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竭力安慰朱允炆。


    同時在心中懊悔不已,當初可是他力保的盛庸,沒想到如今是這樣的局麵。


    心中對於對方不由得有些怨恨起來。


    在盛庸叛逃,楊士奇、鐵鉉暗中策反的情況下,解縉幾乎是朱允炆手下唯一能幹實事的人了。


    “解縉,令人將他給我抓迴來!朕一定要將他抽筋扒皮!”


    大聲咆哮著的朱允炆此舉不可謂不瘋狂,解縉都有些看不下去,但還是盡力安撫著他的情緒。


    “皇上,我們目前最要緊的是麵對朱棣來犯的大軍,盛庸就先由他去吧!”


    聽到朱棣大軍幾個字,朱允炆終究是冷靜下來,遠處的朱允熥對他來說還構不成威脅,但近在咫尺的朱棣大軍可以說是致命的!


    看著麾下的文武,朱允炆目光愴然,一屁股跌坐下來,有些無力地問道:“朱棣來勢洶洶,諸位可有應對之策?楊士奇?”


    那楊士奇似乎早有準備,聽到朱允炆此時的問話,拱拱手言說道:“臣以為朱棣不足為慮,他尚有肘腋之患未曾平定,李景隆與足利義持在琉球處,隻需要一道旨意令他們北上,朱棣必定會有所顧忌,不會傾巢而出。”


    對此朱允炆卻有些不滿意道:“但遠水終究解決不了近渴啊!就沒什麽能夠立刻打敗朱棣大軍的辦法嗎?”


    楊士奇眼神一狠,朗聲道:“有!”


    朱允炆聽了立即恢複了精神,這句話宛如一劑強心劑,他連忙問道:“楊大人就不要賣關子了,既然有迅速破掉朱棣的計策,還請快快道來!”


    楊士奇眼神一冷,說出自己的打算來:“我想此次朱棣是抱了必勝的決心來犯,縱使我們讓李景隆南方牽製著朱棣兵馬,但有朱高煦提防,恐怕難有建樹。”


    這話得到了在場大多人的認可,他們都想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楊士奇要如何扭轉戰局。


    “但是太子朱高熾駐守金陵,趙王朱高燧隨軍出征,如果此次朱棣能夠死於北征,那麽必定引起二子甚至三子奪位的大亂!”


    朱允炆聽了卻一臉的不悅:“說的倒是簡單,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的事情,可是要讓朱棣身死,談何容易啊!”


    說著又恢複了沒有精氣神的模樣,如同是被榨幹了的俊男,他原本以為楊士奇會出什麽樣的好計策,聽到這話有些失望地坐了迴去。


    但是大明初年第一神童解縉卻隱約琢磨出了什麽,他看著楊士奇有些陰冷的眼神,頓時感覺心中一涼,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直接說出口:“難道楊大人你是想挑撥朱棣的父子關係,讓他們彼此之間互相殘殺嗎?!”


    解縉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紛紛向著楊士奇看來,朱允炆也重新坐直了身子。


    楊士奇冷笑道:“為什麽不呢?破局的關鍵就在趙王朱高燧的身上!”


    “朱高燧……”


    朱允炆再傻也明白過來了,楊士奇是想激發朱高燧內心稱帝的野心,讓他們父子兩人互相殘殺!


    此計不可謂不毒!


    不過這也符合楊士奇一貫以毒士示人的印象。


    迴味過來,想明白此計的妙用後,朱允炆大叫一聲道:“好!不愧是我的謀主,縱使朱棣手下精兵良將十足,我得士奇,勝得千萬雄兵!”


    朱允炆還沉浸在楊士奇帶給他計謀的喜悅之中,完全沒有任何對他懷疑過的想法。


    “此計的確上妙,就是不知如何具體實施?”


    解縉看著楊士奇有些不解,同時也對他的謀略敬佩不已。


    “隻需要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前去靈活行事便可,我薦吏部給事中陳山,此人是洪武年間舉人,頗有才能。”


    這陳山是楊士奇在朱允炆身邊發現的一名不錯的人才,不過一直秘而不報,而是自己暗自培養成心腹,與其說是朱允炆的人倒不如說是楊士奇自己的心腹,朱允熥的棋子!


    而陳山在曆史上也是頗為有名,也的確跟趙王朱高燧不對付,好像二人天生磁場不合一樣。


    既然楊士奇舉薦了陳山,朱允炆便一切讓他便宜行事,不過,朱棣前方的帶兵大將張玉父子,他們多少還是需要麵對的。


    “平安、蔣貴,前線朱棣的大軍就靠你們二人了!”


    朱允炆對著二人一臉的希冀。


    這二人也不負朱允炆的厚望。


    蔣貴是平安在軍中提拔上來的一名人才,他竟然能與平安交手近百迴合不分勝負,足以看得出來他的勇武。


    而蔣貴在曆史上也確有其人,並且非常厲害。


    史書記載他身材高大魁梧,往那裏一站像是一堵擋風的牆。


    加上他本人又擅長騎射,以燕山衛卒隨燕王朱棣起兵,並在之後參與了安南之役及遠征漠北的戰爭,憑借著積攢下來的戰功一路扶搖直上,坐到了指揮僉事、掌彭城衛事的位置上。


    原本曆史上為朱棣效力的蔣貴,如今竟然被朱允炆挖了來,也是頗有意思。


    得了皇命,點齊本部兵將,平安,蔣貴二人帶了兵馬前來阻攔朱棣大軍,到了如今河南的開封一帶。


    朱棣大軍雖然說為首的是張玉,但其實一切都是以張輔作戰為主。


    作為實打實的軍二代,張輔迫切需要戰功來證明自己,他要讓世人知道,他們老張家兒子英雄爺好漢!


    也不失為一段流傳甚廣的佳話。


    其實這就是大多數的二代們的通病了,總想著來來證明自己絕不比自家老子差。


    尤其是他已經聽說了朱勇在朱允熥的手底下的事跡,征討元蒙,克服朝鮮又大敗倭寇,幾乎可以說是立下了同齡人不可超越的戰功,一邊為好友感到開心的同時,他也感到了一絲焦慮。


    畢竟,同等的出身,人家朱勇都已經在沙場上建功立業了,而他還一直未曾帶過兵,深居家中。


    兩者的差距可謂是越拉越大!


    好在他有著極高的帶兵天賦,這點父親張玉也知道,所以張玉這次也帶了一點私心,自己隻是掛個名,真正的指揮還是讓好大兒張輔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年不當菜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年不當菜鳥並收藏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