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最後選用的,不是開始提出的任何建議。
出主意的是咱們朝堂上的元老——秦嶽。
這位老古董……哦不對,是老狐狸,他的建議是相對而言最溫和的一個。
既然無法一舉重創褐國,那麽,這次試探能不引起褐國警惕最好。
推敲好細節和分工之後,計劃有條不紊地安排下去,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
身體好些之後,鄭珣便決定去元秀書院看看。
她出宮得低調,身邊隻帶了呂夢穎和魏雁行。
到地方後才發現書院又擴建出一大塊地盤,本來不算出彩的建築因為太過龐大,竟然顯出一種磅礴的氣勢。
他們在院牆外就聽到裏頭傳來的郎朗讀書聲。
就連呂夢穎臉色都柔和許多。
鄭珣迴頭看她:“喜歡這裏?”
“喜歡。”
他們看到元秀書院,都覺得好,但是鄭珣卻有許多憂慮。
她知道,它之所以能夠形成規模,一是因為她這個掌權者的庇護和支持,二是係統的監督,三則是有趙侯、沈滄瀾這樣兼備德行和手段的管理者。
三者缺一不可,偏偏它們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怕就怕隨著這一代創建人的離世,書院會沒落甚至變味。
她知道隻要人性存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完全行之有效的監督方式,她隻能盡力完善書院的一切,卻無法窺見它的未來。
值守的紅鷹衛早早就看見鄭珣的身影,為首的隊長朝鄭珣迎過來,行禮道:“參見元嘉長公主!”
鄭珣眉目含笑:“我記得你,章代容,章隊長。”
章代容雖然性子沉穩,但是聽到鄭珣這句話還是有些激動。
鄭珣往書院走去,章代容連忙跟上:“公主可需要通報?”
“不用,”鄭珣側頭看向側後方,“你們做得不錯,可有什麽想要的獎勵?”
“職責所在,當不得獎勵,公主放心,書院和將軍都不曾虧待我們。”
她口中的將軍,指的自然是建陽。
鄭珣和她說著話,漸漸踏入書院大門。
進門處是一塊空地。
中央的位置竟然放了一尊巨大的雕像。
鄭珣緩緩抬頭,看清雕像的臉,迷茫地問:“我?”
“是公主。”
“怎麽搞的?”
“由幾百個工匠雕刻而成。”
鄭珣倒吸一口冷氣,心疼地捂住心口:“這得多費銀子啊……”
“公主不用擔心,雕像不走書院的賬。最開始隻是書院的婦人們一時興起,想為您和趙侯修兩座雕像,那時候銀錢不多,也沒想修那麽大……”
“後來,這事不知怎麽傳了出去,又傳到了趙侯嘴裏,趙侯駁迴了修建自己雕像的提議,在她極力反對下,最後大家決定隻修一座。”
鄭珣:這對嗎?
她有一瞬間懷疑趙侯是對她有什麽意見,畢竟這麽大個雕像擺在這裏,大晚上朦朦朧朧的,不得嚇人一跳?
若是她對她真的有意見就好了,說不定還見不得這東西擺書院。
章代容繼續道:“誰知道這事情散播開後,第二日就有大人前來捐銀子,後來一些富商權貴也沒落下。銀子越湊越多,預計修建出的雕像也越來越大……”
鄭珣蹙眉:“趙侯沒阻止?”
趙秀蘭不可能那麽沒分寸。
小雕像就算了,這麽大一個雕像,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疊一起,至少也能供元秀書院運行兩年。
想想也該知道如何取舍。
“梧州那邊的分院剛剛建好,百廢待興,請趙侯去坐鎮。”
這可不是沈滄瀾沒本事。
既然一個成功的例子在,也能避免許多沒必要走的彎路。
所以,幹脆就勞煩趙侯這個熟悉此事的人多幫幫忙。
誰能想到,她才離開多久,雕像之事就開始不受控製起來。
鄭珣嘲諷道:“本宮倒是不知道,大雍還有如此人才。本宮才離開多久,趙侯才離開多久,竟然能立成這麽大一座雕像!好本事!”
呂夢穎和魏雁行聽到鄭珣漸冷的語氣,齊刷刷後退一步。
別問,問就是習武之人察覺到危險的第一反應。
“趙侯不在,趙鈴音呢?建陽呢?父皇離開前總有安排吧?”
