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教育之爭
催著我和離,公主上門你哭啥? 作者:江東飛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景青為了不挨打,趕緊搬出李想做擋箭牌。
“大姐,老師還在這兒呢!您可要注意形象。”
“我老師可不喜歡兇女人。”
劉景青這一招果然有效,聽了這話,劉鶯忙丟下鞭子,將劉景青拉到旁邊房間。
讓小蝶關上門,劉鶯才向劉景青道:“你說說,自己錯哪兒啦?要是說不出來,我還是要罰你。”
劉景青忙道:“我不該讓小蝶給老師做妾。”
劉景青還當他大姐吃小蝶的醋了。
劉鶯臉上又是一紅。
“你把你姐當什麽人啦!我是氣你不好好在書院讀書,卻悄悄溜到京城來玩。”
劉鶯這次來京城,主要便是抓劉景青迴去讀書的。
劉景青聽大姐是因為這事生氣,頓時耷拉起腦袋,一副厭學少年的模樣。
“大姐,我對那些孔孟之道、聖人之言,是真的沒有一點興趣。我覺得,我學那些東西也沒什麽用。
您不如讓我跟著先生,在京城學習怎麽坑人。哦不,怎麽製造蒸汽機。
行嗎?”
劉鶯堅定地搖頭。
“不行!
你是咱們大夏吳王的六世子,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算你要跟著青田先生,也應該跟他學怎麽治國安邦,而不是學這些奇技淫巧。”
劉鶯雖然喜歡李想,但她自小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
從小受的教育讓劉鶯認為,李想研究的那些機械隻是小道,詩詞文章才是大道。隻有詩詞文章,才能夠治國安邦。
李想一直在門外聽著。
聽到劉鶯說蒸汽機這些東西,隻是奇技淫巧,李想再也忍不住了。
李想推開門。
劉鶯看到李想,趕忙向她道歉。
“對不起,先生。我沒有瞧不起您那些機械知識的意思。我隻是希望景青能好好聽話,認真學習治國安邦之道。
他畢竟是吳王世子,與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同。”
大夏有一個規矩,各地諸侯王的子女,都要從小送到京城。皇家對這些諸侯王的子女,一般盯的也比較嚴。
這主要是防止手握大權的各地諸侯王造訪,拿他們的子女做人質。
劉鶯雖然不是吳王子女中最大的一個,但她兩位哥哥前年被派往西北為大夏守邊。
於是教導弟弟妹妹的重任,便落到了劉鶯身上。
這兩年,劉鶯一直盡心盡責。對於庶出的劉景青,劉鶯也從來沒有歧視過他。
李想卻不認同劉鶯的觀點。
“聽話的孩子,未必將來就會有出息。王爺的兒子,也不一定都要學習治國安邦。
就拿你弟景青來說吧!
景青頭上有五位哥哥,加上他又是庶出。
無論怎麽算,將來都輪不到他來繼承你們家的王位。
那他學那些治國安邦的手段,做什麽呢?
難道,你想讓他跟他五個哥哥爭奪王位繼承權?”
劉鶯被李想這話說得愣在當場。
劉鶯深受他父王的影響,認為他們劉家的孩子,就應該學習治國安邦之道。至於學了以後是不是真的有用,她也從來沒有深想過。
此時被李想這麽一問,劉鶯頓時便陷入了沉思。
李想見劉鶯低頭沉思,走上前輕輕拉住她的手。
“公主,其實咱們可以換個思路想一下。
既然景青將來不可能繼承你父王的王位,他自己又對機械製造有興趣。你何不順了他的心意,讓他好好學習機械製造呢?
當年墨家就是憑著機械製造的小道,成功幫大秦完成了六國的統一。
可以說,秦國能統一六國,至少有一半是墨家機械製造的功勞。沒有墨家為秦國製造的各種犀利武器,秦國便不可能統一六國。
而眼下景青準備研究的這個蒸汽機,如果成功,將來它對大夏的推動作用,會比墨家當年對秦國的影響還要深遠!”
