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無渝驚訝地張了張嘴,半晌沒能說出一句話。
他甚至覺得,陶恆是不是在唬他。
但是陶恆迴望他的眼神,坦蕩、無畏。
很好,如果事情不是發生在他身邊,他一個字都不會信。
“你就不勸嗎?”
陶恆攤手:“你如何知道我沒勸?”
齊無渝想到沒想到的點他都勸過,但是吳媛不聽。
他們就是想親手為吳大姑娘報仇。
他勸他們不要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他們說,他們不是開玩笑。
自從吳大姑娘離世,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複仇。
但是他們隻是平頭老百姓,既沒有關係,又沒有靠山。
他們的性命本就是水中飄蕩的浮木,時刻都有傾覆的風險。
縣令不大,但是也足夠壓垮他們。
後來,他們發現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但是無論哪條路,都充滿了危機和風險。
“你說性命為重?可是死者早就病入膏肓,做夢都想去和自己的心上人團圓。”
“你說貞潔清白?你知道吳媛怎麽說的嗎?”
“她說了什麽?”
“生前皆是皮肉一坨,死後都成黃土一抔,這個世界公平得很,貞潔是什麽?清白是什麽?不過是他們攻擊限製我的工具,但是再激烈的言語也無法傷我分毫,因為我知道,我的靈魂依舊勇敢、善良。”
鄭珣忽然抬起手,鼓了鼓手掌:“說得好!”
齊無渝也不由露出動容之色。
陶恆淡淡道:“所以,不是我勸她,而是她勸服了我。這是他們的決定,我能做的,就是不讓他們的付出白費。”
他們不曾目睹過吳媛那時候的目光,自然也無法理解他的震撼。
齊無渝緩了緩神:“那張正會去查嗎?”
查不查的,看看不就知道了?
鄭珣打開了光幕。
光幕裏的張正在做什麽呢?
此時的他正在釣魚,那悠哉遊哉的樣子,哪裏像要為案件去奔波的樣子。
陶恆冷眼瞧了一眼張正,冷笑道:“他一定不會去。”
“為何?”
“因為他是個崽種。”
齊無渝:……
好有道理,他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估計是還想著屈打成招呢。”
“也就是說,吳姑娘還要在他手底下受罪?”
陶恆沒有迴答,但是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接下來的兩日,鄭珣他們沒有再去找張正。
但是張正那邊,也始終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吳媛每次被打幾下就果斷地認罪求饒。
但是認罪的時候有多幹脆利落,到簽字畫押的時候反悔得就有多快。
被她幾次三番地戲耍,不管是審問她的衙役還是張正都有些受不了了。
更何況,他們本來也不是多好的性子。
他倒是想做點什麽,但是偏偏旁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等著抓他把柄的陶恆。
所以,另一種想法在他腦海裏漸漸成型。
第三日,陶恆帶著他們再次找到張正。
他的時間卡得剛剛好,彼時的張正剛好準備最後審問吳媛一次。
因為鄭珣他們來得突然,張正一點準備都沒有,吳媛身上的傷痕也沒來得及遮掩。
所以,今日的她比上次見麵時要淒慘許多。
齊無渝忍不住看了她好幾眼,無他,僅僅是因為好奇。
酷刑並未動搖吳媛的意誌,她的目光依舊堅定,她依舊是那個吳媛。
要熬過張正的折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甚至已經做好了吳媛反悔的準備。
她沒有。
他難掩心中的敬佩之意,自然而然就帶了點在臉上。
鄭珣拄了拄他的手臂,示意他收斂點。
齊無渝連忙收迴目光,眼觀鼻鼻觀心。
陶恆挑了挑眉:“張大人這是又用刑了?”
張正煩他得很,但還不得不耐著性子:“一點點……”
“她身上的血已經凝成了血塊,衣服都成了死板板的一片,身上、手腳全是傷口,你管這叫一點點?”
陶恆沉聲怒喝:“是不是本官太給你臉了,所以你才敢把本官當傻子哄騙?”
吳媛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掙開看守之人,“唰”地一下,膝行到陶恆麵前:“求欽差大人為草民做主!草民冤枉啊!”