“皇上離京前囑托太傅大人照看書院。”
鄭珣挑眉。
秦嶽?那老狐狸可做不出這種蠢事。
她收迴目光,負手道:“走吧。”
章代容沒動。
她的目光從雕像腿上衣物的褶皺緩緩上移,雕像的臉被巳時的太陽照的燦爛光明,一瞬恍惚過後,模糊的輪廓躍入她眼中。
她目光下移,落到鄭珣的發頂,驚覺她的背影也似被躍動的陽光染上了絲絲神性。
京中有傳言說鄭珣是小神仙,撫州一帶信奉與她模樣相仿的神女。
說不定公主真是一肩擔鬼神,一肩擔蒼生的神女呢?
她搖了搖頭,覺得自己有些魔怔。
可是,她的腳步不由放輕,腰也弓得更低了些。
鄭珣緩步走過一間間課室,除開地盤大了些,生麵孔多了點,書院並沒有其他的變化。
一切都還井井有序,來往的人臉上也盡是笑意。
樹蔭下兩個小姑娘在下棋。
你來我迴,一開始,她們下子極快,後來甚至露出無聊之色。
“啪嗒”一聲,棋子落在棋盤上。
“哢嚓”一聲,樹枝被踩斷,鄭珣站到了他們身邊。
一個小姑娘問道:“這樣下去何時才能結束啊。”
“等到分出勝負。”
鄭珣淺笑:“征吃枷吃,糾纏到底,端看開始的幾步被誰算在手裏,最後逼到邊角,誰圍誰困,一眼明了。”
一個小姑娘不耐道:“觀棋不語懂不懂?”
鄭珣:……
她醞釀出來如此意味深長的場景,被這句話輕輕戳碎。
鄭珣聳聳肩,折身往下一個地方走去。
書院一切如常,他們此行難得順利。
走出書院後,呂夢穎問鄭珣:“公主剛剛觀棋時候的話似乎別有深意……”
總之聽起來不像在說棋局。
“悶葫蘆也有好奇的一日,”魏雁行合起折扇,用扇子邊角蹭了蹭有些發癢的後脖頸,“我知道啊,問我啊!”
呂夢穎沒搭理他,隻靜靜等著鄭珣解惑。
鄭珣迴頭看了一眼來時不曾注意到的雕像:“夢穎,慢慢聽,慢慢看,慢慢想。”
她並未給出答案,躍上馬車,掀開車簾:“去秦太傅府上。”
呂夢穎和魏雁行坐到前頭,馬車悠悠駛出。
出主意的是咱們朝堂上的元老——秦嶽。
這位老古董……哦不對,是老狐狸,他的建議是相對而言最溫和的一個。
既然無法一舉重創褐國,那麽,這次試探能不引起褐國警惕最好。
推敲好細節和分工之後,計劃有條不紊地安排下去,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
身體好些之後,鄭珣便決定去元秀書院看看。
她出宮得低調,身邊隻帶了呂夢穎和魏雁行。
到地方後才發現書院又擴建出一大塊地盤,本來不算出彩的建築因為太過龐大,竟然顯出一種磅礴的氣勢。
他們在院牆外就聽到裏頭傳來的郎朗讀書聲。
就連呂夢穎臉色都柔和許多。
鄭珣迴頭看她:“喜歡這裏?”
“喜歡。”
他們看到元秀書院,都覺得好,但是鄭珣卻有許多憂慮。
她知道,它之所以能夠形成規模,一是因為她這個掌權者的庇護和支持,二是係統的監督,三則是有趙侯、沈滄瀾這樣兼備德行和手段的管理者。
三者缺一不可,偏偏它們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怕就怕隨著這一代創建人的離世,書院會沒落甚至變味。
她知道隻要人性存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完全行之有效的監督方式,她隻能盡力完善書院的一切,卻無法窺見它的未來。
值守的紅鷹衛早早就看見鄭珣的身影,為首的隊長朝鄭珣迎過來,行禮道:“參見元嘉長公主!”
鄭珣眉目含笑:“我記得你,章代容,章隊長。”
章代容雖然性子沉穩,但是聽到鄭珣這句話還是有些激動。
鄭珣往書院走去,章代容連忙跟上:“公主可需要通報?”
“不用,”鄭珣側頭看向側後方,“你們做得不錯,可有什麽想要的獎勵?”
“職責所在,當不得獎勵,公主放心,書院和將軍都不曾虧待我們。”
她口中的將軍,指的自然是建陽。
鄭珣和她說著話,漸漸踏入書院大門。
進門處是一塊空地。
中央的位置竟然放了一尊巨大的雕像。
鄭珣緩緩抬頭,看清雕像的臉,迷茫地問:“我?”
“是公主。”
“怎麽搞的?”