劉鶯向來是信任李想的。剛才她說那番話,主要是受她父王和儒家文化的影響。
此時聽李想說,她弟研究的東西這麽厲害,劉鶯終於被說服。
劉鶯看向劉景青。
“好吧!既然青田先生也說,你研究的這東西有大用。那我就成全你。不過,父王要是知道此事,你可不能說這事是青田先生讓你幹的!”
劉鶯雖然同意讓劉景青留在京城研究蒸汽機,但她卻不想讓李想因為這事,將來受她父王的責難。
劉景青大喜。
“大姐您放心。將來父王要是追究起來,我就說我是自己背著大姐和先生,私自從書院逃出來的。
絕不連累大姐和先生。”
劉鶯搖頭。
“你說我沒關係。但不能把先生牽扯進來。”
為了弟弟能有一個更好的前途,劉鶯可以冒著被她父王懲罰的風險。但她卻不願意讓李想跟她一起受連累。
劉景青朝劉鶯眨眨眼。
“懂了,大姐。我絕不會讓姐夫受連累的!”
劉鶯聽劉景青直接叫李想姐夫,心中很開心,但她那張俏臉卻紅到了脖子根。
劉鶯悄悄看李想一眼。
“你們還沒吃飯吧?我這就安排人給你們做飯。”
為了能讓李想不用再親自下廚,劉鶯這次來京城,特意把書院那兩個經李想培訓的廚師,全都帶了過來。
銅羅巷的小院裏,李想最終還是親自下廚,教書院的兩位大廚又做了幾道新菜。
趙清竹和劉景青全都吃得捧著肚子,一臉幸福地躺在胡床上。
“今晚這頓飯,是我吃得最飽的一次。”
“李想,你這廚藝到底跟誰學的?”
趙清竹如今早已不把李想當外人了,在他麵前也不再擺那副高冷的偽裝。
此時的趙清竹,懶散的躺在胡床上,哪裏還有一點高冷女神的模樣。
李想嘿嘿一聲。
“我在一本古書上看的呀!”
趙清竹根本不信。
“古書?
古書不是隻談治國大道的嗎?先秦諸子百家,雖然各有不同,但說來說去,也都是治國安邦那些事。
什麽古書還會記錄食譜?
你該不會是誆我的吧?”
趙清竹身為燕國公主,自然也是讀過不少書的人。但她還從來沒見過,哪本書上有記錄食譜的。
李想朝趙清竹翻了個白眼。
“孔子說,食色性也。記錄食譜,不是很正常嘛!真是孤陋寡聞。”
趙清竹卻還是不信。
“那你說說,你那本古書叫什麽名字?”
李想見趙清竹追根問底,隻好道:“那本書好像叫《中華美食大全》,裏麵專門記錄各種食譜。”
幾人正討論著食譜的事,卻見小蝶匆匆進來。
“公主,馬侍郎來了。說是有要事找先生。”
劉鶯頓時皺起眉。
“奇怪,馬經武這麽晚來找先生做什麽?”