“哦?具體說說。”
“五日前,草民本是和未婚夫一起去遊玩,但是中途碰上幾位姐妹,草民剛好和未婚夫有點不愉快,所以草民就賭氣跟那幾個姐妹離開了。”
她聲淚俱下地控訴著,再配上她那一身傷痕,簡直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誰曾想,民女的未婚夫當日慘遭不測,不幸離世,民女尚未整理好思緒,張縣令便派人將民女押至監獄,他們說,民女是殺害民女未婚夫的兇手!可是,民女一沒有那個時間,二也沒有那個能力啊!”
她顫顫巍巍地抬起自己無力的手,那纖細的手腕,似是在佐證她沒有說謊。
張正:!
好好好,合著是在這兒等著他是吧。
他想擠出來一個柔和的笑容,但是效果並不如何,反而更顯得他有種惡狠狠的猙獰:“吳姑娘,本官已經知道你是冤枉的,累你受苦,是本官之過。”
語畢,他十分誠懇地躬身行了個禮。
吳媛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警惕地躲開,沒有受他這個禮。
張正故作大度:“姑娘怪我也是應當的……”
【茶,茶香四溢,八二年的綠茶都沒有你濃,“姑娘怪我也是應當的~”,不知道的怕是還以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明明是知道吳媛是一塊不好啃動的硬骨頭,所以轉移目標了,準備挑另一個人繼續屈打成招,嗤!他也就這點本事了】
陶恆和齊無渝麵麵相覷。
既然知道了張正的打算,那自然不能讓他得逞。
陶恆輕咳一聲,肅著臉道:“既然如此,那升堂吧。”
張正聲音尖利,毫不猶豫地反駁:“不!你是欽差,如何能升堂?”
陶恆泰然自若:“當了那麽多年的官,本宮有沒有資格升堂,你心裏明白得很。”
張正猶抱著僥幸心理:“陶恆!你非要把事情搞得這麽難看嗎?”
陶恆側頭看向旁邊的衙役:“沒聽到本官的話?”
衙役們本來還在猶豫,但是陶恆發火的時候是很有一番氣勢在的。
他甚至覺得,陶恆是不是在唬他。
但是陶恆迴望他的眼神,坦蕩、無畏。
很好,如果事情不是發生在他身邊,他一個字都不會信。
“你就不勸嗎?”
陶恆攤手:“你如何知道我沒勸?”
齊無渝想到沒想到的點他都勸過,但是吳媛不聽。
他們就是想親手為吳大姑娘報仇。
他勸他們不要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他們說,他們不是開玩笑。
自從吳大姑娘離世,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複仇。
但是他們隻是平頭老百姓,既沒有關係,又沒有靠山。
他們的性命本就是水中飄蕩的浮木,時刻都有傾覆的風險。
縣令不大,但是也足夠壓垮他們。
後來,他們發現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但是無論哪條路,都充滿了危機和風險。
“你說性命為重?可是死者早就病入膏肓,做夢都想去和自己的心上人團圓。”
“你說貞潔清白?你知道吳媛怎麽說的嗎?”
“她說了什麽?”
“生前皆是皮肉一坨,死後都成黃土一抔,這個世界公平得很,貞潔是什麽?清白是什麽?不過是他們攻擊限製我的工具,但是再激烈的言語也無法傷我分毫,因為我知道,我的靈魂依舊勇敢、善良。”
鄭珣忽然抬起手,鼓了鼓手掌:“說得好!”
齊無渝也不由露出動容之色。
陶恆淡淡道:“所以,不是我勸她,而是她勸服了我。這是他們的決定,我能做的,就是不讓他們的付出白費。”
他們不曾目睹過吳媛那時候的目光,自然也無法理解他的震撼。
齊無渝緩了緩神:“那張正會去查嗎?”
查不查的,看看不就知道了?
鄭珣打開了光幕。
光幕裏的張正在做什麽呢?
此時的他正在釣魚,那悠哉遊哉的樣子,哪裏像要為案件去奔波的樣子。
陶恆冷眼瞧了一眼張正,冷笑道:“他一定不會去。”
“為何?”
