隆重的景象了。
隨著李善長的伏跪,他身後的群臣王景弘、鄭和、陳冾等人都盡皆高聲附和,一邊武將朱勇、梅殷等人也極盡溢美之詞勸進,所有的聲音都在指向一個信號,那就是希望朱允熥登基。
按理說到了這一步,朱允熥的確是該登基了,但是他看著腳下群臣,看著頭頂的蒼遠碧空,看著麵前的旌旗獵獵,看著遠處的大明宮殿,心中總有一處空落落的。
抿嘴一笑,朱允熥用一種非常虛假的托辭道:“皇爺爺尚在歐洲征戰,西北尚有帖木兒帝國危害邊境,西南的沐家表麵臣服,實則背地裏桀驁不馴,勾結胡漢蒼等人,此時我若登基,怕是有些名不副實。”
按理說應該是老成持重的李善長卻在這個時候唱反調起來:“越南胡朝、帖木兒帝國都是疥鮮之疾,隻需要派遣一員大將出征,兩地皆可平定,這些都不可能阻擋我大明的腳步。”
“臣以為,大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先定內政,殿下登基為帝之後修國策,養萬民,方為治國之本。”
李善長說的有理有據,底下群臣想的和他也是一樣。
畢竟,不管是文臣武將,先後大大小小曆經十餘戰,總該撈個功勞,該封爵的封爵,該封侯的封侯,該賜黃金萬兩的賜黃金萬兩。
如今自家皇太孫還不登基稱帝,那麽他們這些戰功又由誰來兌現?
自己還怎麽去更進一步?
朱允熥明白眾人的心思,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有一些進退兩難,因為在他心裏還是有一件心事懸而未決。
他看著底下群臣,終究是擺了擺手,道:“此事改日再議,李相、諸卿還是退下吧。”
說完,好像再無興致,有些寥寥的失意,轉過身,背過手去,緩緩的走下高台。
這一舉動讓李善長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皆不知對方為何到了這番境地,還是不肯登基稱帝,難道這其中還有別的緣故?
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的,顯然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隻是誰也沒有多說,誰也沒有多問。
就在四周一片寂靜的時候,不知聽誰歎了一口氣。
之後,眾人都搖了搖頭,緩緩散去。
“李相,走吧,我想皇太孫心裏有可能還是要靜一靜,畢竟有些事是不能釋懷的。”
輕聲一笑,楊士奇對著李善長出了自己的看法,好像有些明白皇太孫遲遲不肯登基稱帝的心思。
聽到這話,李善長迴頭看著將來一定會頂替自己的年輕後輩,有些勾話似地問道:“不知道楊大人何出此言?”
精明似鬼的楊士奇可不上李善長這個老家夥的套兒,笑說道:“我等為人臣子,怎麽能夠妄圖隨意揣測聖意?李相,走了。”
老奸巨猾的李善長卻並不信這個邪,他想朱允熥心裏肯定是還有什麽事,就是因為這件事,影響了他登基稱帝。
那自己等人隻要把這件事情解決了那不就成了?!
迴到寢宮之內,朱允熥看著這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布局,他已經許久未曾在這裏居住過了,他迴想起仿佛還在昨日的亡瀛之戰,想到那個所謂的替身的人在臨死之前對自己說的話,他無聲的笑了笑。
深吸一口氣,朱允熥對著偌大寂靜的宮殿,孤獨而又憂傷的低聲道:“如今,我再無秘密了,咱就是朱允熥,就是這大明未來的皇帝。”
許久之後,迴過神來的朱允熥起身,來到門外,緩緩地推開門,麵前早有女孩兒在等著他。
女孩兒背對著他,麵向陽光,她的影子被陽光照射著一直延伸到朱允熥的腳邊。
聽到背後的動靜,女孩兒迴過頭,目光依然如初,溫柔清冽。
“賽兒……”
朱允熥有些悻悻地笑了笑,但是眼神裏卻有一絲完全不能釋懷的情緒。
見到朱允熥眸子裏掙紮的神色,唐賽兒也知道他的掙紮是什麽,有些體貼關懷地來到他的身邊,看著他說道:“若是你不登基為帝,我想她在天上見到,也會傷心的,她在天上庇護你一路走來,就是為了見到你能夠到今天這一步,不是麽?”
聽到唐賽兒這話,朱允熥瞳孔一縮,像是被什麽狠狠觸動,從不落淚的他眼眸之中竟然落下兩行淚來。
“賽兒,可是,我……”
唐賽兒明白他心裏還有一處芥蒂,緩緩地撫摸上他的臉龐,溫柔地說著:“我隻要和你在一起就好,哪怕在你身邊毫無名分,哪怕默默無聞守護一生,我已經這樣地陪你走過來許多年,之後我也會一直這樣陪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