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侯的疑問很快有了答案。
沒過兩日,褐國都城就流傳開一陣傳言。
傳言傳得有鼻子有眼,說是褐國皇帝已經不滿大雍已久,欲要把大雍使團留在褐國,挑起兩國爭鬥。
而聽到這些流言的褐國皇帝:雖然傳言都是事實,但這是能說的嗎?
好好好,到底是誰在跟他作對?
他一把推開桌上的奏折,狠厲道:“去查!”
其實誰都知道,大雍人在褐國毫無根基,怎麽可能避開皇帝的耳目做小動作?
何況,那些流言可不是漸漸流傳開的,而是隱瞞發酵後忽然爆發,哪怕是褐國,也少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褐國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恭敬應下,離開書房後,他弓起的脊背稍稍挺直,看向旁邊的小太監:“去查吧。”
小太監苦著臉:“幹爹,可是要往‘他們’身上查。”
大太監瞥他一眼:“皇上隻是在氣頭上,迴過神就會知道不可能是大雍人在搞鬼,好好查,莫要耍滑頭!”
小太監心裏有了章程,連忙告辭去辦正事。
不往大雍身上查,那就查大雍使臣和誰走得近,查誰對皇上不滿,他懂。
而此時的使臣團聚在一起,麵麵相覷。
聶統領扯扯嘴角:“這墉王,動作挺快哈!”
他想笑一笑緩和氣氛,可墉王是他們的敵人,他行事如此可靠又果斷,這對他們可不是算什麽好消息,他怎麽可能笑得出來。
長樂侯蹙眉:“這墉王該不會是想把事情栽贓給我們再把我們一網打盡吧!”
聶統領無奈:“侯爺,褐國皇帝本來也沒想放過我們,墉王何須多此一舉。”
長樂侯摸了摸胡子,訕笑道:“那什麽,沒辦法,我對他純恨,所以總把人往壞處想。”
許彬手指輕敲著座椅扶手,沉吟道:“沒過多久,褐國皇帝就該派人前來調查,我們來對對口供。”
他看向長樂侯:“侯爺,我們這段時日在做什麽?”
“在四處求助,尋找離開褐國的法子!”
“對,是這樣沒錯。”
許彬又看向聶統領:“我們這段時間什麽心情?”
“求助無門,焦躁不安?”
“對,所以你的態度可以差一點,”許彬意味深長地笑笑,“別忘了,你可受不得刺激,你的狀況可是十分不穩定。”
聶統領眼睛一亮:“我懂!我是瘋子!”
長樂侯:……
好了好了,知道你是瘋子了,也不必說得那麽大聲。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有小太監帶著人來詢問。
他們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惟獨聶統領不配合,還鬧了異常。
當小太監問到他們接觸過什麽人的時候,許彬並未隱瞞他們和墉王和交集。
待詢問的人離開,許彬才解釋:“我確實去找過墉王,發生在大家眼裏的事情,隱瞞倒顯得心虛。”
聶統領搓了搓手:“那我們就該瞞著,好讓墉王被懷疑。”
許彬:你們不要太恨。
“我們還在褐國的地盤,悠著點,公主不是叮囑過我們莫要和墉王起衝突嗎?”
聶統領眉眼遺憾地耷拉下來。
長樂侯:“你說,墉王可會被發現?”
哪怕表現得再坦蕩,以褐國皇帝對墉王的忌憚和恨意,但凡有一絲一毫把這件事栽在對方頭上的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那就要看墉王的本事了。”
許彬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然而,褐國皇帝查了小半個月,一無所獲,倒是外頭的流言鬧得沸沸揚揚。
沒有人喜歡戰爭,尤其是百姓。
一個王朝可能延續幾百年,但是一個人隻有一輩子。
而將一個王朝推向更高的巔峰,需要他們拿命去填。
若是被動的就算了,偏偏還是褐國皇帝自己惹事,民怨如何不沸騰?
褐國皇帝再不在意百姓也得糊弄糊弄,拿出一個態度來。
他尤不甘心:“有沒有辦法把事情栽到墉王身上去?”
大太監跪下,誠惶誠恐道:“皇上恕罪,奴才臣無能……”
褐國皇帝眉間閃過一絲厲色:“廢物!”
