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五月十三日。


    距離大爆炸過去不過七天。


    這七天,皇帝一反常態,不再躲在木工坊裏打木工,甚至親自上朝批改奏折了。


    爆炸發生的第二天,就親自去現場賑濟災民,嚴厲處罰了相關人員,皇帝還強逼魏老狗獻銀三百萬,去南方買糧救濟西北。


    如此種種,讓徐光啟覺得大明中興有望了!!


    徐光啟自從獻了紅衣大炮之後,就被魏忠賢排擠,沒過多久就被革職。現在他躲在朋友家埋頭整理文書,正在編寫《農政全書》。


    所以,當錦衣衛的人找到他的時候,他確實震驚無比。


    “皇帝指名找我徐光啟?有沒有搞錯?”


    徐光啟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皇帝為什麽要找自己?


    最近自己安心著書,也沒犯什麽事情啊!


    一頭霧水的徐光啟被帶到交泰殿外,一眼就看到了李之藻。


    “振之?你怎麽在這裏?”(李之藻字振之)


    兩人正在朝房等候召見,此時兩位老友相見,逢外開心。


    “誰知道呢?忽然錦衣衛就找過來了!”


    李之藻壓低聲音道:“皇上不一樣了啊!!”


    徐光啟看著李之藻,眼中全是不解。


    “你這個書呆子!!”


    李之藻輕笑道:“以前的錦衣衛吃人不吐骨頭,無事還鬧三分。你不使銀子別想活著出來。可這一次,錦衣衛竟然沒有收我的儀程,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


    徐光啟“啊”了一聲。


    是的,帶自己來的錦衣衛全程沒有索賄,這個很不正常啊!


    “先祖保佑啊!!皇帝陛下終於醒悟了!大明有救了!”


    “聽說魏忠賢那老狗被剝奪了權力。現在隻負責征稅了!”


    李之藻與徐光啟不同,徐光啟更多的是一個科學家,而李之藻更像一個政客。


    “皇帝把孫承宗叫迴來了。孫先生有勇有謀,實在是我大明的中興良臣啊。驅閹豎,用良臣,大明中興有望啊!”


    兩人小聲交談著,語氣中帶著興奮。


    “宣,徐光啟和李之藻覲見!”


    一進大殿,徐光啟便看見一個身穿赭黃袍的青年正笑眯眯盯著自己。


    “臣徐光啟叩見陛下”


    “臣李之藻叩見陛下!”


    “平身吧,賜座!!”


    兩人膽戰心驚,什麽情況?


    賜座?那可是二品大員才有待遇啊!


    “朕就長話短說!”


    朱由校從禦案上拿來一張圖紙,遞給二人。


    “這是?震天雷??”


    徐光啟算火炮專家,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玩意!


    “不錯,這就是震天雷!!”


    作為一個傑出的木匠,轉行研究火器不過分吧!!


    朱由校道:“遼東廣闊,那群蠻人擅長騎射!每逢大戰,他們都以騎兵破開戰陣,端得悍勇無比。”


    “朕思慮良久,想出這個以雷製騎之法!”


    “隻是,朕對火器一竅不通,隻能找兩位來幫忙了!”


    徐光啟一聽,心中激動無比:皇帝竟然操心起遼東戰事了,還特意研究對敵之法??


    皇帝,你終於長大了呀!


    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十分有限,那個震天雷隻是一個裝滿火藥的鐵殼子。使用之前,還要引火點燃,威力小還很重。


    所以,這個震天雷在戰場上露麵不多。


    “朕找你們來,就是希望你們能改進這個震天雷。試想一下,如果我方軍士有大量的震天雷,麵對騎兵衝擊就好辦了!!”


    徐光啟低頭不語:皇帝的設想固然很好,可這樣就需要將震天雷的重量縮小到一兩斤以下,不然的話就扔不遠,反而傷了自己人。


    徐光啟沉思片刻道:“陛下所思甚妙,隻是震天雷做小了威力不足。做大了丟不遠啊。”


    徐光啟看著朱由校麵帶微笑,鼓起勇氣道:“陛下為什麽不用子母炮?”


    “子母炮?那是什麽玩意?”


    朱由校一呆:係統裏麵好像沒看到子母炮啊!


    徐光啟笑笑道:“陛下日理萬機,自然是不知道有這個小玩意的。這個子母炮在數十年前就仿製成功了。當初還在朝鮮戰場立下大功。”


    “隻是此炮製作困難,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名聲不彰。”


    “但是,這玩意比震天雷可好用多了!”


    朱由校是個急性子,一聽這玩意早就有了,急忙令左右讓兵仗局找來子母炮。


    “走,看看這子母炮到底怎麽樣??”


    朱由校帶著徐光啟等人來到皇家花園。


    兵仗局一早就將子母炮找來,皇帝等人來的時候,他們正在緊張地調試火炮。


    眼前有兩尊火炮,一門略大,長近二米,重約三百斤。


    朱由校看了一眼大炮,略微搖了搖頭,他想要是一兩個士兵就能用的大炮,而不是這種重量過大的火炮。


    另一門長約一米,重約八十,旁邊還放著四個長圓型小銃,想必這就是子銃了。


    “演練一番,讓朕看看我大明利器!!”


    兵仗的小兵急忙將小銃放入母炮後腹的敞口形裝藥室,確保子炮與母炮緊密貼合,並用鐵絲固定,同時將一個實心鐵球從炮口放入。


    “陛下,請退至安全線以外!”