“由幾百個工匠雕刻而成。”
鄭珣倒吸一口冷氣,心疼地捂住心口:“這得多費銀子啊……”
“公主不用擔心,雕像不走書院的賬。最開始隻是書院的婦人們一時興起,想為您和趙侯修兩座雕像,那時候銀錢不多,也沒想修那麽大……”
“後來,這事不知怎麽傳了出去,又傳到了趙侯嘴裏,趙侯駁迴了修建自己雕像的提議,在她極力反對下,最後大家決定隻修一座。”
鄭珣:這對嗎?
她有一瞬間懷疑趙侯是對她有什麽意見,畢竟這麽大個雕像擺在這裏,大晚上朦朦朧朧的,不得嚇人一跳?
若是她對她真的有意見就好了,說不定還見不得這東西擺書院。
章代容繼續道:“誰知道這事情散播開後,第二日就有大人前來捐銀子,後來一些富商權貴也沒落下。銀子越湊越多,預計修建出的雕像也越來越大……”
鄭珣蹙眉:“趙侯沒阻止?”
趙秀蘭不可能那麽沒分寸。
小雕像就算了,這麽大一個雕像,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疊一起,至少也能供元秀書院運行兩年。
想想也該知道如何取舍。
“梧州那邊的分院剛剛建好,百廢待興,請趙侯去坐鎮。”
這可不是沈滄瀾沒本事。
既然一個成功的例子在,也能避免許多沒必要走的彎路。
所以,幹脆就勞煩趙侯這個熟悉此事的人多幫幫忙。
誰能想到,她才離開多久,雕像之事就開始不受控製起來。
鄭珣嘲諷道:“本宮倒是不知道,大雍還有如此人才。本宮才離開多久,趙侯才離開多久,竟然能立成這麽大一座雕像!好本事!”
呂夢穎和魏雁行聽到鄭珣漸冷的語氣,齊刷刷後退一步。
別問,問就是習武之人察覺到危險的第一反應。
“趙侯不在,趙鈴音呢?建陽呢?父皇離開前總有安排吧?”
“皇上離京前囑托太傅大人照看書院。”
鄭珣挑眉。
秦嶽?那老狐狸可做不出這種蠢事。
她收迴目光,負手道:“走吧。”
章代容沒動。
她的目光從雕像腿上衣物的褶皺緩緩上移,雕像的臉被巳時的太陽照的燦爛光明,一瞬恍惚過後,模糊的輪廓躍入她眼中。
她目光下移,落到鄭珣的發頂,驚覺她的背影也似被躍動的陽光染上了絲絲神性。
京中有傳言說鄭珣是小神仙,撫州一帶信奉與她模樣相仿的神女。
說不定公主真是一肩擔鬼神,一肩擔蒼生的神女呢?
她搖了搖頭,覺得自己有些魔怔。
可是,她的腳步不由放輕,腰也弓得更低了些。
鄭珣緩步走過一間間課室,除開地盤大了些,生麵孔多了點,書院並沒有其他的變化。
一切都還井井有序,來往的人臉上也盡是笑意。
樹蔭下兩個小姑娘在下棋。
你來我迴,一開始,她們下子極快,後來甚至露出無聊之色。
“啪嗒”一聲,棋子落在棋盤上。
“哢嚓”一聲,樹枝被踩斷,鄭珣站到了他們身邊。
一個小姑娘問道:“這樣下去何時才能結束啊。”
“等到分出勝負。”
鄭珣淺笑:“征吃枷吃,糾纏到底,端看開始的幾步被誰算在手裏,最後逼到邊角,誰圍誰困,一眼明了。”
一個小姑娘不耐道:“觀棋不語懂不懂?”
鄭珣:……
她醞釀出來如此意味深長的場景,被這句話輕輕戳碎。
鄭珣聳聳肩,折身往下一個地方走去。
書院一切如常,他們此行難得順利。
走出書院後,呂夢穎問鄭珣:“公主剛剛觀棋時候的話似乎別有深意……”
總之聽起來不像在說棋局。
“悶葫蘆也有好奇的一日,”魏雁行合起折扇,用扇子邊角蹭了蹭有些發癢的後脖頸,“我知道啊,問我啊!”
呂夢穎沒搭理他,隻靜靜等著鄭珣解惑。
鄭珣迴頭看了一眼來時不曾注意到的雕像:“夢穎,慢慢聽,慢慢看,慢慢想。”
她並未給出答案,躍上馬車,掀開車簾:“去秦太傅府上。”
呂夢穎和魏雁行坐到前頭,馬車悠悠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