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是汪直傳迴來的。


    此前也有一些類似的消息,但都隻去了內閣,而大明也根據這些消息,慢慢的放開了海禁。


    使得民間有大量的人,也開始駕著船隻進行遠航貿易了。


    大多數人,目前能夠去的地方,呂宋和日本。


    剛好,日本的白銀是很多的,也因為白銀的大量湧入大明,使得本來還很缺少銀子的大明,更加的繁榮了起來。


    再加上搏戲樓之中,不知不覺中,弄出來的籌碼,已經有很大的一部分代替了銀兩,而且這種籌碼,也正在變得越來越被人們認可。


    可這一次傳迴來的消息不同。


    按照汪直他們的說法,那就是馬六甲,也就是以前叫做甲洲的地方,相當於海上的嘉峪關。


    扼守的是一處戰略要地。


    任何來往的船隻都得從那個地方經過。


    算距離的話,又是離著大明最近,可現在正在被更加遙遠的國家爭奪。


    “現在,有一個議題,這個海上的嘉峪關,咱們大明要不要出動水軍占領下來,至於那個甲洲,用不用遷移百姓使其歸化?”


    迴到皇宮,嘉靖立刻就召開了臨時朝會。


    在問話的時候,嘉靖掃視了一眼朝堂上的諸位大臣。


    許多已經很老了。


    心中琢磨著,再過兩年時間,等到大明培養出來了更多的官員,再試行一下年限退休製度。


    “皇上,既然是海上天險,那就必須拿在我大明的手中。”


    太阿倒持從來都是禍端的根源。


    嚴嵩是老了,但還沒有糊塗。


    底下的其他大臣們也都是一樣的想法。


    “皇上,葡萄牙那種小國,之所以沒有完全打下來甲洲,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口太少,咱們大明完全不需要有這方麵的顧慮,當年鄭大人下西洋的時候,沒有占據是仁慈,現在去占據,也是為了宣揚我大明的教化。


    臣還聽說那裏本來是有著佛門的,後來卻被一群外來的那什麽教派給占領了,長此以往怕是會忘記了我大明的天威啊。”


    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的禮部尚書張璧,總算是抓住了一點權力。


    禮儀和教化。


    從來都是他們禮部的權力,現在剛好也可以給大明出兵找一個合適的借口,雖然遮掩的痕跡很重。


    但對外,這種遮掩,還必須要有。


    “嗯!張愛卿所言甚是。”


    嘉靖的眉眼都帶著笑意。


    做一件事情,總要師出有名,張璧給出來的理由就很好。


    兵部尚書丁汝夔也立刻起身行禮道:“皇上,大明水軍,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四個艦隊,是時候拉出練練手了。”


    陸軍的風頭現在一時無兩。


    不管是向北,還是向南都是擴土無數,多少人因此而受益匪淺。


    水軍領著比陸軍更多的糧餉,卻幾乎無所事事,早就憋著一股勁了。


    如今有了明確的目標,而且對手看樣子還不是很強大,那麽打一場,為了往後更大的戰役做準備,也是可以的接受的。


    反正出兵的銀子,又不用朝廷出。


    而好處卻是朝廷得了。


    “那就拉出去練練,順便也把陸軍運載過去,打仗嗎?不能總是在海上,也要登陸的嗎?”


    嘉靖說著說著,自己都開始笑了。


    然而笑著笑著,他卻發現,事情還真就是他說的那個樣子。


    大明四衛當中,鎮海衛就是四衛當中的奇葩,被戚繼光訓練成了水陸兩用的作戰兵種。


    強不強大目前很難說。


    可沒有短板是真實存在的。


    朝堂上的的想法很快就統一了起來,再也沒有以前那種,隻要一提起打仗,就是窮兵贖武,哭著喊著不要再打了的話。


    從戰爭中得到了好處。


    似乎比原來那種隻會守著一畝三分地,勉強度日子都要強得多。


    名利雙收的好事情,不會再有人蠢得不同意了。


    朝廷,兵部,以及皇帝的聖旨。


    三分相同意見的八百裏加急,就飛快的往各處需要出征的水軍隊伍飛奔而去。


    於此同時。


    演道院中正在研究從海外送過來的兩株小樹苗。


    “得等這種東西長大一點,才能看得出來用途。”


    為了怕有的人,帶迴來了一些,可以滅絕大明一些物種能力的植物和動物,每一樣外麵的新東西,都得在演道院中被觀察好幾年,確定了有什麽用處,有多大的危害才會被放出去。


    當然,辣椒是一個例外。


    “要不,還是等裕王殿下迴來了,讓他給掌掌眼吧。”


    有人想要偷懶,找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你忍心,讓殿下剛迴來就幹活?人家迴來是盡孝心,看望母親的,你小子,說,在家裏是不是對老母親不太好?”


    有年長的,眉頭一挑,嘿嘿笑著問道。


    “我沒有,不是我,別胡說。”


    少年學徒漲紅了臉,不斷地否認。


    能夠進這座演道院的人,可都是知根知底的。


    家中什麽情況,自己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在帶領著他的老師傅眼中,可是一清二楚。


    畢竟,沒有誰願意教出來一個白眼狼。


    “好了,老王,看把人家孩子嚇得,咱們這裏一年到頭,能進來一兩個人才,都要燒高香了,若是真的嚇跑了,我可得管你要人。”


    另一位老頭,笑嗬嗬地阻止了這一鬧劇。


    隨即轉頭看向年輕人:“你呀,也得學會自己求真,不要一切都等著別人告訴你都是些什麽東西向,又有什麽作用,天下太大,稀奇古怪的東西也太多,在第一個人見到稻穀的時候,也不見得知道這玩意能吃不是?


    多做嚐試,多觀察,自己得做記錄,幹咱們這一行,得耐得住寂寞才成。”


    老人教授的是自己的經驗。


    年輕人聽得連連點頭。


    有許多的道理,都是心裏清楚怎麽做,可就是很難做到。


    “即便是上一次,裕王殿下弄出來的辣椒,你王伯伯可是不但自己吃,還給雞鴨都喂了一些,你是不知道,這老頭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泡,辣得上火了不說,最後連出恭都有問題了,若不是醫院的大夫們,手段高明,自己都得被撐死不可。”


    說起此事,王姓老頭也是不怎麽好意思。


    雖然結果很兇險,但也告訴了別人,辣椒吃多了身體會遭不住,多數會出現上火這一毛病。


    也算是懲前毖後。


    “你還說我,上一次你那個煙葉,可是沒少兌水喂老鼠,若不是老鼠死得快,你自己就得喝上一大瓶。”


    檢查出了煙葉中是有毒的。


    而且還會讓人依賴成癮。


    才使得雲貴一帶的煙葉,沒有大範圍的擴種。


    “陳年舊賬,還拿出來說什麽?咱們還是研究一下這個叫做赫維的東西吧,我總覺得這玩意和咱們大明的膠樹不太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