    一個麵色棗紅的官員一鞠躬,道:“發射之時,有濃煙巨響。唯恐驚擾陛下。陛下退至遠處即可!”


    朱由校擺擺手,往後退了一段距離。


    隻見那官員手持火把,將引信點燃。


    隻聽“轟”的一聲,頓時硝煙四起,巨響一聲。


    隻見鐵球唿嘯著朝遠處飛去,砸在草地上又打了幾個滾。


    “不行啊!這才一百來丈!”(明製一丈約三米)


    朱由校皺眉:兩軍對陣,三百米的距離,騎兵轉眼即至。


    已方的炮兵頂多打上一炮就被敵軍接近了,騎兵對炮兵,那還打個屁啊!看來這個子母銃也隻能在攻打城池時才能發揮作用了。


    徐光啟看著皇帝輕輕的搖了搖頭,心中有了計較。


    “陛下莫不是想以火器對抗騎兵吧!”


    徐光啟道:“火器對抗騎兵也不是不行。”


    朱由校“喔”了一聲,急忙道:“徐愛卿有製敵良法?”


    徐光啟苦笑:大明早在朱棣時期,就有火器克製騎兵之法。


    永樂大帝北討瓦刺之時,就用三段擊打得瓦刺的馬哈木大敗。


    隻是國家承平太久,武將又遭文臣壓製,沒有哪個武將再鑽研戰陣之法,到現在,竟淪落到忘記祖宗強陣的地步了!


    “陛下,昔日永樂大帝遠征草原。你說,是草原的騎兵厲害,還是遼東的騎兵厲害??”


    “自然是草原的騎兵更為厲害了!”


    朱由校嘴巴一歪:“草原蠻族,侵襲我華夏千年。他們自小在馬背上生活,想必騎兵應該比半耕半牧的遼東蠻族更加勇猛!”


    “陛下所言極是,昔日我大明北征草原,如砍瓜切菜一般。現在自然也不怕遼東蠻夷。隻是,火器訓練甚為費錢。不知陛下有無準備?”


    朱由校一愣:得,又轉迴銀錢上麵了!!


    明軍的戰鬥力其實一直不弱。


    明朝科技領先,在火器研發也頗有建樹。


    大炮方麵有佛郎機炮、紅衣大炮、虎蹲炮。


    火銃方麵有適合騎兵的三眼火銃,適合步兵的鳥銃,還有連子銃,十連珠銃,迅雷銃(單兵多管火器,最多可達十八管),五雷神機,遠距離射擊的抬槍。


    火箭方麵有連珠火箭、飛刀火箭。


    甚至還有用於海戰的百虎奔雷箭、火龍出水箭。


    朱由校聽完徐光啟和兵仗局的介紹之後,整個人陷於震驚之中。


    媽的,老子以為打不過遼東蠻夷是因為裝備的問題。


    哪能想到,明軍的裝備水平竟然達到如此高峰。


    那,為何在遼東,還百戰百敗??


    當這個問題被朱由校提出來之後,一片死寂!


    “那個!!”


    李之藻決定冒個風險,道:“我大明將士武器先進。隻是,”


    “隻是什麽?說,朕恕你無罪”


    朱由校有點氣憤,明軍不是打不贏,那是什麽問題。


    “陛下,大明軍士雖然有犀利的武器。可他們拿不到軍餉啊!”


    朱由校雙目圓睜,把李之藻嚇了一跳。


    “繼續說!”


    李之藻咽了咽口水,決定豁出去了,道:“火器製作極為耗銀,之前東恭廠爆炸也與銀兩有極大的關係。皇城腳下的東恭廠尚且如此。更別提其他地方了。”


    “現在的火器為節省銀兩,粗製濫造。動不動就炸膛傷人。軍士們寧願用刀槍,也不願意用火器了。所以,遼東戰場,基本沒有火器多大的用武之地。頂多也就放在城頭作防守使用!”


    “再者,軍餉不足,許多士兵好幾個月都見不到軍餉,很多人甚至把刀劍賣了換糧,更別提火器了!!”


    “軍士領不到錢糧,自然沒有效死之心。遇戰隻知逃跑!!”


    李之藻本人就是工部出身,對這些貓膩了熟於心。


    他一直對貪汙腐敗十分痛恨,這次麵見聖上,直言利弊置安危於不顧。


    他不是不知道個中風險,但他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同時也看出皇帝誌在中興,所以鬥膽揭露真相搏一個前程。


    後果如何,實在是不可預測啊!


    “混蛋!!”


    朱由校氣得滿臉通紅:之前的東恭廠爆炸,已經領教了這群蛀蟲的手段。沒想到,他們竟然這麽過份,敢把手伸到軍械武備之中。


    大明之爛,遠超朱由校的想像!!這不武器裝備就能解決的問題。


    握緊的拳頭放鬆,又握緊!


    如此幾番之後,朱由校終於讓心情平靜了下來。


    大明之病,不在外部而在內部啊!


    工部尚書還呆在牢獄裏,東恭廠牽連了一眾官員空出不少位置。


    首輔顧秉謙讓他扔到值班房自省。


    可是,麵對滿朝的蛀蟲,朱由校一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手裏缺少合用的人才啊!!


    “去三大營看看我精銳之士。三段擊,朕倒要見識見識!”


    朱由校看了兩人一眼,這個徐光啟不擅言談,不過做一個火器司主管應該不錯。


    這李之藻?


    極具野心,正是可用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一個小小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一個小小莊並收藏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