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宣見黃宗羲
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 作者:我有一個小小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這個黃宗羲這麽有本事,倒勾起了朱由校的好奇之心。
更何況,朱由校關了直播之後,一直搞不明白直播間裏麵那些所謂市場經濟到底是什麽?
隻是,當他看到黃宗羲的年齡時,麻爪了!
這個黃宗羲今年不過十六歲,一個黃口小孩哪有什麽見識啊!
這個人,要不要見一下!
最終,朱由校也想通了,不管這個小子有沒有本事,見一見也不會有什麽損失啊!
多少才驚絕豔的人,都是在年輕時就嶄露了頭角。
“宣黃尊素之子黃宗羲進宮麵聖!”
朱由校對魏忠賢道:“黃尊素在天牢怎麽樣了?”
魏忠賢的冷汗都下來了,當初這個黃尊素可是他魏忠賢的死對頭,不知道陛下忽然問及這個人,到底是什麽打算?
“迴陛下!”
魏忠賢道:“黃尊素貪汙受賄,查有實據。此時他人在天牢,態度惡劣拒不認罪!”
“沒死?”
朱由校笑笑道:“沒死就好,不然就麻煩了!魏老狗,這個黃尊素你給朕小心看管,他若是死了,你也跟著陪葬吧!”
此言一出,嚇得魏老狗渾身打擺子。
要不是朱由校說了這句話,魏忠賢已經策劃讓黃尊素冤死獄中了。
媽的!
這黃尊素抱了哪家的大腿,竟然讓陛下金口玉言。
魏忠賢不傻,陛下既然這麽說了,那這黃尊素的這條命就保下來。
“陛下,黃宗羲家住浙江餘姚,一時半會恐怕難到京城啊!”
“是嗎?”
朱由校早已通過錦衣衛得知,這個黃宗羲已在京城住了下來,四處找關係營救他的父親。
這個魏忠賢怎麽連這點都不知道!
很好,說明他沒有再幹涉朝政了。
“不打緊,你在北京自然能找到他。”
朱由校笑了笑,這笑容在魏忠賢看來,充滿了未知的恐懼!
陛下已經建起自己的情報係統了!
魏忠賢迴了東廠,將手下一眾人罵得個狗血淋頭,急忙去找黃宗羲了。
魏忠賢走後,朱由校令人拿來八大蝗商的資料細細閱讀!
越看越驚心!
這八大家的商號,遍布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甚至遠在遼東也有他們的商號。
他們出具的商票已經可以當真金白銀使用了!
因為貿易量巨大,每次轉運貨物,交易金銀都多有不便。
久而久之,他們利用長久經營的信用,發行了自己的銀票。
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減輕運送金銀的風險。
同時也很便於攜帶。
“妙啊!”
朱由校不是笨人,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奧妙!
這種銀票不僅在大宗貨物的交易中使用,而且不記名,更是規避了朝廷的監管。
這種銀票背後,是以八大蝗商經營十數年的口碑為背書的。
這種銀票背後,有著充足的金銀和物資作為依靠。
這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可靠的銀票。
“貨幣是一種信心,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
朱由校越來越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
既然八大蝗商的銀票可以在北方流行,那證明了這種銀票存在的價值。
可他們幾個商人,哪有朝廷的信用來得更強!
也不一定!
朱由校麵帶苦笑:人家可是經營了十數年的信用,商人雖奸但也重信。商人,商站,商票是一個實打實的東西,銀票背後有商人的貨物作為背書。
可朝廷呢?
曆朝曆代都發行過寶鈔,大明寶鈔更是在明國伊始就有大量發行。
可這些寶鈔終究架不住時間的流逝,消失在曆史的塵埃當中了。
信用?
有多少金銀就發行多少寶鈔!
朱由校不懂經濟,但他懂樸素的道理。
隻要銀票可以隨時換成金銀,那銀票就是金銀。
想通此節,朱由校不免有點興奮。
現在自己的內庫有存銀一千七百萬,以這些為基礎,再結合八大蝗商的商站、票號,應該可以搭建起一個皇家銀行了!
“黃宗羲就在殿外,陛下是否召見!”
“宣!”
朱由校從興奮中迴過神來,黃宗羲已跪在自己跟前。
“陛下萬歲萬萬歲,草民黃宗羲叩見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跟前的少年,一股勃勃生氣迎麵而來。
“這些你先看下,然後告訴朕你的感覺!”
朱由校拍了拍八大蝗商的資料,道:“你的父親黃尊素,能不能平安出獄,就看你的表現了!”
黃宗羲一愣,陛下這是在搞什麽?