他抬腳,狠狠踹在大太監心口。
皇帝養尊處優多年,身上並沒有太大力氣。
但是大太監眼珠一動,自然地摔倒在地,捂住心口,一副脆弱的模樣。
怒火上頭的皇帝又罵了一聲“廢物”,卻沒再拿他出氣。
“那個許彬不是去見過墉王一麵?為何不能讓墉王頂罪?栽贓陷害可會?”
大太監無奈苦笑:“皇上不知,那墉王向來擅長偽裝,平時在您這兒吃了癟,迴頭就去裝可憐。在大家眼裏,他就是個無權無勢的小可憐,就算讓他認罪也不會有人相信。”
當皇帝的,若是一點臉皮都不要,如何服眾?
因此,他還真不能不管不顧地弄死墉王。
皇帝沒有反思自己以往欺負墉王的手段太小家子氣,他隻恨墉王狡猾又礙眼。
他內心蠢蠢欲動,很想不管不顧地趁此機會把墉王按死,但墉王就是個打不死的臭蟲。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已經對墉王詭異的運氣生出忌憚之心。
許久之後,皇帝冷靜下來:“放他們迴去,大雍……來日方長!”
大太監垂眸,恭敬應是。
他姿態卑微地躬身離開。
出了禦書房,小太監機靈地遞上帕子。
大太監擦幹淨額頭的汗水:“夏日將盡啊……”
小太監連忙抬起袖子給他扇風。
大太監揮手製止:“走吧,皇上既有吩咐,總得先辦好正事才行。”
他帶著小太監往宮門外走去。
半路上,他們碰上了進宮的墉王。
兩方人如常寒暄,擦肩而過之時,大太監袖子下的手悄悄比了個手勢。
墉王垂眸,嘴角笑意略深。
褐國皇帝收手,許彬一行人也終於踏上了迴鄉的路。
這次出使千難萬險,跨過遼州邊境,重新踏上自家的國土,所有人都長鬆一口氣。
伏玲沒有迴頭,含笑望向自己的義女:“走,迴家!”
“娘,大雍是什麽樣子?”
伏玲溫柔道:“那能講的就多了,幾句話可說不完,我們已經抵達大雍,不如你親自去感受一番。”
旁邊,許彬看著少了好幾個人的使臣團,神色悲切。
且留時間韜光養晦,總有一日,他會為死去的同僚們報仇。
沒過兩日,褐國都城就流傳開一陣傳言。
傳言傳得有鼻子有眼,說是褐國皇帝已經不滿大雍已久,欲要把大雍使團留在褐國,挑起兩國爭鬥。
而聽到這些流言的褐國皇帝:雖然傳言都是事實,但這是能說的嗎?
好好好,到底是誰在跟他作對?
他一把推開桌上的奏折,狠厲道:“去查!”
其實誰都知道,大雍人在褐國毫無根基,怎麽可能避開皇帝的耳目做小動作?
何況,那些流言可不是漸漸流傳開的,而是隱瞞發酵後忽然爆發,哪怕是褐國,也少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褐國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恭敬應下,離開書房後,他弓起的脊背稍稍挺直,看向旁邊的小太監:“去查吧。”
小太監苦著臉:“幹爹,可是要往‘他們’身上查。”
大太監瞥他一眼:“皇上隻是在氣頭上,迴過神就會知道不可能是大雍人在搞鬼,好好查,莫要耍滑頭!”
小太監心裏有了章程,連忙告辭去辦正事。
不往大雍身上查,那就查大雍使臣和誰走得近,查誰對皇上不滿,他懂。
而此時的使臣團聚在一起,麵麵相覷。
聶統領扯扯嘴角:“這墉王,動作挺快哈!”
他想笑一笑緩和氣氛,可墉王是他們的敵人,他行事如此可靠又果斷,這對他們可不是算什麽好消息,他怎麽可能笑得出來。
長樂侯蹙眉:“這墉王該不會是想把事情栽贓給我們再把我們一網打盡吧!”
聶統領無奈:“侯爺,褐國皇帝本來也沒想放過我們,墉王何須多此一舉。”
長樂侯摸了摸胡子,訕笑道:“那什麽,沒辦法,我對他純恨,所以總把人往壞處想。”
許彬手指輕敲著座椅扶手,沉吟道:“沒過多久,褐國皇帝就該派人前來調查,我們來對對口供。”
他看向長樂侯:“侯爺,我們這段時日在做什麽?”
“在四處求助,尋找離開褐國的法子!”
