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狂風唿嘯著席卷過破舊的柴房,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砸在腐朽的門板上,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響。屋內,沈清瑤猛地從噩夢中驚醒,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她環顧四周,入目皆是一片昏暗與破敗,刺鼻的黴味嗆得她幾欲作嘔。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意識到,自己重生了。


    前世,她貴為丞相府嫡女,才情出眾、貌若天仙,本應擁有順遂無憂的一生。卻不想,繼母柳氏陰險狡詐,夥同姨娘設計陷害,讓她在及笄之年失身於人,淪為京城笑柄。父親沈鴻儒為了家族顏麵,將她遠嫁邊陲之地,嫁給一個粗鄙殘暴的武將。婚後,她受盡折磨,最終慘死於那個冰冷的雨夜,年僅二十歲。


    “老天有眼,既讓我重生歸來,這一世,我定要讓那些害我之人血債血償!”沈清瑤握緊雙拳,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她深知,如今自己身處絕境,首要之事便是擺脫這柴房困境。


    清晨,雨勢漸歇,陽光透過雲層灑下幾縷微光。柴房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丫鬟翠兒端著一碗餿飯走了進來。“喲,大小姐醒了?”翠兒眼神輕蔑,將碗重重地擱在地上,“趕緊吃吧,別餓死了,還得髒了我們的地。”


    沈清瑤抬眸,冷冷地看著翠兒,“翠兒,你不過是個丫鬟,怎敢如此對我?”翠兒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大小姐,您還當自己是從前那個高高在上的千金呢?如今您聲名狼藉,府裏誰還把您放在眼裏。”


    沈清瑤心中恨意滔天,但麵上卻不動聲色,她緩緩起身,走到翠兒身旁,趁其不備,猛地將手中早已準備好的一塊碎瓷片抵在翠兒脖頸處,“你今日若不放我出去,我便與你同歸於盡。”翠兒嚇得臉色慘白,聲音顫抖著求饒,“大小姐,您饒了我吧,我放您出去。”


    沈清瑤押著翠兒走出柴房,一路小心翼翼地朝著自己的院子走去。剛進院子,便看見繼母柳氏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來。“喲,這不是清瑤嗎?怎麽從柴房出來了?”柳氏故作驚訝,眼中卻閃過一絲惱怒。


    沈清瑤鬆開翠兒,直麵柳氏,“繼母,我好歹是丞相府嫡女,您將我關在柴房,傳出去怕是有損丞相府名聲吧。”柳氏冷哼一聲,“你做出這等傷風敗俗之事,還敢提名聲?我沒有將你逐出府已是仁至義盡。”


    “我到底做錯何事,繼母心知肚明。”沈清瑤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柳氏,“今日我便把話撂在這兒,從前我年幼無知,任人欺淩,往後,絕不會再如此。”說罷,她轉身走進屋子,“砰”地關上了門,留下柳氏一行人在院子裏麵麵相覷,氣急敗壞。


    接下來的幾日,沈清瑤閉門不出,對外稱病,實則暗中謀劃。她知道,想要在這府中立足,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於是,她悄悄聯係上了從前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嬤嬤——張嬤嬤。張嬤嬤聽聞小姐受難,心急如焚,趕忙前來相助。


    “小姐,老奴聽聞您受苦,心疼不已啊。”張嬤嬤一見到沈清瑤,便老淚縱橫。沈清瑤握住張嬤嬤的手,“嬤嬤,如今我孤立無援,隻有您能幫我了。我想知道,府裏如今還有哪些人是可以拉攏的。”


    張嬤嬤思索片刻,道:“後廚的王大廚,他曾受過老夫人的恩惠,對小姐您或許還有幾分忠心。還有門房的老李,他為人正直,看不慣夫人的所作所為。”沈清瑤點點頭,心中有了計較。


    此後,沈清瑤時常趁夜偷偷與王大廚、老李等人碰麵,許以重諾,漸漸地,他們都被沈清瑤的真誠與果敢所打動,願意為她效命。


    一日,宮中傳來消息,太後娘娘壽辰將至,命各府女眷進宮獻禮。柳氏本想將沈清瑤排除在外,可又怕落人口實,隻得勉強同意讓她一同前往。沈清瑤得知此事,眼中閃過一抹狡黠。她知道,這是她翻身的絕佳機會。


    壽辰當日,沈清瑤身著一襲素色羅裙,雖打扮簡約,卻難掩天生麗質。柳氏帶著眾女眷向太後請安後,便輪到獻禮環節。各家千金紛紛呈上精心準備的禮物,盡是些奇珍異寶,琳琅滿目。輪到沈清瑤時,她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手中捧著一個古樸的盒子。


    “臣女沈清瑤,祝太後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是臣女親手繡製的一幅觀音像,願太後娘娘慈悲永駐,庇佑我朝國泰民安。”沈清瑤說著,打開盒子,將繡像展示出來。眾人定睛一看,隻見那觀音像針法細膩,栩栩如生,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虔誠與敬意。


