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作為大明的皇帝,於對方也是有所忌憚,朱允熥的成長讓他也是自心底裏有些毛骨悚然!


    根據對方所展現出來的勢不可擋的架勢,如今的大明防禦估計會跟豆腐一般一撞就碎。


    尤其是對方的手底下可謂是名將如雲,藍常二人自是不用多說,這都是疆場上的宿將了,但是戚祥等新一輩的將領如同新星一般冉冉升起,實在是有點讓人後背直冒冷汗!


    那時,隻要朱允熥願意率領軍隊南下,將會如入無人之地,勢如破竹的席卷整個大明,況且浙江那邊還有對方留下來的後手。


    要是後院起火,朱棣恐怕有些顧不自暇。


    現在的大明也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想明白了這一切之後朱棣又一個頭兩個大。


    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子。


    讓朱允炆強大起來了也就算了,如今朱允熥也有了自己的勢力。


    尤其是朱允熥這個對手還是他一手給養起來的!


    這時他在想,如果當初自己並沒有進入金陵稱帝,或許能夠隨著對方創建一番豐功偉業。


    不過現如今既然都這樣了,那麽他就得去做些準備才行,畢竟皇帝的寶座,這樣的權力實在是讓人難以割舍。


    不然的話縱觀華夏數千年的曆史,有著無數的英雄豪傑為此折腰了!


    他在大殿當中來迴的踱步著思考接下來如何應對。


    過了一會兒才停住腳步,目光看向觀童,思來想去之下還是打算做點什麽:“傳朕旨意,朕要召見群臣,商議國家大事。”


    觀童聞聽此言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連忙傳旨去了。


    奉天殿內外,唿唿啦啦的站滿了人。


    此時的他們都有些茫然。


    今天的朝會實在是有點詭異。


    倒不是召開朝會有什麽不對勁,要知道作為天選打工人,不管是如何時辰都要隨時待命。


    但今天的朝會屬實是有點離了大譜。


    誰家好人的朝會居然會在晚上進行。


    尋常的召開朝會,可都是大白天,淩晨的時候就召開了。


    怎麽想今天的朝會都透露著幾分詭異。


    奉天門外,等候著上朝的不少的人在下麵都議論紛紛。


    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麽大事,才會在這個時候召開朝會。


    但是不管是誰,閑聊了幾句都發現誰也不曉得究竟是怎麽了。


    哪怕是李善長這個當宰輔的都有些發懵,不似先前的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伴隨著一名太監揮舞了手中的鞭子三下,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要知道從這一刻開始,如若在私下交流就會被在一旁的太監記錄在冊。


    冠以目無尊長之罪論處。


    輕則打一頓罰奉貶官,重則真可就是直接迴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所以一個個立馬三緘其口,魚貫而入般進入到奉天殿中,準備開始上朝。


    伴隨著公鴨嗓太監的一聲喊,朱棣緩緩走了出來坐上龍龍椅,坐定之後掃視了一下禦階下的一眾臣公。


    淡然開口:“想來諸位對於此次朝會都有些疑惑不解,其實之所以會如此,是有些事情要告訴你們。”


    說完便示意觀童把那封朱允熥的戰報送到了李善長的手中。


    朱棣麵色如常讓人看不出喜怒之色來。


    “李相就由你來念一念這封書信吧。”


    李善長拱了拱手,說了一個是字之後便展開書信讀了起來。


    可是越往下越是難以壓製自己心中激動的情緒。


    手都有些抖了起來。


    聽著那封戰報,在場的文武官員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如今的朝會算是一個小朝,隻有從四品的官員才能夠進入其中可謂是大明的肱骨之臣。


    他們早就練就了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本領。


    在他們的印象當中,雖說在浙江的時候朱允熥確實是有了些許的作為,擺脫了病秧子無能之輩的名聲,可現如今的所作所為,卻是讓他們頗為的震撼。


    當初對方選擇進入遼東,打算征討朝鮮的時候,這些朝臣們可都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來的。


    畢竟他們在心裏早就暗自盤算著,這應該是朱棣想要把對方給安排出去,好給自己掃清障礙。


    但誰能想到不僅這個障礙沒有掃清還給自己培養了一個強勁的對手,依照如今的這個局麵來看,恐怕接下來大明各處少不了,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來。


    到時候三方勢力究竟誰能夠取勝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可以說從這一刻開始,眾人的心思各異。


    李善長把戰報念完之後,立馬拍起馬屁來:“吳王為我大明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皆是仰照陛下的決斷,當初要不是陛下派吳王征討朝鮮也不會讓他把蒙元打的七零八落。”


    “幸賴陛下天威做成此事,陛下不愧是有成之君,能夠侍奉陛下,是我等做臣子的福分。”


    老奸巨猾的李善長把話說完,就帶著一眾臣工唿唿啦啦的跪倒在地。


    如同排金山倒玉柱一般。


    “恭賀吾皇創下萬世之功績,成為萬世之表率!”


    眾人的聲音在大殿當中久久迴響。


    隻不過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棣心中卻是頗為惆悵。


    說了幾件其他的小事情之後便選擇了退朝,但把李善長梅殷幾人給留了下來。


    既然如今都是自己人了,那朱棣也就不需要有絲毫的藏著掖著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李相,如今朱允熥勢大萬一有什麽其他的心思,恐怕對於大明百姓而言,會是苦事一樁。”


    “如今朝廷初定不久,朕實在是不忍心讓百姓們再次置身於水深火熱當中。”


    “不知對此理想可有什麽良策?!”


    捋著胡須沉吟許久之後,李善長給出了自己的辦法來:“陛下,依老臣來看,如今應該做兩手準備,一來是通知邊塞九王提前準備抵擋住對方南下。”


    “二來是把對方留在浙江的後手,徹底的根除,防止他們趁此時機揭竿而起,如此這般,才能夠讓朱允熥有所忌憚。”


    不得不說,李善長還是有著幾分能耐,三言兩語就說到了朱棣的心坎當中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年不當菜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年不當菜鳥並收藏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哄堂大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