“因為他是個崽種。”
齊無渝:……
好有道理,他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他估計是還想著屈打成招呢。”
“也就是說,吳姑娘還要在他手底下受罪?”
陶恆沒有迴答,但是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接下來的兩日,鄭珣他們沒有再去找張正。
但是張正那邊,也始終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吳媛每次被打幾下就果斷地認罪求饒。
但是認罪的時候有多幹脆利落,到簽字畫押的時候反悔得就有多快。
被她幾次三番地戲耍,不管是審問她的衙役還是張正都有些受不了了。
更何況,他們本來也不是多好的性子。
他倒是想做點什麽,但是偏偏旁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等著抓他把柄的陶恆。
所以,另一種想法在他腦海裏漸漸成型。
第三日,陶恆帶著他們再次找到張正。
他的時間卡得剛剛好,彼時的張正剛好準備最後審問吳媛一次。
因為鄭珣他們來得突然,張正一點準備都沒有,吳媛身上的傷痕也沒來得及遮掩。
所以,今日的她比上次見麵時要淒慘許多。
齊無渝忍不住看了她好幾眼,無他,僅僅是因為好奇。
酷刑並未動搖吳媛的意誌,她的目光依舊堅定,她依舊是那個吳媛。
要熬過張正的折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甚至已經做好了吳媛反悔的準備。
她沒有。
他難掩心中的敬佩之意,自然而然就帶了點在臉上。
鄭珣拄了拄他的手臂,示意他收斂點。
齊無渝連忙收迴目光,眼觀鼻鼻觀心。
陶恆挑了挑眉:“張大人這是又用刑了?”
張正煩他得很,但還不得不耐著性子:“一點點……”
“她身上的血已經凝成了血塊,衣服都成了死板板的一片,身上、手腳全是傷口,你管這叫一點點?”
陶恆沉聲怒喝:“是不是本官太給你臉了,所以你才敢把本官當傻子哄騙?”
吳媛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掙開看守之人,“唰”地一下,膝行到陶恆麵前:“求欽差大人為草民做主!草民冤枉啊!”
“哦?具體說說。”
“五日前,草民本是和未婚夫一起去遊玩,但是中途碰上幾位姐妹,草民剛好和未婚夫有點不愉快,所以草民就賭氣跟那幾個姐妹離開了。”
她聲淚俱下地控訴著,再配上她那一身傷痕,簡直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誰曾想,民女的未婚夫當日慘遭不測,不幸離世,民女尚未整理好思緒,張縣令便派人將民女押至監獄,他們說,民女是殺害民女未婚夫的兇手!可是,民女一沒有那個時間,二也沒有那個能力啊!”
她顫顫巍巍地抬起自己無力的手,那纖細的手腕,似是在佐證她沒有說謊。
張正:!
好好好,合著是在這兒等著他是吧。
他想擠出來一個柔和的笑容,但是效果並不如何,反而更顯得他有種惡狠狠的猙獰:“吳姑娘,本官已經知道你是冤枉的,累你受苦,是本官之過。”
語畢,他十分誠懇地躬身行了個禮。
吳媛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警惕地躲開,沒有受他這個禮。
張正故作大度:“姑娘怪我也是應當的……”
【茶,茶香四溢,八二年的綠茶都沒有你濃,“姑娘怪我也是應當的~”,不知道的怕是還以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明明是知道吳媛是一塊不好啃動的硬骨頭,所以轉移目標了,準備挑另一個人繼續屈打成招,嗤!他也就這點本事了】
陶恆和齊無渝麵麵相覷。
既然知道了張正的打算,那自然不能讓他得逞。
陶恆輕咳一聲,肅著臉道:“既然如此,那升堂吧。”
張正聲音尖利,毫不猶豫地反駁:“不!你是欽差,如何能升堂?”
陶恆泰然自若:“當了那麽多年的官,本宮有沒有資格升堂,你心裏明白得很。”
張正猶抱著僥幸心理:“陶恆!你非要把事情搞得這麽難看嗎?”
陶恆側頭看向旁邊的衙役:“沒聽到本官的話?”
衙役們本來還在猶豫,但是陶恆發火的時候是很有一番氣勢在的。