朱由校也不理會,徑直走到偏房,消失在黃宗羲的眼前。
黃宗羲不敢怠慢,急忙翻開了資料細細閱讀。
要說黃宗羲也是個人才,他出生於1610年,家族世代書香,到他這裏,他卻屢屢科舉不中。
他和宋應星一樣,才能不在於科舉,而在於其他地方。
這個黃宗羲的才能便在經濟方麵,可惜當時並沒有經濟學一說。
黃宗羲天生對數字敏感,在細細閱讀了陛下留下的材料之後,他驚奇地發現,八大蝗商經營之廣,項物之多,人員之精良,貨物轉運之精確,已經遠超朝廷戶部了。
雖然八大蝗商幹的都是殺頭的買賣,可正是因為如何,各個商號的人員都有嚴格的紀律,獎懲很公平。
更誇張的是,為了避免金銀轉運發生問題,在一些固定路線上,他們已經大量使用了銀票。
黃宗羲拿出紙筆,越算越驚心。
天啟五年,隻這一年時間,八大蝗商經手的貨物近二千萬銀,範圍遍布整個北方中國。
而且每筆生意都有詳細記錄,並有利潤預測。
這群家夥,真真的好厲害!
隻是,陛下讓自己看這些材料的目的是什麽??
龐大的物流體係?
精於商業的人才?
遍布北方中國的票號?
黃宗羲在拚命思考著,剛才陛下說了,家父能不能活,就要看自己的表現。
黃宗羲將自己代入朱由校的角色。
天下大亂,朝廷入不敷出,挖了東牆補西牆。
官員的貪汙腐化?
這個肯定不是陛下希望自己做的,而且自己才十六歲,搞政治那差得太遠了。
搞錢?
黃宗羲的眼睛亮了!
這些資料,都是關於經商搞錢的事情。
不論是商站、物流、結算,最終的結果都是搞錢!
但是,黃宗羲冷靜地想了想,這八大蝗商的家財都被查抄了,剩下的這些哪個最值錢?
商路?不對!天下商路千千萬,沒了你還有別人,這不是重要的東西。
商號?那是殺頭的買賣,陛下怎麽會想做這種事情!那倒不如陛下直接把江山拱手讓人!
商票!
對了,肯定是商票!
黃宗羲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商票的價值巨大。
一種可以替代金銀的紙鈔,一種有可靠信用的紙幣。
黃宗羲不愧為曆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出生江南富庶地區,商業發達之極,從小他黃宗羲就耳濡目染,要不是他父親強烈反對他經商,他早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了!
銀票這個玩意成本極低,以一當千。
極端情況下又可以超量發行,這其中利潤大的嚇人啊!
皇帝肯定是對商票起了心思!
可,為什麽要找我黃宗羲,我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啊!
更何況,朱由校關了直播之後,一直搞不明白直播間裏麵那些所謂市場經濟到底是什麽?
隻是,當他看到黃宗羲的年齡時,麻爪了!
這個黃宗羲今年不過十六歲,一個黃口小孩哪有什麽見識啊!
這個人,要不要見一下!
最終,朱由校也想通了,不管這個小子有沒有本事,見一見也不會有什麽損失啊!
多少才驚絕豔的人,都是在年輕時就嶄露了頭角。
“宣黃尊素之子黃宗羲進宮麵聖!”
朱由校對魏忠賢道:“黃尊素在天牢怎麽樣了?”
魏忠賢的冷汗都下來了,當初這個黃尊素可是他魏忠賢的死對頭,不知道陛下忽然問及這個人,到底是什麽打算?
“迴陛下!”
魏忠賢道:“黃尊素貪汙受賄,查有實據。此時他人在天牢,態度惡劣拒不認罪!”
“沒死?”
朱由校笑笑道:“沒死就好,不然就麻煩了!魏老狗,這個黃尊素你給朕小心看管,他若是死了,你也跟著陪葬吧!”
此言一出,嚇得魏老狗渾身打擺子。
要不是朱由校說了這句話,魏忠賢已經策劃讓黃尊素冤死獄中了。
媽的!
這黃尊素抱了哪家的大腿,竟然讓陛下金口玉言。
魏忠賢不傻,陛下既然這麽說了,那這黃尊素的這條命就保下來。
“陛下,黃宗羲家住浙江餘姚,一時半會恐怕難到京城啊!”
“是嗎?”
朱由校早已通過錦衣衛得知,這個黃宗羲已在京城住了下來,四處找關係營救他的父親。
這個魏忠賢怎麽連這點都不知道!
很好,說明他沒有再幹涉朝政了。
“不打緊,你在北京自然能找到他。”
朱由校笑了笑,這笑容在魏忠賢看來,充滿了未知的恐懼!
陛下已經建起自己的情報係統了!
魏忠賢迴了東廠,將手下一眾人罵得個狗血淋頭,急忙去找黃宗羲了。
魏忠賢走後,朱由校令人拿來八大蝗商的資料細細閱讀!
越看越驚心!
這八大家的商號,遍布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甚至遠在遼東也有他們的商號。
他們出具的商票已經可以當真金白銀使用了!