李想已經起身往外走。
“如果我猜得沒錯,應該是公孫良開始搶他的生意了。
你們在這兒坐一下,我去見見馬大哥,一會兒就迴來。”
劉景青立馬從胡床上跳下來。
“我跟你一起去。”
畢竟,馬經武是劉景青的親舅舅。劉景青還是比較關心。
李想與劉景青來到外麵的會客廳,便見馬經武正在會客廳裏來迴踱步,顯然非常著急。
看到李想,馬經武趕緊迎上前。
“青田先生,出大事啦!我聽說,公孫良已經造出比咱們質量更好的紙。而且,他昨天還去見了宮裏負責采買紙張的胡公公。
原本我與胡公公已經談好,下個月再增加三成紙張的采購。
但是剛才胡公公突然派人過來通知我,從下個月開始,不再采買我們家的白紙。”
“大姐,老師還在這兒呢!您可要注意形象。”
“我老師可不喜歡兇女人。”
劉景青這一招果然有效,聽了這話,劉鶯忙丟下鞭子,將劉景青拉到旁邊房間。
讓小蝶關上門,劉鶯才向劉景青道:“你說說,自己錯哪兒啦?要是說不出來,我還是要罰你。”
劉景青忙道:“我不該讓小蝶給老師做妾。”
劉景青還當他大姐吃小蝶的醋了。
劉鶯臉上又是一紅。
“你把你姐當什麽人啦!我是氣你不好好在書院讀書,卻悄悄溜到京城來玩。”
劉鶯這次來京城,主要便是抓劉景青迴去讀書的。
劉景青聽大姐是因為這事生氣,頓時耷拉起腦袋,一副厭學少年的模樣。
“大姐,我對那些孔孟之道、聖人之言,是真的沒有一點興趣。我覺得,我學那些東西也沒什麽用。
您不如讓我跟著先生,在京城學習怎麽坑人。哦不,怎麽製造蒸汽機。
行嗎?”
劉鶯堅定地搖頭。
“不行!
你是咱們大夏吳王的六世子,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算你要跟著青田先生,也應該跟他學怎麽治國安邦,而不是學這些奇技淫巧。”
劉鶯雖然喜歡李想,但她自小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
從小受的教育讓劉鶯認為,李想研究的那些機械隻是小道,詩詞文章才是大道。隻有詩詞文章,才能夠治國安邦。
李想一直在門外聽著。
聽到劉鶯說蒸汽機這些東西,隻是奇技淫巧,李想再也忍不住了。
李想推開門。
劉鶯看到李想,趕忙向她道歉。
“對不起,先生。我沒有瞧不起您那些機械知識的意思。我隻是希望景青能好好聽話,認真學習治國安邦之道。
他畢竟是吳王世子,與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同。”
大夏有一個規矩,各地諸侯王的子女,都要從小送到京城。皇家對這些諸侯王的子女,一般盯的也比較嚴。
這主要是防止手握大權的各地諸侯王造訪,拿他們的子女做人質。
劉鶯雖然不是吳王子女中最大的一個,但她兩位哥哥前年被派往西北為大夏守邊。
於是教導弟弟妹妹的重任,便落到了劉鶯身上。
這兩年,劉鶯一直盡心盡責。對於庶出的劉景青,劉鶯也從來沒有歧視過他。
李想卻不認同劉鶯的觀點。
“聽話的孩子,未必將來就會有出息。王爺的兒子,也不一定都要學習治國安邦。
就拿你弟景青來說吧!
景青頭上有五位哥哥,加上他又是庶出。
無論怎麽算,將來都輪不到他來繼承你們家的王位。
那他學那些治國安邦的手段,做什麽呢?
難道,你想讓他跟他五個哥哥爭奪王位繼承權?”
劉鶯被李想這話說得愣在當場。
劉鶯深受他父王的影響,認為他們劉家的孩子,就應該學習治國安邦之道。至於學了以後是不是真的有用,她也從來沒有深想過。
此時被李想這麽一問,劉鶯頓時便陷入了沉思。
李想見劉鶯低頭沉思,走上前輕輕拉住她的手。
“公主,其實咱們可以換個思路想一下。
既然景青將來不可能繼承你父王的王位,他自己又對機械製造有興趣。你何不順了他的心意,讓他好好學習機械製造呢?
當年墨家就是憑著機械製造的小道,成功幫大秦完成了六國的統一。
可以說,秦國能統一六國,至少有一半是墨家機械製造的功勞。沒有墨家為秦國製造的各種犀利武器,秦國便不可能統一六國。
而眼下景青準備研究的這個蒸汽機,如果成功,將來它對大夏的推動作用,會比墨家當年對秦國的影響還要深遠!”