    太後微微眯起眼睛,仔細端詳著繡像,臉上漸漸露出笑容,“好,好,難得你有這份心意。這繡工,便是宮中的繡娘怕是也比不上。”沈清瑤趕忙跪地謝恩,“太後娘娘謬讚,臣女惶恐。”


    柳氏站在一旁,氣得暗暗咬牙,她沒想到沈清瑤竟能博得太後歡心。迴宮後,太後對沈清瑤的繡像念念不忘,時常向皇帝提起。皇帝聽得多了,也對這位丞相府嫡女起了幾分好奇。


    不久,宮中舉辦賞花宴,再次邀請各府女眷。沈清瑤依舊盛裝出席,此次,她憑借著前世的才情與記憶,在宴會上吟詩作畫,大放異彩,引得一眾公子王孫側目。尤其是五皇子趙景軒,他看著沈清瑤的眼神中充滿了欣賞與探究。


    “沈姑娘才情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趙景軒端著酒杯,走到沈清瑤身旁,微笑著說道。沈清瑤微微屈膝行禮,“五皇子過獎,臣女不過略通文墨罷了。”兩人交談幾句,沈清瑤便巧妙地告辭離開,她深知,如今局勢複雜,不宜與皇子走得太近。


    然而,沈清瑤在宴會上的出眾表現卻引來了他人的嫉妒與仇視。禦史大夫之女林婉兒,一直心儀五皇子,見沈清瑤與趙景軒交談甚歡,心中醋意大發。她暗中勾結柳氏,準備再次對沈清瑤出手。


    幾日後,京城突然傳出流言蜚語,稱沈清瑤在賞花宴上故意勾引五皇子,行為放蕩。流言愈演愈烈,一時間,沈清瑤再次陷入輿論漩渦。丞相府內,柳氏借機大發雷霆,“沈清瑤,你看看你幹的好事!如今整個京城都在議論你,你還有何顏麵待在府中?”


    沈清瑤卻鎮定自若,“繼母,清者自清。這流言來得如此蹊蹺,您不覺得奇怪嗎?”柳氏冷哼一聲,“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沈清瑤不再理會柳氏,她心中明白,當務之急是找出流言的源頭,予以反擊。


    通過王大廚和老李等人的暗中查探,沈清瑤很快鎖定了林婉兒。她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沈清瑤命人悄悄收集林婉兒與外男私會的證據,又買通了京城的小報,將此事曝光出去。


    一夜之間,輿論風向大變,眾人紛紛譴責林婉兒的行徑,而沈清瑤則成功洗清嫌疑。林婉兒在京城中聲名狼藉,被禦史大夫關在家中閉門思過。柳氏也因與林婉兒勾結,受到了丞相的斥責,在府中的威望大減。


    經此一役,沈清瑤在丞相府中的地位逐漸穩固,她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天地。她深知,想要徹底擺脫困境,必須在朝堂之上擁有自己的話語權。於是,她利用閑暇時間,研讀經史子集,關注朝政時事,還時常與一些文人墨客交流探討,結識了不少有識之士。


    隨著對朝堂局勢的了解愈發深入,沈清瑤發現,如今朝廷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湧動。皇帝年邁,幾位皇子對皇位虎視眈眈,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而丞相府因與二皇子走得較近,已然卷入了這場奪嫡之爭。沈清瑤意識到,若不謹慎行事,丞相府隨時可能麵臨滅頂之災。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沈清瑤結識了一位神秘的謀士——蘇羽。蘇羽足智多謀,對朝堂局勢洞若觀火,且心懷天下蒼生。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沈清瑤深知,蘇羽正是自己苦苦尋覓的得力助手,便將他招攬至麾下。


    有了蘇羽的輔佐,沈清瑤如虎添翼。他們暗中布局,一方麵收集各方勢力的把柄,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麵,沈清瑤憑借著自己的才情與智慧,在京城的貴婦圈中周旋,結交權貴,為自己積攢人脈。


    與此同時,五皇子趙景軒對沈清瑤的關注與日俱增。他多次派人向沈清瑤示好,邀請她出遊、品茶。沈清瑤明白,五皇子並非池中之物,他身後有著強大的勢力支持,若能與他結盟,對自己的複仇之路大有裨益。但她也深知,皇家之人最是薄情,稍有不慎,便會淪為權力的犧牲品。


    在一次與趙景軒的出遊中,沈清瑤故意試探道:“五皇子,如今朝堂局勢變幻莫測,您就不怕卷入這奪嫡之爭,引火燒身嗎?”趙景軒望著沈清瑤,目光堅定,“沈姑娘,本皇子誌在天下,隻為百姓謀福祉。若一味退縮,這江山社稷隻會落入奸人之手。”


