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道院的研究,讓嘉靖大開眼界。


    全部都是在皇宮內不曾聽說過的。


    巨大的望遠鏡,可以在晚上,看到更遠的星空,特別是頭頂上的月亮,居然是一個球。


    “給朕也做一個,就放在欽天監,到時候朕晚上也去看看,月亮上是不是有月宮,月宮當中是不是有嫦娥。”


    對於巨大的望遠鏡,嘉靖可是很上心。


    “必定給皇上造一個更大的。”


    研究玻璃的那名工匠,立刻眉開眼笑地答應了下來。


    看了一圈明亮的四周,各種顏色的玻璃都有,嘉靖越來越覺得自己五色石的名字更符合這種東西的名字。


    可惜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已經被名字拉低了檔次。


    隨後又走了其他的地方。


    有研究造船的,有研究造車。


    還有想要往天上飛的木鳶,總之所有能想到的東西,這裏都有人在研究。


    “這個是潛在水中的木船,暫時潛水的深度隻有三丈,再深就不行了,另外就是潛水的時間太短。”


    “這個車子,就是想要把戰馬裝在車內,外麵披上鐵甲,四周都打開窗口,可以裝置火器進行發射,足以在平原上和騎兵對戰。”


    連續幾個項目,都說到了嘉靖的心裏。


    “你們這裏也研究海船?”


    剛好他要和海上蠻子打仗,還以為大明的戰船,已經不行了,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迴皇上,目前的戰船都是在大明以前的戰船上改裝的,性能各方麵都做了優化,不過現在正在設計新的戰船,圖紙已經送到天津衛,讓造船廠實驗去了。”


    嘉靖沒有說話。


    天津衛的事情他心裏清楚,給了別人一個捕魚,賣魚的生意,自己的兒子卻幹起了造船的行當。


    據他知道的消息,每一個月下水的船隻,就高達三艘。


    而且每一艘船都很巨大,捕魚的收獲自然也就跟著大了起來。


    京師的百姓們,能夠吃到便宜的海鮮,就是因為大船降低了出海的成本導致的。


    若是這些捕魚船,改成戰船,是不是也是一股戰鬥力?


    對於朝廷原來的那些造船廠,嘉靖可不敢報以更大的期望。


    “對了,你們剛剛說到了火器,是個什麽樣的火器?”


    有了戰船,還得有武器。


    海上蠻子們的火器可是很厲害的,大明的也不能落後太多。


    “火器很危險,我們在另一塊相對安全的地方實驗。”


    許紳最近一直都在醫院待著,盡管他也是建立演道院的元老,可此時此刻,也沒有多少他能說上話的地方。


    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陌生。


    若是不會此次和皇上一起來,恐怕還不了解演道院改名後的變化有多大。


    “也就最近,在黑石之中煉出了焦炭,才提高了鋼鐵的質量,最新的火器,就是這種新式鋼材打造的。”


    不同於大明現在裝備的火銃。


    槍管細長,簡潔。


    在工匠們的指導下,又是陸柄開的槍。


    在開槍之前,陸柄並不覺得這種槍能有多大的威力,在六十丈之內他的弓箭,也是很厲害的。


    而且火槍的填裝速度很慢,完全夠他連續射箭好幾次了。


    可在開槍之後,這種想法,瞬間就變了。


    簡單的操作,並不消耗多少體力,種種妙處完全是弓箭手比不上的。


    “皇上,火槍的射程是比不上最遠的弓箭,不過訓練士卒要容易得多,一旦這種火器多了起來,完全可以在瞬間拉起一支很能打的隊伍。”


    改良後的火槍,配上改良後的火藥。


    完全就是一個大殺器。


    也就蒙古人在俺答汗的帶領下,投降得快了點。


    若不然陸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讓草原蠻子們嚐試一下火槍的威力。


    陸柄能夠看到的東西,嘉靖自然也看得到。


    “這種火器,造價高不高?鍛造速度快不快?”


    “材料足夠的話,用現在的生產線,每天都可以生產一支,就是造價很高,每一支這樣的火槍在七兩銀子左右。”


    說話的是一名道士。


    正是此人改善了火藥的製作方法,使得原來的粉狀火藥,變成了現在的顆粒狀,還被裝成了一塊塊使用方便的小藥包。


    “七兩銀子?朕若沒有記錯的話,最便宜的火銃才四兩銀子吧!”


    雖然是疑問,但嘉靖很肯定,火衝的價格並不高。


    “皇上,四兩銀子是朝廷給出的價格,實際上兵仗局隻給出了一兩銀子的費用,其中還包括了工匠的人工費。”


    道士一點都不客氣地揭開了朝廷的短處。


    反正此處是演道院,朝堂上的大臣們管不到這裏來。


    他得為死在火槍上的那些士卒們討個公道。


    “若是銀子給夠,打造出來的那些火銃,早就把蒙古人給全部送走了,那還用拖到現在才投降。”


    道士的不客氣,讓嘉靖的臉上掛不住了。


    真話往往最傷人。


    想起不是邊軍打仗不拚命,而是朝中的蛀蟲們不但掏空了邊軍糧餉,還吃空了武器裝備。


    嘉靖也明白,拿著一柄塗著金漆的木劍,肯定是打不過拿著一柄鏽跡斑斑的鐵劍的。


    難怪工部尚書鄭紳在某些地方,迴答得支支吾吾。


    嘉靖心中想著,迴去就讓這些渾蛋,把吃了的都給朕吐出來。


    深深地看了一眼這位道士,嘉靖不再說話。


    前麵看到的那些東西,給他的好心情,在這一下全部沒有了。


    “帶朕去看看那個什麽黴素。”


    心情不好的嘉靖,打算找一個能讓他心情好的研究看看。


    道士砸吧砸吧嘴,也不在多說話。


    該說的已經都說了,不該說的也已經說了。


    不同的研究場所,有著不同的布局和風格。


    “阿彌陀佛,皇上所說的可是陳芥菜鹵。”


    突然蹦出來一個和尚,讓嘉靖都差點給嚇了一跳,心中暗道:演道院中怎麽什麽人都有,工匠就不說了,不但有道士,還有和尚。


    “無量天尊,《傷寒論》裏就有黃土散的記載,蚯蚓藥名“地龍”,有蚯蚓的黃土,就稱之為“伏龍土”,烘焙後也稱“灶心土”,裏麵提煉出來的東西,就叫土黴素,皇上說的肯定是這個,已經經過驗證,對於腹瀉,膿瘡的治療也有奇效。”


    正想著,果真蹦出來了一個道士。


    嘉靖一臉無語。


    他修行的時候,怎麽沒見到這麽多的能人出來相助。


    一個演道院卻能聚集這麽多的奇人。


    他都有種衝動,幹脆把自己兒子的這個演道院,也拿過來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