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還是有著清醒認識的。


    皇帝在的地方,確實可以讓許多宵小之徒無所遁形,可地方繁榮這一塊,還得有銀子流通起來,才會真的繁榮。


    “市舶司是一定要重啟的,真不知皇上為何不用歐陽大人,哪怕是朱執朱大人也可以啊!”


    兩人在浙江一帶,可是做了很長時間官的。


    對周圍的環境,以及開海之後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會很熟悉才對。


    偏偏選了他這樣一個軍隊中的文人,來牽頭此事。


    其中到底蘊含著什麽訊息,鄭若曾有點摸不準。


    “皇上應該是想要把市舶司的權利收迴朝廷,不再受到地方官府的節製。”


    俞大猷不是很確定地猜測道。


    現在大明改製後的各種衙門之間的關係,不是熟悉的人,還真就弄不懂了。


    原來隻要地方上有糾紛了,隻需找到當地的知府,或者知縣,一切都能後搞定。


    然而,如今就不要想了。


    平常治安都歸屬於刑部管轄,想要審理一件案件,則是由大理寺來判決,兩項重要的權利都給了刑部和大理寺。


    知縣和知府手中,也隻剩下了民生這一塊。


    說好聽點,是給地方官府減輕了負擔,可實際上則是失去了一大塊權利。


    “類似於稅務司的存在?”


    六部不用想了,各有各的職能範圍,而市舶司除了收稅之外,鄭若曾想不到還有哪些作用。


    “應該是吧!聽說高拱高司長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稅收的重疊,不但要被稅務司的人盯著,還得防備著戶部。”


    說到此處,俞大猷就連連搖頭。


    稅收的劃分,實在是太精細了一些。


    兩個衙門,往後扯皮的機會可就多了,若是一開始來個和光同塵的和稀泥,就來接手的人,也一定會在一夜白頭。


    愁啊!


    鄭若曾若有所思。


    市舶司能夠收到更多的稅收,現在還不清楚,可這個衙門重新建立起來之後,麵臨的壓力也絕對不小。


    俞大猷隻看到了稅務司和戶部。


    可他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衙門,那就是所在港口的地方官府。


    這個才是最難纏的。


    或許,這也是皇上為何要讓俞大猷一起前來的真正原因吧?


    有著軍隊的威懾。


    總好過動嘴皮子胡扯。


    “市舶司的人,必須是從軍隊中退役的,才會有著對朝廷,對皇上的忠誠。”


    莫名其妙地,鄭若曾突然來了這麽一句話。


    忠誠,在現在的軍隊之中,毋庸置疑。


    從以前,當兵隻為混口飯吃,到現在已經有人意識到,這一次的參軍,可是意味著自己以及子孫後代能不能翻身的機會。


    多少貧苦人家的孩子,都因此改變了自己家庭的現狀。


    即便是看不上士卒將官的文人們,嘴上說著不屑一顧,身體卻很誠實地開始想要在軍隊之中占據一席之地了。


    不過,目前來說。


    朝廷並沒有對文人們開這個口子。


    讓許多讀書人,即便是兵法讀得再熟練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想要做將官,那就從士卒開始。


    想要升遷,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本領才行,誇誇其談在軍隊之中可不好使。


    “想法不錯,可現在大明沒有多少退役的將官士卒了。”


    那些被淘汰下來的,根本就是混日子的。


    不壞事已經很了不起了,還指望這些人去管理市舶司?


    怕不是老鼠進了米倉,吃到最後,連貓都不怕了。


    俞大猷很明白,此時軍隊的組成部分,大多都是年輕人,即便是將官也正值壯年,人家還等著升官呢!


    哪會輕易地退役。


    “不著急,慢慢來。”


    鄭若曾也知道,自己剛剛的想法,有點離譜。


    如今的大明,官員缺的厲害,將官士卒也缺少的厲害,都不知道,幾百年過去了,為何還是缺少可用的人才。


    在他們去往寧波港的時候。


    遠在京城的朱載坖,卻收到了太子朱載壡寄迴來的信件。


    很厚的一疊紙張。


    上麵大多數寫的都是,遼東的土地情況。


    “你們看看這些,我大明有的是肥沃的土地,現在隻是缺少人去開發,你們有什麽好辦法?”


    朱載坖一邊遞給陸繹他們信件,一邊看剩下的消息。


    本來臉上還有著笑意,突然間就冰冷一片。


    正要查看信件的陸繹,心中一驚,信箋上到底寫了些什麽?


    讓裕王的臉色這麽難看?


    難道是太子和三皇子遇險了?


    又或者是······


    更深層次的東西,他不敢多想。


    現在是二皇子監國的時候,不管是太子和三皇子,任何一人出了問題,挨罵的也一定是裕王殿下。


    “嘿嘿!蒙古人沒了,又鑽出來了一個女真人,大明的遼東,可真的是藏龍臥虎啊!”


    說真的,隨著大明國力的上升,朱載坖還真就沒有把女真人放在眼中。


    都是不經打的。


    留著往後也可以算是一種修路,挖礦的人才儲備場所。


    沒想到,蒙古人乖巧了,這些女真人還看不清風向。


    越過邊境襲擊大明的太子和皇子?


    誰給他們的膽子?


    還是說大明對那塊地方鞭長莫及,環境苦寒,所以讓這些人出現了幻覺,覺得大明好欺負不成?


    “滕祥,去找內閣首輔,就說兩刻鍾之後,開朝會。”


    朱載坖決定玩一波大的。


    既然遼東的土地肥沃,那麽就要好好的利用,剛開始好覺得人手不足,現在嗎?


    已經有人把刀子遞過來了。


    自己若不好好地利用一番,怎麽對得起女真人首領的心意?


    調動軍隊,肯定是不行的。


    但大明能打的也不一定隻有軍隊啊!


    老百姓們為了自己的土地,可是也能來一場翻天覆地的。


    沒道理,內部打起來的時候,猛地一批,到了外麵就打不起來了?


    “遵命,殿下。”


    滕祥領命而去。


    朱載坖也冷著臉,乘坐著他最新的馬車往乾清宮走去。


    陸繹是沒有資格上朝的。


    不過,這一次被特殊批準了,之後還有需要他忙的地方。


    內閣首輔嚴嵩,正在家中和自己兒子閑聊。


    出去了一趟大同,迴來之後,嚴世蕃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轉變。


    書生氣沒有了,紈絝的脾性,也被消磨掉了。


    就是商人身上的實惠,有都變成了另外一種風霜。


    “老爺,外麵滕祥滕公公前來通知老爺開朝會。”


    一名下人,不得不壯著膽子前來通知。


    “知道了。”


    嚴嵩眼睛一眯,揮了揮手。


    裕王殿下可是很不喜歡開朝會的,現在突然要開會,是哪個地方出問題的嗎?


    南邊不可能。


    一直都是捷報。


    西邊也安穩得很。


    那麽隻剩下北邊了。


    “太子和三皇子遇險了?”


    腦子轉動得飛快的嚴世蕃,立刻想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