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知道今天這關肯定不好過,但他也沒想到,自己這位未來丈母娘這麽霸道。連問都不問,便直接讓人打他五十大板。


    就李想這小體格,五十大板打下來,他小命也沒了。


    李想趕緊道:“王妃,我和大公主的事情,都是謠言。是公孫良那家夥想要陷害我,故意派人在外麵散播的謠言。


    我聽說王妃聰明過人,不會連公孫良這點小把戲,王妃也看不出來吧?”


    李想來的時候,原是打算與這位未來丈母娘好好談。


    但是見吳王妃不問青紅皂白,上來便要打他五十大板,李想不免心中有氣,說話也不再客氣。


    吳王妃看著李想,聲音冰冷。


    “我自然知道,我家鶯兒養你做麵首的事,是謠言。


    但是你想勾引我家鶯兒的事情,卻是千真萬確。我沒有直接讓人斬你的頭,已經算仁慈了。”


    吳王妃說著,向管家催道:“你還在這兒看什麽,還不趕緊動手?”


    管家趕緊讓家丁將李想按住,就要往外拖。


    但就在這時候,劉鶯從門外衝了進來。


    “母妃,這事與李想無關,他沒有勾引我。是我自己欽慕先生的才學。”


    劉鶯雖然怕她母妃,但是為了救李想,她還是鼓起勇氣站出來,將所有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吳王妃看著劉鶯。


    “鶯兒,你與他身份差得太遠。不論是你喜歡他,還是他想勾引你。這事都不可能。”


    吳王妃說著,再次向管家催促。


    “把李想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劉鶯看到她娘下令時,右手做了一個輕握的動作。劉鶯便知道,她娘是在暗示管家,直接將李想打死。


    眼看管家就要把李想拖走,劉鶯急的大喊一聲。


    “等一下!”


    管家正要將李想帶下去打板子,突然聽到劉鶯這一聲喊,隻能又停下腳步。


    劉鶯突然從懷裏抽出一把匕首,緊緊抵在自己脖子上。


    “母妃,如果您一定要李想的命,那女兒隻能先李想一步,去地府等著他了。”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劉鶯將匕首抵得很用力,一道血線從她白如凝脂的玉脖流下。


    吳王妃沒想到,她這個一向聽話的女兒,今天居然為了出一個身低微的男人,不惜以死相逼。


    吳王妃想不明白,為什麽她一向聽話又懂事的女兒,會在認識李想以後,變的這麽不聽話?


    “小鶯,你居然為了一個鄙陋的村夫,不惜一死?”


    吳王妃是大夏前楚王之女,出身高貴。她雖然聰明,但是卻無法理解,自己出身高貴的女兒,為什麽會喜歡一個出身低微的鄙陋村夫。


    大夏向來極重門第,等級森嚴。出身不好的人,即便再有才華,也難得到重用。


    這也是吳王妃無法理解她女兒的原因。


    不過,眼見自己最看重的女兒用匕首抵著脖子,吳王妃也隻能暫時讓步。


    “吳管家,放開李想,你們退下去吧!”


    吳管家鬆了口氣,趕緊讓家丁放開李想,眾人一起退到門外。


    吳王妃看到管家們離開,這才走到劉鶯麵前。


    “鶯兒,你跟娘說實話,你跟李想到底是什麽關係?”


    劉鶯剛才拿刀抵著脖子,也絲毫不懼。但是現在被母親這麽一追問,劉鶯反而臉紅起來。


    “娘,我……”


    劉鶯說到這兒,便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而是轉頭看向李想。


    吳王妃一看女兒這反應,便已經猜到了她的心思。


    “既然你喜歡他,那我就給他一個機會。


    你大哥在隴西跟隨衛國公守邊,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我派人送他去隴西,讓他跟隨你大哥在邊關建功立業。


    我會讓人給你大哥帶話,讓他盡量照拂李想。”


    其實吳王妃這樣安排,主要不是為了提攜李想,而是為了讓李想與她女兒以後再難有機會見麵。


    李想隻要到了邊關,生死便等於完全控製在吳王妃的手裏。


    她要想殺李想,隻須讓人給他兒子帶個話,便可以要李想的小命。她還可以拿戰事做掩飾,不讓她女兒知道,這事是她在背後搞鬼。


    不得不說,吳王妃的這個安排,相當高明。既可以拆散她女兒與李想這對野鴛鴦,又不會讓女兒記恨她。


    不過,吳王妃的心思,還是被李想看出來了。


    李想向吳王妃輕施一禮。


    “多謝王妃好意!


    不過,我這人不擅長兵事,也不會武功。就算去了邊關,也難建功立業。倒不如留在京城,做一些我擅長的事。”


    吳王妃一聲冷笑。


    “你擅長的事?”


    “你擅長什麽事?寫詩作賦嗎?”


    “你該不會以為,自己會寫幾首詩,便可以得到朝廷重用吧?”


    吳王妃說著,拿出一個小冊子。


    “這上麵是我們大夏今年舉孝廉的名單。你知道這個名單上麵,出身最低的人,是什麽門第嗎?


    人家三代以前,也曾是咱們大夏的七品縣令。”


    吳王妃說到這兒,看著李想,語氣中帶著幾分的不屑。


    “你一個連祖籍都不清楚的外來流民,除了從軍建功,根本沒有別的路可走。


    真是沒自知之明!”


    李想知道,吳王妃沒有說謊。


    大夏類似前世的大漢,實行的是察舉製。朝廷用人,首先要由地方官推薦,然後再經過層層考核。


    而那些得到地方官推薦的人,無一不是當地大族的子弟。


    像李想這種外地來的流民,確實不可能得到地方官的推薦。自然也就不可能入朝為官。


    不過,李想根本就無所謂。他本就沒想過要走這條路。


    李想淡淡一笑。


    “王妃聽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句話吧?我覺得,我如果想在大夏做出一番事業,配得上鶯公主,不一定非要入朝為官。


    就算入朝為官,也不一定非要走察舉、從軍這兩條路。”


    吳王妃嗬嗬一聲。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話講得倒是很有骨氣,但那是在亂世。如今咱們大夏已經承平百年,你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吳王妃是前楚王之女,又曾是大夏第一才女,李想講的這些,她自然也懂。


    李想早有準備。


    “王妃,咱們大夏雖然承平百年,但北方的匈奴這個大患始終未除。


    我覺得,這便是我們普通人建功立業的最大機會。”


    吳王妃露出疑惑之色。


    “可是你剛才不是還說,自己不擅長兵事、不懂武功,不想從軍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催著我和離,公主上門你哭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東飛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東飛鳥並收藏催著我和離,公主上門你哭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