因為貿易量巨大,每次轉運貨物,交易金銀都多有不便。
久而久之,他們利用長久經營的信用,發行了自己的銀票。
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減輕運送金銀的風險。
同時也很便於攜帶。
“妙啊!”
朱由校不是笨人,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奧妙!
這種銀票不僅在大宗貨物的交易中使用,而且不記名,更是規避了朝廷的監管。
這種銀票背後,是以八大蝗商經營十數年的口碑為背書的。
這種銀票背後,有著充足的金銀和物資作為依靠。
這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可靠的銀票。
“貨幣是一種信心,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
朱由校越來越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
既然八大蝗商的銀票可以在北方流行,那證明了這種銀票存在的價值。
可他們幾個商人,哪有朝廷的信用來得更強!
也不一定!
朱由校麵帶苦笑:人家可是經營了十數年的信用,商人雖奸但也重信。商人,商站,商票是一個實打實的東西,銀票背後有商人的貨物作為背書。
可朝廷呢?
曆朝曆代都發行過寶鈔,大明寶鈔更是在明國伊始就有大量發行。
可這些寶鈔終究架不住時間的流逝,消失在曆史的塵埃當中了。
信用?
有多少金銀就發行多少寶鈔!
朱由校不懂經濟,但他懂樸素的道理。
隻要銀票可以隨時換成金銀,那銀票就是金銀。
想通此節,朱由校不免有點興奮。
現在自己的內庫有存銀一千七百萬,以這些為基礎,再結合八大蝗商的商站、票號,應該可以搭建起一個皇家銀行了!
“黃宗羲就在殿外,陛下是否召見!”
“宣!”
朱由校從興奮中迴過神來,黃宗羲已跪在自己跟前。
“陛下萬歲萬萬歲,草民黃宗羲叩見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跟前的少年,一股勃勃生氣迎麵而來。
“這些你先看下,然後告訴朕你的感覺!”
朱由校拍了拍八大蝗商的資料,道:“你的父親黃尊素,能不能平安出獄,就看你的表現了!”
黃宗羲一愣,陛下這是在搞什麽?
朱由校也不理會,徑直走到偏房,消失在黃宗羲的眼前。
黃宗羲不敢怠慢,急忙翻開了資料細細閱讀。
要說黃宗羲也是個人才,他出生於1610年,家族世代書香,到他這裏,他卻屢屢科舉不中。
他和宋應星一樣,才能不在於科舉,而在於其他地方。
這個黃宗羲的才能便在經濟方麵,可惜當時並沒有經濟學一說。
黃宗羲天生對數字敏感,在細細閱讀了陛下留下的材料之後,他驚奇地發現,八大蝗商經營之廣,項物之多,人員之精良,貨物轉運之精確,已經遠超朝廷戶部了。
雖然八大蝗商幹的都是殺頭的買賣,可正是因為如何,各個商號的人員都有嚴格的紀律,獎懲很公平。
更誇張的是,為了避免金銀轉運發生問題,在一些固定路線上,他們已經大量使用了銀票。
黃宗羲拿出紙筆,越算越驚心。
天啟五年,隻這一年時間,八大蝗商經手的貨物近二千萬銀,範圍遍布整個北方中國。
而且每筆生意都有詳細記錄,並有利潤預測。
這群家夥,真真的好厲害!
隻是,陛下讓自己看這些材料的目的是什麽??
龐大的物流體係?
精於商業的人才?
遍布北方中國的票號?
黃宗羲在拚命思考著,剛才陛下說了,家父能不能活,就要看自己的表現。
黃宗羲將自己代入朱由校的角色。
天下大亂,朝廷入不敷出,挖了東牆補西牆。
官員的貪汙腐化?
這個肯定不是陛下希望自己做的,而且自己才十六歲,搞政治那差得太遠了。
搞錢?
黃宗羲的眼睛亮了!
這些資料,都是關於經商搞錢的事情。
不論是商站、物流、結算,最終的結果都是搞錢!
但是,黃宗羲冷靜地想了想,這八大蝗商的家財都被查抄了,剩下的這些哪個最值錢?
商路?不對!天下商路千千萬,沒了你還有別人,這不是重要的東西。
商號?那是殺頭的買賣,陛下怎麽會想做這種事情!那倒不如陛下直接把江山拱手讓人!
商票!
對了,肯定是商票!
黃宗羲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商票的價值巨大。
一種可以替代金銀的紙鈔,一種有可靠信用的紙幣。
黃宗羲不愧為曆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出生江南富庶地區,商業發達之極,從小他黃宗羲就耳濡目染,要不是他父親強烈反對他經商,他早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了!
銀票這個玩意成本極低,以一當千。
極端情況下又可以超量發行,這其中利潤大的嚇人啊!
皇帝肯定是對商票起了心思!
可,為什麽要找我黃宗羲,我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