“對,是這樣沒錯。”
許彬又看向聶統領:“我們這段時間什麽心情?”
“求助無門,焦躁不安?”
“對,所以你的態度可以差一點,”許彬意味深長地笑笑,“別忘了,你可受不得刺激,你的狀況可是十分不穩定。”
聶統領眼睛一亮:“我懂!我是瘋子!”
長樂侯:……
好了好了,知道你是瘋子了,也不必說得那麽大聲。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有小太監帶著人來詢問。
他們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惟獨聶統領不配合,還鬧了異常。
當小太監問到他們接觸過什麽人的時候,許彬並未隱瞞他們和墉王和交集。
待詢問的人離開,許彬才解釋:“我確實去找過墉王,發生在大家眼裏的事情,隱瞞倒顯得心虛。”
聶統領搓了搓手:“那我們就該瞞著,好讓墉王被懷疑。”
許彬:你們不要太恨。
“我們還在褐國的地盤,悠著點,公主不是叮囑過我們莫要和墉王起衝突嗎?”
聶統領眉眼遺憾地耷拉下來。
長樂侯:“你說,墉王可會被發現?”
哪怕表現得再坦蕩,以褐國皇帝對墉王的忌憚和恨意,但凡有一絲一毫把這件事栽在對方頭上的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那就要看墉王的本事了。”
許彬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然而,褐國皇帝查了小半個月,一無所獲,倒是外頭的流言鬧得沸沸揚揚。
沒有人喜歡戰爭,尤其是百姓。
一個王朝可能延續幾百年,但是一個人隻有一輩子。
而將一個王朝推向更高的巔峰,需要他們拿命去填。
若是被動的就算了,偏偏還是褐國皇帝自己惹事,民怨如何不沸騰?
褐國皇帝再不在意百姓也得糊弄糊弄,拿出一個態度來。
他尤不甘心:“有沒有辦法把事情栽到墉王身上去?”
大太監跪下,誠惶誠恐道:“皇上恕罪,奴才臣無能……”
褐國皇帝眉間閃過一絲厲色:“廢物!”
他抬腳,狠狠踹在大太監心口。
皇帝養尊處優多年,身上並沒有太大力氣。
但是大太監眼珠一動,自然地摔倒在地,捂住心口,一副脆弱的模樣。
怒火上頭的皇帝又罵了一聲“廢物”,卻沒再拿他出氣。
“那個許彬不是去見過墉王一麵?為何不能讓墉王頂罪?栽贓陷害可會?”
大太監無奈苦笑:“皇上不知,那墉王向來擅長偽裝,平時在您這兒吃了癟,迴頭就去裝可憐。在大家眼裏,他就是個無權無勢的小可憐,就算讓他認罪也不會有人相信。”
當皇帝的,若是一點臉皮都不要,如何服眾?
因此,他還真不能不管不顧地弄死墉王。
皇帝沒有反思自己以往欺負墉王的手段太小家子氣,他隻恨墉王狡猾又礙眼。
他內心蠢蠢欲動,很想不管不顧地趁此機會把墉王按死,但墉王就是個打不死的臭蟲。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已經對墉王詭異的運氣生出忌憚之心。
許久之後,皇帝冷靜下來:“放他們迴去,大雍……來日方長!”
大太監垂眸,恭敬應是。
他姿態卑微地躬身離開。
出了禦書房,小太監機靈地遞上帕子。
大太監擦幹淨額頭的汗水:“夏日將盡啊……”
小太監連忙抬起袖子給他扇風。
大太監揮手製止:“走吧,皇上既有吩咐,總得先辦好正事才行。”
他帶著小太監往宮門外走去。
半路上,他們碰上了進宮的墉王。
兩方人如常寒暄,擦肩而過之時,大太監袖子下的手悄悄比了個手勢。
墉王垂眸,嘴角笑意略深。
褐國皇帝收手,許彬一行人也終於踏上了迴鄉的路。
這次出使千難萬險,跨過遼州邊境,重新踏上自家的國土,所有人都長鬆一口氣。
伏玲沒有迴頭,含笑望向自己的義女:“走,迴家!”
“娘,大雍是什麽樣子?”
伏玲溫柔道:“那能講的就多了,幾句話可說不完,我們已經抵達大雍,不如你親自去感受一番。”
旁邊,許彬看著少了好幾個人的使臣團,神色悲切。
且留時間韜光養晦,總有一日,他會為死去的同僚們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