劉鶯向來是信任李想的。剛才她說那番話,主要是受她父王和儒家文化的影響。
此時聽李想說,她弟研究的東西這麽厲害,劉鶯終於被說服。
劉鶯看向劉景青。
“好吧!既然青田先生也說,你研究的這東西有大用。那我就成全你。不過,父王要是知道此事,你可不能說這事是青田先生讓你幹的!”
劉鶯雖然同意讓劉景青留在京城研究蒸汽機,但她卻不想讓李想因為這事,將來受她父王的責難。
劉景青大喜。
“大姐您放心。將來父王要是追究起來,我就說我是自己背著大姐和先生,私自從書院逃出來的。
絕不連累大姐和先生。”
劉鶯搖頭。
“你說我沒關係。但不能把先生牽扯進來。”
為了弟弟能有一個更好的前途,劉鶯可以冒著被她父王懲罰的風險。但她卻不願意讓李想跟她一起受連累。
劉景青朝劉鶯眨眨眼。
“懂了,大姐。我絕不會讓姐夫受連累的!”
劉鶯聽劉景青直接叫李想姐夫,心中很開心,但她那張俏臉卻紅到了脖子根。
劉鶯悄悄看李想一眼。
“你們還沒吃飯吧?我這就安排人給你們做飯。”
為了能讓李想不用再親自下廚,劉鶯這次來京城,特意把書院那兩個經李想培訓的廚師,全都帶了過來。
銅羅巷的小院裏,李想最終還是親自下廚,教書院的兩位大廚又做了幾道新菜。
趙清竹和劉景青全都吃得捧著肚子,一臉幸福地躺在胡床上。
“今晚這頓飯,是我吃得最飽的一次。”
“李想,你這廚藝到底跟誰學的?”
趙清竹如今早已不把李想當外人了,在他麵前也不再擺那副高冷的偽裝。
此時的趙清竹,懶散的躺在胡床上,哪裏還有一點高冷女神的模樣。
李想嘿嘿一聲。
“我在一本古書上看的呀!”
趙清竹根本不信。
“古書?
古書不是隻談治國大道的嗎?先秦諸子百家,雖然各有不同,但說來說去,也都是治國安邦那些事。
什麽古書還會記錄食譜?
你該不會是誆我的吧?”
趙清竹身為燕國公主,自然也是讀過不少書的人。但她還從來沒見過,哪本書上有記錄食譜的。
李想朝趙清竹翻了個白眼。
“孔子說,食色性也。記錄食譜,不是很正常嘛!真是孤陋寡聞。”
趙清竹卻還是不信。
“那你說說,你那本古書叫什麽名字?”
李想見趙清竹追根問底,隻好道:“那本書好像叫《中華美食大全》,裏麵專門記錄各種食譜。”
幾人正討論著食譜的事,卻見小蝶匆匆進來。
“公主,馬侍郎來了。說是有要事找先生。”
劉鶯頓時皺起眉。
“奇怪,馬經武這麽晚來找先生做什麽?”
李想已經起身往外走。
“如果我猜得沒錯,應該是公孫良開始搶他的生意了。
你們在這兒坐一下,我去見見馬大哥,一會兒就迴來。”
劉景青立馬從胡床上跳下來。
“我跟你一起去。”
畢竟,馬經武是劉景青的親舅舅。劉景青還是比較關心。
李想與劉景青來到外麵的會客廳,便見馬經武正在會客廳裏來迴踱步,顯然非常著急。
看到李想,馬經武趕緊迎上前。
“青田先生,出大事啦!我聽說,公孫良已經造出比咱們質量更好的紙。而且,他昨天還去見了宮裏負責采買紙張的胡公公。
原本我與胡公公已經談好,下個月再增加三成紙張的采購。
但是剛才胡公公突然派人過來通知我,從下個月開始,不再采買我們家的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