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們猜測的沒有錯。”


    仿佛劉顯能夠看透,李成梁和黑春兩人心中想法一樣。


    給出了一個肯定的迴答。


    “皇上想要變法,可總有人舍不得手中的利益和權利,隻能選擇對抗到底,你是不知道就連傳承了上千年的孔家,現在都開始給大明繳稅了,更不要說其他的人。”


    一股莫名的壓力,瞬間就撲麵而來。


    孔家。


    一個傳承了無數年的家族,任何一個皇帝,都會謹慎對待的家族。


    其名聲大的,即便是在遼東這種苦寒之地,都有人耳聞。


    而想要這樣的大家族開始給大明繳稅,需要用到多少手段,李成梁都不敢去想。


    難怪聽說皇上離京了。


    似乎,每一次皇上離開京城,都會有一個大動作。


    “打仗打的就是銀子,隻有朝廷還能夠收的上來稅,那麽軍隊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外敵也就不敢輕易的瞅大明一眼。”


    畢竟,瞅這麽一眼,很有可能挨打的。


    劉顯說的很形象,讓李成梁和黑春都忍不住笑了卻起來。


    在遼東這塊地方,有些人打起來的原因,就是一句你瞅啥?瞅你咋地?


    然後三兩句過去,就上手了。


    很顯然,別看劉顯來到遼東的時間不長,可對於遼東的某些東西,已經把握住了。


    “說了這麽多,我想說的是,咱們這一次攻打建州女真,是一場必勝的戰鬥。”


    鋪墊了一圈。


    劉顯就是想要給李成梁等人一個信心,大明必勝。


    “是因為太子和三皇子的賞賜?”


    李成梁遲疑地問道。


    在離開的時候,他們可是看到了好幾箱子銀子的。


    都是將士們勝利之後,歸來才有的獎勵,每人五十兩銀子。


    已經不少了。


    許多將士們,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夠擁有這麽多的銀兩。


    “太子和三皇子才幾個銀子,發銀子這一塊,還得看二皇子裕王殿下。”


    劉顯搖了搖頭。


    對於李成梁的說法,可不是很讚同。


    人家裕王的產業,都被自己的父皇拿走了一批,後來還不是又弄出來了一批?


    對於賺錢,大明上下所有人的共識就是,裕王這個財神在世,是無可爭議的。


    似乎人家隨便玩一個產業,都可以賺錢。


    別人就是有樣學樣,都是虧本。


    “可是,裕王殿下人還在京師啊。”


    李成梁也知道,皇上的三個兒子當中,誰最有錢,誰最舍得花錢。


    可他更加的明白,遠水解不了近渴。


    “眼光放長遠一點,裕王殿下不是已經派了人來了嗎?


    隻要人來了,銀子也就不會遠了。


    我給你說,抓緊時間,給下麵的人說明白一點,這一次勝利之後,有的人若是表現得不好,想當兵都沒啥機會。”


    劉顯的話,並沒有誇大。


    廣寧衛之中的士卒,哪怕是被太子和三皇子的人,訓練了很長一段時間,依舊沒有改掉身上的一些毛病。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不是一句空話,到時候,外敵開始勢弱,就是遼東各個衛所,開始整頓軍隊的時候。


    沒有戰功,戰場上表現不佳。


    被人清退了,能夠得到的也隻有一點遣散銀子。


    當時拿到手看起來很多,可是從長遠來看的話,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李成梁瞪大的眼睛,在他看來,如今帶領出來的這些士卒們,已經算是少有的精銳了,難道關內的軍隊,比他帶出來的這些人,還要勇猛不成?


    “不要懷疑本參將的判斷,你若是真的見過大明現在的精銳,也就看不上這些歪瓜裂棗了。”


    劉顯不客氣的評價,讓黑春和李成梁都漲紅了臉。


    “別不服氣,本參將說的這些還是輕的,知道為何太子和三皇子,在遇襲之後,隻派遣了少量的騎兵,出去騷擾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士卒不堪大用,才不得已用自己的護衛訓練了一段時間。


    你們仔細地想一想,是不是這個樣子?”


    李成梁若有所思。


    當時的情況是,太子和三皇子,不斷地派人出去打獵,給所有的士卒們沾了點葷腥。


    再後來就是向京師要補給。


    各種各樣的武器和食物都有,偏偏忘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衛生紙。


    隻因為這種東西,占據的空間太大,還帶不了多少。


    那一段時間,不管是太子也好,三皇子也好,去往校場的次數是最多的,沒有表現出對這些士卒的失望。


    如今看來隻是人家的涵養好。


    而不是他們訓練努力。


    畢竟從皇宮之中出來的,有點城府一點也不稀奇,特別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


    沒有亂了方寸,對兩個十歲左右的孩童來說,已經不可思議了。


    其實,這些在一開始的,李成梁都考慮過。


    把他和黑春拉過來,當做一個人才,心腹來培養,除了他們確實有點本事之外,另外一種原因,就是展露出親近軍隊的傾向。


    實際上,也是對太子和三皇子的一種保護。


    “看來你們是想明白了,從現在開始,本參將希望,在到達赫圖阿拉的時候,整支隊伍的精氣神,不要再這麽懶散,即便成不了精銳,也不能是混日子的,不然恐怕接下來,這一場遠行,就得有不少人埋葬在這片土地上了。”


    騎在馬上的劉顯,被寒風灌進了衣領裏麵,冷得人不知打了一個寒顫。


    這一群人當中,也就他對於寒冷這一塊,沒有多少抵抗能力。


    隊伍還在行進。


    不過,從現在開始,任何一次行軍,都會有人前前後後地忙碌著。


    軍隊的紀律。


    行軍布陣。


    該演練的時候演練,該加強的時候加強。


    一邊走一邊訓練,居然效果比在校場上,進步的還要快得多。


    之所以如此。


    劉顯在私底下聽說了,不是有人以身作則,而是裕王殿下已經暗中準備了一批銀子,到時候看誰作戰最勇猛。


    誰就可以分享。


    至於這些銀子是多少?


    有人說是一萬兩,也有人說是兩萬兩。


    聽得劉顯額頭的青筋,不斷地臌脹,卻又不能開口解釋。


    隻能心裏暗中祈禱。


    希望這些消息,傳迴去之後,能夠被太子和三皇子聽到,提前做好準備。


    不然,流言的源頭,他這個參將也就當到頭了。


    坑蒙拐騙,說話不算話,在軍隊之中,是最要不得的。


    思來想去,劉顯又把李成梁等人拉來言說。


    “悠著點,別說的太多,萬一到時候,銀子運送過來的少了,就要出大問題。”


    在劉顯擔心的時候。


    廣寧衛中。


    太子朱載壡再次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信件。


    “太好了,二弟果真仗義,說給銀子,就給銀子,十萬兩足夠咱們給將士們的賞賜了。”


    一開始,擺在校場上,給人看的銀子,不過是上麵薄薄的一層。


    現在,卻要變成真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