    沈清瑤心中一動,她從趙景軒的眼中看到了野心與抱負,也看到了一絲真誠。或許,他真的值得自己一搏。“五皇子心懷大誌,清瑤欽佩。隻是這宮中鬥爭殘酷,您需多加小心。”沈清瑤輕聲說道。


    此後,沈清瑤與趙景軒的往來愈發頻繁,漸漸地,兩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情愫。然而,就在沈清瑤以為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意外卻接踵而至。


    丞相府突然被查出貪汙受賄,數額巨大,皇帝龍顏大怒,下令嚴查。丞相沈鴻儒被關進大牢,生死未卜。柳氏等人驚慌失措,府中一片混亂。沈清瑤得知此事,心中一緊,她知道,這是對手的蓄意打擊,目的是要將丞相府連根拔起。


    她立刻找到蘇羽商議對策,“蘇羽,如今父親入獄,丞相府危在旦夕,我們該如何是好?”蘇羽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小姐,當務之急是找到證據證明丞相的清白。我聽聞此事與二皇子的對頭三皇子有關,我們可以從他那裏入手。”


    沈清瑤點頭讚同,兩人分工合作,沈清瑤利用自己在貴婦圈中的人脈,四處打聽消息;蘇羽則暗中調查三皇子的勢力範圍,尋找破綻。經過幾日幾夜的奔波,終於,他們找到了關鍵證據——一封三皇子與手下官員勾結,陷害丞相的密信。


    沈清瑤帶著證據進宮麵聖,在太後麵前哭訴冤情。太後念及與丞相府的舊情,又欣賞沈清瑤的聰慧果敢,便出麵在皇帝麵前求情。皇帝本就對丞相有所倚重,見證據確鑿,又有太後說情,便下令將丞相釋放,嚴懲三皇子一黨。


    經此一劫,丞相沈鴻儒對沈清瑤刮目相看,他意識到,自己這個平日裏被忽視的女兒,竟有著如此非凡的才能。他開始重新審視府中的局勢,對柳氏等人的行為也有所察覺。


    “清瑤,為父錯怪你了。這些年,你受苦了。”沈鴻儒看著沈清瑤,眼中滿是愧疚。沈清瑤微微搖頭,“父親,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如今,我們當以家族為重。”


    此後,丞相府在沈清瑤的協助下,逐漸擺脫困境,走上正軌。沈清瑤的威望在府中無人能及,柳氏等人再也不敢興風作浪。而她與五皇子趙景軒的感情也在曆經波折後愈發深厚。


    然而,奪嫡之爭愈演愈烈,局勢愈發緊張。二皇子見沈清瑤與五皇子走得近,心生忌憚,暗中聯合其他勢力,準備對五皇子發動致命一擊。他們設下鴻門宴,邀請五皇子赴宴,意圖在宴會上將其殺害。


    沈清瑤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她深知此去兇多吉少,但又不能勸阻趙景軒,否則會讓他被人詬病膽小怯懦。思索再三,她決定陪趙景軒一同赴宴。


    宴會上,氣氛詭異凝重。二皇子等人談笑風生,眼中卻暗藏殺機。酒過三巡,二皇子突然發難,“五弟,聽聞你近日與丞相府嫡女往來密切,莫不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趙景軒神色鎮定,“二哥,我與沈姑娘不過是誌趣相投,探討詩詞罷了。”


    “哼,恐怕沒那麽簡單吧。”二皇子冷笑一聲,一揮手,一群侍衛衝了進來,將他們團團圍住。沈清瑤緊緊握住趙景軒的手,眼神堅定,“五皇子,今日我們並肩作戰。”趙景軒心中感動,微微點頭。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蘇羽帶著沈清瑤事先安排好的援兵趕到,局勢瞬間逆轉。二皇子等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束手就擒。經此一役,五皇子的勢力得到進一步鞏固,而沈清瑤也因護駕有功,被皇帝封為郡主,賞賜無數。


    隨著皇帝身體每況愈下,立儲之事迫在眉睫。五皇子在沈清瑤和蘇羽的輔佐下,廣施仁政,收買人心,逐漸贏得了朝中大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終,皇帝駕崩,遺詔傳位給五皇子趙景軒。


    趙景軒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景。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冊封沈清瑤為皇後。在盛大的冊封典禮上,沈清瑤身著鳳袍,頭戴鳳冠,儀態萬千。她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辛磨難,如今終於站在了這權力的巔峰。


    望著台下眾人朝拜的身影,沈清瑤心中感慨萬千。她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她將與趙景軒攜手,治理天下,讓這片江山社稷繁榮昌盛,讓百姓安居樂業。而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都已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她的血海深仇,終於得報。


    從此以後,沈清瑤與趙景軒的傳奇故事在民間流傳,成為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佳話。他們用智慧與勇氣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為後世所敬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飛仙雙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光明媚春光燦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光明媚春光燦爛並收藏青雲飛仙雙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